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愛,不分性別




作者:陳姝蓉


這是偶然間看到的皮克斯短片,透過主角Greg與寵物狗Jim交換了靈魂,意外得知母親對自己情感伴侶的期待和反應,雖然是很簡短的幾句話,但似乎也看到了親子之間有口難言的顧慮,以及雙方對於彼此聽見真話的想像和現實的落差,容我細細說來。


父母願意接受我的與眾不同嗎?



在我與同志朋友們接觸的經驗中,與主流的差異,雖不是自己刻意強調,但總是會在細微的處境中凸顯出來。就比如,不會有人驚訝的問一對異性戀伴侶說:「喔~妳是異性戀喔~」但卻會有人驚訝的看著同性伴侶說:「喔~你是同性練喔~」這種很失禮的反應。意指,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同性傾向時,多數異性戀者的反應,可能會被孩子預設為是父母的反應。

這又可能會包含,自己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同性傾向,或者自己已經接受同性傾向,但擔心父母可能無法接受,而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樣的擔心,我的理解是「害怕不被父母所認同」甚至感覺自己對同性的愛被父母所「否定、拒絕」,這樣的經驗,對於渴望被父母所接納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大挫敗,為了迴避這樣的挫敗,不說,就好像還保有某種可能會成功的機會。

但有了一個秘密,逐漸地就會衍生出更多的秘密。就像是Greg,因為無法告訴父母自己有了同性伴侶,因此在搬家日,也只讓伴侶來幫忙,而無法和父母有更多互動,這樣的狀況,也造成了母親後來坐在庭院中啜泣,覺得自己和兒子的距離好像變遠了。是的,秘密會造成隔閡,並不是說,親子之間不能有秘密、必須完全透明,而是想反映,有時候,秘密的存在會使得親子之間無法跨越秘密而有情感連結,此時若想與父母更接近,秘密是否要告知,互相坦承,就會成為需要面對和選擇的。


父母的態度常在隱微之中展現



面對孩子的隱瞞,有些父母會語帶埋怨地說:「什麼事情都不說,當爸媽的,哪會不接受自己的孩子呢?」但反過來,了解孩子的經驗,如果爸媽都這麼講了,為什麼不肯談?他們則會表示:「他們嘴巴上這麼說,但實際上不這麼想」。孩子經常舉的例子是,父母可能在新聞或電視節目中,看到與同志相關的議題,常會有覺得嫌惡的表情,或者是評論這些人為何要爭取可以結婚?這本來就很奇怪啊!

多數父母在不知道孩子是同志的情況下,並不會刻意迴避相關的議題,就是一如往常,具有一致性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因此,與其相信父母口語上說,不管孩子怎麼樣都會接受,孩子們更傾向相信這些無意之間所傳達的立場或是非口語的訊息,而假設了父母並不會接納自己成為同志。

即使如此,父母們仍有自己的限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對同志相關議題有充分了解,因此,鼓勵身為父母的大家,除了可以對一些青少年發展的議題,多涉獵、多開放自己去聽、去理解,更重要的是回到親子關係上的經營。當親子關係夠穩固的時候,即使孩子身為同志的出櫃,自覺不一定會被父母所接納,但當不那麼害怕會因為出櫃而破壞關係時,反而比較願意冒險。


出櫃需要勇氣但卻值得冒險



基於上述父母和孩子的態度、想像交互作用的情況下,出櫃對於同志而言常是一個關卡。但在影片中,與Jim交換了靈魂的Greg,聽見母親緩緩道來,期待的是兒子能幸福、找到一個能陪伴自己的人,這讓Greg好像體會到,在這樣的基礎上,或許母親有機會接受自己的伴侶,是同性別的人,因為他正是那個能讓自己幸福的對象,而使Gerg鼓起勇氣,決定出櫃。

過去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過程,聽過不少故事是,父母原本對同志也有歧見,但因為知道自己的兒子/女兒是同志,並且已經有一位深愛的伴侶時,也願意放下自己的主觀,進而祝福孩子與同性伴侶一起經營婚姻、擁有幸福。這是父母的愛,但同時也是孩子有勇氣去面對與告知。

雖然現實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聽到父母的心聲,也不是每對父母都會基於愛而立刻能轉換對同志的觀點和態度,但是,若是能給親子彼此一個機會,試著傳達自己的同性之愛,幫助父母理解自己其實就是一個發展中的青少年/青壯年,並且找到了自己愛的對象,即使父母一下子還無法接納,但至少自身可以放下背負著秘密的重量,重新找一個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平衡的位置。


同性之愛不是變異而是差異



在治療室中,有時候會遇到同志子女問我:「我不想告訴我爸媽,我是同志,我擔心他們會覺得我是變態。」也會有父母問我:「老師,孩子這樣可以引導他喜歡異性嗎?」其實我想爸媽要問的是孩子的性傾向能否被「矯正」。

我常會重複的強調一件事,同志不是一種變異,而只是和異性戀不一樣的性傾向,在青春期時逐漸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對象是同性,就是一種正常的情慾發展,沒有所謂矯正可言,就像是有些人是左撇子、有些人就是比較怕生,都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需要的是接受自己/孩子就是這樣。

面對身為少數(也常說是非主流)的同志身份,許多孩子已經需要花時間去探索、甚至尋找自己的認同,此時身為父母,若能給予一個比較包容、支持的環境,我想對孩子而言,這會是一份強大的力量,同時也是感受到被愛的機會。


同場加映:讓孩子更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