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是父親還是教練--從『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看親子關係

這是一齣講述一位想要為國爭光、奪得世界摔跤國際金牌,
懷抱著這樣的夢想卻有志不得伸的父親,
一直等待著一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衣缽,
但在連續生了四個女兒,正要放棄這個夢想....
父親--瑪哈維亞看出了兩個女兒--吉塔和芭碧塔的摔跤天分,
於是訓練女兒走上摔跤手之路的故事。

我想,這部片子一開始廣獲好評,
其實最明顯的一點,
便是瑪哈維亞挑戰了印度對於女性不能摔跤,
只能在家打掃、煮飯、14歲就準備嫁人等等的性別刻板印象。
培養自己的女兒走出一片天。
(推薦此文:https://www.ct.org.tw/1304939)

本文想從『親子關係』在這一路以來,
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發揮了什麼作用,
來重新解讀這個故事歷程。

父業女傳不傳?

父業子傳,好像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子能不能傳,看天分。
子想不想傳,看意願。
在一開始,瑪哈維亞認為沒有兒子,什麼都別談了,
可是意外發現,吉塔和芭碧塔真能打,
自己也是摔跤手的瑪哈維亞,看見了孩子的天賦
只不過,訓練的過程,充滿著用父親權威所下達的指令。
在缺乏意願的情況下,親子衝突是必然的結果,
女兒們用閃躲、拖延或正面對抗的方式,
終究不敵父親的管束。
憤怒又委屈的情緒,即使是服從的小女子,也充滿怨言。

直到,小小新娘分享了她的羨慕,認為這樣的訓練,
是吉塔和芭碧塔可以成就一個不同自我的機會。
說實在的,或許片中她們生為女兒身反而是幸福的,
至少在印度那個性別歧視的社會脈絡中,
即使被父親強押訓練,還尚能看到一線曙光,
走一條不同於傳統女人的路線
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選擇。
若是身為男兒身,還能不能產生這樣的轉折,就不一定了。

回過頭來說,瑪哈維亞為了給予女兒們這樣的機會,
發揮自身的天賦
願意承擔旁人的指點、眼光與反對聲浪
為女兒們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
這一點,當然我們也可說,
父親只是為了圓自己的夢,才這麼認真...
但從女兒的觀點來解讀,若是沒有感受到,
自己在父親心中的重要性,是值得父親為自己這樣努力,
我想,也不會在吉塔受挫的時候,還願意回頭和父親和解。
所以,重要的是女兒與父親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才是女兒也願意認同父親為自己訂立的目標,
成為自己也想追尋與努力的方向。

現代身邊有不少的父母,經常也希望孩子能為自己完成夢想,
然而,若是沒有穩固的親子關係為基礎,
以及孩子始終缺乏意願的情況下,
那麼,這樣堅持往下走,
肯定就是一條衝突與坎坷的親子路了。

當父親還是教練?

一開始的魔鬼訓練,任誰看了都覺得不忍,
搭配上口白式的配樂,陳述著孩子受虐一般的心聲,
更覺得這父親怎麼如此殘忍。
直到,某天晚上,吉塔和芭碧塔累趴在床上,
而瑪哈維亞靜靜的坐在床邊,
按摩著女兒的腳,才終於看見他的心疼和不捨。

妻子問: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瑪哈維亞答:要當父親還是教練,我只能從中選一個。

或許,這抉擇對父親而言也是辛苦的。
誰希望孩子對自己充滿恐懼與不滿?
但在無人能取代自己訓練女兒的情況下,
只好一人分飾二角。
只不過,多半時間孩子只能看到教練的那一面,
而柔軟的父愛,藏得很深。

我認為,父權的體制,在這時刻反而幫上了一點忙
即是,孩子們因為習慣了順從,也就接受了父親嚴苛的要求,
當他們有能力、也嚐到了勝利的滋味時,
也似乎能體會,父親的苦心。
但這就像是走在峭壁上一樣的危險,
也很可能,孩子們在充滿挫敗的時刻,
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指責、嫌棄與傷害。

我細細想,這個父親做了什麼,
讓孩子不置於掉進峭壁下的深谷?
我想,是對孩子的相信,
以及關係中始終沒有放棄所產生的安心感
由於相信著孩子的天賦,所以當孩子輸掉第一場比賽時,
他不僅沒有指責,而是靜靜的守護著她。
觀察、理解、認識孩子的特質與優勢,
給予回饋幫助她的能力更增長。

國家隊的教練,和吉塔的父親,最大的差異也是在這裡。
父親說: 她擅長的是攻擊,你卻教她防守,
就像是教老虎打大象的拳法,結果變得四不像。
如果只是想要教自己想教的,展現自己的權威,
很容易落入這種圈套。
這反映著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有辦法應付這樣的挑戰。
因此試圖想要改變孩子應對的方式。
改變對方看似是條捷徑,但卻經常事倍功半,
父親仔細地看錄影帶,細細觀察孩子應戰中的心態變化,
傳授的是獨門心法,針對吉塔的個性、對情境的反應,給予最適切的建議。
我想,孩子會感受到自己有所學習、轉變與成長。
進而產生對自己的信心,與對父親的敬重。

面對勝負不定的賽事,
父親從未因為比賽的結果如何,而處罰或威脅放棄孩子,
即使當吉塔(大女兒)第一次離家,進入國家隊之後,
對父親過往的訓練產生了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父親也並沒有因而對孩子發怒,或趕出家門,
而是懷抱著落寞的神情,遠望女兒再次離家。
但是當女兒受挫打電話回家時,
僅僅是聽著女兒的哭聲,什麼也沒說,
含著淚水的眼,早已訴說著原諒的心意。
這或許是父親的固執,但也是父親的包容。
承載著女兒成長過程的大起大落。
這種安心、有所歸屬的感覺,
是每個孩子在受傷時,需要的避風港。


界限與責任

不幫孩子做過多的事情,
不幫孩子承擔過多的責任。
我想在平時,我們很容易就承擔起來某些孩子能做的事。
然而,在這部片子中,對於摔跤手的訓練,
更能看出,父親能做與不能做的。
父親可以陪伴、可以創造一個好的訓練場(環境)、
提供營養的食物、給予制訂規範
但是,吉塔和芭碧塔,得要自己去跑、自己控管飲食、
自己謹守生活紀律
當吉塔沈迷在自由的生活情境裡,若非有所體會,
想要成功,必須放下自己過多的慾望,更專心於訓練。
父親再怎麼說,也只是更增添煩躁與疏離。

最後一場比賽,吉塔看不見父親的慌張,是一種依賴的心情。
問父親:下一場要怎麼打?
父親答:要打出驚艷四座的方法....但具體怎麼做,並沒有說。
然而,當父親遲遲沒有出現,
吉塔浮現的是,父親曾說過的話:『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只有你才能救自己』。
因而重新展開思考該怎麼回擊,終於反敗為勝。
唯有持續的陪伴、建立及給予價值觀,
才能在孩子面對困境時,提供他(她)一個思考的方向,
因為父母無法一直跟隨,而唯有內化到他(她)心中的訊息,會一直存在。

劇終,瑪哈維亞終於對吉塔說:我以妳為榮。
我想,不僅是因為女兒圓了自己的夢,也替國家爭光,
還成為女孩們的榜樣,證明女孩也能有不同的路走。
但更重要的是,女兒挑戰了自己,重新認識了自己,
在挫敗中沒有倒下,而更長出了面對困境的力量。
這是獨立的展現,有女如此,父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