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不同的主題,可能會讓有類似經驗的你、我,感覺好像自己的故事被說出來、被看見、被理解,因而感覺療癒。
心理治療中也經常有這種片刻,個案在治療室裡說出自己的故事,而治療師就像是一個觀影者,看著、聽著、回應自己的看見與理解。就在這樣一來一回的互動中,說故事的人也會對自己的經驗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我喜歡看戲,也喜歡從戲裡面體會人生的各種情境、片段,可能是我曾經歷過的,也可能是我所陌生,但卻透過戲劇更理解這一個族群的人如何生活。試著將我的看見記錄下來,是一種體會,也想與大家交流。
2022年初,受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開始在「人本教育札記」中,撰寫與親子相關議題的電影觀後感,也將專欄文章彙整在此與大家分享~
人本教育札記專欄:「諮商師看電影」
「媽媽加我等於十」:母職是一種選擇,而母愛需要學習(人本教育札記402期)
「媽的多重宇宙」:當內在的分裂得以整合,關係中的矛盾便得以化解(人本教育札記400期)
「爸爸的便當世界第一」:從日常中見證親子的愛與連結(人本教育札記398期)
一夜之間被沖走的青春--談「瀑布」中親子角色的反轉(人本教育札記396期)
從「美國女孩」看見青少年的叛逆吶喊,其實是在呼喚父母以愛來涵容(人本教育札記392期)
親子互動的樣貌
疾病與家庭
是家庭也是社會的多元議題
威樂比這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