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作者:陳姝蓉



有沒有常常覺得孩子很容易奧嘟嘟、不開心?或是經常很固執只要玩某一樣玩具,換了就會哭?到了新環境可能會很害羞,不敢跟其他人一起玩?其實不是孩子脾氣不好,也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話,而是孩子的「氣質」使然。

孩子與生俱來有不同的氣質,也可以說是個性的特質,這些氣質會使得孩子表現出不一樣回應環境的行為,認識孩子的氣質,可以幫助父母更知道怎麼樣「順毛摸」,引導孩子基於自己的特質,發展出更適應環境的行為。

基於上述考量,進行父母諮詢時,我常會邀請父母填寫「氣質量表」,建議由主要照顧者,提供對孩子的日常觀察來回答,屬於父母自填量表。

所謂氣質,就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透過九大面向,呈現孩子不同的情緒、行為、個性的樣貌。氣質通常具有穩定性,亦即不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有顯著不同方向的改變,但卻會因為年齡發展、和學習的刺激,產生表現型的差異。

在填寫的量表上,依照年齡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3歲幼童,3-7歲學齡前兒童,8-11歲的學齡兒童等不同階段的氣質評估,而依照年齡別,題項約在72~99題不等。

量表採取七點量尺,最低為「從不」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現象為1分。最高為「總是」每次只要有此情境就會有這個現象為7分,依照父母對於發生頻率的評估給予計分。

最後的得分採標準分數,介於0-1之間的得分,反映孩子該面向的氣質在常模之內,高於1分或低於0分的,則可能該氣質顯著程度偏高或偏低的指標。


為何要填寫氣質量表?


由於氣質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透過氣質量表的報告及回饋,父母能對孩子的特質有更全面性的理解,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表現,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父母知道孩子具有比較高的堅持度,很難轉換環境,但不知道為何孩子會這樣。常會因為父母自身的經驗差異,而賦予孩子行為不同的解釋。

但若能回歸為認識這就是孩子的氣質時,就更能貼近孩子適應或成長過程的需求,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許多表現,並不是故意、或調皮搗蛋,而僅僅是獨特氣質的展現。

另一方面,也可透過專業人員對孩子氣質的說明,並討論可以如何順應孩子的氣質,給予對應的教養和回應。

現而今的教養,並不是以一擋百,不管什麼樣的孩子,都是一套教法。而是需要認識孩子的特質,依照孩子的發展階段,運用其可操作的方式,給予適度的引導。比如面對退縮的孩子,要進入新環境之前(像是上幼稚園),可先給予適當的引導或介紹,幫助孩子接觸環境時,減少未知的焦慮。


氣質量表填寫上的誤差


有些父母在聽完說明之後,會表示這個氣質和自己所認識的孩子有所落差。在臨床上觀察的現象,我個人的推論是,由於量表為父母所自填,因此填寫時的誤差需要納入考慮,而誤差的情境,可透過分數計算後,與父母討論時加以了解其填寫的脈絡、想法作為核對。

例如父母自己對於孩子特定的現象:像是喜歡跑來跑去、不聽話等等現象,特別敏感,也可能會給予較高的計分。或者父母擔心專業人員認為孩子太糟糕,所以會不自覺地降低行為的嚴重度,則會給予較低的計分。也可能因為父母照顧的時間或情境,致使只看到孩子某一面的表現,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因此如果不是主要照顧者所填寫的資料,有時也會同時邀請父、母雙方都填寫,用以核對不同照顧者的觀察是否有差異。

再者,氣質量表的類別歸屬,乃是經由統計而來,是個概括的行為表現方向,但該如何解釋,仍須放回孩子的生活脈絡去理解,因此,同樣是活動量大的孩子,在上課時忍不住動來動去,和需要較多遊戲的時間,一出去玩就叫不回來,則可能有不同的含義。

整體而言,氣質量表反映的是孩子特質的傾向,而非某種特定診斷。且將父母填寫的主觀感受也加入考慮時,也可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呈現怎麼樣的氣質傾向。因此,建議避免以此量表的結果斷定孩子可能有特定異常的現象。


氣質量表的九大面向


  • 活動量:指孩子好動的程度。
    • 活動量高的孩子,需要較多動態活動以消耗體力。建議父母可安排固定體能運動以消耗孩子過多的精力。
    • 活動量低的孩子一般認為是比較安靜好帶的,但避免孩子長時間進行靜態活動,父母可主動安排適量的戶外活動。

  • 規律性:指孩子生活作息是否可規律進行。
    • 規律性高的孩子,幼兒時期睡眠或活動時間都較為固定,上學後也比較能在排定的行程內完成進度
    • 規律性低的孩子,幼兒時期容易出現作息紊亂,上學後做事也比較難以依照規劃完成。

  • 趨避性:指孩子面對新環境時,趨向性或迴避性的反應。
    • 趨避性高的孩子,一般較不怕生。此時需要教導孩子區辨危險情境,適度給予設限。
    • 趨避性低的孩子,面對陌生人、環境都會比較退縮,此時透過多次的熟悉,或是給予逐步的引導,則可降低迴避的反應。

  • 適應性:指孩子面對新環境一段時間之後,適應環境的能力如何。與趨避性的差異在於,適應指的是趨向或迴避之後,長時間的適應狀態。趨避性高的,適應力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 適應性高的孩子,會因為自覺什麼都難不倒,可能對於環境的挑戰照單全收,一如趨避性高的孩子,有時候需要父母幫忙踩個煞車。
    • 適應性低的孩子,需要較多時間熟悉和融入環境,找到自己的步調,父母有時需耐心等候。

  • 情緒本質:指孩子經常表露於外的情緒。
    • 情緒本質正向:表示孩子經常笑瞇瞇、表現出快樂、友善。此時父母須留意,若孩子遇到挫敗經驗,可能一笑帶過。
    • 情緒本質負向:表示孩子經常奧嘟嘟、表現出不快樂、討厭的反應。父母面對孩子,避免因為負面情緒而指責孩子,反倒可以多理解孩子真實的經驗,有時只是因為情緒本質而經常以負面情緒呈現,可引導孩子練習不同的表達方式。

  • 注意力分散度:指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程度。
    • 注意力分散度高:指孩子容易被外界的聲光、人事物等干擾而影響正在進行的事。若是針對作業和學習部分,可留意減少環境的聲光刺激或干擾,以提升專注力。
    • 注意力分散度低:孩子比較不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干擾,但對於環境的訊息可能也傾向忽略,而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此時父母需提醒孩子留意周圍的變化。
    • 需留意的是:注意力分散度傾向高的孩子,不一定等同注意力缺失症候群。

  • 堅持度:指孩子正在做、或想做某件事情,而外界產生干擾時,能否繼續進行的程度。
    • 堅持度高:遇到挫折不容易放棄,有時顯得固執,此時父母可先預告幾種可能的結果,幫助孩子增加彈性。
    • 堅持度低:比較不容易與父母僵持不下,但面對挫折則容易放棄,此時需漸進式累積成功經驗,幫助孩子提升自信與挫折耐受力。

  • 反應閾(敏感度):指引起孩子反應的刺激量。
    • 反應閾高:指孩子的敏感度低,需要大量刺激才有反應,常說是「神經大條」。
    • 反應閾低:指孩子的敏感度高,只有一點刺激就會有反應。

  • 反應強度:指孩子對內在刺激或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激烈程度。內在刺激可能是餓了、睏了,外在刺激可能是環境的變化。
    • 反應強度強:喜怒哀樂等情緒明顯,比較容易被父母發現,但同時也可能容易以情緒來表達需求,此時父母可適度引導孩子,透過口語表達感受,而非激烈的反應。
    • 反應強度弱:情緒感受較少表達,此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氣質與父母的適配度



整體而言,氣質並無好壞之分,僅有傾向的呈現。面對不同孩子的氣質,父母有時會覺得容易相處,有時則感覺難以忍受。此時要回歸父母本身也有自己的氣質,可能與孩子產生不適配性。此時,雖然感覺有點辛苦,但若父母身為成人,能放下一些堅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其氣質反應所產生的需求,仍有機會可以給予孩子適切的照顧。

例如俚語常說:「急驚風遇到慢郎中」,有可能父母本身是適應性高且反應強度強的特質,而孩子則可能是適應性低且反應強度弱的,若父母以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評估孩子的現況,則可能會誤判了孩子的行為或過度強求孩子要快點融入環境。

但若父母能先放下自己的經驗,抱持著比較開放的眼光,了解孩子的氣質如此,確實需要比較多時間適應,也需要多鼓勵和引導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則有機會了解孩子真實的經驗,進一步幫助孩子可以面對當下的處境。

氣質量表之施測,目前仍須由專業人員計分並解釋之,若父母想要透過氣質量表了解孩子,可詢問相關兒童諮商中心、兒童心智科,或是身心科診所進行施測,並與專業人員進行結果討論。


延伸閱讀:讓孩子更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