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踏穩腳下的每一步、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 我撰寫博士論文的心路歷程





作者:陳姝蓉


這篇文章是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電子報的邀稿,刊登於2020.DEC 第十期 的年會特刊(P.41-43)上。邀稿的主題,是希望我能撰寫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的心得、分享撰寫論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學會口頭發表的經驗與感想。而書寫的內容,著重在我撰寫論文的歷程回顧,希望分享給正在和論文搏鬥的你/妳,以及想踏入研究所的夥伴們,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也是能一步一腳印地走下終點。


以下是刊登的全文:


投稿(甄選優秀博士論文獎),是希望給自己學術生涯的這個階段留下一個註腳,期待透過甄選和得到報告的機會,使我有興趣的主題被看見,並且可以交流。所以對於甄選,雖有期待,但更像一種額外的獎勵,因博士班學習的累積,在完成論文的那一刻,就已塵埃落定了。 


產出論文這條路 


從提研究計畫到完成論文,大概歷經兩年的時間。而整個過程,讓我覺得最難熬的,應該算是「不知能否看到盡頭的未知焦慮感」吧!這情緒在兩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一是定題目,再來是收案過程,開始分析,一切千頭萬緒時,最容易產生這種茫然感。

題目的發想,從無到有,我覺得是很有趣的過程。天馬行空的想像,如何能落地實踐,卻是一步很大的跨越。起初想談父母的被教養經驗,又想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如何結合兩者,在方法學上怎麼克服? 這一點,很感謝指導教授帶著我討論,沒有放棄難以執行的項目,而是思考:什麼樣的方法可行,並且能最接近我想看的現象,雖然如此,在提計畫前的不斷修正,確實也讓我經歷一段非常焦慮不安過程。 

另一個未知茫然的階段,是大量資料湧入的時刻。看著每一份逐字稿上百個譯碼(coding) 攤在眼前,到底哪些可用、又代表著什麼意義,透過這些資料我能告訴讀者什麼、以及研究想傳遞的價值在哪裡?種種大哉問,常會擊垮一個對於期待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此時,「研究方法的操作與練習」,是我緩解焦慮的好工具。重新回過頭,看研究方法教我怎麼做,我就依樣畫葫蘆,先做再說。等分析到了中後期,慢慢有一些重複議題浮現,從資料裡長出的概念,會逐漸清晰。

「耐得住性子、進行重複且枯燥的操作」是這個階段很重要的練習,沈浸在資料裡 並開啟自己的感官,對現象進入更多體會與思考。畢竟在還沒找到主題或故事脈絡時,這些茫茫然的資料,常會使人想要逃離。

「暫時離開分析的主軸」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轉換思緒的方式,有幾次自己思緒卡住時,停下分析,重新閱讀文獻,甚至看個影片,能使有點疲乏的大腦 重新啟動。而這些切換,只是為了能再回到資料上,紮紮實實地整理過一次。撰寫過程中,看著眼前的資料,能否如實傳遞受訪者的訊息及提出能給讀者思考的觀點,是我努力的方向。


善用資源以激發創意 


分析和撰寫過程中,經常很需要一個「啊哈!」的片刻。與教授討論及同儕間的腦力激盪,正是產生這個片刻的重要時機。我的個性比較傾向什麼事情都自己想好,才向老師報告, 但常在卡住的地方停留太久。

於是和老師開會時,常常會得到一句:「都想過了還卡關的時候, 就是要來討論了…」,於是我鼓勵自己,建構論文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需要修正、改進之處,適度運用和老師約討論的機制,幫助自己疏通思考上的卡關,可大幅提升進度和效率! 

和同儕的討論則是令我珍惜的經驗,因為採用共識質性分析,共識會議就是一種同儕交流過程,每次兩位協同分析者對我想法的提問與挑戰,總會讓我停下來,重新檢視,進而看見更深的意涵與面向。能時常和正在撰寫論文的夥伴討論,可使創意源源不絕地產出。 


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寫完論文後,回頭過來看,做研究並沒有什麼捷徑。有些孤單、有些疲累,就讓自己休息一下、喘口氣,然後繼續往前走。許多談如何做研究的書,都會提到研究生會不自覺發展出第二專長,這部分我也有些經驗。

我的第二專長是家政婦,每當腦袋空白、情緒低落時, 就開始整理桌面、環境,在整理物件的時候,也在清理出腦袋或心理的空間,消化煩躁。 所謂的耐力賽,便是研究生能否理解並接納自己學習研究的路上,會這樣來來回回,如果能夠在每一次的混亂之後,又前進一些,那麼終究會往論文完成的目標邁進。

另一個耐力,指的是體力。開始寫論文之後的咖啡成癮加劇,不到夜裡寫不出東西來的慣性,讓我體力逐漸變差,幸好之前就開始培養運動習慣,讓自己在這種大腦高速運轉的時刻,能透過運動幫自己調節緊繃感。很多時候我覺得,睡覺和運動都很重要。因為真正需要用在書寫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更需要的是放空、讓思緒活絡、才能夠整理想法並條理分明地書寫下來。


口頭報告是學習與經驗交流的好機會 


獲選優秀論文獎以後,希望在學術研討會上不僅是分享自己的論文內容給聽者了解,更希望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有一些討論。因此在報告時把研究背景和方法都做了說明,以至於後面的結果與討論的時間就被壓縮。

面對聽眾可能對我的研究主題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一方面有些困惑不知道該講多深,另一方面則希望大家都能跟著我講解的脈絡進入這個研究的分 享,常會停留確認大家的反應,反而難以呈現自己報告的完整性。 

從同場另一位報告者不同方式中,我學習到能簡要地說出自己想分享的重點,著重在研究結果和後續的發想,之後再由大家來提問,或許較有機會在有限時間內,呈現出研究特色,引發大家的興趣及討論。因此我認為報告的過程,不只是一種知識性的交流,也是一種「知識傳遞」的體驗歷程,學習表達、並接收他人的回饋與訊息,以促使想法,這才是討論有趣之處。 

整體而言,能在完成論文後,得到學會評審肯定,除了開心之外,也覺得有另一個責任 是把我在意的研究議題—「被教養經驗詮釋對親職現象之影響」,繼續推廣,分享給更多正在與家庭工作的諮商心理師及心理衛生工作者。



前往瀏覽我的專業著作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