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從情緒與認知調節來因應壓力




作者:陳姝蓉

壓力反應的呈現,除了身體經常感覺疲累、倦怠之外,情緒上經常感覺焦慮不安、緊張、憂鬱、煩躁、生氣等也是很常見的反應。前一篇提到以運動來作為壓力調節的方法,此外,回到情緒本身,當個人透過接觸與覺察更了解自己的情緒時,練習透過一些方式以緩解情緒的激躁與不安,也可減輕個人對壓力的知覺和感受。


在此,我要再次借用薩提爾模式中的個人冰山隱喻[1]來說明要調節情緒,除了直接緩解情緒的激躁和強度,也可透過調整更深一層的觀點、想法和期待,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




(圖)個人冰山隱喻(引自江麗美、魯宓,2008,p55)




無效的情緒調節



意指無法成功地使原本激躁、或沮喪的情緒,透過不同的方式,達到和緩或平靜的狀態。這包括了無效的他人調節與無效的自我調節。



一、無效的他人調節:


當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一種方式是找朋友談一談自己煩悶和感覺有壓力的事情,並且透過談話中,得到對方的支持、肯定與安慰。也就是透過他人調節自己激躁的情緒。


但許多人面對情緒波動時,不太容易採取這樣的方式來調節情緒,一方面擔心講了之後對方怎麼看待自己,擔心被評論、指責,造成另一層的壓力。另一方面告訴別人自己無法處理與面對當下的處境,好像也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致使自己看起來不夠好、不夠勇敢或堅強。


有的時候則是想要採取這樣的方式,也確實找了朋友談自己的壓力與情緒狀態,但得到的回應不如自己預期時,也可能會產生挫折、憤怒、沮喪、悲傷或恐懼等等的心情。反而無法達到緩和或調節情緒的效果。



二、無效的自我調節:


由於難以使用他人調節的方式舒緩情緒,許多人會採取自我調節情緒的方式面對壓力。常見的自我調節方式是忍耐或壓抑--不表達這些感受以維持人際和諧。透過合理化對方的行為、或是說服自己,忍讓一下可以顧全大局,或許對方有一些難處,不需要太過計較等等,幫助自己度過難熬或不舒服的感受。


另一種常見的調節方式則是隔離情緒--面對自己內心的不舒服,則多以不在意、不重要的方式,試圖降低情緒對自己的影響力。告訴自己沒關係、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些壓力、或是人際挫折也不過如此,就好像比較不容易感覺到痛苦或難受。但這樣的調節方式,容易帶來另一個副作用,就是情緒的閘門被關閉,雖然感受不到痛苦,但也感受不到快樂。久而久之,對生活中的事物好像都沒什麼感受,平淡無奇,逐漸失去生活中的活力與樂趣。

                    



有效的情緒調節



上述不管是他人調節、或是自我調節,都無法使壓力或情緒得到舒緩。並非情緒無法被調節,而是,想要調節情緒,首要之務得要先接納「自己就是出現了這些情緒」。看見並感受情緒真實的存在,才得以面對、調節、舒緩,如果看不見、或不想感受,那麼要談情緒調節也是枉然。


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對他人感覺生氣、憤怒,只是一種自己對這個人或這件事情的感受,先接受自己就是產生了這樣的感受,才有機會向下探索,這感受從何而來。


因此,有效的他人調節,會建議找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或是可信任的朋友,透過自己的述說、也能被對方接納、理解,聽懂自己的困境,並給予適當的回應,則可逐步調降原本高漲或已經感覺快要爆炸的情緒。


而有效的自我調節,則是先接納自己當下的感受,減少在產生情緒時,又產生自責、否定自我價值的反應,更加打擊自己。進一步可透過深呼吸、緩步地行走,幫助自己原本激動的情緒可以稍微緩和,而後給自己一段時間,探索情緒的來源。




透過認知調節以舒緩情緒




情緒之所以產生,通常是一個人的經驗,對照於自己內在的價值觀和信念,符合的時候就會產生喜悅、滿足或被肯定的感受,但不符合、衝突的時候,則可能會產生憤怒、失落或被否定的情緒。讓我透過美英的例子,對照著個人的冰山隱喻,走一趟內在歷程,或許你/妳就能比較了解,情緒與認知的連動關係。


比如美英在很匆忙的時間內,完成了晚餐(行為),此時她內在可能有個「假設」是:當我像他人期待的好媽媽一樣,在忙碌的傍晚也還是親手做了晚餐,應該可以得到肯定吧?(觀點)可是孩子的反應卻是癟嘴不吃時,挑戰了這個假設更深一層,對「孩子的期待」是:「你能看見我的付出,並且肯定我的心意」(期待)。於是在這個期待落空的同時,也就產生了對自我價值的否定,浮現出來的是又失落又憤怒的情緒(感受),於是就忍不住開口罵了孩子,並且把飯菜收了起來(應對方式、行為)。


這可能就是3-5分鐘之間的互動,卻在美英內心已經走了一趟冰山歷程,顯示這樣的連結,對於美英可能相當熟悉,或許過往多年的生命經驗中,美英經常在照顧他人時都抱有一個想要被肯定的期待,也會假設照顧他人就會得到肯定,所以形成一種沒有意識的連結與情緒經驗的反應。


此時要調節這個部分的認知,有幾個不同的可能性。例如:可以跟美英討論,是否一定要親手做晚餐才是好媽媽(調整信念、對自己的期待)、或者當我選擇在忙碌的傍晚下廚,是我的決定或者是被迫的?若是自己想這麼做,那一定得要得到肯定才行嗎?(調整期待)。如果孩子並沒有出現肯定的反應,那麼是孩子否定了美英的付出嗎?或者只是因為孩子可能也有自己的狀態,而無法在此時表現出美英想要的反應(試著理解孩子的內在冰山),並減少美英自己的自我攻擊--像是自己已經做得這麼辛苦了卻還是失敗(調整對自己的觀點、想法)。


透過上述的整理,美英可能會開始重新檢視,若要當一個好媽媽,是否有別的作法?或者即使還是做了一樣的行動,但同樣的情景再發生時,美英因為已經了解自己的信念與期待,就有機會減少自動的連結,而比較不容易出現失落又憤怒情緒。或者,即使內在有些情緒的波動,但因為知道是自己的早年經驗連結,也可能可以忍住,不開口罵孩子、或者出現立刻把飯菜收起來這樣的行動。親子衝突減少,也就是移除了壓力情境,透過調節認知、調節情緒,進一步達到因應壓力的目的。


自我覺察、情緒與認知的調節,都需要花時間與心力,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在狀態,慢慢地幫助自己更真實地活在當下,才能逐步做出不同的選擇與反應。若是自覺很難透過自己的整理或者內在對話,達到這樣的目標,那麼找一位受過訓練的心理師,作為另一對眼睛,經由討論和對話,給予自己回饋,像是一個觀察員那樣,幫助自己覺察內在冰山的歷程,就會是另一種可行的方法。




註:本文是我為「風濕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平台」所撰寫,提供作為研究使用,經研究主持人同意,重新編輯後於滋心空間部落格上張貼分享。




[1] 江美麗、魯宓譯(2008)。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原著 John Banmen (2006). Application of the Satir Growth Model. The Virginia Satir Network.




延伸閱讀:如果憂鬱了,就好好地接受治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