WFU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滑雪體驗中的心理治療隨想 之二--關於調節

 




作者:陳姝蓉


第一天結束時,我終於沒有跌倒地滑過一條完整的雪道,教練似乎覺得我進步了。於是第二天暖身之後,教練帶我去一條坡度更陡一點的雪道(當然還是簡易程度的綠線),並且教導我,除了用大A的煞車方法之外,還可以運用轉彎的方式來降低往下滑行的速度,調節前進的速度,使自己控制在穩定的滑行而不至於一直往下衝、不斷加速。

此時,需要練習的是原本內八動作的腳,得要調整成平行的方向,以便在轉彎時兩隻雪板不會打架,絆倒自己。並且要記得前一天所說的,站在斜坡上時,重心壓在下坡腳,以維持不會後傾跌倒的平衡狀態。

而我在練習過程,出現了第二次的卡關。每次轉彎,雙腳平行,身體與斜坡呈垂直的方向時,就會忘記要移動重心到下坡那一側的腳。亦或是每次面對著斜坡往下,用原本的大A姿勢煞車時,就無法轉彎側身,也無法使雙腳平行。

有時在平緩的坡一直煞車,結果到後來缺乏動力,停在平坦的雪地上,得要用手持的雪杖幫助自己移動,有時候又在陡坡上一直直線下滑,無法轉彎,也煞不住車,最終變成高速翻車,回到第一天摔倒大集。

當時我腦海裡冒出來的兩個字是:調節。天啊,我真不知道要怎麼調節自己的身體和這片雪地的配合度,身體反射性地到處暴衝,像是雪地裡可怕的移動炸彈,深怕自己撞上其他也正在練習的雪友們....

這讓我想到,心理治療裡,當要冒險去做一個不熟悉的行動時,一開始似乎很容易像這樣暴衝。

像是不習慣表達需求的人,一開始跟身邊的人說「我要」的時候,有時可能會因為講得不清楚而被拒絕,或者表達的方式太強硬又讓他人錯愕。無法拿捏行動的強度、表達的時機、用字遣詞跟內在想法的貼近程度,都會使得初始的嘗試變得不那麼順暢。


拆解練習作為調節的第一步



一路跟在後面的教練,當然看出了我的窘態,上前喊停,調整了給我的指令。他說:「你先練習轉彎,調整重心,此時不一定要做到雙腳平行,只要雪板不打架、不跌倒就好。」

只要想一件事情時,比同時做兩件事情容易一些,當難度降低,成功的次數就變多,於是滑行的狀態,又逐漸回穩到前一天不跌倒地前進,加上轉彎這個動作,而能透過轉彎,讓自己的速度調節在快慢之間。

因為不熟悉,一次要思考多種變化,造成思緒的混亂、身體無法連結,好像也是可理解的。只是當心裡著急、覺得時間有限、想要趕緊學會時,反而不自覺地將練習的歷程壓縮,好想要一次練習好多變化時,反而無法轉換。

這就像是有些在心理治療裡對自己的覺察提升時,好像就很渴望立刻去行動的來談者,或者學會了新技能就想要立刻能在面對個案時派上用場的新手治療師,都可能會因為渴望自己的進步,而忽略了調節的準度得要先從基本動作開始逐步練習。

讓身體先熟悉,每次轉彎的時候都把重心移到下坡腳,讓自己可以順暢的轉彎之後,使這個動作逐漸變成自發性地,才將難度加上,進一步練習將雪板調整成平行,提升滑行的流暢度。

教練及時發現我無法應付複雜的指令,將動作拆解,使得困難度降低,某個程度也像是溫尼考特所說的:「剛剛好的挫折」讓我既可以挑戰,又不至於因為無法轉換而放棄練習。這是我另一個很感謝他的地方。若沒有這樣的提醒和修正,可能今年的我,又會再度在過於著急又持續失敗的情況下,放棄了這個季度的滑雪練習。


觀察環境作為調節的指引



至於我經常不管在陡坡或平地都用一樣的方式前行,也被教練提點:「你要先看著前面的路況,來決定現在要用什麼方式前進!」當動作比較熟練時,就可以不用一直看著腳下,可以抬起頭來看看前面,就能夠預先做準備。

是的,不能用同一種方式走完全程,而是得要應對當下的情境(地形)決定行動的方式

確實,當很緊繃、害怕跌倒時,眼光無法看遠,總是看著自己的腳,以及前面的那一小片地,深怕沒注意到起伏又跌了個跤,但這樣也就失去了觀察地形、評估路況的機會。

可能不只是滑雪,或許初學開車、或者初到一個陌生場所時,因為害怕自己出錯、表現不當,只能關注在自己的行動上時,是無法分心瀏覽周遭景色、或者是旁人的互動現象,以至於回過神來,可能已經錯過了重要的路口、或者關鍵的機會。

教練給了我另一個提醒,覺得滿受用的:「當你看到前面有斜坡時,就可以事先移動重心到下坡腳,這樣你的身體就能跟上你的思緒,也比較能繼續保持平衡。」

意思是:透過觀察環境,先行準備,啟動調節的行動,就更有機會順利轉換到下一個狀態

當然,啟動的時間也需要練習,太早移動重心,會跌倒,太早轉彎,會卡住,大概是轉彎前幾秒先移動重心,就比較不會失速下滑,也就能順利降速、前行、繼續下一個彎道。


從他人調節逐步轉換到自我調節



隨著時間的推進,到第二天下午,確實移動順暢多了,開始可以練習到不同的雪道嘗試不一樣的路徑。但每次到了陡坡、或者變化比較大的路線時,難免有些得意忘形,然後再次失速摔倒。幾次之後,每次要進入地形變化時,就會聽到教練在後面喊著:「記得轉換重心、記得減速....」遙遠的聲線,傳到我的腦海裡,好像也確實啟動了思考,有意識地把早些時候的練習,確實的執行。

我覺得這好像是媽媽跟著小孩外出探險,然後小孩東跑西闖的,媽媽雖然沒有阻止,但可能會在後面喊著:「跑慢一點」。這是透過他人的提醒,幫助探索中的孩子調節速度的方法。而孩子可能會學習到,每次進到一個顛頗的路面時,媽媽就會提醒「跑慢一點」,乃至於幾次之後,看到顛頗的路面,孩子也會想到要「跑慢一點」。

這或許就是從媽媽幫忙觀察環境,給予指令幫忙調節,轉換到孩子逐漸有能力評估危險性,並且做出自我提醒與自我調節的反應。此時即使媽媽不再提醒,孩子也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學習、謹慎的反應而不至於受傷。

我感受到教練跟在我的身後,好像就正在做這件事--像是一個媽媽跟著孩子去探險,從一開始每次都會提醒、觀察我能否自己執行、而後逐漸退場,僅做一個跟隨者

年近半百的我,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是他人的照顧者、指導者。卻在短短滑雪的練習過程,重新體驗到像是成長歷程中、被跟隨、被關注,從他人為我調節的提醒,到後來信任我可以做到自我調節,單純的跟隨,其實感覺滿有趣的。

我認為這也相當契合於心理治療的過程。許多個案一開始想預約諮商、接受治療,都是在一個暴衝、混亂的狀態,需要大量他人的陪伴、引導,逐漸將複雜的經驗拆解,並且在一小段一小段的討論裡,提升自我對於特定經驗的耐受性,感受到情緒透過調節而回穩。而後能將這樣的練習複雜化,應對到生活的情境中,甚至於可以在離開治療室時,用心理師陪伴時的思考方式,練習自己思考,這或許就是心理師可以逐步退場的時刻了。

再往外延伸一些,父母常常需要練習,並且協助孩子完成的,也是這樣的調節,在家庭中,父母就像是治療師的角色,得要依照孩子的能力,決定介入程度的多寡,但這個選擇,也就是調節的程度,往往就是最難拿捏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在親職諮詢裡的工作,也就是陪伴父母看見、理解自己與孩子的狀態以及練習調節的行動。




滑雪體驗中的心理治療隨想 之一--關於恐懼





作者:陳姝蓉


今年寒假,安排了三天的滑雪行程,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的滑雪體驗,但之前數次從來沒有成功過。意思是,每次滑雪都摔得亂七八糟的我,在我上次滑雪過了五年之後,卻莫名其妙地給自己再次安排了這令人有點恐懼、又好像有點挑戰的旅程。

「穿好雪板的那一刻起,就是失控的開始」教練看我一穿好雪板就左搖右晃地,笑著這麼說。

或許在台灣的朋友們,並非每個人都有過滑雪的經驗,在讀這個系列的文章時,或許大家可以把滑雪的某些經驗,用直排輪、或冰刀等運動來加以聯想,或許更容易理解一些。滑雪與直排輪最大的差異,就是前者使用的是兩隻帶有刀邊的雪板,作為前進的工具,而後者是輪子。

在雪地上的雪板,其靈活滑動的程度,就像是在光滑的地板上溜直排輪一樣,一衝就出去了。對於還不會滑雪的朋友們,將自己的活動性交付給那兩隻不受控制的雪板時,基本上是很令人恐懼的。尤其當站立的位置還帶點斜坡的時候,一站起來就好像要往山下衝,更是讓人寧可摔倒也不要前進。

失控為何讓人恐懼?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自己會被帶去哪裡?未知、無法預測、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都是恐懼背後經常有的想法,致使人總想著要控制,避免失控的情況發生,好像就能比較安心。於是,學習滑雪、溜直排輪等新的運動,好像就是在挑戰失控的耐受力。


看見恐懼



從初學者雪道開始練習站立、前進、轉彎和煞車。其中,煞車是很重要的練習,唯有能夠停下,才能安心地出發。滑雪的煞車,和直排輪有點類似,將腳內八地做一個大A字型,讓雪板的外側卡住雪堆,增加摩擦力,降低滑動的速度,就會停下來。但一開始這個動作因為很費力,所以很難做得確實,因而開始能夠前進時,我每次都是隨著下坡的時間越長,速度就越快,終於因為速度快到自己太過於害怕,而選擇自摔。

於是,每到坡度較大的地方,我因為害怕自己摔下去,會不自主地將身體往後倒,想要把自己拉住,反而更快失去平衡,於是,教練開口了。

「重心要往下坡腳移動,越是感覺要摔下去,越要往下壓,才不會摔倒!」

天啊,這句話好像在跟我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又或者有種得要將自己置之於死地而後生的狀態!此時開始咒罵自己為何給自己安排這種自虐的行程?明知道斜坡看起來好陡,好可怕,而且一直往下就一定會摔,還要把身體往下坡傾斜......

但過了一陣子之後,我腦海中浮現另一個念頭:哇,這跟心理治療好像!!


迎向恐懼



在心理治療中,很多人可能都曾有個經驗是,越害怕碰觸的情緒,越容易在那個議題裡觸礁。怎麼說呢,以脆弱的感受來說,很多人都不喜歡談脆弱,或是擔心講出自己有多脆弱、對某些情境多害怕,這樣是不是很不好?或者會不會被嘲笑、甚至被人知道可以欺負自己的弱點。

然而,為了保護自己這種脆弱的感覺不被發現,不得不發展出很多,看起來有用的方法,把自己包裹起來,讓自己感覺比較安全、或者是為自己努力,但實際上卻沒有笑、或者產生反效果。這就像是當我看到越陡的坡,覺得越危險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將身體往後,是為了想把自己拉住,卻終究因為力學原理不對,而得摔個大跟斗。

迴避令人恐懼的事,這是一種反射、也是自我保護的機制
迎向恐懼得要有意識地、反直覺地練習。

然而,在心理治療裡面,常會鼓勵來談者能多說說那個想要包裹起來的脆弱,為的是能更清楚看見脆弱的狀態、害怕的感受、找到自處與平衡的方法,意思也就是「迎向....這個令自己害怕、恐懼的...情緒」,當談得越多,對自己經驗有充分的理解時,就有機會從中找到平衡的方法。

想到這裡,我不禁失笑,自己的職業病真的很重。明明人在白茫茫的雪地裡,但腦子裡想的卻是治療室裡的事。但如果我經常鼓勵個案迎向他心裡的恐懼,或許我也該試試迎向我眼前的恐懼。


想著恐懼



第一天快要結束時,我開始練習著,看見下坡時,心裡雖然恐懼,但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想著要迎向恐懼。

於是,每次來到大斜坡時,感受著心裡的吶喊:天啊,好陡、坡好長....一邊練習有意識地跟自己說:重心往下坡腳移動,越害怕要越倒向下坡,就不會跌倒。就這樣,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在害怕的時候,將教練提點的做法,應用在我的動作上。跌倒的次數慢慢地減少,而在斜坡上能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拉長。

想著恐懼,是練習在感受情緒時,讓大腦還保持著思考

是的,恐懼還是在啊,坡度就是那麼陡,看著就恐怖。但如果沒有辦法思考,就像是教練的指令一直無法被我接收,並且轉換滑雪的姿勢、角度和行動時,我就會持續停留在沒有辦法前進的狀態。我突然領悟了為何多年前的幾次滑雪經驗,總是沒有成功,原來就是自己一直在緊張、恐懼,而卻沒辦法思考的狀況下,身體就無法搭配著反應。

當時有個雪友也跟我一樣,每次無法煞車時就大聲尖叫,結果換來教練一句:「只是尖叫是停不下來的!」一句輕鬆帶過的玩笑話,或許教練想要提醒的是,除了害怕,若不思考,是無法運用前面練習的轉彎和煞車,幫助自己把速度慢下來。

而我覺得在感受情緒時同時思考,是可以練習的。

這種經驗,可能接受諮商比較久的個案,或者工作比較久的心理師,可能都會感覺,比較容易在情緒激動時,突然冒出一些念頭,而可以讓自己不會在行動上暴衝,而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是因為在諮商過程、或被督導的過程裡,常常會有另一個人拉住自己、提醒自己,而慢慢地,自己也能發展出在情緒中思考的能力。


預約諮商由此去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





作者:陳姝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這個題目,其實是我經常與父母工作時,會詢問的,也是相當感慨的主題。


許多父母來做親職諮詢時,常問:「我要怎麼讓孩子聽話?」「為什麼我講話,孩子都沒在聽?」此時,我就會提出標題的這個問句,而常常得到的是父母之間的面面相覷,或者感覺困惑,好像他們並沒有認真想過這件事?

之後他們可能會表示:「每天要上班,孩子也要補習,回到家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講話,不把握一下時間,問一下成績,等等他又說要去寫功課,準備洗澡睡覺了。」大家有聽出來嗎?當親子之間,就是常規的早安、晚安之餘,互動之間只剩下成績時,關係常常會變得很「乾」。

在成績上表現不需擔心的孩子,爸媽可能會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有可能孩子的情緒其實已落入憂鬱狀態,但在成績上表現不佳的孩子,爸媽可能又因為自身的焦慮,早晚都要緊盯進度,確認孩子的讀書狀態,又引發青春期孩子的反彈,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兩種狀況,前者讓人感覺日複一日,有些枯燥,後者又讓人情緒緊繃高張,都不舒服。


父母對課業的焦慮導致孩子越發功利導向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近日又爆發以巴衝突,正在想如何跟就讀高中的孩子談這個問題時,恰巧在親師會上有機會跟老師交流,問了問老師,學校是否會將時事納入教學。老師的回應,一方面讓我驚訝,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是有跡可循。

老師提到:「現在的孩子,很功利,他們不喜歡老師講課本外的事,表示這不會考為什麼要說,也會在老師開始談課外資訊時,開始做自己的事,如果考試進度沒有講完,也會抱怨是老師的責任。孩子並不在意時事,若要講以巴衝突,可能全班三十幾個人裡面,知道有這件事的大概不超過五人」。老師又接著分享:「加上108課綱的修正,很多基本知識,在國中並沒有教,要分享對以巴衝突的觀點,可能得從兩國的歷史淵源講起,根本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分享,這是老師的為難」。

聽老師這麼說,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過於貪心的家長,既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受到正規的教育,又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學到人文關懷、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想想,現在不是很多父母都抱怨,現下的年輕人,都只想自己的事情,不關心他人,但這會不會,就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這輩,一路以來都叫他們「專心讀書、別的不要管」所慢慢養成的呢?


父母想導正孩子的心意反而阻擋了溝通的管道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父母也開始想要嘗試,跟孩子聊課業以外的事。但是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多需要「糾正」的地方。像是孩子常常在分組報告裡,跟同學在群組裡面討論了數個小時,父母就覺得這樣做很沒效率,應該要教孩子一些方法。

我先說,這個立場是父母必然會出現的,確實孩子也需要引導與學習,但若一開始就這麼告訴孩子,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被責備」-好像我不應該討論這麼久,此外也可能會有「委屈感」-是同學們意見很多,也不是我一個人想要這樣啊,接著就可能會有「不被理解」的感受,覺得講也沒有用,爸媽好像就是用自己的意見直觀地評論我,還要溝通嗎?

久而久之,只要遇到類似的狀態,孩子在應對處事上,有些不那麼成熟的做法,父母看在眼裡想要教導,就會引發孩子的「憤怒」,覺得自己做什麼都錯,也可能感受到父母「不信任」自己,都不願意聽聽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難道這些意見就都這麼不可取嗎?

我必須說,青少年的不成熟,是發展的階段就如此有限所致,一定會有些地方是父母看不過去的,但青少年想要被肯定、被父母認為是好的,也是發展中的需求,因此,在教導、糾正之前,先緩下自己的急切,聽聽孩子怎麼說、怎麼想,是否也有其努力之處,先給予部分肯定,再提出補充的意見,或許比較不會讓這些「好意的建議」變成阻擋溝通的「巨石」。


父母有限的時間裡只想談需要的事


現代人都忙,這是共識。有限的時間要用在哪裡?公務、家務?許多時候親子之間只剩下「簽聯絡簿」這個連結。沒有聊天的習慣,等到父母覺得有重要的議題想跟孩子討論時,往往只落得白眼一對、冷冷拒絕的反應。但是要聊天又遇到上述想給建議也不被孩子採納的窘境,真的很難。

大家仔細想一下,從一開始孩子覺得沒有考的資訊不想聽,父母覺得沒效率的事情不要做,好像當時間管理成為主流,讓「親子關係」也得被如此量化。我並不是覺得時間管理不重要,而是想反映「陪伴與傾聽」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意義,要不要花時間做,在不同家庭真的有著極大的差異。

有些家長也覺得:「陪伴與傾聽很重要啊,但我想要有效率一點的談,每次問孩子最近好嗎?就得到"還好"二字,就只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啊」。我一方面能理解青少年的難搞讓父母們都很頭痛,但一方面也想對身為家長的你說,除非你很想「跟孩子親近點」、並且感受到花時間相處對於建立關係真的很重要,否則不論怎麼做,都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吧。

更何況,真的花時間相處時,要聊些什麼、怎麼聊,可又是另一門學問呢。有時彼此也不確定聊天過程能否輕鬆自在?孩子可能會時時擔心,若不經意講出什麼,可能又會被指導或糾正,父母也會不安說出什麼又換來孩子不耐煩的反應。原本想要親近,卻搞得氣氛僵持不下,更弄擰彼此的關係。若沒有足夠的信念,想要跟孩子建立不一樣的互動關係,這樣害怕越聊越糟的焦慮,是很難克服的。


試著把「無所事事」這件事納入行程


若能有共同的興趣,像是打球、運動、追劇、或是有個對話的管道,像是在「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當中,父女倆常在便當盒裡放小紙條等等方式,都是很好建立親子關係的媒介。

若沒有共同興趣,每週固定花半小時聽聽孩子最近的生活,而且是聽就好,不要急著評論、給意見,好奇一下孩子為何會有這些想法,想像孩子正在把自己內心小花園,打開一個入口,邀請你進去參觀,沒有人會喜歡客人來的時候,對自己的花園品頭論足。

等到養成聽孩子說話的習慣,才會有機會,更進一步交流,彼此對於生活的看法、文化的觀點、甚至於我文章一開始時談到,對政治、戰爭等人文的關懷。

大人與小孩之間,作為父母的這一方,如果能多一些邀請、釋出善意,在9~10歲以前的孩子,多半是樂於敞開心胸的,若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國小高年級以上的青春期,則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等待他們打開花園的門。然而,不論是怎樣的父母,對孩子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他人,父母也要相信自己對於孩子的重要性,給孩子一些專屬的時間,或許立即看不到成效(這件事真的很難功利看待),但假以時日,你能體會到親子間的親密與連結,那份幸福感或許難以言說,只能自己體會囉?


親子溝通不順暢?預約親子諮商由此去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孩子真的聽懂大人的話嗎?從皮亞傑與艾瑞克森發展理論理解孩子的能力

 



作者:陳姝蓉


他很聰明,都聽得懂....

我覺得他都知道大人在說什麼....

他不這麼做,是故意的,不是不知道怎麼辦....


許多為孩子行為煩惱的父母,常常跟我分享這些想法,一方面,我能理解父母怎麼講,孩子都無法依照自己的期待行動的挫敗感,但另一方面,也在心裡為這些做不出父母想要行為的孩子們抱屈。因為,很多時候,父母所看見孩子的「聽懂」、孩子的「知道」,是一種反射、或者對大人的模仿,而這些言語、行為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可能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所理解的內涵又有所不同。

因此,本篇文章想要先彙整兩個重要的兒童發展理論,並討論在父母教養的過程中,經常誤解孩子的現象。


兒童發展理論


1.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以孩子年齡階段為區分, 說明每個階段在認知與理解的層面上,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現象或者需要學習的任務(以下引用影片幫助讀者理解其摘要內容)


2. 艾瑞克森心理發展理論:


與皮亞傑理論不同的是, 艾瑞克森理論著重於孩子在與人互動的經驗, 感受, 心理成熟度, 與社會性發展等各方面的議題, 同樣說明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 學習重點, 若沒有發展成熟可能會遇到甚麼樣的困難等等, 幫助父母理解照顧孩子的重點




兒童發展理論的年齡階段



以下將兩個發展理論以年齡階段做為區隔, 整理每個年齡層的發展重點







如何運用兒童發展理論於教養中



怎麼使用這兩個發展理論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多數家長更在意的。除了先理解理論內容,也需要知道這些理論均由歸納而來,每個孩子可能都存在差異性。若孩子的反應異於理論所述,則需要多觀察,理解孩子為何會有不同的表現,是否僅是特質上的不同,或者環境刺激的差異,也可能是發展速度上的快慢。

理論的說明,主要能幫助父母在心中建立一個架構,了解孩子發展的速度和主要的內涵。比如說,跟兩歲的孩子說:「媽媽出去一下就會回來」,在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具可逆性的時候,即使孩子點點頭,也不代表他真的理解媽媽等一下還會出現,因此在媽媽真的離開之後放聲大哭,也是很正常的反應,而不是聽懂了卻故意哭鬧。

很多時候,越聰明的孩子透過模仿,或觀察大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應該要如何回應,而這樣的做法,常讓大人以為孩子聽懂,每次都會有適切的回答,但情緒反應卻不如大人所預期。像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穿衣服和走路的動作,看起來很不害羞,也很有自信,然而當要求孩子上台表演的時候,卻又扭扭捏捏,不肯答應?讓父母和老師以為孩子故意耍脾氣,但其實孩子本來就會害羞,只是在模仿的時候,因為有可參考的對象(像是媽媽)而使害羞的感覺減少所致。

觀察與等待,在孩子發展的階段特別重要,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其背後的意義。若與理論說明的展現不同,重要的也並非矯正,而是繼續好奇與理解這個不同的特質對孩子來說代表甚麼意義? 同時也可以參照孩子的氣質一併了解,找到適合孩子的發展步調,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適當的陪伴與滋養。

對於孩子而言,能允許他們依照自己的發展步調,而且能被父母理解,不會招致評論時,在無形中就能產生對自己狀態的信心,知道慢一點、或者不一樣,都是沒關係的,於是能慢慢在這個可以嘗試的空間中,內在心智可以長得更好、更強壯一些。


延伸閱讀: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學齡期兒童教養專題

 


Copyright: imtmphoto


學齡期兒童的教養,著重在對孩子發展的了解,以及對應於孩子當時的發展階段,所能給予適度的要求,因此,父母一方面需要知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能身體與心理能夠對外面世界的理解狀態,一方面則需時時修正與調節自己與孩子互動的步調,包括訓練生活自理、以及生活規範、情緒控制、行為約束等等。

以下集結部落格與專欄中,與學齡期兒童教養有關的文章,方便您瀏覽閱讀:


理解篇



孩子真的聽懂大人的話嗎? 從皮亞傑與艾瑞克森發展理論認識孩子的能力

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我的孩子「過動」了嗎?線上簡易篩檢自己來

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

[家園。風 專欄]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


手足篇


手足之爭,父母要不要調停?


常規篇


設限三步驟:接住孩子情緒並給予行為規範

[家園。風 專欄] 國際不打小孩日:真的好生氣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家園。風 專欄] 國際不打小孩日:講不聽的孩子不是故意惹大人生氣,而是...

零用錢怎麼給?從需要和想要建立孩子的消費觀


學習篇


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

幫助孩子長記性--善用聯絡簿的小撇步

[家園。風 專欄] 「我的孩子適應了嗎?」心理師:面對銜接焦慮,父母可以成為穩定後盾


父母自我照顧篇



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家園。風 專欄] 孩子為誰而學習?急著填滿作息表的父母,請停下來想想自己的需求?




親職講座、演講邀約 由此去



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設限三步驟:接住孩子情緒並且給予行為規範

 


Copyright: 3djuice




作者:陳姝蓉


「誒誒,這個髒髒,不要摸!」「唉唷,不是跟你說插頭有電很危險,怎麼還去玩?」

孩子長大與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彷彿有很多事情常常難以拿捏安全與危險的界線,恰當與不恰當的準則,以至於父母經常像是守門員一樣,為了擋住那越線的行為疲於奔命。

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技術中,有一個治療方法,很常被用於治療中孩子如果出現危及自己或是治療師人身安全的情境中,叫做設限三步驟。然而在與許多父母工作、以及我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設限三步驟不僅可以用於治療之中,在生活裡也是一個與孩子互動的參考準則。


設限三步驟的概念與執行原則



遊戲治療大師Landreth提出的設限三步驟,包含了

  1. A(Acknowledge ):指認,說出兒童內在的感受、盼望與想法
  2. C(Communication):溝通,表達必須要限制的行動、理由和原則
  3. T(Target):改善的目標,指出可用以替代的行為,或其他可行的途徑

關於指認情緒:


設限三步驟的執行原則,與孩子的發展有關。當孩子正處於情緒高張、想要做某些事情但卻不被允許時,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是大人所慣用以認知溝通的方式。但孩子此刻可能停留在情緒經驗裡,無法思考。

面對衝突的情境時,情緒的傳導,比認知的理解,速度更快,也更直覺地反應。因此當大人想要孩子能冷靜下來想一想之前,得要先幫忙孩子調節,在慾望不被滿足的情況下,所反射出來的情緒,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接住孩子的情緒」。

舉例來說,孩子在公園裡,玩了一陣子之後,才發現有一項遊樂器材之前沒有玩過,正想過去的時候,媽媽告知要回家了。此時孩子想玩的渴望被制止,開始哭鬧表示不想回家。此時,媽媽可以如此說:「你真的很想玩那個器材齁,之前沒玩過,好想要試試看」。

一般父母不會這樣跟孩子對話,一方面是怕,講了會不會孩子更想去玩,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多此一舉,心裡就知道孩子想去玩,但就是不想允許孩子這麼做。

關於溝通說明:


然而,如果只停留在第一步驟,確實無法達到設限的目的,因此要接著告訴孩子,為什麼現在無法留下來體驗新器材,是因為得要回家吃晚餐了,現在若不回家準備,等到孩子餓了的時候,飯也不會馬上變出來放在餐桌上,可能也很難受。

通常父母執行設限時,也只會告訴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但很少給予解釋。然而,若想要孩子能心甘情願地受到限制,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此刻的情境,可以幫助孩子消化這個不能達到慾望(在這個例子裡是不能去玩器材)的挫折,並且知道父母給予限制時,不僅有專制地要求,同時也在思考孩子的經驗,這種被父母放在心上想的過程,對孩子而言也會感受到被拒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重視自己的經驗。

關於思考替代方案:


當孩子理解,什麼事情不能做,以及設限的理由之後,該怎麼辦,則是下一步需要說明的。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例如說:明天來玩的時候,從這個新器材開始,或者是,回家等吃飯的時間,可以選一項自己平時喜歡的事情來做。讓孩子失落的情緒得以用其他方式得到回應與安撫。

有些時候,替代方案也不全然需要由父母提供意見,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討論,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不能做這些事情時,還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有時孩子可能會說:不能玩器材,那我可以回家玩娃娃屋嗎?或許透過娃娃假扮去公園玩的戲碼,孩子的內心也可能用另一種方式滿足自己。當然,這是舉例,每個孩子有安撫自己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但當孩子想不出意見時,父母給予一些提示,也是另一種方式。


設限三步驟的應用



很多父母聽完設限三步驟的概念之後,感覺雀雀欲試,但最常發問的是:「我平常不是這樣說話的誒」,「沒有習慣去想孩子是什麼情緒」。

確實,一個陌生的概念進入腦海中時,往往會與慣性不相容,因此可以尋找自己習慣的用詞,來表達同樣的概念。像是,比較直接爽朗的父母,可以試著說:「不能玩真的煩死了(指認情緒),但是現在不回家就肚子餓了(說明溝通),不然等等回家路上講個笑話給你聽?(替代方案)」用一些比較口語的方式,來完成這三個步驟。

剛開始使用這個概念時,不一定要一次完成三步驟,平時可以多練習「指認情緒」這個步驟,有時候孩子可能哭鬧、煩躁,可以透過反映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此刻的狀態,慢慢成熟的孩子,有時不一定需要父母的設限,當情緒被理解和接住之後,可能也不一定堅持要當下去玩、或者買東西,才能被安撫。

有時候,堅持到底的行為,是為了讓父母理解自己一開始被限制時有多難受。因此透過大哭大鬧,要父母聽懂自己的心情,但父母經常看見的是哭鬧的行為,感覺被干擾,或者是孩子失控帶來的焦慮,而難以理解孩子最初其實是無法滿足原本想要而感覺挫敗


減少設限是執行設限的目標


在遊戲治療中,若非必要,不執行設限。而在生活常規裡,若父母要練習設限三步驟,或許無法做到完全不設限,但目標可以設定在,減少設限的頻率。

大家想想,作為父母的你,是否常常會說:「再不去寫功課,我就要沒收你的玩具了喔」,但實際上,真正去執行的次數有多少呢?幾乎趨近於零。更遑論以前的阿公阿嬤威脅法:「再不乖叫警察來把你抓走喔!」根本不可能這樣做。

孩子們很聰明,剛開始可能感覺恐懼,幾次之後知道設限的威脅從來不會發生,於是就產生了「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而且對孩子而言,這些設限可能都只是某種「令人煩躁、碎碎念的背景音」。這就是源自於父母太頻繁設限,卻又沒有執行導致的後果。

因此,若非必要不設限的概念,得要與設限了就須執行的行動,相輔相成才會有效。以前面的例子來說,若父母跟孩子說,玩三次器材後要回家,此時孩子發現了新器材,想去試試。父母通融,又多給了一次嘗試的機會,但同時給了設限的條件,只能一次,若拖延,回家就不能再去玩具,要直接去洗澡了。結果,孩子還是哭鬧不休,想要延遲的時候,以玩一次器材,交換返家玩玩具的項目,父母到家就要確實執行這項約定,讓孩子知道,當自己做了一個選擇,就會有另一個相對應的結果產生,而自己是需要承擔這個後果的。

因此,減少空有威脅但沒有執行的設限,在孩子的行為確實需要被規範時,才以設限的方式進行約定與協商,可以幫助孩子感覺到較多的自由,也可提升父母設限的可信度和約束力,讓親子之間都能在平時更輕鬆,但重要片刻也更有規律的情況下互動。



延伸閱讀: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零用錢怎麼給?從需要與想要建立孩子的消費觀



Copyright: nikonville


作者:陳姝蓉


農曆春節結束,小孩繼續放寒假,拿著壓歲錢,父母該怎麼引導孩子們使用這些錢呢?你是否常為了孩子花錢的問題傷腦筋,要不就是花錢如流水、彷彿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或者是分不清楚輕重緩急,常把錢花在不那麼需要的事物上….

過往聽過許多父母,對於給予孩子金錢的擔憂,多半是怕小孩亂花錢,或者給太多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然而,不是交由孩子自己調節,而由父母直接滿足孩子對生活上購物的需求,則可能使孩子對於花費沒有感覺,形成未來成年後,仍然習慣當伸手族的後遺症。


零用錢怎麼給,與父母的教養觀息息相關



每對父母對於如何教養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信念,而教養中絕對會包含對金錢、物質等現實條件的價值觀。該如何使用錢、把錢花在何處、什麼東西值得買、什麼東西該不該買,這個價格對我們家來說負擔得起嗎?是否要花費....都會影響孩子後續使用金錢的態度。

如果把「消費觀」當作是教養的一環,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從小訓練起。其實從孩子可以用語言溝通開始,就能夠使用孩子可以懂的具體事物,說明何謂物品的價值,以及花費的多寡。例如小孩喜歡吃漢堡,也喜歡坐電動搖搖馬,若每次投10元,可以搭乘約1分鐘的小車車,很容易吸引小小孩的喜愛。但如果想吃一個80元的漢堡,或許就可以用孩子有經驗的搖搖馬來類比,像是:要吃一個漢堡,得要忍耐8次不坐搖搖馬,才能換得一顆漢堡。那麼孩子就比較能理解,漢堡的花費高於搖搖馬。

對於比較富裕的家庭而言,要不要花時間跟孩子討論物品的價格?還是直接滿足孩子,省時省事?或者,因為家庭收入較低,直接禁止孩子有任何花費,這都與教養態度相關。若覺得重要,才會想花時間投入,畢竟,孩子不會只聽一次就能理解,或許得要重複在不同情境中,與孩子對話、討論,消費觀才會逐漸在孩子心中成形。


給零用錢的準則,依照家庭消費與年齡調整



到底要給孩子多少零用錢?怎麼給?多久給一次?我覺得可以依照家庭狀況彈性調整。

很多年前,我忘記在哪個期刊上(無法給大家原文)看到一篇如何教孩子理財的文章,作者是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以一美元作為單位,依照孩子的年齡,三歲的話,就每週給予三美元,教孩子分成三個儲蓄桶,包含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同時依照年齡調節給予的金額,並且教導孩子如何分配與規劃這筆錢。

我修正過後,在家中孩子身上實驗性地施行,發現有些行得通、有些行不通。例如,我以50元硬幣作為一個單位,乘以年級數,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給予零用錢,也就是3*50=150元,每週發放一次。每年調整一次零用錢的金額,也就是隨著年級增長,每年增加1個50元硬幣。

這個金額,對小學生來說,若沒有任何花費,確實有點多,但若能適度教孩子如何規劃使用,則有可運用之空間。但隨著地區或家庭花費的差異,每個年級所給予的單位金額可以調整,但原則不變,可與孩子討論後訂下規則。

選擇國小開始,考慮到我想同時教孩子記帳,而小學階段已經教了加減法,他們可以自己簡易計算收支。每週發放,並請孩子領零用錢時,也同時記帳,就可以檢視孩子紀錄收支的方式是否正確,養成孩子記帳的習慣。


給予零用錢時,也要創造消費的機會



有些父母會告訴我,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花錢的機會,為何要給孩子零用錢呢?上述提到,我閱讀的理財文章,可教導孩子將零用錢分為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

但我發現,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捐贈,我的兩個孩子裡,有一個願意撥款做這件事,另一個則認為,這是自己的資產,為何要強迫他捐出去。我想,建立一個幫助他人的心意很好,但如果這件事情變成「規定」,而非自發,就失去了助人的意義,因此,我並沒有強迫孩子一定要捐款。

但使用與儲蓄的部分,則會與孩子討論該如何分配。至少將1/3的錢投入儲蓄,是一個好的習慣,把可使用的額度,用另一個皮包裝起來,避免不小心花過頭。就像大人把錢放在不同的帳戶,是一樣的道理。

我告訴孩子,生活中「需要」的支出,會由我支付,像是一天三餐、以及學費等,這是基於父母的養育之責,但是若只是「想要」,像是每天放學經過雞蛋糕的攤子,聞香就想買,或者一般的文具不可愛,非要卡通聯名的造型文具不可,那就得要自己用零用錢支付。

而非常規的消費,也可以由零用錢中支出,像是園遊會、戶外教學、畢業旅行都可以在外買些點心、紀念品,此時孩子可能會為了要出去玩,省吃儉用,以便外出時有足夠的消費力,也可避免與孩子討價還價,爭執著拿多少錢才夠用?

這樣的做法,我自己觀察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孩子會減少無止盡地要求購買零食或不實用的消耗品、奢侈品,因為這都屬於想要、但非需要的範疇。並非不能滿足「想要」,但是當零用錢有限額的時候,孩子得以從小地方練習取捨、做選擇。第二則是若孩子有真正想要的東西,則會練習延緩滿足,節制開銷以存錢取得想要的東西,得來不易,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亂花錢怎麼辦,用光了也沒關係嗎?



消費也是一種行為,但比起刷牙洗臉、穿衣穿鞋,這個行為鮮少成為練習的標的。小學階段,孩子確實容易買一些看起來品質很差、又沒什麼用處的東西回家。我常會跟孩子討論:為什麼要買這樣東西?買東西時候的考量和需求是什麼?並且鼓勵孩子觀察自己買回家之後怎麼使用。

我想,很多爸媽習慣叨唸孩子買回來沒幾天就丟在一旁,也不用、也不玩,浪費。但因為花的是爸媽的錢,所以孩子其實不痛不癢,甚至覺得爸媽很煩,有時拿出來把玩一下,假裝使用,就應付過去了。此時,若是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錢支出,擠壓到其他想消費的行動時,他才會深有所感,金錢是一種資源,用在一處,就不夠用在另一處的真實感受。

因此,我反而很期待,孩子在國小、國中階段,有過買錯東西、用光錢的時刻,此時,就有機會與孩子討論,為何他會把零用錢花光,並且把記帳本拿出來檢視,錢的用途都花到哪兒去了。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生活上的需求,如果孩子放學就是會肚子餓,但可以接受爸媽準備的份量與種類、或許可以納入必要支出。但若孩子就是買一些糖果,無法果腹又不健康,則可與孩子討論如何購買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

此外,也可跟孩子聊聊,當把錢用光,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有些孩子會說,好像沒辦法買自己真正想買的東西,才發現之前的東西其實沒那麼想要、可買可不買。有些孩子可能一開始沒什麼感覺,但爸媽不要以為沒效果,持續到國、高中之後,孩子隨著花費增加,越有機會思考,當手上能運用的金錢有限時,該如何調度分配這件事。


父母維持一致的態度,有於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消費習慣



所有的約定,都可以設定執行期,例如兩週、一個月、或是一季。並且定期檢視與孩子的約定,執行之成果。檢視的目的,在於透過討論,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是否會訂定每次花費預算,或者經常衝動性購物?為何如此,讓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也藉此檢視一下花費的合理性。

而父母能否在這過程當中,維持一致的態度則是關鍵。一者是父親和母親,或者其他家中的長輩,能尊重這樣的教養方式,不會額外給予過多的金錢或提供物質需求,若有額外的禮物,可以跟家人商量如何給予--像是節慶、生日才給。另外則是前後一致的態度,而不是孩子一撒嬌、或一吵鬧,就放寬條件,今天給五百、明天給一千,孩子知道如何取得更多資源,而失去了給零用錢的意義。

當父母這一方的教養態度穩定且持續維持時,就容易觀察出孩子的消費習慣有沒有變化、或是支出突然增加之類的現象。但在此要提醒父母,所謂「討論」著重於瞭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行爲背後的動機,而非「教導」孩子接受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或行動。

消費作為一種行為的養成,與其他習慣相同,要找出適合孩子特質、配合孩子需求的,才比較容易養成,且成為孩子能使用的一種內在機制,即使有一些觀念要先提供孩子學習,也請記得先聽孩子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喔。



同場加映: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