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華無式家族治療筆記

 




作者:陳姝蓉


與吳就君老師相遇得很早,約莫是大學畢業的第二年,剛到精神科病房,當時很想多學一些,到處尋找可以研習的資訊,看到有一門叫做「團體動力」的課程,不假思索地就報名了。去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曉得大夥兒在幹嘛~體驗式的學習,到底體驗出了什麼呢?

記得當時有一個活動,其實現在老師也還會帶領大家體驗,就是在一個大空間中,自由地走動,試著用眼神、表情、動作和肢體與團體中的人接觸。這是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活動,指導語不多,主要聚焦在每一位成員自己,活動過程中,對自己身體經驗、心理感受的意識和覺察。這個體驗性活動,我參與過非常多次,但真正體會到一個人不使用語言作為工具,內在有諸多可能性正在發生,是20年後的事情了。

活動當下,想像你在某一空間中和一群人,像是沒有目的地移動時,那種身體的不自在、我該往哪裡去,我要走嗎?還是站著不動。走的話,是要順著大家的方向走,還是要橫衝直撞?我要看著對方的眼神嗎?對方如果沒有看我的話,那麼我感覺又是如何呢?我要碰對方嗎?不同性別的身體碰觸帶給我什麼樣的感受呢?尷尬還是害羞?這背後有哪些是我個人經驗的投射呢?每一次每一次的參與,都可能隨著自己的生命狀態不同,而可能有一些新的體會,這些都是一種對自己的覺察和發現。

回到20多年前的那一次的研習,具體討論了什麼我根本不記得了,但好像在心中留下一個小鴨的印記,被吳老師活絡的帶領氣氛(對,是氣氛)所吸引,更具體的說,或許是一種被緊緊貼近的觸動而吸引,但我想當時什麼都沒有看懂,只是一種感受,之後就像尋找著鴨媽媽的背影,逐步跟隨,現在回頭想想,或許當時某部分的內在,被老師接觸到了。

上個月與一群很年輕的夥伴(平均25-30歲),一起上了我的第28場種樹工作坊,下課後恰巧與其中一位成員一起搭車,她問我:老師上這些課程,與家族治療到底什麼關係呢?我突然體會到,學習階段的差異,似乎需要有一些不同的資訊作為鷹架,幫助更年輕的夥伴們,能夠進入學習的結構中。

我簡單描述一下我體會到的學習差異。

種樹工作坊,過往5-6年間,老師的帶領會以評估地圖作為骨幹,搭配一個提案與討論,幫助成員們熟悉如何運用評估地圖產生認識家庭的眼光,其中包括對評估地圖的認識與使用、如何貼近案家、尊重案家的主體性,以及案家的資源,並且發展出治療者介入的假設、與治療計畫。

但這次上課,我感受到老師不斷整合、求新求變的企圖心,雖然提供了案家,並且有老師親自示範的錄影帶,但是並沒有馬上回到評估地圖進行認知上的討論,而是以成員自己的經驗,體會老師示範過程中做了哪些與人接觸的基本功。而我自己揣想老師的動機,可能在於過往大家練習了評估地圖之後,會看、也逐漸長出眼光,但在與人接觸的基本功上,經常做不到位,至少我自己經常就有這樣的現象。

因此,對我來說,這是欣喜,我感覺到的是更整合的學習,在團體討論中,成員必須接觸自己,也必須接觸他人、並且敏感小組的團體動力,更要練習表達的話術。但這些,對那位提出疑問的夥伴來說,雖然正在體驗,但一開始可能就像是20年前的我一樣,感覺迷惘,太過抽象,找不到關聯性。

因此我興起一個念頭,或許中生代的我(希望也有我們),可以逐步整理對吳老師,以及華無式家族治療的學習經歷,基本認識,幫助同樣有興趣,想投入學習的夥伴們,有些認知性的基礎,找到體驗與實務工作中,理論性的連結。所以寫了這樣的第一篇文章,希望這是個起始,也是拋磚引玉,能帶動更多人的討論,彙整,凝結,把華無式家族治療的精神、哲學觀、理論、技術方法等珍貴的資源,留下足跡。



更多札記請見:姝蓉的家族治療學習筆記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作者:陳姝蓉



有沒有常常覺得孩子很容易奧嘟嘟、不開心?或是經常很固執只要玩某一樣玩具,換了就會哭?到了新環境可能會很害羞,不敢跟其他人一起玩?其實不是孩子脾氣不好,也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話,而是孩子的「氣質」使然。

孩子與生俱來有不同的氣質,也可以說是個性的特質,這些氣質會使得孩子表現出不一樣回應環境的行為,認識孩子的氣質,可以幫助父母更知道怎麼樣「順毛摸」,引導孩子基於自己的特質,發展出更適應環境的行為。

基於上述考量,進行父母諮詢時,我常會邀請父母填寫「氣質量表」,建議由主要照顧者,提供對孩子的日常觀察來回答,屬於父母自填量表。

所謂氣質,就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透過九大面向,呈現孩子不同的情緒、行為、個性的樣貌。氣質通常具有穩定性,亦即不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有顯著不同方向的改變,但卻會因為年齡發展、和學習的刺激,產生表現型的差異。

在填寫的量表上,依照年齡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3歲幼童,3-7歲學齡前兒童,8-11歲的學齡兒童等不同階段的氣質評估,而依照年齡別,題項約在72~99題不等。

量表採取七點量尺,最低為「從不」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現象為1分。最高為「總是」每次只要有此情境就會有這個現象為7分,依照父母對於發生頻率的評估給予計分。

最後的得分採標準分數,介於0-1之間的得分,反映孩子該面向的氣質在常模之內,高於1分或低於0分的,則可能該氣質顯著程度偏高或偏低的指標。


為何要填寫氣質量表?


由於氣質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透過氣質量表的報告及回饋,父母能對孩子的特質有更全面性的理解,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表現,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父母知道孩子具有比較高的堅持度,很難轉換環境,但不知道為何孩子會這樣。常會因為父母自身的經驗差異,而賦予孩子行為不同的解釋。

但若能回歸為認識這就是孩子的氣質時,就更能貼近孩子適應或成長過程的需求,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許多表現,並不是故意、或調皮搗蛋,而僅僅是獨特氣質的展現。

另一方面,也可透過專業人員對孩子氣質的說明,並討論可以如何順應孩子的氣質,給予對應的教養和回應。

現而今的教養,並不是以一擋百,不管什麼樣的孩子,都是一套教法。而是需要認識孩子的特質,依照孩子的發展階段,運用其可操作的方式,給予適度的引導。比如面對退縮的孩子,要進入新環境之前(像是上幼稚園),可先給予適當的引導或介紹,幫助孩子接觸環境時,減少未知的焦慮。


氣質量表填寫上的誤差


有些父母在聽完說明之後,會表示這個氣質和自己所認識的孩子有所落差。在臨床上觀察的現象,我個人的推論是,由於量表為父母所自填,因此填寫時的誤差需要納入考慮,而誤差的情境,可透過分數計算後,與父母討論時加以了解其填寫的脈絡、想法作為核對。

例如父母自己對於孩子特定的現象:像是喜歡跑來跑去、不聽話等等現象,特別敏感,也可能會給予較高的計分。或者父母擔心專業人員認為孩子太糟糕,所以會不自覺地降低行為的嚴重度,則會給予較低的計分。也可能因為父母照顧的時間或情境,致使只看到孩子某一面的表現,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因此如果不是主要照顧者所填寫的資料,有時也會同時邀請父、母雙方都填寫,用以核對不同照顧者的觀察是否有差異。

再者,氣質量表的類別歸屬,乃是經由統計而來,是個概括的行為表現方向,但該如何解釋,仍須放回孩子的生活脈絡去理解,因此,同樣是活動量大的孩子,在上課時忍不住動來動去,和需要較多遊戲的時間,一出去玩就叫不回來,則可能有不同的含義。

整體而言,氣質量表反映的是孩子特質的傾向,而非某種特定診斷。且將父母填寫的主觀感受也加入考慮時,也可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呈現怎麼樣的氣質傾向。因此,建議避免以此量表的結果斷定孩子可能有特定異常的現象。


氣質量表的九大面向


  • 活動量:指孩子好動的程度。
    • 活動量高的孩子,需要較多動態活動以消耗體力。建議父母可安排固定體能運動以消耗孩子過多的精力。
    • 活動量低的孩子一般認為是比較安靜好帶的,但避免孩子長時間進行靜態活動,父母可主動安排適量的戶外活動。

  • 規律性:指孩子生活作息是否可規律進行。
    • 規律性高的孩子,幼兒時期睡眠或活動時間都較為固定,上學後也比較能在排定的行程內完成進度
    • 規律性低的孩子,幼兒時期容易出現作息紊亂,上學後做事也比較難以依照規劃完成。

  • 趨避性:指孩子面對新環境時,趨向性或迴避性的反應。
    • 趨避性高的孩子,一般較不怕生。此時需要教導孩子區辨危險情境,適度給予設限。
    • 趨避性低的孩子,面對陌生人、環境都會比較退縮,此時透過多次的熟悉,或是給予逐步的引導,則可降低迴避的反應。

  • 適應性:指孩子面對新環境一段時間之後,適應環境的能力如何。與趨避性的差異在於,適應指的是趨向或迴避之後,長時間的適應狀態。趨避性高的,適應力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 適應性高的孩子,會因為自覺什麼都難不倒,可能對於環境的挑戰照單全收,一如趨避性高的孩子,有時候需要父母幫忙踩個煞車。
    • 適應性低的孩子,需要較多時間熟悉和融入環境,找到自己的步調,父母有時需耐心等候。

  • 情緒本質:指孩子經常表露於外的情緒。
    • 情緒本質正向:表示孩子經常笑瞇瞇、表現出快樂、友善。此時父母須留意,若孩子遇到挫敗經驗,可能一笑帶過。
    • 情緒本質負向:表示孩子經常奧嘟嘟、表現出不快樂、討厭的反應。父母面對孩子,避免因為負面情緒而指責孩子,反倒可以多理解孩子真實的經驗,有時只是因為情緒本質而經常以負面情緒呈現,可引導孩子練習不同的表達方式。

  • 注意力分散度:指孩子分散注意力的程度。
    • 注意力分散度高:指孩子容易被外界的聲光、人事物等干擾而影響正在進行的事。若是針對作業和學習部分,可留意減少環境的聲光刺激或干擾,以提升專注力。
    • 注意力分散度低:孩子比較不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干擾,但對於環境的訊息可能也傾向忽略,而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此時父母需提醒孩子留意周圍的變化。
    • 需留意的是:注意力分散度傾向高的孩子,不一定等同注意力缺失症候群。

  • 堅持度:指孩子正在做、或想做某件事情,而外界產生干擾時,能否繼續進行的程度。
    • 堅持度高:遇到挫折不容易放棄,有時顯得固執,此時父母可先預告幾種可能的結果,幫助孩子增加彈性。
    • 堅持度低:比較不容易與父母僵持不下,但面對挫折則容易放棄,此時需漸進式累積成功經驗,幫助孩子提升自信與挫折耐受力。

  • 反應閾(敏感度):指引起孩子反應的刺激量。
    • 反應閾高:指孩子的敏感度低,需要大量刺激才有反應,常說是「神經大條」。
    • 反應閾低:指孩子的敏感度高,只有一點刺激就會有反應。

  • 反應強度:指孩子對內在刺激或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激烈程度。內在刺激可能是餓了、睏了,外在刺激可能是環境的變化。
    • 反應強度強:喜怒哀樂等情緒明顯,比較容易被父母發現,但同時也可能容易以情緒來表達需求,此時父母可適度引導孩子,透過口語表達感受,而非激烈的反應。
    • 反應強度弱:情緒感受較少表達,此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的氣質與父母的適配度



整體而言,氣質並無好壞之分,僅有傾向的呈現。面對不同孩子的氣質,父母有時會覺得容易相處,有時則感覺難以忍受。此時要回歸父母本身也有自己的氣質,可能與孩子產生不適配性。此時,雖然感覺有點辛苦,但若父母身為成人,能放下一些堅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其氣質反應所產生的需求,仍有機會可以給予孩子適切的照顧。

例如俚語常說:「急驚風遇到慢郎中」,有可能父母本身是適應性高且反應強度強的特質,而孩子則可能是適應性低且反應強度弱的,若父母以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評估孩子的現況,則可能會誤判了孩子的行為或過度強求孩子要快點融入環境。

但若父母能先放下自己的經驗,抱持著比較開放的眼光,了解孩子的氣質如此,確實需要比較多時間適應,也需要多鼓勵和引導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則有機會了解孩子真實的經驗,進一步幫助孩子可以面對當下的處境。

氣質量表之施測,目前仍須由專業人員計分並解釋之,若父母想要透過氣質量表了解孩子,可詢問相關兒童諮商中心、兒童心智科,或是身心科診所進行施測,並與專業人員進行結果討論。


延伸閱讀:讓孩子更能做自己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幫助孩子長記性--善用聯絡簿的小撇步



 

作者:陳姝蓉


又到了開學時分,不僅是小一新生的家長,擔憂孩子能否適應學校生活,同時,已經上學幾年的孩子,可能也還在丟三落四的階段。很多父母著急地抱怨:「已經提醒那麼多次了,為什麼還是會忘記?」對於孩子的忘性總是比記性來得好,感覺相當苦惱。


忘記,有其更深層的意義


一般來說,小一新生去上學,與其說是孩子忘記帶東西,不如說,孩子「不知道」要帶什麼東西上學。拿著老師開學第一天發下來的單子,到底寫了什麼,或許都不完全明暸,通常上課說明的時候,老師的語速以及孩子對陌生環境的焦慮,都可能影響孩子對訊息的接收和理解。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都說:在家裡明明就很精明,什麼事情都知道,結果去學校,問他什麼都說聽不懂。因為孩子的專注力還需分散至對環境的搜尋與適應,對老師表達的方式,也是第一次接觸,這些都需要暖身與逐步熟悉。

至於二年級以上的舊生,已經有了兩次或者更多的開學經驗,還如此忘東忘西,可能要考慮孩子是否在生理上,有注意力缺失的傾向?或者對於上學有焦慮,因而無法集中精神在學習和相關物品的準備上?甚至可能想要透過遺忘物品,請父母協助帶來,以得到更多的關注?

若是擔心孩子有注意力缺失的可能性?透過日常觀察是否出現相關症狀,或是線上簡易篩檢,必要時前往兒童身心科進行評估,由醫師及專業心理師評估,確認是否需要相關的專注力訓練、或是藥物輔助,以減少注意力缺失所造成的生活困擾以及學習困難。

但若評估孩子也並未達到相關疾病診斷,但仍經常忘記物品,需要父母許多關注與協助,可能需要留意,孩子透過「忘記」的現象,想對父母或師長傳達一些訊息,至於是什麼樣的意涵,通常須回到孩子忘記的事件、以及忘記的前後生活脈絡、情境加以理解、討論,以幫助孩子能更直接表達需求,而不需透過行為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善用輔助工具可事半功倍--以聯絡簿作為規劃與安排時間的參考


小學以後,最為方便好用的輔助工具,莫過於「聯絡簿」了。許多老師會將隔日,甚至下週需要準備的物件,提前寫在聯絡簿上。建議父母(尤其孩子還在低年級的階段),能在放學時、或接到小孩的時候,優先核對聯絡簿,或是口頭詢問有沒有什麼需要添購的文具、材料等,方便父母提早協助採購,以避免在睡前收拾書包時才發現,明天要帶四開圖畫紙(沒有),童軍課要用童軍繩(沒有)....此時不僅小孩焦慮,大人也容易生氣。

放學先核對聯絡簿,同時也可以與孩子討論作業的安排順序。很多父母都會表示,要求孩子一放學先寫作業,但孩子好像都拖拖拉拉的不肯行動。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固然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但同時也需要評估孩子的身心狀態是否可行。

有些孩子在放學時,經過一天的課程,可能感到疲累而需要休息,或是專注在上課一整天而需要放鬆,有些則是肚子餓了,需要補充一點點心,這些生理需求都會使孩子難以在放學後,立即再次進入複習和寫功課的狀態。即使去了安親班,通常在情境轉換時,安親班也會移動、就定位後,安排一小段點心時間,更何況能返家休息的孩子呢?

我通常會建議父母,給予20-30分鐘的時間,依照孩子的需求,可以吃點東西,或是在庭院、公園裡,騎騎腳踏車、跑步或玩球等等動態的活動。如果住家距離學校不遠,親子一起散步回家也是個好選擇。主要是幫助孩子,在情境轉換過程中,可以透過身體的活動,放鬆持續運作的大腦,這樣再次坐在書桌前,反而更容易重新啟動、進入專注的狀態,否則大腦過於疲憊的情況下,其實並不利於專注。

優先核對聯絡簿,也可避免孩子忘記部分的作業,與孩子討論哪些功課需要先完成(或是孩子想要先完成哪些部分),通常建議比較需要高專注力的,例如數學、語文的造詞、寫作,可以先進行。因為需要思考,多數孩子會拖延到最後才寫,但因為比較疲累,反而更不容易完成。有一些需要手作、跳繩、做家事等任務,則可在書寫一段落之後,安排進行,作為調節。


以聯絡簿作為檢核清單減少遺忘


作業完成後,許多父母常聚焦在作業的完成度(字寫得是否整齊、正確率高不高),但反而忘記了需要幫孩子建立自己檢核聯絡簿的習慣。

對於容易忘東忘西的孩子,一開始與孩子一起,逐條檢查聯絡簿的作業,是否一一放入書包,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操作方式盡量是口令搭配動作,例如:國語習作--已完成,請孩子即刻把國語習作放入書包,並在聯絡簿該項作業上打勾。需要攜帶的物件也是,書包整理完之後,與水壺、餐袋、甚至服裝等,一起放在隔天早上出門前容易拿取的地方。

進入中年級以後,則可進階為由孩子自己操作,而父母在一旁觀察,看孩子是否能逐一檢核自己的作業、物件,並完成整理書包的任務。到了高年級以上,則可由孩子自己操作,父母不需在一旁,只要偶而抽檢即可。如此一來,孩子學習到透過檢核清單幫助自己完成事前的準備,減少忘性以及隔天一大早的匆忙與慌張。

有時遇到戶外教學、旅遊等活動,也可建議孩子先書寫下需要準備的物件清單,由父母過目確認後,逐一準備,增加對於情境變化和不同場合與需求的應對能力。


記性的培養不是一簇可及,減少忘記的頻率即是進步


有些父母非常認真地照表抄課,做了上述的練習,但仍會不時表示:「孩子還是會忘記東西誒,這樣是不是我做的方法不對,或是這個方式對孩子沒效呢?」

我常會安慰父母、並且鼓勵父母用「進步」的觀點來評估孩子的改善程度。尤其面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丟三落四或忘東忘西,是症狀的一部分,即使服藥,也不見得能完全改善,此時,運用聯絡簿協助檢核,是一種訓練方式,而不是治療。可以減少遺忘,但無法完全不出錯。

因此渴望孩子不再出狀況,是有點強人所難的期待。若孩子過去每天都會忘記1-2樣東西,經由檢核的練習,可以一週忘記2-3次,這樣顯示其遺忘的頻率降低了,而檢核的成效發揮了,此時可以適度地肯定孩子:「你經過認真核對,一週裡面已經有3-4天沒有忘記東西了,你進步了。」如此具體地指出孩子改善的程度,可讓親子之間都感覺被增強,而能持續地努力練習。

有時孩子遇到期中、期末考,或者運動會等大活動時,遺忘的頻率可能又增加了,也不需要過於緊張。想想,就連大人在比較忙碌、或緊張的狀況,本來就可能因為情緒或作息的波動,影響人的規律性和專注力,進而遺忘平常會記得的事情,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只要確實評估影響記性的原因,適度調節,相信孩子的記性會慢慢的長出來,記不得也知道如何運用工具。而父母也不用一直跟前跟後、耳提面命,一方面可減少父母照顧孩子的負擔,也能降低為了準備物件而引發的親子衝突,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鼓勵大家試試唷。


延伸閱讀:大人看顧孩子,要顧自己嗎?談親子需求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