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認識壓力--你知道壓力經常無聲無息地就來到你身上嗎?



Copyright: alexutemov



作者:陳姝蓉



現代人常常說:「我壓力好大喔!」但是壓力到底是什麼呢?「壓力」其實是一種個人面對生活情境和事件時,所知覺到的情緒或心理狀態,而這種知覺,怎麼樣的程度才叫做「有壓力」,常常因人而異。


因此,許多時候,個人面對生活時,很難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壓力,或者感受到壓力時,身邊的人又覺得不以為然,致使到底有沒有壓力這件事,常常成為眾人所困惑的狀態。談壓力時,必須先認識三個與壓力相關的名詞:



壓力源、壓力感、壓力反應


  1. 壓力源:就是導致壓力產生的事件或情境。
  2. 壓力感:就是面對壓力源所產生的感受,這部分可能受到個人對壓力源主觀認定的重要程度、以及期待自己能回應壓力源的程度。
  3. 壓力反應:應對個人的壓力感所產生的生理、行為、認知或情緒等反應。
  • 生理方面:會有口乾、頭痛、胸悶、心悸、胃痛、腹瀉或冒冷汗等。長期下來,產生偏頭痛、月經不規則、甲狀腺亢進、胃潰瘍、高血壓或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疾病的機會也大幅增加。
  • 行為方面:出現睡眠習慣改變、胃口改變或坐立不安的狀況。
  • 認知方面:覺得我很糟、什麼事都做不好、沒有人喜歡我等等。
  • 情緒方面:會有焦慮、易怒、害怕、擔心或憂鬱等反應。
         


案例分享



透過美英的經驗,我們來想想壓力是怎麼產生的


壓力源,也可以說是壓力事件或情境


美英(43歲)是個職業婦女,她和先生(45歲) ㄏ都有正職工作,平日晚餐以外食為主。近日先生與美英討論,兩個小孩(分別是國一、小五)正值青春期發育階段,希望美英能回家煮飯,先生認為這樣較為營養健康。


壓力感可能會因為美英的主觀認定和對自己的期待而有差異:

  1. 美英不同意先生的看法,認為外食無妨,也認為女性不必然要回家煮飯這件事情不會造成美英的壓力感,但是否後續引發與先生因意見不同而有衝突,則是另一個議題。
  2. 美英部分同意先生的看法,也認為飲食的營養度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但評估自己無法完成此任務,透過尋找並訂購比較衛生且食材搭配營養的店家當作替代做法。此事件不會造成美英的壓力感。
  3. 美英同意先生的看法,並且認為自己必須回應先生的期待(理想的自己),但因為下班後到孩子補習之間僅有1.5小時的空檔,還得變換菜色(現實的自己),當理想與現實產生落差時,使美英產生壓力感

壓力反應:以上述第3點,美英產生壓力感後的反應作為描述~

美英經過一個學期,下班後趕回家煮飯的行程,開始出現胃痛、煮完飯後吃不下(生理)、若煮完孩子不吃會暴躁易怒(情緒)、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是個很糟的太太和媽媽(認知),這些都是美英的壓力反應



上述對於壓力源、壓力感、壓力反應的定義,是一種相對簡化的描述,目的是期待正在閱讀的你/妳比較能具體感受這些抽象的詞語。然而,若能清楚辨識壓力情境,或許相對而言比較容易覺察和應對,但有另一種很常見但卻難以覺知的狀態,可能是慢性壓力。



慢性壓力常常不自覺地產生



慢性壓力,指的是上述的壓力源,使個人持續產生壓力感。通常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就可以說是一種慢性的存在。但這樣的壓力源,很多人處於不自覺的狀態,往往等到慢性壓力導致生理、情緒等壓力反應明顯出現變化時,才驚覺自己早已處在壓力中。


慢性壓力對於個人的影響,常見有幾種不一樣的情境或反應狀態:


1.面對壓力源不覺得是個壓力:


我在實務工作上,接觸到因為憂鬱或焦慮來談的個案常提到:「上班不就是這樣嗎?我不覺得這是個壓力啊,大家都這樣加班也沒事。」或是有些女性會這樣說:「大家不是都一邊上班一邊顧家嗎?好像我本來也應該要做這些才對!」


社會常見的文化規範—比如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上班或女性顧家好像天經地義,但現代社會的雙薪家庭可能正使這些角色內涵有所改變,而文化或價值系統沒有修正的情況下,容易使人無意識地忽略情境可能帶來的壓力感受,而不覺得該情境可能是個壓力源。


2.雖然感覺情境可能有壓力,但自覺可以應付:


另一種常見的反應是:「我知道加班帶給我壓力」、或是「女性一邊上班一邊顧家很累」,但因為期許自己能滿足他人(家人、主管、甚至社會角色)的期待,於是也有種默默地自我要求,要做到這些事情,即使感覺這麼做真的很累。這個狀態下,經常可感覺到個人對「理想的自己」能做到哪些事有一定程度的想像,所以持續在壓力情境中,努力使「現實的自己」達到這個理想。


3.覺知有壓力源,也產生壓力感,但缺乏資源或向外求助的行動:


再者就是知道情境帶給自己壓力,也感覺疲累,但不知道能如何改善這種情況。例如前面所提到美英的例子,若美英經過一個學期之後,雖然感受到自己出現某些壓力反應,卻仍堅持這樣做,那麼可能會使壓力反應更加惡化(例如出現憂鬱情緒、甚至對孩子的憤怒可能由責罵變成動手)。


但許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並不會求助。常見的理由是,這本來就是我該做的,如果告訴別人,會不會被別人認為我不夠好、我推卸責任?擔心求助成為一個對自己的否定,也經常是個人很難面對「現實的自己」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時,內在的一個挫折感,一旦求助,除了應證自己就是不夠好,還可能得面對外界的質疑,加強自己的挫敗感。


談到這裡,我想點出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生活上可能到處都存在壓力,而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覺知、或產生的壓力反應都不盡相同。希望正在讀文的你/妳,可以想一想,自己可能是哪個樣貌。有可能符合上述某些狀態,但也有可能不是,但重點是「觀察自己,並且想一想」。


「覺察自己的狀態」,是因應壓力很重要的起始點。因為若沒有覺察,很多時候早已被壓力壓垮卻仍然說著:「我可以」,這會使其他人、資源(不論生活上的協助、或是專業的藥物治療、心理諮商等等)都無法提供你真正的協助。唯有提早發現自己正處於壓力狀態下,並且產生壓力感、以及出現壓力反應時,才有可能及早應對與調整自己面對壓力的方式和抉擇。


至於如何覺察自己、以及覺察哪些重點,在下一篇文章,將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對於覺察的觀點和使用的方法。此外,運用簡單的評估和篩檢工具如:生活事件壓力量表,也可幫助自己檢視目前生活的壓力狀態。



註:本文是我為「風濕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平台」所撰寫,提供作為研究使用,經研究主持人同意,重新編輯後於滋心空間部落格上張貼分享。




延伸閱讀:自我覺察--練習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