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讓孩子更能做自己--我看「狼的孩子雨和雪」





作者:陳姝蓉


著名動畫導演 細田守 所製作的動畫,狼的孩子雨和雪。是我很多年前看過的動畫,當然故事的溫柔美好,和畫風的清新,都很吸引人,但對於丈夫過世後的花,一個人養育兩個狼孩子的過程,以及母親如何面對孩子想成為狼或是人的抉擇,內心的猶豫、困惑、不捨、抗拒等等複雜的心情,卻是當自己孩子也日漸成長後,慢慢更能體會。看完影片後,我對於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探索自己的特質,適應並選擇自己的路,有更多的思考。


孩子的特質你接受嗎?



動畫中,身為姊姊的雪,活潑外向而且好動。小時候經常比弟弟更長奔跑在山林裡。展現各種狼孩的特質,不害怕、喜歡冒險。但是弟弟-雨,則非常膽小、容易害怕,碰到水、在泥土裡滾,都顯得退縮。

曾聽過一些父母,評論自己的孩子:「女孩子沒樣子,到處跑沒規矩」,或是「男孩子怎麼那麼膽小,碰個水有什麼好怕的」。這樣的說法,不只帶有性別刻板印象,更否定了孩子所展現出來的特質,好像女孩子就應該要規規矩矩地坐好,不能活潑好動,而男孩子就要勇敢剛強,不能表現出害怕和退縮。如果不符合這樣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不對的女孩、或男孩的樣貌。

當「特質」被「對與錯」所評價的時候,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那是因為,特質是一個人所展現在外的氣質、個性和行為,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特質被否定時,經常也會連結到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上,產生--「我」是不好的、不對的這樣的自我評價。

而父母做出這樣的評論時,也對孩子傳遞了以下的訊息:「我希望你能長成我想像中的樣子」,而孩子也會感受到,如果我和父母所期待的不一樣,他們願意接受我嗎?同時,這些評論也投射了父母自身的焦慮,因為「刻板印象」通常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認為男孩、女孩該怎麼樣才是「好的」,許多父母會說:「我要求他/她,是怕去了學校、進了社會,這樣的狀態不被其他人所接受」。

我常常問父母:「那你/妳自己接受孩子有這些特質嗎?」面對的經常是沈默,或是更多的解釋。我能理解父母無法接受的焦慮,怕孩子與他人不同可能會被排擠,但我同時也想鼓勵父母面對自己的焦慮,如果孩子與眾不同,對自己代表什麼意思?我生出奇怪的小孩?我沒有「矯正」孩子使他們適應社會?是否反映了父母自己也可能不夠好的自我評價?


氣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



我習慣請父母填寫孩子的氣質量表,並且以「氣質」來為父母說明孩子獨特性和行為表現。目前氣質量表主要使用的場所還是醫院(評估用)或是幼兒園較為常見。用來幫助臨床工作者、教師或是家長理解孩子的氣質表現。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氣質,就像身上的DNA一樣,不會有誰一模一樣的。氣質有可能會遺傳,但也可能和父母有差異。了解氣質,並不是要怪罪誰給了孩子壞基因?而是要了解孩子發展的基礎點在哪裡。

氣質是與生俱來,因此教養多半是幫助孩子「適應」自己的氣質,找到自己基於這樣的氣質可以應對生活情境改變的方法,也就是與氣質共處的概念。面對不同氣質的孩子,給予適當的對應教養方式,以配合孩子的氣質,引導發展,是我每次與父母討論孩子氣質的時候,想傳達的重點。

以影片中的雪,小時候因為經常太過開心,奔跑著的時候,就會不自覺變成狼,這是她展露自己能量的方式。母親一方面和孩子約定,在人群面前不要露出狼的樣子,但卻搬到鄉下,讓孩子也能有充分做自己的空間。在求學階段,雪因為變成狼的時候誤傷了同學,自己感受到狼的攻擊性,而開始更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要變成狼。

當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認識自己的特質、體驗這個特質給自己所帶來的影響,像是花(雨和雪的母親)就曾帶孩子們去認識狼,幫助孩子慢慢理解自己,透過自己經驗和意願,選擇面對特質的方式,這其實就是一種幫助孩子適應特質的歷程。


孩子的成長適應是動態的變化



氣質具有穩定存在孩子身上的特性,但適應的歷程卻是動態的。如同雨的改變,一開始他並不喜歡狼的行動,捕捉獵物、生食等等,都讓他感覺驚恐。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雨的退縮和內向,讓他越來越難適應人群,反而在山林裡,找到自由的空間,轉而慢慢接納自己身上的狼性。

面對這樣的轉變,花剛開始也很難調適自己,尤其身為人類的花,不曾理解狼的成長歷程,面對孩子抉擇時,她看著雪努力學習人群社會的文化,這是花所熟悉的,比較不覺得擔憂。但是當雨一天到晚往山裡跑,每次回來身上都帶著傷時,花的不理解,會產生更強烈的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該放手,也不知道雨去了山裡,是否還會回來。

孩子本身的抉擇,經常都在父母的經驗之外。父母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去認識那個未知的情境,以及透過討論,確認孩子理解自己所抉擇的情境。就像花接受了雨的帶領,進到山裡,見了狐狸老師,知道那個看似危險的山林,若能有個熟知大自然的先驅帶領著孩子,雨自然能找到在山裡生存的法則。

而確認了情境,也要了解孩子的意願。如果學校和山林,都有雨可以學習的事物,但是比起人群,雨更喜歡獨處,這是一連串體驗之後,雨所做出的抉擇。花(父母)面對這個變化,也必須隨之調整自己,面對身為母親的挑戰。得要相信,雨能在山裡活得好,也要相信,母子的愛,不會因為分離而消逝。面對一個成為狼的兒子,若無法放下自己的擔憂和捨不得,雨,或許也無法安心離去,即使成為一匹孤獨的狼,是雨的嚮往。


父母的接納有助於孩子適應自己的特質



回到一開始所說的,孩子的特質,你接受嗎?通常,比較願意接納孩子與眾不同的父母,孩子適應自己特質的情況會相對良好。如同上文所說,父母不以評論或否定的方式面對孩子的特質,就比較能以「反映」的態度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氣質。並且允許孩子,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特質,可能是堅持、也可能是容易分心,像是小時候的雨和雪,能在家裡展現出狼--破壞或攻擊的一面。

當父母比較能接納孩子時,除了反映,像是:「哇,你今天又很急躁的忘記帶東西了齁」或是「你真的很想堅持你的作法呢」,還能提供開放討論的氣氛,並且了解一下這些特質帶給孩子的經驗和感受,例如:「忘了帶東西影響了你什麼呢?」「為什麼會這麼堅持啊,你想些什麼呢?」這些討論,不只能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

有的時候,孩子不太知道氣質可能對自己造成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比如堅持雖可能更有毅力面對挑戰,但有時則可能造成人際衝突,或是花更長時間完成一件事情,此時孩子也可自己創造出一些解方,在年紀小的時候,氣質所影響的範圍,都是比較能承受的事件,比如:堅持要去超商?或是堅持玩玩具不去洗澡等等,此時正是幫助孩子探索特質的好時機。避免到了青春期,孩子不明所以地堅持,可能是想要休學或加入幫派等影響生涯的議題,孩子探索所需付出的代價會更高。

最後,我想說,看完狼的孩子雨和雪,我真實能感受到花對孩子的祝福,是承擔起自己的擔憂和捨不得,不為孩子做抉擇,因為在成長的十幾年中,她已經陪伴孩子充分的探索、體會,看著孩子的轉變,花自己也有驚訝、也有不安,也帶著欣賞、甚至佩服,這樣的放手,或許也帶著些許苦澀,但同時也充滿著愛的。


延伸閱讀: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如果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 作詞:小球(莊鵑瑛)
  • 作曲:小球(莊鵑瑛)、廖偉傑
  • 編曲:廖偉傑

就放棄吧
在黑暗裡鑿光
泥沼中的掙扎 讓人顯得更絕望
就放棄吧
人生沒有答案
有時極力反抗 不如將前方開展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就承認吧
每個人都一樣
在體制之下 隨波逐流 還顯得漂亮
就拿去吧
這社會的框架
有天就會知道 世界沒想像複雜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 未知的時光

誰都曾 在滿天星光 看見了希望
許下一個願望
我們都會沮喪 我們也會堅強
就讓我陪你走到遠方 看看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和未知的時光

如果我能找到一片夜光
補足你所需要的安全感
生命不會因誰而停止旋轉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

作者:陳姝蓉

最近好友發出一個邀請,希望我在歲末年終的時候,練習做「內在的斷捨離」,思考如果有一個可以捨棄的「壞XX」,那會是什麼?

我在這裡不想寫「壞情緒」,因為我覺得情緒沒有好壞,但是有些信念或情感狀態可能對自己帶有一些毒性、傷害。比如說:我是很糟糕的人、我得要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等等。當一個人不自覺地使用這些毒性的信念對待自己的時候,經常會使內在能量(不論是時間、思緒、行動)都會為了消除這些毒性信念而消耗、空轉。

因為想回應好友的邀請,我開始思索,屬於我的「斷捨離」會是什麼呢?

在思考的同時,我聽到歌手小球,所唱的這首歌「答案」。我覺得好像懂了,我想斷捨離的,是某一種加諸在我身上的「標準答案」。


你/妳的理想人生,是標準答案嗎?



我是一個循規蹈矩長大的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沒有所謂的叛逆,就是讀書。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對於這樣的我,只有一個疑問:「妳不覺得這樣很無聊嗎?」而我,竟然也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我不覺得誒,因為大家都這樣」。

很多時候,個案來到治療室,會提到很多生活的困境,但是,當我反問他們,現在這個處境,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多半會說:「不是」。那繼續追問下去,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多半會沈默一段時間說:「不知道」。

是的,許多人的成長經驗,是按照S.O.P.進行著的。讀好書、考上好的學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找一個好的伴侶、生一兩個孩子、經營一個家庭....。但是,人不是機器,也不是生產線,因為感受、經驗的不同,開始對於同樣的情境(比如求學、比如婚姻、比如育兒)有著不同的反應,甚或遇到不同的困難。

但是當把這些標準答案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不一定能達到標準時,難免會有一種:「我好像沒有做好一個XX」的感覺。我不是個好孩子、好學生,我沒當個好太太、好先生,我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好爸爸。用標準答案來看待自己的困境,很容易變成一種對自己的評價和批判。


把自我覺知的意識找回來



延續上一段所說的,青春期不曾叛逆的我,直到讀博士班的期間,才開始「覺醒」。原來,當初我認為理所當然,讓中學六年只有讀書這件事填滿我的生活,但其實,只是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其他的事。如果重來一次,我有選擇權時,我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行動呢?

說來弔詭,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認為,當年的我有,其實有選擇權的。但因為我想當個好孩子,所以我放棄了選擇權,因為這樣更能符合大人期望中「標準模樣」。我會因此受到肯定,而得到成就感,但這樣的成就感,很容易被動搖,因為要100%符合另一個人的期待,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令人難過的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都還經驗著這樣的過程,不是嗎?而孩子放棄自己原有的模樣,符合父母期待的過程,自己並沒有意識。

這時候,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反駁我:「現在年輕人自我意識都很強啦,什麼沒有意識?!」但我真不這麼認為。現在年輕人只是更擅長用一種反對規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要,但不代表他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唯有開始思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才有機會開始探索與認識自我。感受到自己完成一個喜歡的作品時會雀躍,沒做好一個任務時會失望。跟朋友產生誤解時會痛苦,被人理解的時候感覺安慰。這些真實的、對自我的感受越清晰,越能帶領一個人,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


如果人生只是一幅尚未完成的畫作



在歌詞中,我最有感的兩句是:「可答案沒能帶你去遠方,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我自己的解讀是:標準答案的人生,常常會被困在某個你找不出破綻的失誤當中。為了排除錯誤,許多人的人生常常在原地打轉,卻找不到原因。而夢想,如果停在夢想,那就只是幻影。夢想要能實踐,得先有行動、各種面向的嘗試,才有可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把兩句歌詞放在一起,就好像是提醒自己,與其為了展演一種完美而標準的戲碼,排除各種可能阻擋完美的可能性,卻還是到達不了完美。不如就在未知中去嘗試,行動、體會然後修正,或許夢想就在這過程中,逐漸成為某一種現實。

在每一次的行動中,都要問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自己為何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以中學生為例,讀書是自己想要嗎?或者只是因為爸媽說要考上好學校才有前途?還是自己在閱讀中也感覺有所學習、有滿足感?如果讀得不好,那就表示自己不符合標準嗎?自己是否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優點,是屬於自己獨有的?

作畫的過程,常常會有下錯筆、畫出來的樣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經驗吧。這時候很難使用「修正帶」這種東西把原有的圖形消除,只能從已經下筆的地方延伸,甚至就接受這種不一樣的結果。而且,有趣的是,作畫沒有真正停止的時刻,永遠都還可以加上一筆。這裡修改一下,那裡補充一下。如果人生像是作畫一樣,會不會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有更多可能性允許創造。


空白與未知才是常態



任何人面對空白、未知,經常感覺到的是焦慮,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因為未知、空白才是人生的常態。標準答案,或者社會框架,是為了幫助人有著一個可依循的方向,讓人不那麼焦慮。久而久之,習慣於遵循前人所留下來的標準答案而不知所以,卻又遇到瓶頸時,反而變成另一種束縛。

行文至此,你/妳腦海中是否浮現某一些,好像是標準答案的框架在自己身上呢?如果有,你最想「斷捨離」的是哪一個?


同場加映: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憂鬱自我檢測工具:憂鬱量表





整理編寫:陳姝蓉


2020年憂鬱症盛行率,女性為3.2%,男性為1.9%,而憂鬱正逐漸慢性病化,在憂鬱狀態的人口增加,在15-44歲這個區間,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負擔成本,已經高居所有疾病的第二名[1]。但是因為藥物治療確實可有效改善憂鬱情緒,調節腦部內分泌,以維持憂鬱症個案的生活功能,因此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則可減少因為罹患憂鬱所帶來的影響。


你知道憂鬱長什麼樣子嗎?



很多個案常常說:「之前不知道我這樣叫做憂鬱」,對憂鬱症狀的不熟悉、以及對自覺情緒狀態的敏感度較低,都會使民眾常常已經在憂鬱狀態而不自知。常常得透過他人的提醒、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與專業人員接觸時才被發現,但常常已經受到憂鬱症所苦了。

憂鬱症狀發生時,個人常常會感覺到精神倦怠、沒有活力、常常覺得心情不好。在工作或學習上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較難維持效率。在人際上則可能容易感覺煩躁、不喜歡與人接觸、有的時候則容易起衝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時並沒有明確這些症狀出現,但可能經常感覺肩頸緊繃、不容易入睡、或是常常睡眠中斷,也可能是情緒開始轉變的徵兆。

由於上述症狀,可能會導致個人在工作或學習上,績效表現不佳、學習成果低落,在人際上則可能會導致人際疏離、比較難以維持良好互動。在他人眼中,常會被認為是懶散、不夠積極、或是脾氣不好、容易挑惕他人等等問題,然而卻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大腦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憂鬱表現。


透過篩檢以評估憂鬱



由於一般民眾並不熟悉憂鬱症的相關診斷,即使如上文所整理,幾個憂鬱症會出現的影響面向,可能還是有疑問:「那我這樣算是憂鬱了嗎?」「有些人原本個性就比較懶散不積極啊,這樣是憂鬱嗎?」此時,若能適度地使用經過專業人員編寫的篩檢量表,透過症狀的自我觀察與填寫,經由電腦計分,可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以提升對自己是否達到憂鬱程度的覺察度。

本文想要推薦董氏基金會所推出的「憂鬱檢測APP」,在現在人手一機的生活中,使用APP進行自己的情緒檢測和自我觀察、紀錄,都是很方便的媒介。在文章開始的影片中,已經概要地介紹如何使用這個APP,但我特別想多談一談「憂鬱情緒檢視」和「求助資源」這兩個部分。



憂鬱情緒檢視



主要提供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憂鬱篩檢量表,其中包括:12-18歲的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18-24歲的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以及18歲以上的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之所以需要分齡檢測,一方面在青少年和大專生,受到發展階段的影響,必須把本身因為賀爾蒙改變造成的情緒變化、及在學情境差異等因素加入評估,在統計資料中,比對的常模也會因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





檢測時可依照指示語,回想近兩週/或是當週,自己的情緒狀態,發生頻率加以填寫。有些人會問:「我每一段時間的情緒都不太一樣,這樣檢測準確嗎?」是的,人的情緒經常會依照情境而有所變動,因此檢測的時間區段,通常反映短期的情緒狀態。因此,使用情緒檢測,可以透過每隔一段時間的重複篩檢,以了解自己的情緒是否產生變化。

這樣的檢測有助於個人把一種模糊的、心情不太好的感覺,轉換成具體的自我觀察。觀察項目可包括ABCD:A-affect(情感狀態)、 B-behavir(行為)、C-cognitive(認知)、D-drive(驅動力)。
  • A:情感狀態:我很難過、感覺痛苦、討厭自己、不快樂等等。
  • B:行為:原本有興趣的事情不想做了、做事比較緩慢、常常哭泣、不想與人互動。
  • C:認知:常常覺得自己很糟、覺得自己沒有未來、感覺是別人的負擔。
  • D:驅動力:睡得差、食慾不好、不想動

透過簡易的檢測與計分,會得到一個統計分數以及對心理照顧的建議,例如下圖左:分數較低,則會得到肯定和鼓勵的話語。下圖右:得分較高,反映憂鬱程度較高,會依照得分差異,給予適度舒壓調節或是就醫的建議。




求助資源搜尋與選擇



求助資源頁面中,包含了醫療院所、心理支持和心理諮商。不同的機構所提供不同的資源,機構中的專業人員訓練狀態和專長也各不相同,建議能依照當下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機構,才能得到合乎需求的資源與協助。

(1)心理支持:

包含較多心理健康促進(如:精神健康基金會、呂旭立文教基金會),或是提供陪伴、支持的資源(如:康復之友協會),這些民間機構,多半由部分專業人士輔以志工所組成。平時可能提供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講座、或是支持團體等等,可作為平常舒壓、頭腦保健、維持心理健康時所尋求的資源。

(2)心理諮商:

各區的心理衛生中心、家庭教育中心、張老師、心理諮商所等機構,配置有受訓完成並領有執照的諮商心理師,可進行個別、伴侶、親子或家庭諮商,透過與心理師的討論,理解自己憂鬱情緒(A)、行為的原因(B)或是某些認知想法(C)的由來。當一個人表達、整理和理解自己狀態的過程,情緒可以被消化,降低憂鬱強度。

(3)醫療院所:

羅列各地設立精神科之醫院、或是身心科診所,主要由醫師診治,評估憂鬱狀態、以及依照憂鬱程度給予適度的藥物處置。有時即使還沒達到憂鬱症的診斷,在短期、急性的憂鬱階段,少量用藥仍可以有效改善憂鬱情緒。

一般建議在沒有憂鬱症狀,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時,可尋求第一類的心理支持機構。但若已經出現身體症狀、或情緒改變的情況,則建議可尋求第三類的醫療院所進行治療。比較常見在資源選擇上的問題,如:「我不想吃藥,我就是進行心理治療,這樣可以改善憂鬱嗎?」

通常在憂鬱的急性發作期,僅靠心理治療很難立刻改善個案的情緒狀態,而且因為太過憂鬱,思考和行動緩慢的情況下,也很難進行心理治療中的對話和互動。因此建議仍以醫療處置優先,當憂鬱部分改善,思考力提升,也比較能專注討論時,進行心理治療,提升對自身情緒的理解與覺察,此時心理治療所能協助個人的部分會更多。

憂鬱症可以被治療,穩定服藥輔以心理治療,有機會改善憂鬱症狀,維持原本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並且可預防憂鬱症復發。憂鬱症狀重複發作、或是發病太久但一直缺乏治療,可能會導致腦部受到不可逆的傷害,而無法回復原本的認知和情緒調節功能,重挫個案的生活狀態,是比較不樂觀的狀況。

如果您也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希望憂鬱不要找上門,那多觀察、多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態,透過定期篩檢,就像身體檢查那樣,常常關注自己。壓力大時,使用APP中的舒壓DIY,給自己生活留一點空白、休息與放鬆,都是很有幫助的。


壓力自我檢測工具: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參考資料:
[1] 董氏基金會(2020)。數字會說話,取自 https://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peak04.asp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踏穩腳下的每一步、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 我撰寫博士論文的心路歷程





作者:陳姝蓉


這篇文章是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電子報的邀稿,刊登於2020.DEC 第十期 的年會特刊(P.41-43)上。邀稿的主題,是希望我能撰寫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的心得、分享撰寫論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學會口頭發表的經驗與感想。而書寫的內容,著重在我撰寫論文的歷程回顧,希望分享給正在和論文搏鬥的你/妳,以及想踏入研究所的夥伴們,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也是能一步一腳印地走下終點。


以下是刊登的全文:


投稿(甄選優秀博士論文獎),是希望給自己學術生涯的這個階段留下一個註腳,期待透過甄選和得到報告的機會,使我有興趣的主題被看見,並且可以交流。所以對於甄選,雖有期待,但更像一種額外的獎勵,因博士班學習的累積,在完成論文的那一刻,就已塵埃落定了。 


產出論文這條路 


從提研究計畫到完成論文,大概歷經兩年的時間。而整個過程,讓我覺得最難熬的,應該算是「不知能否看到盡頭的未知焦慮感」吧!這情緒在兩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一是定題目,再來是收案過程,開始分析,一切千頭萬緒時,最容易產生這種茫然感。

題目的發想,從無到有,我覺得是很有趣的過程。天馬行空的想像,如何能落地實踐,卻是一步很大的跨越。起初想談父母的被教養經驗,又想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如何結合兩者,在方法學上怎麼克服? 這一點,很感謝指導教授帶著我討論,沒有放棄難以執行的項目,而是思考:什麼樣的方法可行,並且能最接近我想看的現象,雖然如此,在提計畫前的不斷修正,確實也讓我經歷一段非常焦慮不安過程。 

另一個未知茫然的階段,是大量資料湧入的時刻。看著每一份逐字稿上百個譯碼(coding) 攤在眼前,到底哪些可用、又代表著什麼意義,透過這些資料我能告訴讀者什麼、以及研究想傳遞的價值在哪裡?種種大哉問,常會擊垮一個對於期待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此時,「研究方法的操作與練習」,是我緩解焦慮的好工具。重新回過頭,看研究方法教我怎麼做,我就依樣畫葫蘆,先做再說。等分析到了中後期,慢慢有一些重複議題浮現,從資料裡長出的概念,會逐漸清晰。

「耐得住性子、進行重複且枯燥的操作」是這個階段很重要的練習,沈浸在資料裡 並開啟自己的感官,對現象進入更多體會與思考。畢竟在還沒找到主題或故事脈絡時,這些茫茫然的資料,常會使人想要逃離。

「暫時離開分析的主軸」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轉換思緒的方式,有幾次自己思緒卡住時,停下分析,重新閱讀文獻,甚至看個影片,能使有點疲乏的大腦 重新啟動。而這些切換,只是為了能再回到資料上,紮紮實實地整理過一次。撰寫過程中,看著眼前的資料,能否如實傳遞受訪者的訊息及提出能給讀者思考的觀點,是我努力的方向。


善用資源以激發創意 


分析和撰寫過程中,經常很需要一個「啊哈!」的片刻。與教授討論及同儕間的腦力激盪,正是產生這個片刻的重要時機。我的個性比較傾向什麼事情都自己想好,才向老師報告, 但常在卡住的地方停留太久。

於是和老師開會時,常常會得到一句:「都想過了還卡關的時候, 就是要來討論了…」,於是我鼓勵自己,建構論文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需要修正、改進之處,適度運用和老師約討論的機制,幫助自己疏通思考上的卡關,可大幅提升進度和效率! 

和同儕的討論則是令我珍惜的經驗,因為採用共識質性分析,共識會議就是一種同儕交流過程,每次兩位協同分析者對我想法的提問與挑戰,總會讓我停下來,重新檢視,進而看見更深的意涵與面向。能時常和正在撰寫論文的夥伴討論,可使創意源源不絕地產出。 


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寫完論文後,回頭過來看,做研究並沒有什麼捷徑。有些孤單、有些疲累,就讓自己休息一下、喘口氣,然後繼續往前走。許多談如何做研究的書,都會提到研究生會不自覺發展出第二專長,這部分我也有些經驗。

我的第二專長是家政婦,每當腦袋空白、情緒低落時, 就開始整理桌面、環境,在整理物件的時候,也在清理出腦袋或心理的空間,消化煩躁。 所謂的耐力賽,便是研究生能否理解並接納自己學習研究的路上,會這樣來來回回,如果能夠在每一次的混亂之後,又前進一些,那麼終究會往論文完成的目標邁進。

另一個耐力,指的是體力。開始寫論文之後的咖啡成癮加劇,不到夜裡寫不出東西來的慣性,讓我體力逐漸變差,幸好之前就開始培養運動習慣,讓自己在這種大腦高速運轉的時刻,能透過運動幫自己調節緊繃感。很多時候我覺得,睡覺和運動都很重要。因為真正需要用在書寫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更需要的是放空、讓思緒活絡、才能夠整理想法並條理分明地書寫下來。


口頭報告是學習與經驗交流的好機會 


獲選優秀論文獎以後,希望在學術研討會上不僅是分享自己的論文內容給聽者了解,更希望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有一些討論。因此在報告時把研究背景和方法都做了說明,以至於後面的結果與討論的時間就被壓縮。

面對聽眾可能對我的研究主題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一方面有些困惑不知道該講多深,另一方面則希望大家都能跟著我講解的脈絡進入這個研究的分 享,常會停留確認大家的反應,反而難以呈現自己報告的完整性。 

從同場另一位報告者不同方式中,我學習到能簡要地說出自己想分享的重點,著重在研究結果和後續的發想,之後再由大家來提問,或許較有機會在有限時間內,呈現出研究特色,引發大家的興趣及討論。因此我認為報告的過程,不只是一種知識性的交流,也是一種「知識傳遞」的體驗歷程,學習表達、並接收他人的回饋與訊息,以促使想法,這才是討論有趣之處。 

整體而言,能在完成論文後,得到學會評審肯定,除了開心之外,也覺得有另一個責任 是把我在意的研究議題—「被教養經驗詮釋對親職現象之影響」,繼續推廣,分享給更多正在與家庭工作的諮商心理師及心理衛生工作者。



前往瀏覽我的專業著作列表



滋心地圖--網頁導覽





在這個部落格裡,您可以分別瀏覽心理健康、心理治療、家庭議題、親子關係與女性自覺等多方面的生活小品與專業文章:

若您是民眾,可以瀏覽以下幾個分頁:

其分類包括:中小學教育、親子關係、心理健康、性別


「親子放映室」--從影視作品談家庭各種現象

其分類包括:親子關係的樣貌、疾病與家庭、多元的家庭議題、青少年自我探索、女性自覺與伴侶關係、人間條件系列

「家庭關係」--談家庭中各種角色、關係與互動的樣貌

其分類包括:防疫專區、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伴侶關係、孩子的心聲、手足關係、親職思考、親師合作、會考專題、畢業季

「談"心"事」--介紹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以及心理衛生議題

其分類包括:民眾自我評估、專業評估、自我認識與自我覺察、心理治療模式有哪些、青少年發展與疾病、憂鬱與自殺相關議題

「防疫心理衛生」--因應Covid-19的防疫、隔離對生活與心理健康影響的相關議題

其分類包括:電台訪談、自我照顧與心理健康、通訊心理諮商、學校的關懷策略



若您是專業人士,可增加閱讀下列兩個分頁的文章:

「專業著作」我所參與撰寫的書籍、期刊和論文

其分類包括:華無式家族治療著作、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期刊發表

「演講記錄」分享演講主題,提供想邀約活動之機構、專業人員作參考。

其分類包括:親子關係與親職議題、青少年發展與心理狀態、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心理衛生與健康促進、自殺防治等


新文章陸續發表刊登中,您可以登錄email追蹤,或是加入官方帳號(文末掃 QR code即可),會不定期推播新文章的相關訊息喔~:)

最後,希望您會喜歡這些文字,並享受閱讀的過程。


認識我-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

認識我--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

 



我曾有10年以上的精神科護理工作經驗,
熟悉身心症狀、診斷、服藥與照護相關專業,
因為抱持著對人的好奇心,
想多瞭解「人」的內在經驗,情感與關係是怎麼一回事
因而進入博士班就讀,轉向學習諮商與心理治療。

在博士班期間,
我主要的學習重點是家族治療與親子關係,
在自己省思自身的經驗、接觸案家的感受、以及閱聽的彙整
開始寫下自己對於女性自身、家庭與親子現象的文章,
希望能推廣更多人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在家庭中處境的認識和覺察。

我認為,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對現況有所意識之後,才會開始思考,這是自己想要的嗎?
以此作為自我介紹的結束。
也意味著我與大家一起探索,自己、以及自己想去的方向。


延伸閱讀:關於滋心空間



關於我

 



在這個頁籤裡,為您介紹--關於「滋心空間」這個部落格的創建與發想

同時也為您介紹我自己--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的學經歷


分享我撰寫博士論文的心路歷程--踏穩腳下的每一步、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分享書寫過程的自我整理--關於書寫

快速了解這個網站能為您提供哪些資訊--網站導覽



滋心空間IG帳號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我的孩子「過動」了嗎?簡易線上篩檢自己來



圖文擷取自:http://akai.org.tw/snap/(點選上面圖檔可連結到SNAP量表)


整理撰文:陳姝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現今兒童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中的常見診斷。但在每天的生活中,如果小孩話比較多、喜歡跑來跑去、常常調皮搗蛋,這樣是不是過動?需不需要帶去看醫生?經常是老師和家長詢問的問題。

由於對於症狀和診斷不了解的情況下,是否確診以及是否就醫,則逐漸變成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拉鋸戰。比較常見的是,孩子在家中,由於只有1~2個手足,加上父母的管教比較彈性的情況下,對於孩子能給予較多時間等待、或重複提醒之。

但在學校中,當孩子必須練習群體生活、遵守規範時,學習在遊戲時必須等候或是輪流、上課期間必須舉手取得同意後才能發言等等規則。但孩子剛開始可能感覺不習慣、或是忘記還有其他人的存在,此時就容易被老師認為是難以適應規則、比較調皮或是過動?

這麼說並不是指責老師的要求不妥當,許多國小老師也開始意識到「過動」的症狀群和「孩子不適應校園生活」的表現,可能有些重疊的行為表徵。但由於也缺乏醫療上的資訊,加上班級管理的需要,當老師需要花大量時間照顧特定學童時,可能無法兼顧其他學生,則會傾向與家長討論,如何合作來協助這個孩子,就醫常常是可能的建議選項。

當家長收到老師的訊息,常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焦慮:慘了,孩子不能適應,那我該怎麼辦,趕緊帶去找醫生?或是開始急迫的詢問身邊的資源,想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另一種則是抗拒:怎麼可能?在家都好好的,去到學校就不適應,是不是老師沒耐心、不願意多照顧我家小孩?抗拒就醫和服藥,也常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升起防備心,導致難以建立親師合作關係。

然而,不管是老師或家長,這些焦慮反應和攻防戰,都還只是停留在大人世界的交鋒,但孩子到底怎麼了,需要大人什麼樣的協助,其實還是不被瞭解和看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群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基本上是兩個主要症狀群所組成。而在本文所要介紹的SNAP量表中文版中,則包含了「注意力不足」、「過動」、「對立反抗」等三個族群進行評估。

注意力不足的表現,可能包括了:粗心-無法專注細節、很難「持續」專注、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就分心、常常忘東忘西或是弄丟東西、對於需要完成的事情較難進行規劃。父母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像是:寫功課寫到一半就開始玩桌上的文具、算數學的時候突然翻起故事書。

過動/衝動的表現,可能包括了:必須坐著的時候會任意離開座位、會亂跑或爬高爬低、很難安靜參與活動、在團體中很難排隊或等待、很愛講話或是插嘴。這部分在低年級時,就比較難區別孩子是不懂得校園規則,或是過動?但在中高年級以上,則常被認為是孩子對立反抗的表現,例如好爭辯、喜歡唱反調等等。

對立反抗的表現,可能包括了:好辯、易怒、或被他人激怒、故意干擾他人、習慣將自己的錯怪罪別人、主動反抗或拒絕大人的規範等等。


不同情境中對照之必要性


通常填寫SNAP量表時,會建議父母和老師都要填寫,以區別孩子的症狀在家中和學校裡是否有一致性。通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並不會有情境上太大的差別,意思是即使在家中可能管束的不那麼嚴格,但孩子在寫作業或完成任務時可能會出現的分心或衝動反應,並不會消失。

若量表篩檢得出的結果可能有情境上的差異,比如說,在家裡特別容易吵鬧,或在學校特別難配合規範等等,則須考慮是否孩子在轉換情境時,可能因為特定因素(比如與特定對象的互動、或是難以理解指令等等)導致難以專注、衝動反應或是對立反抗的行為。

若是前者,通常建議由兒童心智科專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適度的藥物處置,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情況。若是情境所導致的分心或過動,則需透過調整與孩子互動、溝通的方式,再觀察症狀是否因而改善。


症狀群與常模的判別


由於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對立反抗三個症狀群,還是有其表現上、與對生活影響上的差異,因此線上量表結果的呈現,會以三個分量表所得的結果,與常模比較之後,所呈現的得分。主要可以幫助父母、老師及醫師判斷孩子主要的症狀表現傾向。

而所謂與「常模」比較,意思是對照同一個年齡的孩子,孩子這樣的表現是否在正常發展的範圍,或是已經偏離多數同齡孩子的行為,到達可能是過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診斷標準。

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要他坐在群體裡聽老師說話20分鐘,可能非常困難,但是一個三年級(8-9歲)的孩子,通常可以做到。但如果三年級的孩子經常在課堂中坐不住、常常無故離開座位,其頻率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高出許多,這就叫做偏離常模,有過動的表現。

SNAP量表所建立的常模,是以台灣區6-13歲學童的症狀表現為準,因此超過這個年齡範圍者,若仍要使用線上篩檢,則需考量不同年齡發展的差異,可能無法給予較為準確的常模比對。


就醫和服藥是唯一選項嗎?


過往面對個案父母或是身邊親友的詢問,我個人是傾向就醫進行評估,但SNAP量表的篩檢,可提供父母或老師更了解孩子主要需要協助的面向,是一個方便且具有信效度的輔助工具。

當量表篩檢的評分超過常模時,進一步經由醫師評估,並且進行相關測驗,作為是否用藥的參考。服藥對於生理上(指大腦功能)確實無法專注或是容易過動的孩子來說,可以有效減少症狀對生活和學習的干擾。

曾經有一個在團體中非常干擾、常常打斷活動的中年級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在你這邊上課已經很忍耐不要走來走去和一直說話了。」其他同學聽他這麼說都大笑,不認為他正在控制自己,他又補上一句:「如果我沒有忍耐,在其他地方可能更嚴重」。

是的,我同意他的分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大腦發育還沒有成熟的表現,如果要孩子以「自制力」來控制這些症狀,可能每天所有的能量都用在管控自己的衝動和叫自己要專心,而無法再有餘裕去學習知識或是注意與他人互動的適切度。

有些父母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或是影響食慾,我覺得這都可與醫師有充分討論之後,持續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或是服用的時間,以配合孩子的需求。有些父母則擔心,這會不會需要吃一輩子?我必須說,如果孩子的症狀持續存在,為了要破解這種不吃一輩子藥的意念,讓孩子受苦於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干擾,是父母想要的嗎?


認識症狀、運動加分


當然服藥不是唯一選擇,通常轉介到諮商師這邊來的,是為了協助孩子可以「適應症狀」。是的,諮商師無法治癒或消除症狀。但能與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過動是什麼?怎麼影響了孩子的生活,而面對孩子這些影響,父母可以如何調整教養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需求。

不論服藥與否,孩子都必須找到與症狀共處的方式。比如孩子透過自我觀察(或是父母告知),知道自己每次寫作業,大概持續不到5分鐘,就會分心。此時可以在寫作業之前,先清空桌面,減少干擾物,並且設定計時器,可以從10-15分鐘開始,每次計時器響起,孩子就可以起來活動5分鐘,滿足自己想動或必須分心的需求。有時給予一些小零嘴、點心作為獎勵也是不錯的方式。

而父母在教養上,則必須了解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特質,避免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寫完全部功課才能離座,或是寫作業中不能吃東西等等。由孩子的回饋和症狀改善的程度,逐步調整學習和生活的規範,才能找到與症狀適應的平衡點,必要時也可尋求親職諮詢,學習適當的親職技巧。

至於運動,通常是我會強力建議的活動。任何運動都好,以方便、容易執行,可以持續進行的為主。例如住家附近有公園,可以每天放學後先去騎腳踏車15-20分鐘,或是孩子喜歡打球、溜直排輪、游泳等。運動過程需要平衡、專注、並且可以消耗體力,有助於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

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越來越普遍常見的情況,SNAP注意力量表可以免費線上篩檢使用,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但也期望父母或老師使用的同時,不要過度焦慮於孩子的症狀表現,而是透過量表填選的過程,以及常模比對的回饋,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適當的協助,才是父母與老師可以使力的地方。



想更了解如何和孩子互動嗎?

看看親子遊戲治療怎麼做!





參考文獻:

劉昱志、劉士愷、商志雍、林健禾、杜長齡、高淑芬(2006)。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中文版-Swanson, Nolan, and Pelham, Version IV (SNAP-IV)量表之常模及信效度,台灣精神醫學,20(4): 290-304。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女兒,我想要你比我強 -以「我的家政夫渚先生」為例





作者:陳姝蓉


這是一部與女性角色、價值,以及親子代間傳遞有關的家庭愛情喜劇,前面五集有較多與家庭相關的互動片段,後面則聚焦在男女主角的愛情線發展。我所選取的片段是第三集中,女主角的母親因故來到其住處,發現女兒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能幹,不僅什麼家事都不會,還請了一個男性的家政夫,所產生的一小段互動。

這部日劇第一集就吸引我目光的是角色設定。劇中母親是一位工作上小有成就,但卻因結婚就回歸家庭的傳統女性。由於不擅於家務所帶來的挫敗感,當女兒(也就是女主角芽依)帶著閃亮的眼神對母親說:「我未來的志願是當個媽媽」時,卻被母親一口否決:「不行,你要成為一個在職場上不輸給男性的女強人」。

就這樣,女主角--芽依,一路順遂的成長到28歲,已經是一位職場上努力、幹練且可以獨當一面的上班族,不過,卻也如同媽媽一樣,不擅於家務,因此在外的光鮮亮麗,對照家裡的混亂失序,其實是相當大的落差。而此時出現在芽依家的家政夫--渚先生,則又是另一個對比。

日本與台灣有著相當接近的文化背景。家務一般而言是由年長、女性來負責承擔,而年輕女性則多擔任打下手、協助與學習的角色。年長男性通常不事家務、是接受照顧的角色,而劇中的渚先生,不但顛覆了一般中年男性被照顧的形象,更是放下他人眼中華麗的工作頭銜,重新學習「照顧人」的家政夫這個職業。


是女性角色卻又貶抑女性價值



女性必須熟稔家務、回歸家庭、照顧子女的媽媽意象,是這齣日劇一開始的時候所傳達的。相較於芽依母親不擅長家務、比較強勢、習慣批評、對子女有所期待和要求,渚先生則是溫暖、傾聽、接納芽依的想法,並且提供陪伴和照顧。

看戲時會覺得好像是一種壞媽媽和好媽媽形象的對照,但也想著,為什麼照顧者的角色總是要女性來提供呢?當男性變成照顧者,操持家務的時候,就像影片中,芽依母親所說:「你一個大男人為何要選擇這樣的工作呢?」顯然有貶低家務的意味。

但,「被照顧」是許多人內在的需求。疲累地回到家,能有一桌熱飯菜、清潔的居家環境、有人點亮著燈等候自己回家,對多數人而言是美好的經驗(不想回家的另當別論XD)。但是當母親自己扮演這樣的角色,卻否定同樣擔任這份工作的渚先生,似乎也反映著其內在無法肯定自己身為母親角色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然而這樣的「照顧」對芽依而言,卻有著無可取代的安心感,當憂傷的時候有人安慰、煩惱的時候有人傾聽,生病的時候有人照顧,要離去的時候感覺焦慮,其實就是一種依附的展現。母親,或者說是照顧者的存在,並不只是一種雜務工作的處理者,更是一種情感連結的互動對象,而這樣的角色,不僅很重要,也常能為子女的生活、思考、和價值觀上,帶來很大的正向影響力。


在跳脫與綑綁中矛盾的母親



在戲中,芽依不只一次提到,母親想要自己成為職場女強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意念,像是一個「魔咒」,讓自己無法停下來,得要持續地衝破自己的極限,好還要更好。而母親一方面期待芽依能跳脫傳統框架,婚後不需要回歸家庭。一方面又期待她能符合傳統角色,能結婚生子打理家務。

好像當女性要追尋自己的生涯時,並不能放棄所謂傳統角色所賦予的責任,只能一肩扛起,包山包海,才叫做突破?或許這是一種對女性的全能想像,導致芽依後來很難在他人面前示弱,遇到困難也不容易求助,因為當說出自己「做不到」的時候,那種全能的幻滅,太過挫敗。

說到底,芽依的母親或許並不想掙脫傳統的框架,只是想做自己擅長而喜歡的事情(留在職場),對於自己不拿手、但卻被強迫要回歸家庭,操持家務這件事,感覺反感。若能依照個別的能力和興趣,而非性別,作為家務分工的抉擇參考,是否所謂框架,也就有機會被解構。


到底是誰想要一生無憾?



當母親自己無法成就的,變成要求女兒必須努力的志向。即使連芽依的生日,寫的都是要她「努力不懈」,才能「一生無憾」。然而,這到底都是誰的期待?誰的需要呢?是否當女兒努力長成母親想要的樣子,也就失去了自己。

就像影片中,芽依跪在母親面前,認為自己無法完成母親期待中的模樣、讓母親失望,對母親而言就是一種不對的事情,於是自己必須「謝罪」。但芽依自己真的想要成為一個出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的全能女性嗎?或許會在母親的期待下嘗試做做看,但卻不是抱持著喜悅與熱情投入其中的。

而另外一個堅持自己人生的女兒--小唯,選擇婚姻而放棄學業時,因為違背了母親的期待,就成了被斷絕關係、趕出家門的孩子。作為母親,原本希望孩子能彌補自己無法在職場上一展長才的遺憾,但卻因為過於固執,反而在趕走女兒後,產生另外一種,無法修復關係的遺憾。

劇中的母親,雖然在一連串的安排下,當然是軟化了自己的想法,接納了和自己不同抉擇的小唯回到家中,也允許芽依不一定要如此完美,做得不那麼好也沒關係,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卻是無法有這樣的調整,堅持到底,致使孩子得要做那個不是自己的自己,以讓父母此生無憾!


堅強中帶有脆弱,真實地展現多面向



芽依的上司,是一位女性分店長,這個角色則展示了另一種女性的典範,除了給予芽依機會,不因為她是女性、或是比較年輕,而限定了升遷的可能性。而且時時保持彈性地,提醒下屬們體力耗竭的時候「放棄也沒關係」,也允許下屬們去「挑戰」自己認為重要的任務。

更在情感上,提出一對一會議中,對屬下需要做到傾聽和理解,以凝聚團體的向心力。在生活面則鼓勵芽依,把握能讓自己放鬆的對象。不同於日本職場文化中,上對下的權威指導,更多的是引導和合作,是一種人與人真實的互動和連結,而不是官場上表面和諧但互相爭鬥的權力競爭。

她認同女性是可以有能力、並展現自我的。卻無需刻意收起女性柔軟的特質、情感交流的能力。甚至認為若能找到一個可以依賴,不需故作堅強的對象,也是生活中很重要、需要花心思去把握的。這是一種接納自己有多面向的觀點,既不必當工作狂,也無需委屈成為小女人。而是該投入的時候努力,感覺疲累的時候休息,渴望情感時能好好追尋,專心傾聽時則可以認真理解。

我喜歡這齣劇中,各種不同的女性角色,包括渚先生,每一個角色都是一種女性可能的樣貌,不需要拘泥於誰的形象,而能自由探索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女性,融合在自已身上,展現出來,又是另一個獨特存在的女性樣貌了。


延伸閱讀

全職媽媽、也能成為「自己的志願」嗎?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家園。風 專欄 @獨立評論



圖片擷取自獨立評論 家園。風 專欄網頁


這一篇當中的文章集錦,來自我在獨立評論所開設的專欄--「家園。風」。非常感謝獨立評論頻道的總監,給我的邀請,並且讓我有機會從母親和諮商心理師的角度,談家庭關係、親子教養的相關時事議題。

受邀時,一直思考著要如何給這個專欄命名。學習家族治療大約有20年左右了吧~對家庭的理解隨著自己建立家庭、接觸不同家庭而逐漸有所轉變。此刻的我,若要談一個家庭,會想起家庭的故事,有其起、承、轉、合。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發展的脈絡,因此若以家園比喻一個家庭有形與無形的空間,那麼吹過的風,是微風、暴風、抑或是陣風都可能帶給這片家園不同的經驗和影響,而留下來的,又會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我想以此來傳達,家庭有自己的生命力,展現出不同的風情。

而命名過程,是孩子提供了「風」這個意象,我覺得很雀躍。親子透過腦力激盪,一起分享對於家的觀點與看法,而我們也確實在生活中,共同創建這個家,經營這個家,給予我們的家園,帶來不同的風貌。

接下來您可從有興趣的分類主題裡,找到相對應的文章:


中小學教育



新北市國中割頸案:教育現場的重大挫折,如何培養孩子更大的承受力?

豐原高中生之死,揭開校園中以「管教」之名包裹的霸凌與歧視

等待果陀的學測生們,需要跨越的是大考,還是不確定的未來?

從中一中音樂課的師生衝突反思:我們想把孩子帶往哪裡去?

學測考不好,都怪108課綱?探索歷程與考試成績背後的矛盾焦慮

想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嗎?你可能需要想想這些事

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即使繞了一大圈,人生也不會有白走的路



親子關係



孩子為誰而學習?急著填滿作息表的父母,請停下來想想自己的需求

做夢需要勇氣?還是得在現實中慢慢孵育?

我不知道這樣做,會成為一個「壞媽媽」

當那些年被要求噤聲的孩子變成父母:看見歷史,是為了看見身上不明傷痕的源頭

當愛情逝去,愛的結晶該怎麼辦?談離婚後的監護權之爭

父親樣貌有許多種,但為何值得被慶祝的父親好像只有一種?

「我的孩子適應了嗎?」心理師:面對銜接壓力,父母可以成為穩定的後盾

母親節的感觸:母職與生涯能否不再是單向的犧牲與失去?

高材生自殺事件背後:要孩子提升「挫折忍受力」前,父母和社會能否先允許不完美?

孩子停課在家,父母怎麼安頓焦慮?諮商心理師的四個建議

國際不打小孩日:真的好生氣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方便和安全,你選哪一個?意外之後,與孩子一起落實安全意識

民法成年下修到18歲,父母們準備好放手了嗎?

民法成年下修後,父母也該跟著讓心態長大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



心理健康



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為何助人專業者罵爆,民眾卻肯買單?

當疾病走進一個家......從病患到照顧者:我們的關係如何被牽動?

世界心理健康日:接納脆弱、洗除汙名,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傷痛與挫折的社會

心理師看「女傭浮生錄」:別讓暴力在家庭中代代延續

照顧者也需要被關懷!談醫護人員的職場心理健康照護現況

你諮商了嗎?談「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一個失控的行為,背後是一個失去平衡的系統:從成大醫院體外循環師案件說起

你允許自己無所事事嗎?突然多出的時光,讓我們練習突破慣性

為什麼通訊心理諮商這麼難?疫情中「看得到卻得不到」的心理服務



人際關係



大S與汪小菲的離婚風波:從夢幻結合走向現實崩解的伴侶關係

心理師看「在車上」:關係中的失落,能找回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妳值得好好活著:勇敢拒絕親密關係中的傷害



醫病關係






性別



枕邊的陌生人:黃子佼事件,孟耿如「被炎上」背後犯罪者伴侶的震驚與受創

真正的MeToo不是要「逼加害者去死」而是為了重新建構平等安全的互動關係

台版MeToo?性騷擾和性侵害無關黨派,而是權勢壓迫

從「茶金」看見女人揮灑出的一片天

與其當個被束縛的女神,我更想成為一個自由的女人

寫在母親節之後:媽媽,你值得好好做自己!

一個女人的「孤味」:那些孤單的片刻,讓林秀英陪妳一起承受



藝文



萬芳30,你的30:一場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演唱會



閱讀更多:姝蓉在獨立評論@天下的投書




如何接住憂鬱墜落的星星?--從情緒調節談自殺防治


 


作者:陳姝蓉



近日青少年自殺議題的沸騰,引起各方關注。主要是因為青春期是憂鬱症的好發時期,但青春期的憂鬱症狀又常常與青少年的叛逆難以區別,而容易被父母或師長忽略,以為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轉,卻錯過了即時陪伴與協助的機會。因此,適當的理解青少年憂鬱的現象,將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持續攀升。


青少年自殺行為之人口學現象


從內政部2019年的統計,15歲-24歲的青少年中,共有257人自殺身亡,佔每十萬人口的9.1,其中男女比例為11.4:6.6,男性約為女性的1.7倍。但在通報自殺高風險的自殺人次中,男女比例則是17.0:25.7,女性為約為男性的1.5倍。

這樣的性別差異,與成人有類似的趨勢。可能的意義是,女性雖然有憂鬱情緒或自殺意念,但可能因為對人際需求較高,也較多與他人的連結,因此被發現和通報的比例偏高,而實際上自殺身亡的比例則相對較低。但男性對於自己的壓力狀態,較少覺察或被他人發現,因此可能通報比例偏低,而且死亡率較高。

此外,青少年自殺的通報比(指通報人次為自殺身亡的比率)為22.6,高於全國人口的自殺通報比:8.6。意即,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帶有求救的意味,希望能被發現、也渴望能被協助。在生命走到盡頭之前,若能被看見、被關注,似乎就得到一線曙光。也可能是青少年多仍在就學期間,若因憂鬱、有自殺意念而無法持續學業,校方和家長也都會留意。

在自殺原因的區別上,不論男女都以情感/人際關係,和精神健康/物質濫用等兩個因素為主要引發憂鬱和自殺行為的原因。顯示在校園中,與同儕的關係以及自身的情緒狀態,是青少年自殺現象或憂鬱症狀中,非常需要被關注的部分。


切勿輕忽自殺者的內心狀態


一般人對自殺者的想像可能是:表面上看起來無精打采、面容愁苦,嘴巴上一直說想死的人不會真的去死,或者是如果不去跟對方談自殺的議題可能他就不會去做,也可能會指責自殺者非常懦弱、自私,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實際上自殺者或有自殺意念的人,外表經常看來是積極振作、笑臉迎人,內在則可能是憂鬱沮喪、自我否定。行動前常會釋出求救訊號,希望被他人所關注,此時若有機會與其討論,則可能適時緩解其內在的無望感和無價值感。只不過重複自殺者,經常有時候會弄假成真,使得旁人以為他/她只是說說,卻真的自殺身亡。

自殺行動,在許多憂鬱症患者而言,經常是無力解決其他生活困境時,脫離痛苦的唯一手段。但憂鬱症發作的時候,腦部的功能下降,許多理性思考和判斷力無法運作,使其更缺乏運用自己能力找到生活困境的出口,因而更需要他人的協助,一起面對憂鬱和難題。

因此,自殺行為可視為一連串無望感的累積,而自殺者想解脫的是痛苦的處境,而非生命本身。在「史耐門自殺三維模式」中,與自殺行動相關的三個面向包括:壓迫感(壓力)、煩亂程度(情緒激躁與否)、以及痛苦感(心理痛楚)。這三個面向其實也就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外在生活情境、生理的腦部運作與情緒調節功能、以其內在所感受到的情緒負荷和痛苦經驗,是否都還在個體能承受的狀態。當三方面都爆炸、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應對方式,想當然爾對個體而言是非常困難的處境。


情緒調節的機制


從上述的三個面向思考自殺行動的預防措施,或許簡言之就是避免此三個面向都到達頂點。

  1. 從生活面來看,穩定作息、在預期會有較高生活壓力事件發生時,減少其他活動之安排,以避免壓迫感上升。
  2. 從生理層面來看,當經常出現憂鬱情緒、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與判斷力下降的時候,表示腦部運作功能下降,此時適度輔以藥物,可降低情緒煩亂的程度。
  3. 從內在痛苦的感受力來看,在相對健康的情況下,調節信念和強健心理體質是需要逐步練習的。也就是能練習從較多元的角度來理解事件,避免固著於單一想法,可以透過聽他人的經驗分享,或是理解互動對方的感受與想法。另一部分則是可練習感受與表達負面情緒,使得當經驗更強烈的負面情緒時,不至於太過陌生或害怕,即使不舒服但卻不至於崩潰。
有時候經常表現堅強或正面樂觀的人,常常把脆弱的一面收藏起來,是因為如果要面對自己可能「做不到」、「不夠完美」,其實是感覺不舒服的。但因為經常迴避自己的脆弱,就很像是不曾拉筋的人,突然激烈運動之後,可能導致肌肉受傷、一拉就斷,比喻在情緒層面,可能就是一種崩潰的狀態。但若是能在生活經驗不那麼困頓的時候,常常練習感受和表達,或許就能保持彈性,也比較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整體而言,情緒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青少年們能覺察自己的壓力程度、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且練習心理痛苦的承受力,是除了緊急地建構夠完善的自殺防治網以外,另一個可以推廣的觀點。並且能從日常生活做起,練習找到對每個人而言都比較健康且平衡的生活方式。


同場加映:是叛逆?還是憂鬱?!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是叛逆?還是憂鬱?!

 




作者:陳姝蓉


當青春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時,父母或師長經常會問:「這到底是叛逆,個性如此?還是真的生病了?」因為生病的孩子經常出現一些類似叛逆的行徑。例如在情緒上容易暴衝、憤怒,但有時又出現情緒低落、缺乏活力。在生活方面則經常「講不聽、叫不動」。而在就學方面,則會出現經常遲到、缺課、甚至中輟的現象。

面對孩子的這些現象,多數父母或師長都會認為孩子沒有把本分的事情做好,一部分父母在意的是就學狀況和成績,一部分的父母也同時在意生活常規和家務處理。部分父母雖然會思考疾病對孩子的影響為何?是否要多給孩子一點包容的空間?但往往在頻繁的親子衝突之下,雖然有心想理解孩子,但仍感覺挫敗與疲憊。

要回答是叛逆,還是憂鬱之前,我們得要先了解,罹患憂鬱症時,可能出現哪些症狀表現。


憂鬱症診斷標準(取自DSM-5)


*至少包含以下症狀之一:憂鬱情緒、失去興趣或愉悅感(主要症狀表現)

*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在兩週內出現,並造成先前功能損失

。整天憂鬱、感覺悲傷、空虛和無望、觀察到哭泣(青少年可能是易怒)

。整天顯著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食慾改變)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幾乎每天精神活動激動或遲緩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幾乎每天感覺無價值感,或是不恰當的罪惡感

。每天思考能力或專注力下降,做事猶豫不決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產生自殺意念甚至有具體自殺行動

*鬱期發作時,症狀造成顯著苦惱,或對社交、職業或其他功能明顯減損。

*該發作無法歸因於某一物質或其他身體病況的生理反應。 

 


對照青春期發展特徵與憂鬱症狀



「請與同期青少年比較,孩子的行為是否還在發展的常模中」,是我經常與父母與師長分享的觀察要點,以稍微區別就診中的青春期孩子,其行為表現是病?還是青春期的叛逆。雖然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以下就常見的發展特徵與憂鬱症狀做簡單的對照,讀文的您也可隨著文字想像一下,青少年可能如何表現這樣的情緒和行為。


 


 

 憂鬱症是個生理疾病



談到這邊,通常多數父母雖不願意,但開始試著接納自己的孩子可能罹患憂鬱症了。於是會繼續詢問:「這一定要吃藥嗎?」「會不會是他/她自己鑽牛角尖?老師你幫我開導他/她一下就好了!」。面對這些詢問,我都會再次強調:「憂鬱症是個生理疾病」,因為有很複雜的生理機轉,導致腦部的血清素不足,因此服藥可以有效地改善憂鬱症狀。

那麼此刻進行心理治療是否有效呢?我會這麼說:「心理治療必然有其支持性療效,但無法取代藥物治療。」而且,依照藥物治療的進程,憂鬱症狀減緩,原本因為症狀而情緒低落、無法思考的孩子,逐漸能在心理治療的談話中,有比較深入的討論而不至於情緒崩潰,也比較能思考自己內在的經驗,此時心理治療才更能發揮效果,幫助孩子探討造成自己壓力大、情緒困擾的因素。

因此,在心理治療之前,若沒有藥物處置改善憂鬱情緒,在會談過程中,大腦無法運作思考,心理治療的成效無法發揮,而使得孩子與父母都更挫敗,反而可能加劇憂鬱症狀。



切勿忽略青春期的發展需求


 

過猶不及,經常是父母常常覺得難以拿捏的分寸。意思是,文章一開始,父母可能覺得孩子是叛逆,個性乖劣而不受教。但當父母知道憂鬱症狀可能使孩子的能力受限時,則又可能基於擔憂,產生過度保護或限制的行為。

青春期重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透過發展自己的想法(包括想做的事、想發展的興趣等等),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產生一種自己能獨立於父母之外的價值感。這本來就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

當這個衝撞探索的過程中,遇上了憂鬱症,可能會提升孩子自我懷疑、自我貶抑的程度,除了生理上大腦的憂鬱狀態(血清素不足),還可能因為內在發展的焦慮產生心理的憂鬱。此時除了規律服藥之外,父母或師長適當的輔助孩子,能朝向自我認同與獨立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舉例來說:一個正在憂鬱中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想要在報告中選取一個困難的主題,父母或老師可能會建議他,簡單完成格式即可,不要徒增自己的壓力。這可能使青少年覺得自己只能聽從師長的意見,而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雖然從疾病照護的角度來看,減少生活壓力確實可以避免憂鬱症狀加重,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可能因而缺乏嘗試與探索的機會。

此時,我認為充分與青少年討論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對話,使青少年瞭解選取困難的主題,準備期間的壓力,可能為自己帶來疾病加重或復發的風險,但若不這樣做,則可能會失去探索的機會。當青少年在討論過程中,不論選擇執行或者放棄,都比只是遵從醫囑或是父母的要求,更有自主性和掌控感 。

若青少年選擇投入困難的主題,那麼在準備過程中,以其他的輔助方式,減少壓力反應,或許是父母、師長們可以協助的。例如:提供主題的相關資源、準備營養品、與情緒支持系統等等,下一段將更具體談到如何預防疾病復發。

 

預防復發的要訣



青少年的憂鬱症,與成年人的憂鬱症,除了在症狀表現上,容易與青春期的發展混淆,但在治療與預防復發上,則大同小異。因此,預防復發的最重要關鍵便是規律服藥。

「保養頭腦」則是另一個重要關鍵。何謂保養頭腦呢?就是幫助大腦處於穩定、不受到過度刺激、壓力和耗損的情況下,可以持續發展以及運作。一般而言,作息不穩定、熬夜不睡、經常暴露於混亂的生活情境、或是非常高壓緊張的環境中,都可能使大腦過度使用及耗損,而更容易使憂鬱症復發。

因此,老生常談的保健方式,便是規律作息、安排適度的學習負擔、壓力較大時需要適度休息、規律的運動可幫助調節腦部的內分泌及穩定情緒。許多時候我相信父母與孩子都聽過這些做法,但憂鬱發作過程,孩子可能本身缺乏動力,而青春期又討厭被父母勉強,此時鼓勵孩子選擇自己覺得相對可行的做法,由父母陪同一起執行(例如固定就寢時間,一起去運動等等),或許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又能適度調節情緒、穩定症狀。


學校的角色與功能


若讀文的你是學校的師長,想知道如何陪伴憂鬱症的學生,那麼可依照孩子就醫與否,作為協助與陪伴的參考方向:

1. 鼓勵孩子就醫:面對罹患憂鬱症的青春期學生,很重要的是確認孩子是否就診。如果孩子尚未就診,而孩子本身也不願就診,那麼與孩子討論憂鬱症狀的影響為何,幫助孩子意識到疾病所帶來的改變,須優先處理。除了協助其面對與適應憂鬱症狀,並持續鼓勵其就醫和服藥。

2. 鼓勵父母帶孩子就醫:如果孩子想要就診,但父母對心理疾病抱持著不了解與標籤化的反應時,邀請父母來校,協助孩子與父母溝通,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症狀以及困擾,站在幫助孩子能更好的發展與學習層面(是的,通常憂鬱嚴重的時候,學習成效往往會受影響),鼓勵父母帶孩子前往就醫。

3. 維持涵容的校園環境:若父母與孩子都已接受醫療服務,孩子也開始規律服藥,那麼學校端主要角色在於與父母和醫療端共同提供一個涵容的環境。其執行面可能包含下列幾項:

(1). 建立信任關係:依照孩子的需求與資源多寡,決定是否啟動學校諮商系統,以提供穩定的情緒支持與關注。即使未啟動諮商機制,主要接觸的老師能與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連結,給予適度的關注,也可減少孩子在學校時所產生的孤獨感。

(2). 建立穩定結構:不論是諮商或是學校規範(出席率、作業繳交、考試完成等等),仍然要維持穩定的要求與界線,當孩子無法完成或是違反結構規定時,可與其討論需要何種協助,但仍須溫和而堅定地協助其承擔自己違反規定的責任。

(3). 建立友善環境:這部分主要在於去標籤化,對孩子的協助不是為了解決麻煩、問題或處理疾病,而是為了幫助孩子在青春期的學習階段能發展得更好,更能適應學校生活。即使有一些症狀,比如容易煩躁、暴怒,常有人際衝突等等,避免以疾病的因素加以指責,而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困難或需求,協助其面對自己的處境。



風暴中的風暴需眾人之力加以穩定

 


如果說青春期是一場風暴,那麼罹患憂鬱症的青春期孩子,就是正在經歷風暴中的大風暴!!此時僅靠著父母的力量要維持孩子仍能在發展的軌跡上,逐步成熟,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若能規律服藥,與醫療端保持合作。並且由學校端建立學習的規範,幫助孩子在憂鬱症到來的過程中,不至於失序脫軌,中斷學習,結構上就能做好第一步的穩定。

治療和學習穩定進行的同時,允許孩子持續發展自主性與獨立性,是促使孩子能成熟發展的任務, 因此保持親子、師生之間開放的討論,非常重要。若能了解孩子自身如何看待疾病的影響,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應對之,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憂鬱,或許就只是一個訪客,或一個特質,青春期風暴中的一道閃電,而不是另一個暴風中心。

 

 

延伸閱讀:如何接住憂鬱墜落的星星?從情緒調節談自殺防治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測表


參考書目:

丁凡譯(2010)。是躁鬱,不是叛逆 [青少年躁鬱症 | 完全手冊]。台北市:心靈工坊。Miklowitz, D.J. & George, E.L. (2008). The Bipolar Teen: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r Family. USA : Guilford Publishers.

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6)。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市:合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 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DSM-5. USA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壓力自我檢測工具: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圖檔來源:123RF

作者:陳姝蓉



生活事件的改變,往往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常見的「生活事件壓力量表」,可做為一般大眾自我壓力檢測的工具。


量表編撰之概念


一個人的生活,能處於一種身體和心理都平衡的狀態,稱之為適應。但是當生活事件產生變動,使個人的生活失去平衡,而需要「再適應」。此時所需要耗費的精神和體力,超過個人所能負荷的程度時,便產生壓力。因此,此量表使用生活事件所帶來的壓力分數,即是反映了該事件適應時所需耗費的心力越多且越困難適應,例如配偶死亡、離婚等等,就有相當高的壓力分數。


量表使用之時機


沒有特定使用的時間點,當個人覺得最近比較容易疲累、煩躁或是感覺忙不過來時,就可使用。回顧的時間點,通常以一年為原則,但若要了解更近期的壓力狀態,可選取近半年的生活事件為計算之依據。個人或機構也可將其當作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工具,使用定期檢測,使用該量表檢視一下個人每隔一段時間的壓力狀態。


計算發生頻率之意義


該量表的另一個重點是「發生次數」,意即同一件事情即使壓力分數不高,但在短時間內發生多次(例如轉學、搬家等等),也可能因次數的加成,造成極高的壓力。想像一個孩子為了配合父母的工作,導致在一年內可能搬家與轉學兩次,同時需要適應住宅環境的變動及學校環境、人際關係的適應,因而產生較強的壓力感受。


需考量個別差異


該量表的指標,乃是透過大量數據所得到的平均分數,亦即多數人在特定事件中可能產生的壓力感受性可能落在高、中、低不同的分數區塊,但每個人對壓力的覺知或壓力的忍受度不一而足。有些人可能特別難以忍受分離,而有些人則特別難以忍受作息的變動,於是在特定的生活事件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分數可能高於量表中的常模。


檢測目的在於提高對壓力感的覺察


一般來說,做完檢測之後,可能許多人會有一種,喔~事情比較多本來就會有壓力啊。但我認為分數的計算,可以幫助個人「更有意識」地覺察自己處於多高風險的壓力狀態。

必須留意的是,許多人都以為負向生活事件才會帶來壓力感,然而,即使是正向生活事件也可能讓人面臨極大的壓力。例如很多人都認為結婚、或家中有新生兒這件事情,是非常喜悅的,而忽略了重新適應家庭生活與新手父母手忙腳亂的情境,也可能同時帶來壓力。過節或家人團聚等令人開心的活動,也可能因為打亂了平時的生活作息,而產生壓力感。

尤其對於家有幼兒或老人的家庭來說,穩定的生活步調,非常重要。高度變動的生活型態,例如經常出差,需要極高的彈性和應變力才能負荷,同時也可能因為變動帶來體力上的負荷,此時身心都會感受到壓力。


適當取捨及提早準備以提高適應力




我將量表中的生活事件簡單分類之後發現,壓力感受排行前10名的生活事件,多與伴侶關係、職涯變動和健康狀態有關。在伴侶關係的部分:配偶死亡、離婚和分居就包辦了生活壓力事件的前3名,而結婚和破鏡重圓則分別位居第7和第9名。

其次是個人的職涯變動,例如第4名的入獄、第8名的被解僱和第10名的退休,都與個人生涯發展的失落和挫敗有關。

而健康和死亡的議題,當然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配偶、近親和家庭成員死亡,以及個人的疾病和受傷等。都是想當然爾造成生活壓力之事件。

雖說這些對大眾而言可能像是常識一樣,但仔細想想,是否在很努力於職涯的時候,會忽略了伴侶可能離異、或自己可能生病?或是以為退休很開心,卻沒有好好規劃與安排,想像著要享受不用做事的日子,卻在退休後閑得發慌?

因此,壓力量表的檢測,除了可促進對生活事件壓力感的覺察,亦可作為生活的提醒,無法避免生老病死和職場的變動,但能透過適當的取捨(例如家庭與工作的時間分配)或是事前的準備(例如家人生病、退休規劃、結婚等等)幫助自己能在壓力情境下增加適應力。


分數解釋



分數落點見量表下方的表格說明。當分數落在中等風險時,建議可先透過非藥物的處置,例如找朋友討論、各類支持團體(例如媽媽群組、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或是經由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協助,對自己所感覺有壓力的生活事件進行討論,以降低在該情境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強度。

但分數落於較高風險區塊時,則可能已經出現身心症狀,常見的是失眠、或是睡眠品質不佳、精神不濟。也可能透過頭痛、胃痛、食慾不振等生理反應來表現。若同時出現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發怒、與他人有口角等等,則強烈建議至身心科就診,由專業醫師評估,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則可改善因為壓力所引起的身心症狀。


以下則是「生活事件壓力量表」,邀請您立刻檢視一下自己這半年~一年的壓力狀態唷!


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請仔細想想,以下舉例的生活事件,在「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發生,請在「發生」欄位填寫次數並乘以該項之分數,並將全部分數相加後即為總分。





延伸閱讀:認識「壓力」--你知道壓力經常無聲無息地就找上你嗎?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陳姝蓉

許多父母常常會抱怨:「這個孩子一直都很乖啊,不知道為什麼國中以後,突然變了個樣?!」努力思索,在哪個環節出錯了,讓孩子變得如此叛逆不羈?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定義是12-18歲。但由於這一代孩子的早熟,且就學年齡延長,青少年期可能從10歲就已經悄悄到來,並且可能回延長到22-24歲,通常以進入社會作為一個切點,算是一個轉大人的過程。

但這個身體已經像是大人,腦袋卻還沒轉過去的階段,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如此的狂放而難以駕馭,好像一直要爆衝,卻又覺得自己有理?好像很有能力,但出了事情又總是回頭看著父母?到底是長大了,還是依舊是那個依賴的孩子?

有時,不只是父母不懂,連孩子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啊!

這篇文章將會從大人的視角來看青春期的變化,但若正在讀文的你是個青少年/青少女,那則可以把文中寫到「孩子」的部分換成「我」來理解自己成長過程可能產生的變化。


從大腦發展來看


青春期時,大腦開始快速發展,因而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此時因為神經突觸快速連結,啖戎時也修剪掉沒有用的神經元,在此變動中,大腦也呈現一種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一方面由於學習的需求,使得對任何事情都可能感覺好奇、想接觸。

但是當青春期的學習力處於顛峰時,其他能力,比如專注力、自制力、執行力和情緒控管能力等等卻有待加強。這是因為認知部位的大腦雖然在成長,但控管情緒、專注力和自制力的前額葉還未臻成熟,因此容易顯得衝動、專注力不佳、情緒起伏大。加上青春期荷爾蒙的影響,暴躁和易怒是比較容易出現的。

而青春期很重要的是睡眠時間的改變。開始出現晚睡晚起的傾向,比起睡到8點,提早半小時起床的孩子會明顯出現精神差、注意力不佳的現象,而影響學習。台灣部分學校,已開始調整到校時間,不再是以往的7:30,而是8:00,這樣的調整確實有利於青春期孩子的發展、作息與學習上的調配。


從心理社會發展來看


11-15歲的孩子,多半落在國小高年級~國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多處於尋求自我認同和歸屬感狀態,生活的焦點常常在於「我是誰?」、「我是不是被他人所喜歡且接受?」、「我屬於哪個人際團體?」常常出現好奇、多變、缺乏安全感、易怒、不穩定和衝動的行為與情緒現象。同步開始由依賴父母轉為以同儕為中心,並且對很多事情喜歡追根究底。

15-18歲的孩子,多半是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則開始發展獨立性和獨特性。想從父母身邊脫離以追尋更自由的自己,也開始區辨自己和別人(包括父母、同儕)的不同。此時會出現的行為可能包括了叛逆、冒險、勇於嘗試,常常標新立異、卻過於理想化而不切實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衝撞,慢慢有所學習之後,正向的發展期待能轉變為主動積極、關注未來,且因為開始產生現實感,而對未來有了恐懼的心態。


大人能否允許青春期孩子矛盾且衝撞


處於身心狀態快速變動的青春期孩子,其實內在是相當混亂的,想長大的內在動力一直跑在前面,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緒,也可能無暇停下來思考。但是當大人讀不懂的時候,常常會使他們在發展自己的路上,一直從家庭或學校中接收到被指責或不被認同的訊息。

比如說,有些青少年/女很愛耍酷,常常自吹自擂,有很多計劃想做,這是因為他們想要發展一個自己很好的形象,但很多大人就會潑上一桶冷水說:「有影謀?!你沒辦法啦,就只會膨風!」通常青少年會在口頭上反駁大人的否定:「我就很厲害啊」,但矛盾的是,卻在內心默默收下這個挫敗,對自己產生很多質疑,感覺自己真的不夠好。

當大人看不懂青少年/女想衝撞卻又不太有信心的矛盾時,落井下石或潑冷水,常常是怕孩子太過衝動而闖禍,而沒有留意到,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引導或討論。例如:「你想出國喔,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要去哪裡?去那裡想做些什麼?你現在有些什麼準備是可以出國的呢?」透過這樣的探問,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已經開始規劃,或只是一個想像,同時也能給孩子一個現實感,知道一個計畫開始之後,有許多現實層面需要考慮與準備。

青春期的矛盾是必然,衝撞不會少,但需要大人給予一個安全且有彈性的界線,保護著不至於跌到頭破血流。可是隨著孩子的能力提升,或許界線得要不斷地放大,比如上述,孩子若真的完成了你所詢問的準備,你願意讓他/她在國、高中時期自己出國嗎?許多時候也可能超過大人自己的忍受力,這時候就是一種考驗,有時大人的限制,源自於自己的害怕,而非孩子不能。


大人能否忍受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火力


青少年/女的暴怒情緒,經常是另一個大人難以忍受的現象。人有五種主要的情緒,而這些情緒都有各自的功能,目的是為了保護個體之安全。

  1. 快樂感:帶來正面能量,對青少年而言不可或缺。
  2. 憤怒感:當青少年暴怒,常常是讓自己感覺有能力可以反抗管束,為的發展獨立性、想追求自由的需求而產生。
  3. 厭惡感:青少年的白眼,想必是父母或師長相當熟悉的。通常出現在不喜歡大人所表達的觀點或評論時,因為這些說法可能帶有評價青少年的感受,而青少年想反抗的,其實是這種自己不夠好、不被認同的情緒。有時白眼翻多了,大人還聽不懂,就變成一股無名火。
  4. 害怕感:青少年並不都是膽大包天。相反的,很多時候青少年要冒險違規(違法)之前也常充滿恐懼,這種情緒可以幫助他們遠離危險,不做不恰當的事。但當青少年被看扁、或被挑釁的時候,為了不想讓同儕甚至父母覺得自己很孬,就會壓抑害怕感,做出越界的事,而隱藏害怕感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怒。因為生氣會帶來力量,讓青少年感覺不那麼害怕。所以很多時候大人以為他們是叛逆,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看起來不要太弱。
  5. 憂鬱感:當青少年出現難過、憂鬱情緒時,表示某些情境可能讓自己不舒服,需要找人協助,這能使青少年適度接受他人的關懷,以穩定負面情緒,避免自傷、自殺行為產生。但是當青少年認為大人不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可能還是以憤怒、厭煩的反應來表達。
讀到這裡,您有沒有發現,基本上,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兩種情緒,那就是快樂和憤怒。因此,暴躁、不耐煩的頻率越高,是否背後隱藏著厭惡、害怕和憂鬱,其實都值得父母細細觀察。而因著大腦發展所帶來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追求快樂情緒的心理動力,也可能使青少年在過於受挫的情況下,傾向以高強度的活動來讓自己感覺快樂與振奮,例如吸毒、飆車等等,或是追求親密關係(交男女朋友)以及性刺激讓自己感覺被愛且帶有正向能量。

而這些行為,在高壓的管束下,可能只會越演越烈,反而得要靠著理解,讓憤怒背後的情緒得以抒發,透過與家人的親密感而得到快樂的經驗,才有機會遠離危險。


面對青春期孩子,大人需要練習當容器


回到一開始的父母們的問題,孩子並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而是過去凡是管束、規定的管教方式,已經開始不適合青春期的孩子們了。在10歲以前,因為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很多時候對父母的依賴度高、需要具體的指導、以及他人的約束來維持孩子穩定的作息與學習。

但青春期開始(國小高年級左右),當孩子趨向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時,韁繩得要慢慢放,讓孩子為自己做選擇,但切記,自由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有負責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由。在管教的時刻,也務必傳達這一個觀點。因此當孩子做了選擇時,就必須承擔後果。比如孩子不想去上學,卻被記警告、或是被處罰,而回家抱怨老師很機車時,就要讓他知道,這是他的選擇,在學校的環境下,也就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但同時,也需要瞭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而非只一味要求他遵守規則。

然而,要如何能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這些生氣?大人要練習讓自己像個容器一樣,接受孩子有情緒,先別急著叫他不可以這樣或那樣,而是練習理解,這個生氣是哪裡來的?是否隱藏著害怕、厭惡或是挫敗憂鬱的感受?即使孩子因為負責任而需要受處罰,必定會不開心,作為父母的,也就是理解這樣的不開心,並且陪伴在旁。

青春期是個發展過程的困難階段,極度需要穩定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以及像容器一樣的大人,接納衝撞和負面情緒,同時提供養分、給予一些資源,引導孩子整理思緒,同時也接受孩子自己做選擇,練習負責任。從很小的事情開始,要不要買這件物品,或是要不要選這堂課,都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練習。

但願上述的分享,能讓正在經驗青春期孩子暴衝的大人們,能對孩子有多一些的理解,也對於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有多一些的頭緒和方向。


同場加映雖然迷路了但沒關係


參考書目:

李崢嶸、胡曉宇譯(2020)。解碼青春期:與青少年好好溝通、互相理解,讓彼此和諧共處。台北市:親子天下。Josh Shipp (2017). THE GROWN-UP'S GUIDE TO TEENAGE HUMAN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何佳芬譯(2018)。青春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叫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台北市:高寶國際出版。F. E. Jensen & A. E. Nutt., (2015). The Teenag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淺談家族治療


圖片出處:123RF

作者:陳姝蓉

常常與個案談到,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治療時,會收到這類的詢問:「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有什麼不同?」或是「是他/她--指某位家庭成員,生病了,為何全家都要來?」到底,一家人來到一個有治療師/諮商師在的地方,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又能一起做些什麼?對大眾而言是非常陌生的。

人際困擾經常由家庭而起


家,是一個人最初接觸的最小的團體,許多情緒困擾,都來自於人際相處的困境,尤其是家人之間,是最親密但也最容易產生衝突。在實務工作現場,常常會發現,來就醫的成人或小孩,常常是代替家庭呈現出互動的問題,稱之為Identified Patient(被辨識出來的病人,簡稱IP)。

意思是,這個看起來是問題核心的人,可能只是呈現出整個家庭長年下來相處的結果,所導致的某一類互動習慣,而過去情境中可以運作的家庭互動模式,可能在情境改變下--例如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家庭中有人意外過世等等,而無法因應新的情境,導致家庭互動出現困難。

此時如果只是處理IP的問題,可能短期間可以看到改善,例如青少年的憂鬱,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而緩解,但若其壓力源是從家庭而來,那麼回到家庭中進入關係互動的情境,仍會持續產生壓力,那麼藥物能幫助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因此,能藉此機會檢視家庭關係,才有機會減少青少年所知覺得壓力感受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解套。

家族治療怎麼做呢?--家族治療的形式


家族治療有許多學派,但不論任何學派,當家庭成員一起進入治療的時候,稱之為家族治療。哪些成員可能被納入家族治療中?讀者可參照文章前面的圖(註1),看到家族治療中還包含伴侶、親子、家庭(多於3人)等不同組合。依照當時家庭的需求以及討論之議題,並與來求助之成員共同討論,邀請相關者進入治療。

進行的方式多以談話為主,但若家庭成員中有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也會佐以玩具或媒材(如圖畫)幫助孩子表達。華無氏家族治療中,也經常運用家庭雕塑,邀請家庭成員以距離或身體姿態來呈現彼此的關係或互動樣貌。家族治療師--薩提爾對於多大年紀的孩子可以邀請進入治療中並沒有定論,但強調家庭能在一起討論關於彼此的事,都是相當重要的場景,希望相關的人都能參與,即使孩子無法清楚說明想法,但仍能透過聲音、肢體和感受參與其中。

什麼人需要做家族治療?--家族治療的議題


一般來說,通常是家庭中因為發生某些變化,常常在於需要學校、醫療、甚至法院介入的時刻,才會由相關專業人員轉介家族治療。學校轉介而來常見的議題可能是孩子中輟、拒學、情緒或行為問題。在醫療系統中,通常則與家庭中某位成員的疾病的調適相關。例如慢性疾病的返家適應及照顧、末期病人的家庭對談、重大疾病診斷當下的家庭討論等等。而法院轉介的個案,則可能包括離婚訴訟前的評估、伴侶諮商、親子互動關係評估、監護權裁定等等。

但越來越多案例,乃是家人間想要促進彼此關係的連結,或是更了解彼此的需求而來,此時可針對關係中在意的事件,經常引發衝突,或難以溝通的部分進行討論。華無氏家族治療之創建者吳就君老師曾說:「如何看家庭動力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是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成長。」因此,能幫助成員有所成長的議題,都是家庭中可以選擇關注或更深入探討的。

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有效?--家族治療的目標


實務現場常常會遇到,家庭成員急著解決問題,甚至要澄清IP的問題不是因為自己而造成的,這樣的期待,比較難在家族治療的過程中被回應。甚至可能會讓IP感覺到問題好像都是自己的責任,必須由自己去處理,而難以借助家庭的支持力量。

以成長模式來看家族治療的目標時,或許不一定能立即解決問題,但可以透過歷程,促進家庭成員之間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建立比較彈性的溝通模式、本來僵化的互動行為可以被鬆動而產生新的應對,而原本疏離的關係,可以重新連結。

想像一下本來一塊放在盆子裡的黏土,原本有些乾掉、定型,經過治療師加入一些水並且重新捏塑,雖然土還是原來的土,但卻能呈現與原來不同的樣貌,且更具有可塑性。家族治療的目標,便是要透過介入的歷程,活化原本已經僵化的家庭動力,讓家庭成員能夠找到自由互動、自在存在家庭中的方式。

生病那個人自己來不行嗎?--家族治療的意義


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雖然很可能同樣談的都是和家人相處的困擾。但從結構上,就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自己一個人接受個別治療,甚至要瞞著家人進行,好像生病是一件不好的事,而且只能自己獨立面對。而家族治療的進行,必須先邀請家庭成員,而且大家也願意、並安排一個特定時間,來到治療室。對於IP而言,被看重的程度自然有不同的感受。而家庭在意彼此的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會邀請家庭成員對彼此表達內在的經驗和感受,甚至練習溝通的話術,雖然常有成員表示不習慣、在家裡不會這樣說,但不同於個別治療的契機就在於此。家人能在治療現場重新疏通溝通的管道,讓說的人能清楚表達,聽的人也能充分理解。

透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治療與討論,常會使已經很久不在一起對談的家人,重新相處、好好地面對面看著彼此,這樣的專注在家庭成員身上的經驗,可能是現代3C家庭越來越陌生的情境了,也因此而格外珍貴、有意義。

華無氏家族治療的訓練


華無氏家族治療,由台灣的家族治療之母:吳就君老師所創建。吳老師早年追隨薩提爾學習,但在教學帶領的過程中,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而與學生一同腦力激盪,逐漸發展出更適合華人文化的華無氏家族治療。這個治療模式,並不限定使用特定的治療技術,主要強調能與人接觸,以全相觀點看待家庭。不只是關注家庭中的問題,更要發掘家庭中本來就有的能量與資源,陪伴家庭找到自己的優勢,一起面對議題。

我認為用這樣的方式,與前來的家庭一起工作,比較有機會一起看到生命中的亮點,而不是一起掉進問題的黑洞中,感覺難以爬出困境。每當能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對彼此多一些理解、甚至因為重新連結、感受到彼此心情時,而流下感動或抱歉的淚水,我身處其中,常常也隨之觸動。

註1:躺椅的部分通常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個別治療模式,不包含在家族治療的範疇中。

前往預約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




作者:陳姝蓉


這個暑假跟著孩子看了「飆速宅男」這部日本動漫,覺得很有意思。主角小野田坂道,原本是一個漫畫迷,但在進入高中時,並沒有如願加入動漫研究社。卻在因緣際會下,加入了自行車競賽社。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這個看起來很沒有運動細胞、個子小的眼鏡仔男孩,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看到了他與眾不同的存在,並且影響了一同騎車的夥伴們。

單純享受參與的樂趣


由於國中時期沒有遇到同樣喜好的同學,因此對小野田來說,加入自行車競技社,騎車僅是一個媒介,而能與一群人有共同的喜好,互相分享的樂趣,是小野田更在意的。或許是因為出發點的不同,經常在競賽時,大家專注的都是我能否贏過你,彼此較勁的氣氛更大於成為朋友的渴望,但小野田往往在追上競爭對手時,流露出開心和滿足的神情笑著說:「能跟你們一起騎車,好開心啊」,使得對方驚訝於他不急於計較輸贏,而能單純享受與夥伴一起騎自行車這件事。

如同影片中的夥伴們(是小野田所屬的總北車隊),一起唱著「愛的公主」主題曲,雖然有點害羞,大家卻也一一接唱,使得原本是疲累揮汗的路程,卻洋溢著輕鬆愉悅的氣氛。而這首歌,原本只是動漫迷的小野田所喜愛,卻也帶動車隊的同學和學長,一起歡唱,成為放鬆心情、鼓舞士氣時的「隊歌」。

而另一位主角,與小野田一起加入社團的今泉俊輔,是一位富二代,接觸自行車之前,找不到能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但在某次生日,為了挑選自己的生日禮物,來到寒咲自行車行-恰巧店長本人也曾參加自行車競技社,因而初次體會騎車上路的速度感,開始迷上騎自行車的活動。

或許主角的設定,也反映著現在的活動,大多都兢兢業業於目標是否達成,表現是否優異,而忘了活動本身所能帶給一個人的滿足感。當代的孩子在物質上不虞匱乏,玩具與遊樂方式比上一代或上上一代豐富許多,卻經常覺得無聊,對很多事情都缺乏興趣。當孩子自發性地對某些特定技能好奇、想學習,也可能會被父母問道:「學這個可以做什麼?」很多事情以成效來判定參與及學習的價值,而失去參與之後從中探索的樂趣、以及完成某件事情本身的滿足感。

做就對了


小野田的另一個特質,是「使命必達」。過去沒有競賽經驗的他,抱持著想與隊友一起完成任務的熱忱,不論學長或夥伴交付的責任,他總是埋頭前進,努力達成。有好多次,隊友都想放棄,但看著他持續往前的身影,也就再次被鼓舞。

當然,在幾次比賽中,小野田也曾疲累、挫敗,但想到學長們常常跟他說的「無論如何,先做就對了」、「遇到障礙的時候就是要克服過去」,用這種直球對決的方式,面對正在經驗的自我懷疑、不確定能不能追趕上競爭對手、不知道能否騎完這段路,常能幫助小野田,放下雜念,專注在眼前的路徑,一步一步穩穩地踏著踏板,衝出速度、累積里程。

這也很像是青少年面對新的學科、陌生的情境,常常會有種猶豫,我要去做嗎?我能做好嗎?這是我喜歡的類組嗎?這樣做決定,對嗎?沒有行動,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只要持續去做、重複地做,一點一點的累積,也就會看到自己行動後的成果。就像小野田好幾次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埋頭踏著踏板,已經走了多麼遠的路,甚至追趕上前方的車手,有著了不得的成績。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說我對這件事沒有興趣,但有時興趣是從成就感中培養出來的,先做做看,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所擅長、或是有興趣。但引發動機還是重要的,劇中許多人加入車隊的最初都不是因為喜歡騎車,而是想交朋友、想變強、想贏得榮譽等等,但是「做」的過程,自然會帶出事件本身的趣味,比如說騎車時的涼爽、風、安靜、速度、技巧的學習、車隊的概念、比賽的刺激、衝刺的快感、努力後的放鬆等等,個人的體驗不同,但不做,就沒有機會產生這些體驗。

道理存在體驗中


日劇和日本動漫,都有一個常見的特色,就是相當熱血、激勵人心。而以高中生的運動競技為主題的動漫更是如此。比賽時,心中有目標意識,卻仍能享受騎車的樂趣;帶著團隊合作的概念,盡力表現,但若發現對方比自己更強,也能退居助攻的角色,幫助團隊達成優勝;競爭的車隊,也能互相欣賞、互相肯定對方的優勢,但也不放棄自己努力,這以上種種,都是很令人讚賞的運動家精神。透過劇中主角的彼此對話,搭配比賽時的緊張、賽後的興奮或沮喪種種情緒,各種心情轉折和所抱持態度的體會,可能比起父母平淡無奇的叨唸,效果好上數十倍。

若能在實際生活中,也帶入類似的體驗活動,比如童軍體驗、競賽性社團、運動類的營隊、需要合作完成的企劃等等,幫助孩子在實際的生活中,經驗「努力不一定有成果,但想要更靠近目標,就一定得努力」的過程。透過某些競賽的過程,體會準備時的疲憊辛苦,以及失敗時的不甘心淚水,抑或是達標時的感動,這些「感受」,反而是參與活動過程中最珍貴的體驗。

但我這麼書寫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另一個令人驚恐的畫面是,父母讀完文章後,非常認真投入地找到影片跟孩子分享,一邊看還一邊問:「你有什麼心得?你有感動吧?你有學到什麼嗎?」或是主動幫孩子報名營隊、社團,每次活動結束後,就追問著:「你可以跟同伴合作嗎?你學會團隊互助的概念了吧!」當父母渴望透過文章的指引,幫助孩子學會某些特定目標時,好像又回到文章的最初,忽略了「單純享受參與的樂趣」,要先投入,才可能有體會。當腦子總想著最後要回答心得、要報告學習成果的時候,焦慮感可能會蓋掉有趣的感受,反而會失去動機。

讓交流融入生活而不刻意


與孩子一起看影片、閱讀等等,最忌諱的一件事情便是害怕孩子學習角色中不好的一面,因此在觀賞過程就會開始評論:「像這樣一天到晚騎車,都沒在讀書,怎麼行?」「比賽當然要贏啊,那個小野田一直在唱歌有幫助嗎?」這樣的例子當然比較浮誇一些,但想提醒的是,重點不在於影片的內容是否符合父母心中的學習標準或道德觀,而是孩子觀影後的經驗和感受為何?

但困難的是,當父母好奇想邀請孩子們談的時候,常會像上一段所舉例,讓人有被節節逼退的感覺,或是被孩子用一句:「不知道」「沒有特別感想」結束對話。過去我陪孩子讀故事書時,也常遇到這樣的尷尬處境,但很多導讀都鼓勵父母在看完故事或影片後跟孩子們討論啊?

幾年下來,我自己有另一個心得是,若孩子願意說,能討論、交流想法、了解孩子觀影後的心情、反思,那麼是很棒的親子對談話題。但若孩子不是那麼能講,我反而會傾向不立刻進行討論,但因為與孩子一起看了影片,可能在某些生活場景中,會出現類似的話題。比如一起騎自行車運動時,若是自己騎得比較慢,落後於孩子,就可以說說:「現在的我,好像小野田趕不上的時候,著急的心情啊。」此時孩子可能也會像是隊長鼓勵小野田那樣說一句:「我相信你可以趕上的。」

你問我,這樣不是得要記住一些對話,還得要符合生活情境才能加入交流?我想,養孩子本來就是一件很耗費心神又不敷成本的志業。如果想要與孩子有更深入又生活化的親子互動,那麼熟悉孩子有興趣的節目、活動和相關主題,可能是必要的。但我也相信正在讀文的你,也一定有屬於自己的創意,能在生活中帶入共同看過的影片情節、角色的對話、情緒的經驗,創造屬於你和孩子的獨特交流方式,從而成為一對能全心投入、並感受喜悅的親子。

延伸閱讀

從「1/2魔法」動畫中體會陪伴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