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愛自己的功課


愛自己,到底要怎麼做?

很多個案問我,
我也經常這樣問我自己,或是問我的老師。

每個人覺得愛自己的定義不一樣
愛自己的方式也不同。

但我覺得,核心的意義,都是要『關注自己此刻的狀態』
並且做出『有益於自身的行為』。

愛自己,或許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打打球、看看書、逛逛街,和朋友一起看場電影。

愛自己,或許是讓自己享有貴婦一般的心情,
給自己一些被照顧的機會,
坊間很多美體、按摩spa、美甲,
不論你平時是忙碌的上班媽媽,
或是埋首於家務的全職媽媽
在讓自己變漂亮的過程中,
都是難得有機會,讓其他人來照顧你,為你服務。

愛自己,也可能是保持運動,
讓自己的身體處於一種平穩、活化、年輕的狀態。
也積極的注意飲食、作息,
讓自己維持健康,避免生病。

只是,有時這樣的愛自己,好像還不太夠,
當自己在遇到困難、或挫折,
或者因為別人的錯誤,導致自己感受到悲傷、難過。

而身邊的伴侶、家人,沒有辦法真正的理解自己時,
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夠好、是不是值得被愛。

急於想從其他人身上,得到答案。
渴望透過他人對自己的愛,來肯定自己的價值,
回答自己是不是夠好。
但,這樣的結果,經常是令人失望的。
因為,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是夠好的時候,
即使別人給予肯定,依舊是不夠的。

愛自己,是急不得的。
只能倚靠著在每一天的日子裡,
踏實的過好眼前的生活,
看見自己的努力、看見自己工作成果中小小的亮點
或許是把文案完成、或許是把房子打掃乾淨
也或許是今天保持了正向的心情,
沒有讓困難打倒自己。

然後對自己說:
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
我看見了。
我肯定你,
也陪伴你。
我接納你每一個部分的情緒
開心、難過、喜悅、痛苦、矛盾與掙扎,
這些都是你身上的一部分。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
你是值得被愛的。
而我會一直在這裡。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全職媽媽,也能成為『自己的志願』嗎?

在我阿嬤的那個年代,女人~
結婚、生子、成為全職媽媽,
好像是個理所當然的人生道路,沒有選擇,就是必然。

在我媽媽的那個年代,女人~
還是一樣要結婚、生子,成為媽媽。
但,由於教育開始普及,女性的受教權提昇,
因此有知識、有能力外出工作的女性變多了。
為了保有自己的自主權,
這一代受教育的女性,有不少開始選擇當上班媽媽,
而我的媽媽,也是其中一位。

在我這個年代,女人~
多半仍舊走上結婚、生子,成為媽媽的道路。
但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強調家庭養成的重要性,
選擇回歸家庭的人,變多了。
看起來好像是女人們認為,全職媽媽是一個『新的志願』。
而且是一個蔚為風潮的志願。
放棄高薪、放棄職場上的成就,
只為了培養出更優秀的下一代~

當我自己成為媽媽的時候,
要不要放棄工作,一直是我的掙扎。
一直是個上班媽媽的母親,提醒我,
女人要有錢,才會有權,才會活得有尊嚴。
可是,同樣是上班媽媽的母親,也告訴我,
女人要以家庭為重,顧好先生和小孩,才是更重要的。
到底媽媽要我做的,是什麼樣的角色啊?我好困惑~

我自己在養育第一個小孩的時候,
選擇上班媽媽的生活,忙得蠟燭兩頭燒。
於是,在養育第二個小孩的時候,
我認真的考慮,進入全職媽媽的生活~
其中,我又回鍋上了一年的班,再次回到家庭中,
到現在~七年的時間。
這七年當中,我不只一次的問我自己說,
當全職媽媽真的是我的志願嗎?
我在這個『角色』中,真的感到滿足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不,我並沒有在當全職媽媽的角色中,得到充分的滿足。

或許很多人會對這個答案有疑問,
如果我不滿足,何以我能維持這樣的生活~七年
(早該癢了吧~呵呵~)。

沒有上班的初期,我看了很多教養的書,
舉凡蔡穎卿、汪培珽、番紅花、小熊媽....
網路上暢銷的部落格作家,我大概都略讀一二。
我沉迷於全職媽媽所能做的許多事~
如: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講故事給孩子聽、親自下廚燒飯、陪孩子體驗接觸大自然。

在大陸生活的一年,老二沒有上學,
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時間之外,都在我身邊。
連同煮飯、打掃,她都得跟我同步,
我絲毫沒有休息、喘氣的時空。
而我要求自己,沒有處理家務的時刻,
我要跟孩子在一起,要給孩子多元而有變化的生活。
散步、看花、講故事、聊天、唱歌、做運動、捉迷藏~
一起洗米、捻菜,上市場~

但,我並沒有享受到這些媽媽書中所說的
滿足、沈靜、看到孩子們成長的喜悅。
取而代之的是疲累、吶喊~想要有一點自己的空間。

我思考了很久,我和上述這些全職媽媽前輩們,
到底有何差異呢?
是我不夠認真?不夠投入?還是我不夠愛小孩?
我甚至懷疑過,是我資質不夠,不足以當個好媽媽?
(泣~~~)

有一段時間,我反過來告訴自己,
這些全職媽媽前輩們,能寫出這麼動容的文章,
享受於全職媽媽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的書賣得很好,
所以很滿足啦~
但,有些時刻,觀察身邊一些並不有名氣的媽媽們,
其實也過得挺好。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到現在,我自己的理解是,
想要當一個,讓自己滿足的全職媽媽,
要在這個角色中,找到一件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
而且這件事情,是自己所相信的、生活的態度。
於是,在教養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
也就同時實踐了自己的理念,落實了自己認為好的生活態度。

也就是說,我覺得,在教養的過程中,
真正讓全職媽媽們能往下走的動力,
並不是『孩子的成就』~
不是他們表現出多少,我們所期待的樣貌。

讓人滿足的,
並不是全職媽媽的這個角色,
而是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信念。
若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的重心,
是不是全職媽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因為,唯有媽媽本身,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知道自己的渴望及想要是什麼,
才不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伸,
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尋找自己不足的補償。

因此教養孩子,變成是落實自己信念與生活態度的一個空間
在每天的生活中,做一些自己覺得好的、覺得對的事情,
並且在自己完成這些事情的時候,感受到滿足。


---------------------

如果,媽媽們把自己是否滿足、完成志願
寄託在孩子要能考好成績、聽自己的話、長大能有所回饋,
那麼,在教養的時候,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
或是無法順從,甚至開始有自己的意見時,
便會覺得挫敗、沮喪,甚至憤怒。
覺得自己已經『為孩子』做了這麼多,
為何孩子還不懂得自己的苦心?
不難想像,這樣的全職媽媽,應該是充滿怨言,
與孩子之間,也是充滿衝突的。

如果,媽媽們認為,
自己最有興趣的,便是下廚,也覺得煮飯是自己的強項,
於是,在做飯的過程中,就已經體會到樂趣、自我的肯定與滿足。此時,若再加上孩子與家人們的讚賞,就是錦上添花吧。

這裡的強項,可以替換成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
可以是整理家務、理財、捻花拾草、給孩子講創意故事、
帶孩子出門玩耍、跟孩子一起學會打扮等等~

從學習諮商的這幾年以來,
我開始鬆動自己對於管教的一些嚴格界線,
找到一些比較自在的生活態度,
而我很想把自己和孩子之間的相處,
營造成輕鬆、充滿歡笑,但又不失條理的生活。

這兩年,我學會的,是和孩子一起打滾。
過去,我算是個頗嚴肅的母親,一板一眼,要求很多。
然而,為了跟孩子建立比較好的溝通與親密感,
我這一兩年之間,我經常在睡前和孩子一起在床上打滾。
有時講故事、偶而講講笑話,熄燈之後談談心事。
只是單純地傾聽,不太快給予孩子教導與批評
這樣的時刻,彌補了我平時忙碌、嚴肅、不苟言笑的互動。
甚至漸漸的延伸到平時的對話中,
我好像也覺得自己變得柔軟了許多。

我覺得很好,
是因為諮商是我的專業,
而學習怎麼更自在、更開放的與人相處,是我有興趣的事。
能把我所學、所在乎、覺得好的信念和生活態度,
應用在孩子身上,
竟也收到孩子們真誠的回應,給我滿滿愛的回饋,
真是讓我覺得物超所值。

在養育老大的時候,我經常覺得帶孩子是件苦差事,
又累、又煩,又沒有成就感,甚至經常覺得孩子來找我麻煩。
但養育老二之後,由於沒有工作,開始念書,
慢慢將一部分的重心,轉移到自己有興趣的學習上,
我的心,在學習上獲得了滿足,
我不需要靠著孩子的學業成績,來彌補我自己學習上的遺憾。

這時,再回頭來看養育孩子的這件事情,
才慢慢體會到我對孩子那單純而自然的愛意。

於是此刻,我終於能說,
因為我逐步地往『自己的志願』前進,
使得我逐漸能感謝全職媽媽的生活,
讓我尚有餘裕,花時間在自己有興趣的事。

註:有些上班媽媽,在自己的職場上,相當投入並且滿足,
        我覺得一樣能體會到,相同的喜悅。
        或許這就是教養專家們常說的,
        不論你是否選擇在家當全職媽媽,
        只要這是你想要的生活,
        孩子才會看到一個快樂且沒有遺憾的媽媽。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從『找回自己』開始






在華人的文化中,女性是沒有自己的。論語有句話叫做:『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所謂三從的概念,千古流傳。然而,我覺得用在今日,真的是抹煞了所有女性的主體性。有智慧的現代女性啊,再讀一次,妳覺得『自己』在哪裡呢?


很多女性,其實不太懂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大家都覺得,我就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啊!然而,認真想想,一個女性想做的事,有多少,是這個文化下,期待『妳應該』做的事?而又有多少,是妳發自內心,覺得是『我這個人』要做的事?

很多女性說,我的願望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當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但這個願望,是哪裡來的呢?是不是很多故事,從小都告訴妳,女生的角色,就是要成為好妻子、好母親呢?是不是童話故事中,公主終究要嫁人,找一個王子呢?

這~也曾經是我的願望,甚至,也是我現在努力的一部分。然而,在完成這個目標的時候,我內心也一直有個掙扎是,我也想要做『我自己』,而我要怎麼成為『我自己』。

想要『成為自己』的意識,並不是從很小就有的。而是在為家庭付出的過程中,慢慢~慢慢地~覺察~在成為妻子、成為母親,在家中相夫教子的過程中,對我來說,好像生命中總缺少點什麼。

沒錯,當妳有個值得信任的親密伴侶陪在身邊時,很多時候和你一起面對生活時,確實讓人安心。養育下一代,當他們抱著妳撒嬌的時候,也確實讓人融化。然而,當先生、孩子都不在身邊的時候,不用照顧他人時,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想做些什麼?這些問題常常會讓我陷入沉思。

在我檢視自己的經驗,以及接案的過程中,我發現要『大聲說出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自己』,對女性來說,好困難。

困難在於--女性們太不習慣思考著,『自己的需求』在哪裡?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困難在於--即便看見了自己的需求,要能開口向其他人要求,告訴自己的父母、先生、甚至孩子說:『我想要去做點~~~』,都覺得好像是不應該的。

------------------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女性遭遇先生外遇後的自我省視

在婚姻中,有的時候經常得遇到一些關係中極大的挫敗,或是互動上極大的衝突,才會激發女性,重新思考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是一個『我-與你』的對等關係嗎?或是始終是一個『無我-而只有你』的不對等關係呢?

甚至透過挫敗與衝突,才會激發原本順從於文化價值的女性,勇於突破現況,開始有了改變的行動。不一定是離開婚姻,而也可能在婚姻中,創造更平等的互動關係。

但,當挫敗和衝突來的時候,經常也是受傷的時候。透過療傷來找回自己,是個好辛苦的過程啊!

是否女性不用再等到婚姻觸礁了、情路受挫了,才有能量、有勇氣去找回自己呢?能不能有機會,從小女孩長大的過程中,就能理解:

『我』,之所以為我,是可以有權力,探尋自我生命裡,不只有『我應該要做的事情』,更有一些是『我想要做的事情』。讓小女孩的夢想,可以更寬廣一點。從『找回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