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




作者:陳姝蓉


這個暑假跟著孩子看了「飆速宅男」這部日本動漫,覺得很有意思。主角小野田坂道,原本是一個漫畫迷,但在進入高中時,並沒有如願加入動漫研究社。卻在因緣際會下,加入了自行車競賽社。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這個看起來很沒有運動細胞、個子小的眼鏡仔男孩,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看到了他與眾不同的存在,並且影響了一同騎車的夥伴們。

單純享受參與的樂趣


由於國中時期沒有遇到同樣喜好的同學,因此對小野田來說,加入自行車競技社,騎車僅是一個媒介,而能與一群人有共同的喜好,互相分享的樂趣,是小野田更在意的。或許是因為出發點的不同,經常在競賽時,大家專注的都是我能否贏過你,彼此較勁的氣氛更大於成為朋友的渴望,但小野田往往在追上競爭對手時,流露出開心和滿足的神情笑著說:「能跟你們一起騎車,好開心啊」,使得對方驚訝於他不急於計較輸贏,而能單純享受與夥伴一起騎自行車這件事。

如同影片中的夥伴們(是小野田所屬的總北車隊),一起唱著「愛的公主」主題曲,雖然有點害羞,大家卻也一一接唱,使得原本是疲累揮汗的路程,卻洋溢著輕鬆愉悅的氣氛。而這首歌,原本只是動漫迷的小野田所喜愛,卻也帶動車隊的同學和學長,一起歡唱,成為放鬆心情、鼓舞士氣時的「隊歌」。

而另一位主角,與小野田一起加入社團的今泉俊輔,是一位富二代,接觸自行車之前,找不到能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但在某次生日,為了挑選自己的生日禮物,來到寒咲自行車行-恰巧店長本人也曾參加自行車競技社,因而初次體會騎車上路的速度感,開始迷上騎自行車的活動。

或許主角的設定,也反映著現在的活動,大多都兢兢業業於目標是否達成,表現是否優異,而忘了活動本身所能帶給一個人的滿足感。當代的孩子在物質上不虞匱乏,玩具與遊樂方式比上一代或上上一代豐富許多,卻經常覺得無聊,對很多事情都缺乏興趣。當孩子自發性地對某些特定技能好奇、想學習,也可能會被父母問道:「學這個可以做什麼?」很多事情以成效來判定參與及學習的價值,而失去參與之後從中探索的樂趣、以及完成某件事情本身的滿足感。

做就對了


小野田的另一個特質,是「使命必達」。過去沒有競賽經驗的他,抱持著想與隊友一起完成任務的熱忱,不論學長或夥伴交付的責任,他總是埋頭前進,努力達成。有好多次,隊友都想放棄,但看著他持續往前的身影,也就再次被鼓舞。

當然,在幾次比賽中,小野田也曾疲累、挫敗,但想到學長們常常跟他說的「無論如何,先做就對了」、「遇到障礙的時候就是要克服過去」,用這種直球對決的方式,面對正在經驗的自我懷疑、不確定能不能追趕上競爭對手、不知道能否騎完這段路,常能幫助小野田,放下雜念,專注在眼前的路徑,一步一步穩穩地踏著踏板,衝出速度、累積里程。

這也很像是青少年面對新的學科、陌生的情境,常常會有種猶豫,我要去做嗎?我能做好嗎?這是我喜歡的類組嗎?這樣做決定,對嗎?沒有行動,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但只要持續去做、重複地做,一點一點的累積,也就會看到自己行動後的成果。就像小野田好幾次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埋頭踏著踏板,已經走了多麼遠的路,甚至追趕上前方的車手,有著了不得的成績。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說我對這件事沒有興趣,但有時興趣是從成就感中培養出來的,先做做看,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所擅長、或是有興趣。但引發動機還是重要的,劇中許多人加入車隊的最初都不是因為喜歡騎車,而是想交朋友、想變強、想贏得榮譽等等,但是「做」的過程,自然會帶出事件本身的趣味,比如說騎車時的涼爽、風、安靜、速度、技巧的學習、車隊的概念、比賽的刺激、衝刺的快感、努力後的放鬆等等,個人的體驗不同,但不做,就沒有機會產生這些體驗。

道理存在體驗中


日劇和日本動漫,都有一個常見的特色,就是相當熱血、激勵人心。而以高中生的運動競技為主題的動漫更是如此。比賽時,心中有目標意識,卻仍能享受騎車的樂趣;帶著團隊合作的概念,盡力表現,但若發現對方比自己更強,也能退居助攻的角色,幫助團隊達成優勝;競爭的車隊,也能互相欣賞、互相肯定對方的優勢,但也不放棄自己努力,這以上種種,都是很令人讚賞的運動家精神。透過劇中主角的彼此對話,搭配比賽時的緊張、賽後的興奮或沮喪種種情緒,各種心情轉折和所抱持態度的體會,可能比起父母平淡無奇的叨唸,效果好上數十倍。

若能在實際生活中,也帶入類似的體驗活動,比如童軍體驗、競賽性社團、運動類的營隊、需要合作完成的企劃等等,幫助孩子在實際的生活中,經驗「努力不一定有成果,但想要更靠近目標,就一定得努力」的過程。透過某些競賽的過程,體會準備時的疲憊辛苦,以及失敗時的不甘心淚水,抑或是達標時的感動,這些「感受」,反而是參與活動過程中最珍貴的體驗。

但我這麼書寫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另一個令人驚恐的畫面是,父母讀完文章後,非常認真投入地找到影片跟孩子分享,一邊看還一邊問:「你有什麼心得?你有感動吧?你有學到什麼嗎?」或是主動幫孩子報名營隊、社團,每次活動結束後,就追問著:「你可以跟同伴合作嗎?你學會團隊互助的概念了吧!」當父母渴望透過文章的指引,幫助孩子學會某些特定目標時,好像又回到文章的最初,忽略了「單純享受參與的樂趣」,要先投入,才可能有體會。當腦子總想著最後要回答心得、要報告學習成果的時候,焦慮感可能會蓋掉有趣的感受,反而會失去動機。

讓交流融入生活而不刻意


與孩子一起看影片、閱讀等等,最忌諱的一件事情便是害怕孩子學習角色中不好的一面,因此在觀賞過程就會開始評論:「像這樣一天到晚騎車,都沒在讀書,怎麼行?」「比賽當然要贏啊,那個小野田一直在唱歌有幫助嗎?」這樣的例子當然比較浮誇一些,但想提醒的是,重點不在於影片的內容是否符合父母心中的學習標準或道德觀,而是孩子觀影後的經驗和感受為何?

但困難的是,當父母好奇想邀請孩子們談的時候,常會像上一段所舉例,讓人有被節節逼退的感覺,或是被孩子用一句:「不知道」「沒有特別感想」結束對話。過去我陪孩子讀故事書時,也常遇到這樣的尷尬處境,但很多導讀都鼓勵父母在看完故事或影片後跟孩子們討論啊?

幾年下來,我自己有另一個心得是,若孩子願意說,能討論、交流想法、了解孩子觀影後的心情、反思,那麼是很棒的親子對談話題。但若孩子不是那麼能講,我反而會傾向不立刻進行討論,但因為與孩子一起看了影片,可能在某些生活場景中,會出現類似的話題。比如一起騎自行車運動時,若是自己騎得比較慢,落後於孩子,就可以說說:「現在的我,好像小野田趕不上的時候,著急的心情啊。」此時孩子可能也會像是隊長鼓勵小野田那樣說一句:「我相信你可以趕上的。」

你問我,這樣不是得要記住一些對話,還得要符合生活情境才能加入交流?我想,養孩子本來就是一件很耗費心神又不敷成本的志業。如果想要與孩子有更深入又生活化的親子互動,那麼熟悉孩子有興趣的節目、活動和相關主題,可能是必要的。但我也相信正在讀文的你,也一定有屬於自己的創意,能在生活中帶入共同看過的影片情節、角色的對話、情緒的經驗,創造屬於你和孩子的獨特交流方式,從而成為一對能全心投入、並感受喜悅的親子。

延伸閱讀

從「1/2魔法」動畫中體會陪伴的意義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雖然迷路了但沒關係

圖片出處:123RF圖庫

作者:陳姝蓉

沒有框架的體驗就是冒險


剛結束與孩子的亂亂走旅行,從一開始發想這次出遊的計畫,就想要讓孩子體驗一下沒有規劃的旅行。因此,從找住宿、找景點、找路線等等,都交給孩子來處理。孩子找的景點,其實不外乎吃喝玩樂,基本上沒有什麼知識性和文化性?(就大人的眼光來看是這樣)。但我告訴自己,既然要讓他們規劃,就暫時拋開這些設定,看看孩子們創造出什麼樣的旅行!

可能很多大人會說,這是要鍛鍊爸媽的耐受力吧!哈哈,是,也不是。是,因為大人有自己想像中「好」的旅行,但是否大人感受的好,也會讓孩子感覺開心呢?而孩子自己規劃的行程,難道就沒有冒險和嘗試的成份嗎?所以我想不只大人被鍛鍊,孩子也正在感受,規劃去一個不曾走過的地方,會不會符合自己的期待,還是踩到地雷,這種探索,也是一種對未知的耐受力鍛鍊吧。

唯一事先訂好的是晚上的住宿,以及出發和回家的車票,中途的移動,都隨著行程的變動而決定下一站要去哪裡。看過有些背包客是連住宿都不訂的,對於初試啼聲小孩來說,這樣好像太刺激了點,至少知道晚上去哪兒睡覺,好像在變動中有點安心感,是沒有框架中所提供的一小點地標。

慣性的帶領與依賴


第一天先抵達台北,這是一個我工作、讀書,住了五年的城市,自然熟悉。反觀孩子到了陌生的地點,習慣性地轉頭問我:「往哪邊走?」而我也習慣性的就引導他們上車、到站點。完全忘記此行是要由孩子來帶領的。直到我把國父紀念館看成中正紀念堂,並且忽略了之前在地圖上看到的目的地--松山文創,其實離101大樓很近。於是得重新搭車,一來一回多走了一個小時的路。

為此,孩子生氣地說:你怎麼不先把路線看好呢?

無獨有偶,在台北延遲了行程,所以到台中已晚,而且下著雨,我先打電話問了下榻的旅舍,該搭什麼車過去,旅舍服務人員說:33號或160號公車。下車的時間,app顯示160號已經離站,但走到候車區,正好看到33號準備發車,帶著孩子跳上車,喘了一口氣,想說運氣真好。但坐下一陣子後,上前去跟司機確認一下目的地大約多久會到~結果司機大哥的回答,令人傻眼:「ㄟ,你怎麼會搭這班,你要搭160號啊,我這班要開2小時才會到喔~」。原來兩班車路線不同,我們跳上的,是市區繞行的班次。於是在很緊急的狀況下,決定在下一站下車,改搭計程車進入市區。

小孩再度不悅地說:你怎麼沒有先問清楚班次的差別!

說實在的,當下確實感覺到挫敗沮喪,甚至有點委屈。明明是要讓孩子練習帶領,但我卻屢次出手。然而,台中並不是我熟悉的地方,話說台北我熟也是搞錯@@。但孩子的反應讓我訝異,他們覺得走錯路、搭錯車,好像都是我的責任,而跟隨著的他們對於我的錯誤,感覺不滿。這和我的想像不一樣,我以為大家一起行動,責任是互相分擔的?!而且我自以為我跟孩子說過了,他們應該有共識?!

做與說的不一致


經過一夜休息,親子之間雖然沒有說破,但是講到今天誰帶路的時候,雙方都有點緊張。準備往下個地點移動時,原本預計搭的公車,已經過站了,彼此繼續按捺著氣氛,移動往公車站等待下一班車,不料,下起大雨,彷彿是要打破這個僵局似的,為了不要讓行李也都淋濕,臨時決定改搭計程車,卻和小孩在車上起了爭執。

母:如果剛剛先看了公車時間,是不是就可以動作快一點,或許就能趕上前一班公車。
孩:你自己說可以輕鬆一點、隨性啊(大聲、語調上揚)。
母:我是說如果,想到不同的思維,會有不同的結果(就不用搭計程車、多花錢之類的)。
孩:你自己說要給我規劃的。
母:所以你覺得我在指責你?
孩:不然咧?你那語氣就是說我想得不夠多。
母:我沒有那個意思,但或許你如果有這種感覺,你就會體會到我昨天的心情。
孩:所以你是故意這樣講,要讓我體會你的心情?
母:(開始覺得無言),並沒有,只是在想旅行中不同的可能性,跟你分享。
孩:我聽起來就是在指責!!!!而且,昨天是你帶路,本來你就要把路程看好。
母:我以為我們大家要共同承擔這個責任?
孩:你沒有講,我不知道。
母:我以為我說了~
孩:沒有感受到你有這個意思.....

吵了一陣,安靜下來,我自己也反省著,或許我確實有種沒有說出口的期待,希望孩子能主動分擔帶路的責任,也能夠在帶路時,足夠積極和負責任。但我用一種很隨性的方式來包裝,好像我可以接受任何狀態的他,但其實並沒有。

孩子感受到我的「說」與「做」之間出現「不一致性」。這或許是很多父母也經常會出現且不自覺的現象。

所以當我主動帶路時,他感受到我並沒有要放手的意思,所以也就慣性的跟隨。但因為自己的疲累,卻又沒有直接表達,反而用指責的語氣抱怨我讓他們走了遠路。反過來,當他帶路的時候,我也並不放心,自己也要查詢一下,好像得隨時提醒和更正他的決定,告訴他可能這樣這樣或那樣那樣會更好,他感受到了我的不信任,因而覺得生氣。

再者,我對孩子的期望-共同分擔旅行中的責任-這件事,我也確實沒有具體告訴他,應該要做到哪些事情,或是如何做,但卻有我自己的想像,認為要做到找路、指引、迷路的時候要默默接受之類的,才算是分擔。當然,我更期望孩子能成熟一點,直接表達疲累的狀態,我們可以選擇休息,可是這也是孩子正在學習的課題。而孩子也會期待我能繼續照顧他們,甚至接受他們所有的情緒,即使我也很疲累的狀況。家人在一起的旅行,好像有好多沒有言說的期待與想像在互動當中流動,而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對彼此的失望、憤怒,衝擊旅途中的心情。

允許旅途中的迷路


當我意識到上述的狀態時,我重新跟孩子說了一次,昨天自己的挫敗,和緊張(怕放手給孩子會真的迷路),但今天或許可以重新試試看,我練習收起為人母的期待,也放下可能會犯錯的不安,讓自己像是游泳時放鬆躺下漂浮在水上的那種感覺,隨著孩子的帶領,跟著他們去發現新的景點。其實,帶路的老大本來就是個方向感不好的小孩,即使手上拿著地圖,也常常搞不清楚方位,於是老二也加入幫忙,一起練習看地圖,討論該往哪裡去。

我告訴自己:沒關係的,迷路也很好,或許會有意外的發現。所以途中走錯了路、得折返、繞圈、或是走進去看來裊無人煙的地方,我就是靜靜地跟著。我感受到孩子的緊張,像是昨天的我一樣,而我選擇等待、跟隨。當我們有點波折,抵達晚餐的餐廳時,孩子開心地跳了起來,說自己成功了,找到了。我覺得滿足,是啊~這才是我想要的。

或許,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沒有人能確保自己永遠在對的路徑上。越害怕迷路,或許就越無法出發。也難以自己承擔起責任,做出選擇。孩子選科系、選工作、甚至選伴侶都是如此。親子之間常常有很多沒有言說的想像和期待在流動,當孩子持續感覺到父母的言外之意,自然會揣測自己當下該如何回應。相信我,他們總是會回應那沒有說出口的心意,因為他們會覺得沒說出口的才是真的。

迷路了就重新定位


最後一天的行程,我因為身體不適,和孩子討論後,決定讓他們自己依照原訂計畫去探險。出發沒多久,收到小孩傳來的訊息,說他們搭錯公車的方向,但後來立刻下車,重新搭上對向的公車,也順利抵達目的地。回家後,孩子得意地告訴我,下次他們可以自己出門去旅行了。我笑著,一次的經驗就讓他們信心大增,以為可以遠走高飛了啊。但同時也欣慰著他們學到了經驗,知道若是犯錯那就修正,迷路了就重新定位,雖然慢了一些,但終究能抵達。

我與親子一起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父母憂心的說:「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苦過來的,現在不想讓他們走冤枉路,照著我的安排不是就能少吃一點苦嗎?」或是「我知道這條路(例如勞力工作)不好走,要他好好讀書,做輕鬆一點的工作,為什麼就是不聽?」現在想來,或許這也像是我在旅途中,雖然一直想放手,但卻時時拿出地圖檢核孩子到底有沒有走錯,不相信孩子能真的獨當一面。

每當鼓勵父母放手時,常常會得到的回應是:「那他做錯了決定怎麼辦呢?」或許,沒有人能給予100%不會錯的保證,只能在錯誤中嘗試並且累積經驗。常常詢問父母當年是怎麼學會這些生存技能的,得到的答案是:「多做幾次就知道哪裡要注意了啊!」是啊,就是這樣,只是當自己成為父母的時候,那想保護孩子的心、以及心疼孩子受挫的情緒,往往會阻擋了孩子透過經驗中學習成長的機會。

成為孩子的燈塔而非纜繩


父母要做的是,每次當孩子要做決定時,給予一些指引,不同的選擇,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盡量從小的時候讓孩子練習做決定,小則像是一餐飯、一件玩具,大則像是參加學校的社團或營隊,若父母依照孩子的特質,或是過去的經驗,知道可能會有些擔心之處,也可以詢問孩子預計怎麼克服自己的弱點,或是為自己做一些準備,除了可以讓孩子知道冒險之前也需要有所規劃,但實況不如規劃時,則能練習安在,並且修正規劃。

或許擔心孩子在冒險過程中受挫,是每一個父母的心情,但是若因而成為一條纜繩,綁住孩子的船不讓他出港,那麼這艘船充其量只能在港灣內漂浮。但若父母能成為一座燈塔,在孩子需要重新定位時,可回頭與父母商量討論,重新定位自己所思所想,透過父母的回饋,像是一道光,給孩子引導,照出他的盲點,或許能摸索出一個新的方位,重新出發前行。

同場加映
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從「1/2魔法」動畫中感受陪伴的意義



圖片來源:catchplay播放平台截圖


作者:陳姝蓉

無法遇見父親的失落


1/2魔法這部動畫,從故事大綱來看(以下有雷!!!建議先看過影片),談的是兩個失去父親的兒子,對於想見到父親的渴望與追尋。以伊恩來說,父親因病早逝,從沒有見過父親的他,似乎一直很羨慕哥哥巴利還曾經與父親短暫相處過,這是最初的失落。因此,當伊恩16歲生日時,意外得到父親留下來的魔杖以及魔咒,知道父親可以返回人間ㄧ天,卻因為施咒過程出了意外,而使父親只出現下半身,使伊恩再次經驗失落,而這次卻是自己的錯失,那當中的挫敗、懊惱、自責,不言而喻。

看電影時,我曾想過,為何是只出現下半身?而我自己的聯想是,雙腿代表著行動,有時候「陪伴」的行動比語言更加有力量。像是影片最後,伊恩在一連串冒險之後,發現竟然又回到原點,自覺一定無法在日落前見到父親,因而沮喪地坐在湖邊,此時只有下半身的父親,也安靜地坐在一旁。看著不完整的父親,想著渴望與父親共渡的時光,好像又是再一次期待後的失落,但也在這安靜地陪伴下,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都不是一個人。

陪伴是堆疊情感、培養默契


陪伴,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又有點抽象的概念。兩個人坐在一起看電視,這樣算是陪伴嗎?看著伊恩想和父親一起完成的清單,再平凡不過了。玩接球、一起散步、談心事、一起大笑、駕訓課程、與他分享人生!這都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日常的生活。

想要有人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散步,「一起」做某些事情,這當中有互動與情感的交流,有時候,一個人很好,兩個人會更有趣,剛開始只是因為父職角色、是父子關係,但經由每天每天的累積,從互動中了解彼此的習慣、常常在漏接球時會罵的髒話,完成挑戰時興奮的歡呼、以及每一個閃過的眼神與表情,層層堆疊的情感,是在陪伴之後,所共有的默契。

在影片最後,原本不那麼認同哥哥喜愛古早魔法的伊恩,經過一起冒險的歷程,有了新的默契,說著:「簡單快速的路不一定是對的」,一方面肯定哥哥在冒險中的帶領,一方面也反映著兩人有了共同的經驗,使得短短一句話,彼此能相識而笑,知道對方沒說出口的意思,是一種相處中的理解和自在啊。

陪伴是穩定存在的安全堡壘


而當孩子在成長時有了困惑,學習過程遇到困難,想有個人能商量、可以談心事,像是伊恩不敢跳下水的遲疑、一直跨不過車道的害怕,乃至於最後的空中之橋,有時並不是沒能力、做不到,而是需要有人給予鼓勵、從後面推一把。而巴利一直在伊恩身邊做這件事,就像最後的那條繩子,即使掉了,巴利內心相信伊恩的能力,卻也知道伊恩需要一種「確保」,因此告訴他,繩子一直都在,只要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巴利代替父親,成為伊恩的安全堡壘。因此當伊恩想要劃掉「駕訓課程」這一項的時候,想到巴利說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只有決定好了沒」,他用言語反映了伊恩的猶豫,也告訴伊恩,只要你決定了,你就能做到。而有哥哥的這句話,伊恩毅然決然的加速切入車道。這是另一種陪伴,當知道這個人在身邊時,會由然產生一種安全感,反而更能冒險。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外面的世界可能像是叢林,充滿未知的驚恐。如果沒有最原始的安全堡壘,知道自己有困惑時可以詢問、害怕時可以躲著、挫折時可以哭泣。但可惜的是,我看見很多父母,因為難以接受自己的脆弱,也不允許孩子表達出脆弱的一面,拒絕接受孩子的哭泣、挫折,使得原本可能是安全的避風港,卻成為最初受傷的地方,勉強撐出來的堅強,反而會成為一種假象,面對未知,會遲疑而不敢冒險了。

陪伴是傾聽、關注、讓孩子知道他很重要


劇中也有一幕伊恩拉著巴利講個不停的畫面,分享自己發生的事情。有時陪伴不需要特別的行動,而是專注的傾聽即可。就像伊恩說的時候,希望巴利能聽,而巴利也表現出專注、對伊恩正在講的事情感興趣,這會使得伊恩知道自己對巴利來說是重要的、有價值的。

反之,巴利一直很喜歡古老的魔法,甚至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魔法世界的桌遊與魔咒,而這股熱忱,常被他人潑冷水。巴利希望有人聽自己說、理解並相信魔法依然存在。幸好,在探險的過程中,為了克服重重難關,原本一直訴說的伊恩,變成傾聽者,表現出專注、感興趣,並且與巴利一起討論各種魔咒。

當「孩子敘說,父母傾聽」時,除了能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被關注,這反映著,孩子不需要做什麼,也能被父母所看重,存在本身即是價值。這對孩子的自我接納與肯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父親缺席時的補位


當伊恩沮喪地將想和父親一起完成的事情,一條一條刪除時,他腦海中浮現的,卻是每一個渴望與父親一起完成的項目中,都有著哥哥巴利的身影。哥哥陪伴自己玩接球、陪自己散步、跳舞大笑,在自己害怕、有點膽怯的時候,給自己鼓勵、打氣、增加信心。雖然不曾見過父親,但哥哥好像補上父親的位置,成為陪伴自己的那個人。

我個人一直不太喜歡「長兄如父、長姊如母」這句話,因為總覺得兄、姊的負擔未免也太沈重,年紀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為何必須成為弟妹的父、或母?在影片中,我覺得巴利的陪伴,比較像是自己在陪伴弟弟的過程中,也得到滿足、感受到「被陪伴」,是一種互相在意、關注彼此存在的過程,並非為了替代父親而作。並且能真實表達,自己想念父親的渴望,不需要特別為了弟弟而故做堅強,這樣的補位,讓我感覺非常溫馨而美好。

現在的家庭中,即使父親沒有過世,也可能因為父母離異、父親忙於工作、或是父親本身有身心疾病而無力關注到孩子的需求,使得父親可能缺席(當然,母親也可能缺席),此時,誰才能成為這個補位,讓孩子不致於因為沒有「父親」這個人的存在而失去成長所需要的陪伴呢?

我想,性別本身當然有其重要性,男性的角色模範-家族中的爺爺、外公、叔伯或舅舅,學校的男老師,或是在社區中的男性成人,都可能提供陪伴,而成為父親的補位。然而,當家庭系統中無法有這些成人陪伴孩子時,女性的補位,母兼父職也可以是一種選項。當孩子身邊有一位成人所能提供上述「有品質的陪伴」,並且能真心關注孩子、願意傾聽、並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協助或引導,那麼他/她就是一個合適的補位人選。

陪伴的意義與價值


曾經有父母提到,我覺得孩子不想要我陪。真的嗎?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都會這樣反問。因為從嗷嗷待哺的小嬰孩到會跑會跳的幼兒,想要父母陪自己玩,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需求,這是為了和這個人(父親、母親)建立情感依附的連結。因此,如果孩子說:「我不想要你陪」,通常是在過去被陪伴的經驗,有不好的感受,或是看見父母因為自身的情緒、處境困難,而無法好好陪伴自己,因此拒絕了父母。更多時候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不想被陪伴?只是無意識地壓抑了想被陪伴的需求。

也有父母抱怨,現代養小孩也未免太麻煩。小時候沒有人陪自己也照樣長大,已經提供物質無虞的生活照顧,為何還需要花時間陪小孩?乍聽這樣的話與好像也有道理?但靜心來想,我似乎也看到正在說話的這個人,內在有著一個好渴望被陪伴但卻總是失落的經驗,因此告訴自己說,一個人活著就好,切斷期望被陪伴的渴望與需求,避免總是失望的痛苦。

當孩子成長過程,能被充分地、有品質的陪伴,會發展出較好的安全感,並且比較有能力與人發展連結、建立關係,比較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重要的,因此在關係中遇到衝突(就像巴利和伊恩意見不同時),會傾向和對方溝通,而不是直接放棄,也就是比較願意面對困難、忍受挫敗。

或許讀到這兒,大家會問:「所以陪伴是萬靈丹嗎?好像有了陪伴,孩子就會變得很好、很正向?」但我必須說,不是這樣的。陪伴的價值,比較像是幫孩子打了一個穩固的心靈地基,即使處境如刮風下雨,雖然也會感覺難過、害怕或慌張,但有早年父母給與穩固的安全感和情感的連結,可以幫助孩子安在當下,較快調節負面的情緒和想法,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進而發揮既有的潛能走過困境。

如此,你願意像巴利陪伴伊恩一樣,陪伴著自己的孩子,幫他牽一條確保的線,但同時相信他有能力,成為支持他、鼓舞他的力量嗎?

同場加映:想到要陪小孩就頭痛?給家長的「陪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