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憂鬱與我--從圖文書認識罹患憂鬱症的經驗並學習與之共處


 

圖片來源:https://tw.123rf.com/profile_irfanfirdaus


作者:陳姝蓉


憂鬱症是什麼?我心情不好,就是罹患憂鬱症了嗎?許多人對於這個情緒性的疾病,常常會有一種一知半解的感覺。但若要去閱讀嚴肅的診斷標準或是教科書,又覺得太過沈重,或難以理解其內容,因而近日搜尋了一些比較容易閱讀的圖文書,以圖像搭配文字,說明什麼是憂鬱,而憂鬱可能對一個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如何面對和治療憂鬱症。

圖文書的好處是輕薄短小,不用耗費極大的篇章,但能透過圖像更直覺地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緒、狀態。或許憂鬱的經驗也是如此,很難用文字具體的傳達,但是看著圖畫裡的憂鬱主角,被理解的感受就能油然而生。


什麼是憂鬱?罹患憂鬱症時該怎麼辦?




如果你想有系統地了解憂鬱症的診斷、症狀、篩檢和治療過程,相當推薦這本工具圖文書。作者整理了詳實而且豐富的醫療知識,但不會太過沈重、複雜。並以小鬱這個角色,將憂鬱症具體、外化,讓讀者一目暸然,並且知道憂鬱症並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而是一種身心失調的表現。

書中以「憂憂子」代表憂鬱情緒,以「小鬱」代表憂鬱症,清楚說明「症狀-憂鬱情緒」和「診斷-憂鬱症」是不同的,幫助讀者認識兩者之間表現的差異。這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因為多數民眾對於憂鬱情緒和憂鬱症經常混為一談,除了平時很難正向面對「憂鬱情緒」也害怕憂鬱等於憂鬱症,而迴避不談,錯失治療時機,反而造成更大的身心困擾。

此外,本書也清楚說明輕鬱症、憂鬱症、青少年憂鬱症的差別,以及相關之診斷,包括躁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強迫症等,幫助讀者理解與憂鬱情緒相關的症狀與疾病。

當然,不只有診斷,如何預防憂鬱症發病,對青少年、上班族、家庭主婦等好發族群,都說明了心理保健的方法,以及正確的治療觀點,我覺得是全面認識憂鬱症的入門好書。


這本漫畫的作者本身也曾罹患憂鬱症,除了自身經驗,他同時訪談了其他憂鬱症患者的經驗,已將近20個案例,幫助讀者認識憂鬱症可能產生的不同現象,並在說故事時,提醒相關疾病的誘發因素、症狀及不同的應對與治療模式。

作者以第一人稱,和助手金子兩人的問答,釐清平時對憂鬱症的誤解、困惑,都是很常見的議題,並提出對憂鬱症的各種觀點,幫助讀者對照自己的經驗,建立對憂鬱症更多面向的認識。



當我罹患憂鬱症,那是怎麼一回事?



以下兩本書,作者本身都曾罹患憂鬱症,並且為之所苦。但將這些經驗,公諸於世,我想除了作者自身面對疾病的勇氣,似乎也想要同理正在憂鬱深淵的同伴們,知道彼此有多苦,並且鼓舞彼此,看看遠方,隧道可能有微弱的光,指引著出口。



整本書都只有黑色的線條和文字,時而雜亂時而有序的筆觸,反映了憂鬱症患者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困擾。憂鬱讓人感覺沈重,但伊莉莎白始終幽默以對,書中有不少她自娛娛人的說法,或許能讓你在憂鬱中也會心一笑,感覺深深受到同理。

故事順著作者伊莉莎白的生活演變而寫,提到(1)憂鬱症的徵兆、及可能誘發憂鬱的生活壓力,(2)描述憂鬱的經驗,包括情緒改變、思考變得負向、行為也開始混亂。當憂鬱產生時,伊莉莎白談了不少(3)對人際的衝擊,以及自己怎麼誤解朋友想提供協助的行動,導致人際孤立,(4)病情惡化時,可能出現自殺意念。(5)開始求助,嘗試各種民俗療法,並且服藥、接受心理治療。


作者 馬修 約翰史東 是個畫家,在這本書當中,他將自身體驗過、很抽象的「憂鬱經驗」變成具體的「黑狗」,讓人更能體會到被憂鬱入侵導致生活混亂,是怎麼一回事。當黑狗出沒在主角的身邊,干擾自己看世界的眼光、與體驗世界的感受。當黑狗無所不在,生活受盡干擾,卻也無法掩飾這巨大而無所遁形的存在。馴服黑狗的過程,則充分展現憂鬱不會消失的特質,唯有找到與之共處的方式,拿回生活的主導權。


當我的家人罹患憂鬱症,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憂鬱症影響的往往不只是個案本身,而與個案一起生活的伴侶、子女、父母,都可能因而感覺困擾、不知所措,有時甚至會指責個案帶來家庭的混亂,反而不利於陪伴個案,或是造成個案的另一層壓力。因此幫助憂鬱症個案和家人一起認識憂鬱,我覺得也是疾病復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這本書是由「你的心是否也住著一隻黑狗」的作者-馬修與其伴侶-安絲莉共同編寫創作的,由安絲莉描述(1)如何觀察個案可能出現的憂鬱症狀,(2)當個案拒絕接受協助,照顧者可能感覺挫敗、無助的情緒,(3)分享照顧者可能使用的無效行為或話語,(4)教導照顧者還能說什麼、做什麼,讓個案感覺有幫助。(5)幫助孩子理解大人的憂鬱與他們無關,(6)陪伴家人能找尋有用的資源。最重要的是,(7)提醒照顧者得要做好自我防護措施,才能持續提供個案陪伴,不跟著一起掉入憂鬱的漩渦。我建議兩本書一起閱讀,讓個案和照顧者都知道怎麼一起面對憂鬱,擁抱黑狗。


我相當推薦這本書,尤其是個案是年輕的父、母,通常在很憂鬱的時候,很難告訴孩子,自己怎麼了。這本書從孩子的眼光,看爸爸或媽媽變得很奇怪,並用孩子能懂的語言,解釋憂鬱是怎麼回事,幫助他們理解憂鬱出現在爸媽身上時的現象,而憂鬱症狀也會影響爸媽和孩子的互動,導致親子關係改變。當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症狀,很容易將改變歸因到自己身上,適當的釐清,幫助孩子知道疾病產生與自己並沒有絕對的關聯。這能減少孩子在父母憂鬱時感覺到被忽略或受傷的經驗,也可以幫助父母在復原的歷程中,減少自責與對孩子的愧疚感。


以上是我自己閱讀篩選後的推薦書目,較為簡單、易懂,市面上關於認識憂鬱症、以及憂鬱治療、處遇的工具書相當多,讀者若想多認識,鼓勵大家可自行搜尋。



演講邀約請點擊此連結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談父母陪讀與陪考 專題




作者:陳姝蓉


說到父母陪讀與陪考,常常出現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場景,意即父母比孩子還著急、焦慮,常常會過於代勞,或者覺得孩子搞不清楚狀況,而出手干涉。既無益於孩子的學習,反而增加親子衝突。過去在專欄與部落格中,曾針對不同年齡層,撰寫父母可以如何思考自己陪讀、陪考的親職角色,在此加以整理,提供各階段父母作為參考。


國小階段



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
幫助孩子長記性-善用聯絡簿的小撇步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老師和家長是「分工合作」,不是幫你把責任外包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孩子從學校畢業,也從你手上畢業了嗎?
[家園。風 專欄] 「我的孩子適應了嗎?」心理師:面對銜接焦慮,父母可以成為穩定後盾



國中階段




高中階段



[家園。風 專欄] 走過「家有考生」這條路,心理師媽媽的過來人建議
[家園。風 專欄] 等待果陀的學測生們,需要跨越的是大考,還是不確定的未來?
[家園。風 專欄] 學測考不好,都怪108課綱?探索歷程與考試成績背後的矛盾焦慮
[家園。風 專欄] 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即使繞了一大圈,人生也不會有白走的路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離婚決策中的親職思考 專題





作者:陳姝蓉
 

每一對伴侶結婚的時候,想的是共創美好的未來。但越來越多的夫妻卻無法攜子之手、與子偕老。當婚姻窮途末路,離婚成了兩人不得不的選擇時,孩子往往是最沒有權力、卻最容易受影響的家庭成員。在此專題中,想要談談離婚決策過程中,孩子的經驗、處境,以及如何和孩子談父母即將離婚的這件事,以減少大人的愛恨情仇對於孩子的衝擊與影響,雖然當不成夫妻,但仍是孩子們的父與母。


我們要離婚了-當父母決定分手時,請告訴孩子

與孩子談離婚的繪本故事

[家園。風 專欄] 當愛情逝去,愛的結晶該怎麼辦?談離婚後的監護權之爭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從通姦除罪化談起,外遇到底如何影響一個家?



推薦影片:


由臺灣父親權益協會 參與鏡電視拍攝的兩支「探討擅帶、阻擾探視與親子離間議題」短紀錄片


家的進行式:離婚父母篇(請點擊文字跳轉連結)

家的進行式:離婚孩子篇(請點擊文字跳轉連結)



推薦其他作者文章:



「玫瑰之戰」嘎然而止的童年:談離婚親權爭奪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婚姻故事」也是離婚故事:與另一半對簿公堂前,請先想想

面對離婚砲火,保護孩子不被犧牲的四個步驟

別讓孩子成為親權爭奪中的最大輸家



演講邀約請點擊此連結







壓力與憂鬱專題:現代文明病該怎麼辦?



 

作者:陳姝蓉


關於自我檢測:透過數據提升自我覺察


壓力自我檢測工具:生活壓力事件量表

憂鬱自我檢測工具:憂鬱量表(董氏基金會)



關於壓力與如何調節壓力



認識「壓力」--你知道壓力經常無聲無息地就來到你身上嗎?

自我覺察--練習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

動起來--你知道運動也可以紓壓嗎?

從情緒和認知調節來因應壓力



關於憂鬱與治療策略



憂鬱與我--從圖文書認識罹患憂鬱症的經驗並學習與之共處

如果憂鬱了,就好好地接受治療吧

使用「心理諮商」幫助你面對壓力、調節情緒

[家園。風 專欄] 你諮商了嗎?談「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介紹諮商能做什麼...



社會支持



[家園。風 專欄] 世界心理健康日:接納脆弱、洗除汙名,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傷痛與挫折的社會



演講邀約請點擊此連結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



Copyright: uximetcpavel


作者:陳姝蓉


前陣子有機會和一群小一新生家長談談幼小銜接,準備過程,發現一些很不錯的繪本,分別可以從孩子上學的不同適應面向,陪孩子擴充對於上學情境的想像和理解,並且有機會與孩子談談及將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和故事中的主角,相同或者不同的情緒。

在另外一篇運用繪本和孩子談離婚的文章中,曾比較詳細的說明為何繪本對於學齡前期、或是低年級的孩子,有所幫助。主要是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對於現實的理解比較片段,侷限於眼前所見的事物,對於沒有經歷過的情境,容易出現不切實際的想像,進而可能產生過多的擔心、焦慮或害怕。而繪本經常能將這些情緒具體化,幫助孩子能以眼前所見的故事,將自己模糊的焦慮感,加以表達,幫助身邊的成人得以理解孩子的經驗,使繪本成為孩子與成人的溝通橋樑。

由於現在許多孩子第一次的上學經驗是幼稚園,因此此篇文章所選取的繪本,也適用於即將上幼稚園,以及要從幼稚園轉銜到小學的孩子。


與分離有關的主題



   
這是一本韓國的繪本,與台灣相似,主要育兒的族群是母親,因此以孩子與媽媽分離之後,一邊想念媽媽,記得媽媽提醒的話語,知道自己只要再等等,就能見到媽媽。於此同時,也能一邊探索新的環境、認識新的朋友。彷彿媽媽的話,以及相信媽媽會再出現,是孩子存在新環境的一股內在支持力量。我很喜歡書中使用大量溫暖柔和的色調,以及不同的動物角色,幫助孩子感覺到被包圍、陪伴。而最後跟媽媽一起牽著手走的背影,我想應該是讓孩子們能感覺到安心的吧。


這也是一本韓國的繪本,但與前一本不同,不只有孩子的想法,媽媽的想法也加入其中。打開繪本,左邊是媽媽上班的情境和心情,右邊則是孩子在學校的狀態。時間前進著,雖然媽媽和孩子在兩個不同的空間,但卻掛記得對方,心中有彼此。想到媽媽也會惦記自己,或許也是一種被愛的感受,而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即使媽媽無法準時下班,但那想要見到孩子的焦急心情,或許也能透過圖片讓孩子理解,最後母女一起在床上各自說著今天發生的事,也是親子之間最歡樂的交流時光。
  

這是義大利的繪本,由兩位心理學家創作,是一系列關於「我做到了」的成長繪本。故事由一個孩子開始述說自己對於上學的恐怖想像,而媽媽則溫柔的回應,安撫孩子對不同情境的擔憂。就在孩子和媽媽的問答之間,媽媽陪著孩子來到學校,透過孩子把學校想成是外太空的探險,而讓擔憂變成一種挑戰,而當放學奔向媽媽的懷抱時,也像是順利完成了厲害的任務,而有了成就感。繪本後半部,還增加了寫給父母的指引,是新手爸媽很有力的輔助資訊喔。


對陌生情境探索的相關主題




查理和蘿拉是兩個英國的小朋友,有一系列生活繪本,同一個主角的不同情境,往往也能幫助孩子產生熟悉感,好像是聽朋友的故事,透過他們的經驗,想像自己要去上學的處境。而這本書正是蘿拉對查理發出疑問「為什麼需要上學」「上學對我有什麼幫助」?其實是蘿拉為自己不想上學的擔心,找了諸多理由。

編排上轉圈圈、歪歪扭扭的圖片與文字,就好像小孩不按牌理出牌的思緒,除了增添樂趣,若您的孩子也是常常突發奇想,可能會覺得終於找到同伴的感覺。經過查理和蘿拉的對話,蘿拉發現上學沒那麼恐怖、還算有趣,而查理也順理成章說:我就知道你會喜歡上學,再次給予妹妹的初體驗肯定與支持。


陶樂蒂第一天上學,不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經驗,透過陶樂蒂的眼光,讓閱讀的孩子知道,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哭泣的、流鼻涕的、想念家裡寵物的、只想吃午餐的、安靜的、活潑的,各種情境的孩子,都可能出現在學校,除了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每個孩子有差異,一方面能接受自己也有獨特性,出現特殊的狀況也沒關係,另一方面也能對跟自己不同的同學們,產生同理心。


這是一本台灣作者原創繪本,裡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上學的原因,幻化成不同的動物,並且對於上學的路上、以及校園生活有著相當奇幻誇張的想像。當孩子變身之後,好像變得更有力量,讓上學變得有趣,充滿幻想的空間,允許孩子在奇想的世界裡,消化自己對於上學的恐懼和不安,克服上學過程的擁色、學校老師的生氣、同學的嘈雜,是很有創意的一本書。

這也是我喜歡繪本的原因,孩子的內在有許多的幻想空間,無法表達,也無法被大人所理解。但若能透過說故事給孩子聽,幫助孩子能自己在圖畫和故事情節中自己轉化這些幻想,或許無法具體衡量孩子從繪本中學習到什麼,但若大人願意相信繪本的力量,也願意允許孩子的想像飛舞,那麼這個過程就可能發生,孩子消化了情緒後,也就比較有機會適應當下的處境。


這本書很特別,主角是「學校」,將建築物擬人化,想像著一群小孩衝進校園之後的情景,因而感覺緊張。很多時候,年紀小的小孩,容易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覺得只有自己如此害怕、如此擔憂,但是當故事將視角放在學校上的時候,孩子會跟著把焦點轉移,進而發現不是只有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其他人、甚至學校,也會不安、也會對即將到來的事情感覺焦慮。大家都有類似的情緒,會產生普同感、覺得自己不孤單,從而得到安撫。


上學情境的工具書



工具書,顧名思義就是其工具性大於故事性或創造性。然而,以繪本為主的工具書,當然還是相對輕鬆、活潑,容易被孩子理解與接受。這裡與大家分享的兩本工具書,都是日本的繪本,因此某些上學的情境可能跟台灣略有差異,但對於安全的提醒、學校環境適應的基本概念是相同的。


這本書可能對已經上過幼稚園的孩子來說,稍嫌簡單。但我覺得很不錯的是,包括如何使用抹布、掃帚畚箕、各種瓶蓋、以及雨傘的使用等等環境維護、自我照顧的工具,都一並說明了。這也提醒爸媽們,上學不只有讓孩子學習課業的內容,如何透過學校的團體生活,幫助孩子逐步發展成更獨立、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個體,是更基礎、重要的目標。


比起物品使用圖鑑,我個人更喜歡生活與安全圖鑑。因為更全面的教導孩子該如何關注自己一個人的情境,像是上學的禮儀、過馬路的安全、在學校吃午餐的規矩,甚至一個人看家要如何注意自己的安全。我自己便有這樣的經驗,在孩子年紀較小時,偶而得讓他們自己在家,不免擔憂。但現在有這樣的工具書,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可能的情境,好像具體而且有了引導的方向,很推薦給爸媽們使用。

上學是每個孩子成長必然會需要適應的歷程,怎麼讓孩子減少對上學的抗拒,提升對上學的正面觀感,而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學校情境,父母的陪伴、適當以繪本作為輔助,我想可以事半功倍。當然,上述所推薦的繪本,試著以不同的面向做整理,但坊間還有更多相關的繪本,鼓勵父母們能善用圖書館資源,與孩子一起共讀。


活動邀約由此去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青少年憂鬱與自傷自殺專題集結




2022年九月份,應人本教育札記編輯邀請,為青少年自傷自殺專題撰寫家長如何陪伴青少年度過憂鬱的文章,並且錄製一集podcast。回顧執業的歷程,我對憂鬱的青少年並不陌生,也曾經歷不少父母面對自己孩子憂鬱時的不知所措。故想藉此機會,整理過去撰寫與青少年憂鬱,以及自傷自殺議題相關的文章,在此頁面中,提供有需要、以及想要多瞭解的青少年、父母、教師、民眾們能一次閱讀瀏覽。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請點選標題連結進入量表。此為董氏基金會之線上憂鬱症檢視量表,想要多瞭解自己情緒狀態的青少年,可透過此量表自我檢視,完成後會得到量表之統計分數及相關的回饋與評估意見。


講者/作者:陳姝蓉


Podcast [我人本、我知道]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31 我的孩子想自殺,我能怎麼做?feat.陳姝蓉諮商心理師

[udn鳴人堂] 自殺率升因高樓增加?政策無法接住「墜落」的少年才是關鍵

[人本教育札記 399期] 陪孩子走過暗夜幽谷--如何成為成為好好接住孩子的人?

[家園。風 專欄]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

[家園。風 專欄] 高材生自殺事件背後:要孩子「提高挫折忍受力」之前,父母和社會能否先允許不完美?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陽光背後的陰影,你看見了嗎?從三浦春馬的驟逝談起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我不懂你,但我愛你--談如何陪伴憂鬱症子女

是叛逆?還是憂鬱? 

如何接住憂鬱墜落的星星?--從情緒調節談青少年自殺防治

憂鬱與我--從圖文書認識罹患憂鬱症的經驗並學習與之共處


以下推薦 人本教育札記399期專題文章 以及 PODCAST訪談


[人本教育札記 399期]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

Podcast [我人本我知道]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27 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升高,自殺防治能怎麼做? Feat.張書森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28 「以學校為本位」的自殺防治計畫,如何協助學生? Feat. 李佩珊 高雄市左營高中進修部 輔導老師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29 製作 《青春發言人—自殺專題》的心路歷程 Feat. 鄭淑麗 企編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30 為自傷青少年撐一把傘 Feat. 陳毓文 台大社工系教授

#青少年自殺自傷,怎麼了?EP32有你,真好! Feat. 陳質采醫師、婷婷好友小歡與小嘉



演講邀約請點擊此連結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與孩子談離婚的繪本故事

 

Copy right:Nau2018


作者:陳姝蓉


當爸爸媽媽決定要離婚的時候,要與孩子談離婚這件事時,當孩子的年齡落在10歲以前,可以透過繪本作為輔助,幫助孩子理解家庭成員即將有一些變動,而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

之所以需要繪本的輔助,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發展階段,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想像什麼叫做離婚,而離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10歲以前,若以就學的階段來分,又可分為學齡前期-也就是讀幼稚園的時期,以及學齡期-也就是國小階段,尤其是中、低年級的時期。而繪本的圖像、顏色、主人翁的故事經歷,都可以幫助孩子建構對父母離婚後,自己處境的體會和想像。


理解孩子認知事件的能力限制



皮亞傑的發展階段來看,學齡前期的孩子,和學齡期的孩子,思考狀態又有些差異。

1. 幼稚園階段的孩子:

也就是學齡前期這個階段,認知發展上屬於運思前期,對事物的思考,因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雖然可以思考,但對事情的理解通常侷限於已知的部分,有時對事情的想像也不合邏輯,且不具保留概念,也不具可逆性。

這樣的特性,對幼稚園的孩子而言,對父母離婚事件的想像,可能會有一些不合現實,像是媽媽走了之後就不會再回來(不可逆性、無法保留); 媽媽離婚之後,就不是自己的媽媽了(將離婚後不是妻子的角色,錯誤的連結成也不是母親的角色); 媽媽一定是不喜歡我了所以才走的(因為以自我為中心,常常覺得很多事情都與自己有關)。

類似這樣不合邏輯的思考,很容易引發孩子內在的不安和焦慮,因為這些感受,如果成真,想起來都是很恐怖的。

2. 小學中、低年級階段的孩子:

也就是學齡期這個階段,認知發展上屬於具體運思期。對事物的思考,開始可以運用過去的經驗去理解,也比較能以邏輯去推理。對事物開始出現保留的概念,也具有可逆性。

因此,當這個階段的孩子得知父母即將離婚,可能會以過去父母如果吵架的經驗來推論,像是媽媽以前回外婆家,過幾天就會再回來,就會知道,媽媽並不是不見,而是暫時離開後會再出現。但離家和離婚畢竟有些不同,此時在這些情境的差異上,也就是父母需要協助孩子理解的。

若沒有經過大人的說明,而使孩子經歷到與自己初次理解的狀態不同,像是以前媽媽都會再回來,但這次媽媽卻一直都沒有回來。不知所以的狀態,還是可能出現一些不合邏輯的幻想,如同前面學齡前期的孩子一樣。


適用於不同情境的繪本



繪本的主題,雖然談的都與離婚有關,但關注的焦點略有差異,以下選取幾本從不同面向探討父母離婚時,孩子經驗的繪本,與父母們分享:


這本書用小王子所住的國家,像是被噴火龍攻擊之後,分裂成兩半。象徵著爸爸和媽媽的離婚,好像讓孩子內在也感受到分裂,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一半。以前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的,現在都只各自擁有「一半」。這種不完整的感覺,或者是分裂的失落感,是孩子常有的情緒。而生動的噴火龍,可以將孩子心中被攻擊而後分裂的感受可以具體化,但是透過爸爸和媽媽用各自的方法,讓一半的國度再次完整,孩子好像也可以重新整合,分裂後的自己。


這本和「爸爸一半、媽媽一半」有些雷同,談的是父母離異後,所感受到分裂的經驗。但不同之處在於,繪者從父母還沒分開的衝突開始談起。當父母有爭執時,雙方的不愉快,可能帶給孩子一些不安和恐懼的經驗。若是如此,一個人是否好過不適合的相伴?而這過程中,孩子還是能感受到媽媽溫柔的聲音,和爸爸可靠的臂膀,知道自己並沒有失去任何一方,只是,當我們家,變成爸爸家和媽媽家的時候,生活的處境會有一些調整。可以跟孩子一起想想,父母沒有離異時的爭吵,孩子並沒有得到陪伴,而父母分開後的時光,反而能保有與各自一方的幸福感受

類似主題的繪本,還可看看: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我有兩個家我的爸媽離婚了


這本書蠻適合有不同的手足,要分別和離婚後的爸、媽同住的情境,與孩子們分享。書本用三顆不同顏色的氣球,代表三個不同的孩子,以及他們各自所屬的物品。當爸媽即將分開,而原本住在一起的手足也將分離,家裡的這些東西該怎麼辦呢?屬於我的、你的,還有我們的。小小孩或許看不懂文字,但看著同一個顏色,就好像知道是某個人的存在,更超越文字的說明。而最後,說故事的那個孩子,畫了一幅有三個顏色的圖畫,把手足三人的顏色都放在裡面,象徵著雖然物理空間即將分離,三個人的內在卻都有一個彼此存在的狀態


這本書從熊爸爸、熊媽媽相愛、爭吵開始說起,小熊寫了紙條問爸媽說:「我覺得你們再也不愛我了」。父母攻擊彼此的語言和氣氛,很可能也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攻擊、或不被愛的感覺,而這需要父母在處理彼此關係時,需要留意之處。而熊爸爸、熊媽媽終究離異而分開居住,小熊開始經歷到父母各自有了新的對象,或許大人們彼此之間可能還有些嫉妒、互相討厭的感覺,但對小熊來說,這些都將是生活裡的新成員。故事後半段描述了父母如何在離異後,確保自身對孩子的愛,且幫助新的伴侶,能融入孩子的生活,以陪伴孩子適應父母離婚後的新生活與處境


這本書的文字偏多,比較適合與學齡期孩子談父母離婚的情境時使用。書中很具體地討論了:爸媽為什麼要離婚?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爸媽離婚之後、與爸媽其中一人同住、與爸媽團聚、擁有兩個家、慶祝節日、如何開口跟朋友說?認識爸媽的新朋友、與繼父或繼母同住、新來的兄弟姐妹等等議題。雖說是相當完整的以圖文的方式描述了爸媽離婚後的種種可能處境,但對於年紀較小,或沒有類似處境的孩子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概括理解與吸收。但對於學齡期的孩子,則可以針對即將發生的情境,用故事主角的經驗,加以說明。


繪本僅是幫助您了解孩子的媒介



有些時候孩子的情緒、經驗或想法不完全與繪本中提到的相似,建議父母使用繪本說故事時,也須保留一定的開放程度,接納孩子獨特的狀態。避免因為自己的著急,擔心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決定,而一直想要得到孩子讀完之後,他的觀點或想法,是不是知道爸媽怎麼了,或者可以體諒父母的決定了。

試想,有時大人要接受一個自己不想要或不喜歡的情境時,是不是也需要一點時間?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讀完繪本之後,或許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媽媽也有類似的狀況,如果孩子聽完有想到些什麼,都可以分享」。以較為開放的方式,邀請孩子談談聽完故事之後的感受、聯想、或者困惑。於是父母可以有個機會為孩子澄清、說明,或者理解孩子的感受。但如果孩子不想說,或沒有特別的想法,也需要接受,或者孩子就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想一想。

這樣開放的方式,或許孩子會有一些不如父母預期的情緒或想法,若一時半刻,想不到合適的回應方法,也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明,讓我想一想好嗎?」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意他的感受,不一定要立刻回答,並且也可以示範,有時候沒想到什麼,也沒關係。講故事的時候,避免制止孩子的情緒,像是:「不要這樣想,我們不會丟下你不管」。而可以用理解的方式回應,像是:「好像真的擔心故事裡的狀況會發生,爸爸/媽媽知道了。」


離婚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簡短地整理不同主題的繪本,希望能幫助正在經歷離婚的父母,手邊有一些可用的素材,陪伴孩子度過父母關係的變動時期。



延伸閱讀:我們要離婚了--當父母決定分手時,請告訴孩子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我們要離婚了--當父母決定分手時,請告訴孩子

 


Copyright: bialasiewicz


作者:陳姝蓉



一直以來,在我的工作與生活當中,不乏有想離婚、正在離婚、或是已經離婚的父母,問到關於「怎麼跟孩子談離婚」這件事?

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說明,夫妻兩人決定分道揚鑣這件事。這中間的緣由,對彼此的怨恨,都要讓孩子知道嗎?如果不說,那是否也就找個理由,說爸爸、或者媽媽以後不會住在一起,這樣就好了?

很多父母都會說,離婚受影響最大的是孩子。但若兩人緣已盡、情已絕,就是不想看到彼此,那又該如何讓孩子知道,父母做了這樣的選擇,並且好好理解孩子在這過程中可能會受到的衝擊,在自己適應恢復單身之後的生活,也能盡力幫孩子適應新的關係變動。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知父母將會分手



我認為父母要分開,需要讓孩子知曉,這很重要,所以要單獨寫一行!

如果你/妳覺得自己難以開口,那可能要先想想,那個無法開口的困難是什麼?有些時候,父母不想講,是因為自己也還沒真實地面對離婚這個決定、或恢復單身的處境。有時候,父母也可能會擔心,自己提及離婚,可能會碰觸過往不愉快的回憶。但這些仍是父母自身的狀態。若因為這些因素而無法跟孩子談,或許可以想想,有沒有人可以幫忙自己,處理這些情緒,或陪伴共同告知孩子離婚這件事。

學齡前期~國小中、低年級的孩子,比較困難想像何謂離婚,離婚後可能發生甚麼事情。因此,可以運用繪本,協助孩子理解他「將會」經歷的真實狀況,像是爸爸或媽媽其中一方可能會搬家。或者以後自己可能會和其中一方同住,卻偶而會去另一方家裡度假。有時手足也可能分開,有時家裡會增加一些其他的家人,像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人。

國小高年級~國中以上的孩子,或許在學校、或者文章、媒體上聽過什麼事離婚,因此,除了告知將會發生的現實之外,也可簡要說明分手的原因,幫助孩子理解父母決定離婚的考量。比如說,雙方因為外遇、債務、或者工作等等因素,無法繼續相處,所以決定分開,但不需要鉅細靡遺地將兩人爭吵的內容或事件的細節告訴孩子。


請在事情發生之前讓孩子知道



有些正在處理離婚事宜的父母,會想著,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些,怕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或者會覺得,反正到時候木已成舟,孩子看到就會曉得。但殊不知,什麼都不知道,卻在一覺醒來,發現爸爸、或媽媽搬走了。或者,被通知要跟其中一方搬出原來的家,這個不知所以的驚恐,可能比知道爸媽要離婚這件事情還更令孩子創傷。

因為孩子無能力想像、理解到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更遑論是消化這些驚恐的感受。那這樣的經驗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傷痕,像是埋下一種不安的種子,感覺有些不好的事情,總會在不經意之中發生,而影響孩子面對變動的解讀和感受。

因此,不管父母做了什麼決定,請在行動之前告訴孩子。像是,父母決定要去辦離婚手續,請不要都簽了離婚協議書,才回來丟下一句話給孩子說:「今天我跟妳媽離婚了」。請試著讓孩子知道,父母雙方做了這個決定,即將要去做這件事。像是:「我跟媽媽決定要離婚了,在做這件事情之前,想先讓你們知道。辦好手續之後,媽媽會搬走,另外找一個地方住。」像這樣對於這樣現況的說明和表達,有助於孩子對於未來的狀況有較為具體的理解。

主動向孩子提起,也是提供一個機會,讓孩子有機會表達他們對父母離婚這件事情的感受和想法,否則有時候,當孩子意識過來的時候,其中一方可能已經離開,不只親子無法在當下好好道別,處理分離,也可能無法為父母日後的共親職,奠定合作的基礎。


試著接住孩子的情緒和反應


為何我說「試著」?因為,當父母雙方面對自己將結束一段關係的時候,可能早已心煩意亂,不管是提離婚的,或者是被離的,都有各自的情緒要處理。這就是為何有些父母根本不想,或沒心思跟孩子談自己已經決定要離開對方的這件事。

但若延續前文的觀點,在行動前讓孩子知曉,父母即將離婚,可以降低離婚事件對孩子的衝擊,以及後續可能帶來的影響。可是,真的說了之後,也不是就這樣結束了,孩子可能會出現幾種常見的反應。

1. 想撮合和挽留父母雙方:

如果孩子原本跟父親、母親雙方關係都不錯的,可能會想要撮合兩人,試試看是否有機會讓這件事情不要發生。於是可能會一直重複詢問:「為什麼麼要分開?現在這樣不是滿好的嗎?」或者「媽媽你不要走嘛,爸爸你留下來啦...」之類的反應。有些孩子可能不會直接表達,而是默默地創造一些得要父母一起出現的場合,讓雙方不得不碰面。

此時,若感受到孩子有這樣的心意,則可以回應孩子:「我知道你真的不希望爸爸跟媽媽分開,但或許你現在很難明白為什麼大人做了這樣的決定,但爸爸媽媽分開以後,還是會繼續陪伴和照顧你」,先試著反映和同理孩子的期待和感受,確認離婚還是會執行,但給孩子保證,能有穩定的親子關係。

2. 擔心父母的離婚可能是自己的錯

如果之前的親子關係本來就有一些界線不清楚的狀況,像是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常常跟孩子說,就是你們這樣不乖,所以每次爸爸回來都覺得我沒把你們管好。於是,得知父母要離婚時,就會想說父母的爭執是否因為自己而起。

有時,我覺得困難的是,父母也將自己的事,推到孩子身上。但若父母也意識到,離婚是大人雙方的決定,與孩子無關,此時就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有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我們討論過之後,覺得有困難繼續一起生活,跟你沒有關係,不是你做錯了什麼才導致爸爸媽媽決定離婚的。」

3. 什麼都不說,假裝沒事,但開始有其他行為、學習或情緒的問題

如果原本孩子就屬於比較少話、難講心事的特質,父母則可以稍微觀察一下,孩子在大人離婚的前後,是否出現和平常不一樣的行為和反應,如果有的話,可以試著跟孩子說:「我猜爸爸和媽媽離婚可能會對你造成一些影響,如果你有什麼想法的話,可以跟我說,或者,找一個你比較聊得來的老師、同學,跟他們講講你的心情」。

4. 擔心自己沒有人要

有時選擇離婚的一方,可能會像是一個拋棄者。我之所以說「像是」,是因為先下決定的人,不一定是想拋棄對方的人,比如得知伴侶外遇後,決定要離婚,此時很難說是誰拋棄了誰。但這個狀況,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自己也被那個離開的一方給拋棄了。這種情緒上的傳遞,有時需要提供孩子更明確的保證,像是前文所說:「爸爸和媽媽雖然離婚,但也都還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不需要失去誰。」幫孩子建立安全感,降低分離焦慮。


每個人在結婚的當下,都不會想要走上離婚這條路,但若不得不做了這個決定,要怎麼帶著孩子走過這個生活情境的變動,不論是和其中一方父、母分離、搬家或轉學,或是留在原來的住所,但接受有親近的家人離開、或新的家人住進來,「告知」這個舉動,都會是第一步。而在告知的同時,向孩子確保,他/她不會是自己一個人,你/妳會在孩子的身邊,一起面對並適應新的情境,是相當重要的。



延伸閱讀:與孩子談離婚的繪本故事



2022年6月5日 星期日

整理--是生活空間的整頓,也是心理空間的重新歸類


 


Copyright: marinadreams


作者:陳姝蓉



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常常越到寫報告、考試的時候,我就會起來整理書桌。這個習慣到了研究所寫論文的時候,更加明顯。許多人也笑稱,研究生很容易在撰寫論文的苦悶階段,發展出第二專長--而我的第二專長就是家政婦。

這樣的習慣,延伸到畢業之後,不自覺會以整理家中的某個地方,作為整理情緒與生活的方式。剛開始我認為是環境不那麼混亂,可以穩定心情與生活步調。但後來漸漸認為,「整理」本身,就是一種調節情緒與整頓思緒的方式。



只進不出--會使一個人的心變得雜亂



現代人生活步調很快,每天要處理大量的訊息,老闆的指示、客戶的要求、專業上的SOP、小孩學校與補習班的各類群組、甚至家庭與家族裡的大小事。許多人為求盡責,常常都是照單全收,什麼樣的訊息進來,都立刻接收吞下,或者是立刻完成指令,也可能是不論誰的抱怨,都認真聽完、竭力開導。

大家想想,如果一個房間,不管拿什麼東西進去,就這樣放著,拆掉的紙箱、包裝袋、使用過後的物品,吃過的餐盒,一開始都是有用的東西,但若收下之後,沒有整理、清空,那麼就會逐漸佔據整個房間,填滿每一個空隙。

情緒也是如此,生活裡大量訊息所帶來的感受,不一而足。若是喜訊,通常會帶來開心的感受,但上述的生活瑣事,經常帶來的是煩躁、著急、不安或者許多不確定的感受。當你、我為求效率,不加思索地吞下這些訊息,加以回應,就像是把這些感受,囫圇吞棗,囤積在心裡。久而久之,對環境的感受會慢慢減弱,因為整個心的空間被塞滿了各種未經體會、消化的情緒,變得雜亂。

具體來說,什麼時候的你已經進入這種雜亂的狀態呢?就是當有人問你說感覺如何的時候?常常會愣住,然後說:「不知道」。有的時候,也很常說:「還好,沒什麼特別的」。這些反應,可能就是告訴你,你的心裡已經進入某種雜亂--無法對生活有更細緻體會的狀態。



整理的第一步在於檢視



不管你是否是個整理高手,或多或少曾有過整理東西的經驗。整理的第一步,就是得要把東西拿起來看一看,這是什麼。然後判斷,這該收、或該留。也有許多時候,可能在檢視的過程中,掉入回憶的跑馬燈,或許是一本相簿、也可能是一張紙條、或多年以前的卡片,都可能喚起遺忘已久的經驗與感受,心的整理也是如此。

很多生命中曾經有過的回憶,因為過往大量的吞食、囤積,很容易像是壓箱底的物品,早就不復記憶。此時,要做的事情就是拿出來一一檢視。重新了解自己過去囤積了什麼心情、累積了哪些經驗卻不記得了。

有時候看到年輕時候的日記、或是寫給初戀的情書,可能感覺尷尬、或是笑談自己當年怎麼這樣不諳世事,整理物品的時候,人都會有個習慣,很快做了判斷,要丟的、要送人的、要留的。但若是整理心情的話,每當一看見,就想把不自在的回憶趕緊丟掉,或者尷尬的感受快點抹去,這樣就會有點可惜了。

因為開始想要整理,勢必是外在的環境、或是內在的感受,讓人感覺雜亂、擁擠、煩躁、沒有空間可以容納新的物件、新的經驗,於是才會想要開始行動。因此,持續地檢視,重新看見自己的經驗,重新體會一次當年、或是一直以來沒有機會感受的心情,才能回應一開始的起心動念吧。


除了斷捨離,還可以重新歸位



許多整理與收納的書籍都曾提到,每次整理只要拿出一小部分就好。因為大掃除很花費時間,經常容易使人把所有的物品翻出來之後,卻沒有時間再收回去,反而把環境弄得更髒亂。

整理思緒也是如此,每次檢視、回顧一小段經驗,細細品味過去的經驗所帶來的想法、意念、與人的關係,就像是前面提到寫給初戀對象的情書,若是一種遺憾、或者是失落,但留著這封情書還有意義嗎?如果是一種對自己青春的紀念,那要繼續放在失落的層架上嗎?或者是可以放在年少的回憶那一區呢?

有些想法,過去可能很受用,但現在卻成為一種負擔,像是年輕時候的好朋友,曾經幫過自己很多忙,於是懷抱著感恩的心情幫對方做了很多事。但後來卻發現這樣的做法使得自己好像無法判斷什麼該幫忙、什麼該還給對方自己去做。此時就可以把這種「感恩就得要一輩子」的信念放下,重新界定彼此的關係,放到一個新的層架上。

對於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整理物件時,不也都會有一個暫時保留區嗎?有些事情暫時不急著做決定,每當整理到相關的物件時,拿出來對照一下,是不是同一類別,也是一種方法。心情上,搞不太清楚這件事情帶給自己的意義,或許也可用類似的方式,不急著釐清,但有相關的情境時,拿出來感受一下,想一想,就有機會幫這些經驗重新歸位。


心理治療是一種整理內在空間的歷程



寫到這裡,我感覺這樣檢視、捨棄、暫存以及重新歸位的過程,很像是心理治療的歷程。

常常個案得要生活混亂到某個程度,才會考慮走進治療室,尋求專業人員陪著一起談談自己的狀態,這就像是找一個人來幫忙整理自己的內在空間。但是整理的過程中,看到一些不自在、不喜歡的過往,又急著丟棄這些經驗。有時候則希望找來的這個人可以全權作主,幫自己清理內在累積多時的煩亂情緒。

這就像是大掃除一樣,得要曠日廢時,需要整理的物品太多,一次整理完又覺得過於疲累。因此得要分段式、從常用的區域開始整理,無法一蹴可及。當然,也不可能是來幫忙整理的這位專業人員能代為動手的,畢竟,哪些東西重要、哪些物件又有特殊的意義,只有主人家才知道啊。

因此,如果想像心理治療也是這樣的整理過程,意思就是來談者得要參與其中,而非心理師單向的給予指導、說明、甚至動手幫忙就能協助把雜亂的經驗和感受,整理得有條不紊。而是一次整理一些,透過來談者和心理師的對話,喚醒重要的經驗,重新檢視,感受、想一想,該怎麼放置這段經驗,要捨棄嗎?還是要收納到某一類經驗的層架上?

短期的心理治療,可能是針對某一個事件做深入的整理和討論。長期的心理治療,就像是一種持續維持心理空間的定期整理那樣,不斷重複這樣的歷程,漸漸的,每當又有一件事情發生,產生一種經驗與感受,就比較容易找到可以歸類的經驗或感受,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可能帶給自己什麼樣的意義,不一定要全盤接收,也不一定要看到討厭的就丟棄,而能從長期穩定整理自己內在空間的能力中,自發性地找到擺放這些經驗的位置。


整理,若能在空間相對不那麼混亂時進行,成效一定比塞滿垃圾的房間來得好。而且,比起久久一次的大掃除,能穩定、持續的整理自己,也能以比較輕鬆的方式進行,並且使身心環境常保舒暢。心理治療也是如此,若能在情緒或生活的困境積重難返之前,以認識自己、整理自己為目標,則比較能降低整理內在的困難度,也有助於維持情緒與思緒的穩定性。



同場加映:那顆你一直不想去切的鳳梨




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

生活中的正念--專注在當下的事務上



Copyright: andreykuzmin


作者:陳姝蓉


最近世道真不平靜。早上一邊準備早餐時,一邊聽著新聞,俄烏戰爭、能源短缺、地球暖化、糧價上漲、通貨膨脹、乃至於政治動盪、疫情蔓延。這環環相扣、同時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當然也包括台灣的事件,讓人應接不暇。

當時我正在廚房切著小黃瓜(對,就是圖片裡的小黃瓜),一片一片,盡量切得厚薄一致。對於聽覺裡傳來的紛亂、讓人有些心煩。此時我想到,之前曾聽一位專注於正念的學長,分享過關於「生活中的正念」--就是指,把意識專注在生活中,正在做的事情上。

比如我正在切小黃瓜,我就好好地看著這一片一片被我切開的小黃瓜片,感受它的氣味、觀察它的形狀、摸著剛從冰箱裡拿出來有點涼的觸覺、咬一口是新鮮爽脆的口感、帶著一點香甜,我自己覺得有趣,急躁的心情好像也就緩和了些。


正念是打開你的感官慢慢地體驗



最常見用來練習正念體驗的,就是葡萄乾了。我喜歡買大顆的葡萄乾,放在手心,然後慢慢品嚐。因為覺得小顆太容易就被自己給吃了。眼耳鼻舌皮膚的感受,是一個人與外界接觸的感覺器官,體驗也就由此產生。

許多人常因為事情多、匆促,很容易就把這些感官的敏感度關上,無感地咀嚼著早餐,移動身體前往下一站,聽到各種消息、聲音也彷彿是種背景一樣的飄過。此時若有一些比較困難的情境,像是得要去見一個很嚴肅的長官、或是被交辦一項複雜的計畫,則可能因為缺乏其他感官的刺激,而深陷在自己的愁雲慘霧中。

此時,正念可以提供一個中斷思緒的空檔,幫助自己從困頓的情緒中暫時抽離,讓感受到壓力的大腦稍作休息。怎麼說呢,因為正念就是練習,把專注力從紛亂的狀態,聚焦在一個單純的事物上--例如葡萄乾。透過緩慢地觀看、聞一聞、觸摸、品嚐的過程,讓專注力持續停留在接收對這個事物的體驗過程,於是大腦就會暫停剛剛前面覺得煩躁、不安、焦慮的思緒和感受。

這樣的暫停,可以使大腦像是暫停運轉、或是像是電腦磁碟重整之後,會釋出一些新的空間。使得再次回到困難的情境,就可能出現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得以運作得更順暢。


將正念與生活的情境結合



我自己不太喜歡只是為了正念,而買一大包葡萄乾來猛吃。也沒辦法每天空出20-30分鐘坐在一個位子上冥想。於是我覺得生活中的正念,很適合我這樣比較無法規律靜坐、冥想的人,卻又很需要透過正念來調節情緒的人。

就如同我文章開頭所寫,我通常在準備早餐,洗洗切切各種蔬果時,讓自己把思緒拉回眼前重複切的動作、思緒飄走的時候,就再次拉回來想著「看、摸、切、聞、嚐」的感官經驗。我不會太強迫自己,一定每天都得做、也不會覺得一定要在什麼時候做,但就會在自己進行這件事,讓自己練習專注,讓思緒空白,作為日常的調節,保養自己每天辛勞工作的大腦。

有些人可能會說,早上不一定有時間能準備早餐。是的,這是我的作息,但你可以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找到一個你能與正念結合的情境。比如走路去搭車的時候,專注在自己的步伐和呼吸上; 或是拖地、掃地的時候,專注在自己的動作上; 可以重複操作的事情,會比較適合與正念的練習一起進行。


正念時的胡思亂想,只要拉回來當下就好



可能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開車、吃飯、做家事等等,做這些事的時候,腦袋裡的思緒常常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或許想著昨天和先生吵了一架、或者是小孩每次都寫不完作業該怎麼辦。也或許想著上司今天又不知道要怎麼挑惕自己專案的內容,同事結婚到底要不要去喝喜酒等等生活情境。

但當你想到這些事情時,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是有點緊張、還是擔憂、或者開始覺得不安?是的,胡思亂想時,最容易將思緒帶到自己潛意識中最在意、或是難以釋懷的情境,此時也容易引發後續的情緒效應。

而練習正念時,也很容易分心到這些胡思亂想上。此時不需要責怪自己怎麼又亂想了,只要「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思緒拉回眼前正在操作的行動上就好。重複地練習,在日常的生活裡,讓大腦有時間休息,讓情緒能有一段放鬆的時間,像是將緊繃的腦神經,透過規律的動作、呼吸、步伐慢慢地調節回一個穩定、輕鬆的狀態。


生活事件也是如此一步一腳印即可



有時候想到疫情又起、遠方的俄烏戰爭雖然不在台灣,但是當麵包漲價時也默默地有感。若這些事情都要放到心裡來擔憂,好像又有種難以承受的感覺。因此,把正念的操作放大到生活中來思考,或許也可以如法炮製。

做一件事的時候,專注在每個當下,重複操作。過一天的時候,專注在每一天能做的事情上,盡力完成。很多時候,人很急躁時,就想要一天做很多事,此時,反而會更慌亂。就如同很久以前的一個廣告台詞:「世界,越快,心,則慢」,正念也就是這樣的概念。

再怎麼大的計畫,也得從一字一句開始撰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開始執行。再怎麼多的工作,也是只能一件一件的檢視、完成。當每一天都在可操作的範圍內,確實地做好,那麼生活的韻律,好像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出節奏感,就會讓人感覺比較安心而穩定。

心動嗎?不如今晚就來試試~吃一顆米飯的滋味~~



延伸閱讀:居家隔離中找到自己的Break Time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聽「小魚」,讀青少年的心聲,創造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作者:陳姝蓉


小魚,是魏如萱在2017發表的專輯,末路狂花中的一首歌,這專輯常常在播放清單中,就這麼聽了過去。好聽,但沒有特別停留。今天卻特別感覺這首歌的歌詞,有些話想說。

從創作的背景來看,似乎是說著情侶之間的愛意與期待,但我覺得以青少年的視角,來仰望父母,好像也很貼切。

小魚這首歌的歌詞,很簡單~邀請您先聽歌,感受一下如果你是小魚,你的心情~

---------------------

如果我是一座山 你不能說來就來 說走就走
如果我是一塊餅乾 你不能假裝吃的是巧克力
如果我是小魚 我會游去哪裡
如果你是我 會知道我多希望你愛我 別走

我不是高山 卻頭痛了你
我不是巧克力 融化不了你
我不是你 習慣幽默 習慣忘記
小魚啊小魚 不要說對不起

我們可以一起 一起 動來動去
研究日常生活中令人滿意的 即興
我們可以一起 一起排列更新
用盡全力撫摸抒情以外的了不起

我們可以一起
可以一起我們
一起我們可以

--------------------


青少年的愛常常隱晦難開口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有種經驗,就是小時候常常黏在身邊的孩子,到了某個時刻之後,就不想抱/被抱,也不想牽手了。爸媽如果要約孩子去哪裡,也常常都被拒絕,或得到的回應愛理不理的。此時多數的爸媽都會感覺到某種失落感,好像孩子不再那麼愛自己了,也不想跟自己親近了。

但我覺得第一段歌詞,很能表達此時青少年藏在內心的感受。如果那個唱歌的小魚,就是你家中的青少年,或許他想說的是「我就是那座山啊,你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青少年渴望一個穩定存在的關係,但很多父母常常因為孩子沒回應,也就不那麼理會孩子、或者忽略孩子,甚至也會對孩子生氣,有時吵了架,也會以切斷關係的方式,像是那你就搬出去、或上大學就不用回來之類的話,來回應孩子。

青少年渴望獨立的需求,常常在父母面前表現得不怎麼在意,但其實心裡卻仍然需要父母持續地表達包容,以及對孩子的接納。所以當小魚說「如果我是一塊餅乾,你不能假裝吃的是巧克力」。青少年渴望父母能如其所是地愛他,能品嚐這塊餅乾的美味,而不是明明吃著餅乾,卻更希望這是一塊巧克力。就像是許多父母常常期待孩子考上沒興趣的科系,或者給予孩子達不到的目標,如果孩子始終無法成為父母渴望的巧克力,好像身為餅乾的自己,就失去了價值。

青少年的迷惘,在探索與未知,說著「如果我是小魚,我會游去哪裡」的時刻,渴望父母還能在身邊,愛著自己,成為自己要往外探索時,回頭可以看到的安全基地。所以,那內心的吶喊,也很真實地唱出「如果你是我,會知道我多希望你愛我,別走」。

有些父母會抗議地說,我在啊,我沒走。但雖然實體上存在,可是忙著自己的事情、對孩子的經驗感受不太有興趣,希望孩子能乖乖沒事,好好讀書,雖然也是正常父母有的期待,但在生活的事務上交流,比較難讓孩子感受到所謂的愛或關注。


罪咎感常使青少年反其道而行



多數的青少年,即使開始長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識,但卻仍不可避免的,想要盡力滿足父母的期待。但心裡對於讓父母頭痛的自己、而且也融化不了父母溫情的自己,感到失望。所以常常會出現「我怎麼做都沒有用」「怎麼做都不夠好的」自我獨白。

因此,當不了高山、也當不了巧克力的青少年,很常用一種自我放棄、或更加叛逆的方式,來隱藏自己的罪疚感,好像自己也無所謂能不能成為父母眼中那驕傲可口的巧克力。

然而,一個小小的轉折,小魚知道自己不是父母,與父母的狀態不同,到底幽默是誰的、而忘記又是誰的?我想,可以有很多種解釋。但知道小魚是小魚,小魚不是父母這件事很重要。當小魚開始接受自己,能成為自己,不需要跟父母相同,也不盡然要回應父母的期待,才能安心地把真實的自己表達給父母看見。

成為自己不需要跟誰道歉,也無需感覺讓誰失望,因為餅乾與巧克力,各有其愛好者,並不會因為是餅乾而失色,也不會因為沒有游到大海,小魚就變成一條壞魚,他還是原來的那條小魚啊。


青少年渴望有共同的生活經驗



我其實很喜歡最後的兩段歌詞,「我們」「可以」「一起」的排列組合,這是一種情境的各種狀態,但同時包含了兩方--父母、青少年,互相允許在一起,這樣的一起,將會有各種可能可以發生。

現代的父母,因為忙碌,與孩子之間的對話經常只剩下功課做了沒、考試考得如何。而孩子也只剩下,給我錢,我要跟同學出去等等事務性的對話。

一起的生活經驗,要如何創造親子之間的即興,生活裡面的排列組合,可以有各自的創意。從接送上學的路上,可以在車上任意地唱歌、聽音樂、閒聊、講一則笑話。或是接小孩回家後,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園走個幾圈,有個10分鐘的空檔時間。

一起看電影、一起挑衣服、一起搭公車外出、一起下廚,甚至一起做家事。在這樣的「一起」當中,父母別急著教導,聽聽孩子們有什麼想法,他想要怎麼完成這些事情,即使邊做邊玩,也別總是講求效率,有時候就會不經意地產生親子之間的即興。

有時候,養育青少年的父母,不免擔憂地訴說著:「我得要教他/她規矩、希望他/她能好好讀書...」但遺憾的是,如果沒有穩定的親子關係,一個人如果在匱乏愛與關注的情況下長大,即使能保有規矩和良好的學習成就,但沒有了這些「一起」,生命可能會變得乏味。

父母無法把孩子留在身邊一輩子,也無法控制孩子依照自己的期許長大,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累積更多「一起」,多年後回想起來,親子之間珍貴的回憶,是生命很豐厚的資產。這些,無可取代的,是屬於自己家的「了不起」。

現在,不妨暫時放下手邊的事務,邀請孩子一起來聽聽這首~小魚,你們也可能創造出與我不同的解讀。


同場加映:從「1/2魔法」動畫中感受陪伴的意義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陪孩子經歷那青澀的第一次--「被擦掉的初戀」


圖片擷取自網站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Em60Z1 


作者:陳姝蓉


被擦掉的初戀」這部日劇是去年底上映首播的,目前在netflix上也可收看。寒假期間與孩子一起追了這部純純的BL劇(Boy's Love),劇中有幾個主角的大哉問,我覺得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來想想,初戀的經驗,對青少年來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你/妳沒有看過這部日劇,也沒關係喔,請參考下方的人物關係圖,簡單了解彼此的互動狀態,試著想像這幾個高中生的互動樣態~


什麼是喜歡?



如果你已經是家長,想必你也走過那年少輕狂的時日,具體到底有沒有浪漫或純純愛意姑且不論,但是那種情竇初開,想要尋找一個喜歡的人,而到底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喜歡,對方這樣的表現是不是喜歡我?常常是青少年們花了大把的青春,困頓思考的人生議題。

每個人都有想要擁有一段戀情的想望,但怎麼樣算是一對戀人呢?從戲劇裡來看,青木因為一連串的誤會,讓井田以為自己是青木愛戀的對象,但因為井田不曾有過喜歡的心情,多次問青木說:「怎麼樣叫做喜歡呢?」原本青木自己為喜歡的是隔壁座位的溫婉女孩-橋下,但被井田這麼一問,也不禁認真地思考了起來「喜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青少年的喜歡,有一部分可能是荷爾蒙的作祟,性的成熟、人際的需求,都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感覺對特定對象有種曖昧、愛戀的情愫。現今許多人都提醒,談戀愛、建立一段關係,是需要學習的。然而青少年很難聽得進去爸媽的大道裡。常常感覺「對方好像不錯」,就認定是喜歡。

喜歡,常常是一種內在經驗的渴求,甚至是自己幻想的投射。每個人對於喜歡的內涵都不盡相同,但有些人喜歡體貼、會照顧人的對象;有些則喜歡對方強大、堅毅、有可依靠的形象。在劇中,青木雖然從誤會開啟和井田的互動,但從井田每次都「很認真」地思考該如何回應自己、以及在自己感覺挫折時,總是會「溫柔地守候一旁」為自己加油打氣,而漸漸地感覺被吸引。這其實也反映了青木常常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存在感、也不覺得自己對他人來說很重要。因此井田的行動,某個程度滿足了青木感覺自己被看見、而且被重視的需求。

而井田即使答應了要和青木交往,卻一直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青木,直到第六集時,有另一個女同學回饋了對井田的觀察:「你跟我講話時心不在焉,總會不自覺地看著對方、想著對方在做什麼....這樣的反應,就是喜歡啊!」這才使井田意識到,原來,自己早已把青木的存在,放在心中的重要位置上。

當然,互動逐漸增加,兩人開始看到對方比較脆弱、或不為人知的一面時,比如青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井田常會聽他傾訴、出手幫忙,而井田有些害羞的片刻,青木也能包容之。這些互動的累積,會逐步使得彼此的信任感加深,進而更能依賴對方,而培養出只屬於兩人之間的默契,或許在別人眼中,這就是一種感情越來越好的展現。


我喜歡的是男孩,可以嗎?



第三集的開始,青木曾和橋下分享,自己逐漸意識到喜歡井田的心情。但青木對這段感情的描述是:「我也是最近才感覺到的....我也不太確定....果然很奇怪,對吧!?我跟他在一起,不太妙吧~」但橋本卻很直白的回應:「一點都不奇怪喔....喜歡一個人沒有什麼不好,要好好珍惜你的感情」橋本給青木的回應,強調了不論是喜歡同性或者異性,那種「喜歡」的感覺,並不因性取向而有所差別,而這樣的肯定青木的感受,大大地表達了對青木這份愛戀感的接納。

探索自己的性取向,除了體會自己真實的感受,往往也會受到異性戀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不太能確認自己是否只是一時「沒想清楚」?或是誤解了對喜歡的感受。但確認了自己的感受之後,對方是否也和自己一樣,能接受同性之愛,則是第二道挑戰。因此,當有女生跟井田告白時,青木心裡擔心著,或許井田喜歡的是女生?那也就難以接受自己是個男生的愛。

我想,不管是同性或者異性,對方是否要接受自己的告白,回應自己喜歡的心意,本就是一件令人忐忑不安的事,更何況性取向難以改變。而在青少年的階段,不管是對喜歡的感受相當模糊,有時候對自己的性取向為何,也不那麼有意識,這經常會使青少年面對自己產生的情愫,陷入一種迷惘而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麼的困惑中。

此外,其他人能否接納同性間的愛戀?也會是確認自己性取向、甚至開始交往之後的擔憂。因此當井田據實告知球隊的夥伴,自己的男朋友是青木的時候,他立刻前去否認了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因而排斥井田、別讓井田因此失去在球隊的位置,害怕同儕之間的歧視或排擠,也經常使青少年的同性之愛,更加隱晦而不想被他人所知。


成為情侶後該如何交往?



回到情侶交往本身,當青木和井田確認彼此的好感之後,同意開始交往,開始煩惱著,交往之後該做些什麼呢?許多時候,青少年進入交往狀態,可能也是似懂非懂地模仿他人的行為。不論是吃飯、逛街,或者,要不要有進一步的身體接觸?可能都充滿著賀爾蒙催生的幻想。

這部劇中,比較強調的是兩人相處的狀態,一開始的時候相當逗趣,透過與其他同學的對照,看得出青木和井田的生澀,不論是要約一起吃飯,或者考慮要不要牽手,都有一番內心掙扎的小劇場。對方是不是喜歡?對方跟自己在一起是否開心,能否享受在一起個時光,但卻因為太過刻意,反而兩個人都不自在。

在第七集的中段,當青木終於能和井田一起吃午餐,卻因為擔心著橋下,卻不敢告訴井田,怕他吃醋,覺得自己心裡想著別人,卻讓相處的時間變得很難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直到井田指出這一點,表示自己能理解青木的心意,也想支持青木幫助其他人。並且告訴青木,自己所認為的交往,是「能夠分享很多事,互相幫助」想在對方有困難時,幫他解圍的心情。

是的,這段期間的交往,通常較少利益或者現實的考量,所謂純純的愛,就是想要和對方在一起,互相陪伴支持的心情多一些。而初戀可能是青少年第一次與家人以外的他者,建立比較親近的關係。戀愛狀態常常會反映著青少年內在對親密感與安全感的需求,不穩定特質的青少年,也常在透過戀愛關係來尋找自我。有時看來很狂暴或不經思索地投入一段戀情,或許也反映著青少年當下自我的混亂,更需要父母不被其外在的脫序行為嚇到,而能穩定的陪伴,試著了解孩子怎麼了。



父母該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戀情與交往?



我長大的那個年代,父母常常說的是:「上大學以後(甚至有些會要求大學畢業)才能交男、女朋友!」然而等到畢業之後,就常以找結婚對象的想法,物色終身伴侶。如果就婚姻的經濟效益來看,這樣確實是省時省力,目標清楚。只是,情感經常不是一種能以線性思考來規劃與計算的事。沒有太多的情感交往經驗,對關係經常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像。

我記得很年輕的時候曾有一個朋友這麼說過:「我的每一任,都得要感謝我的上一任,把我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當時聽來,只是很羨慕對方怎麼有「那麼多任」可以討論!但現在仔細想想,我好像能理解,一個人的成熟,有時會在兩個人的磨合中產生。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尊重對方的想望,磋商彼此的平衡。透過相處中的衝突、討論,漸漸更清楚,什麼樣的關係才是自己渴望且願意努力投入的。

沒有這樣的歷程,而直接進入婚姻時,付出的代價常常是一輩子的事。因此,我反倒覺得父母可以抱持著比較開放的態度,看待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的愛戀關係。畢竟,與其強行禁止,讓孩子為了對抗而堅持投入一段不恰當的情感,不如多和孩子談談交友狀態,以了解孩子怎麼想喜歡和交往的事。

許多父母只要聽到孩子有喜歡的對象,很快的會連結到「影響功課」、以及「弄大了肚子」。但實際上,戀愛關係並不一定會如此神速地發展。有時候,青少年情侶之間的互相陪伴、在準備考試的苦悶日子裡互相鼓勵,也可能是一種助力。好好了解孩子為何在這個階段,想要找到男/女朋友?除了前面所提到荷爾蒙的催化之外,有時是否也反映了孩子內在的空虛、孤單或需要陪伴的渴望。

而發生性行為這件事情,與其防堵,不如好好教導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如何看待身體的界線。不只是女孩需要,男孩也需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尊重對方的意願,青少年若因為好奇而嘗試了性行為,導致無預期的懷孕,對雙方而言都將是很大的衝擊。

初戀不一定會發展成最後終身的伴侶,但初戀為何最美?乃是因為那段情感與回憶,包裹著無法再回頭的、屬於自己的青春歲月。你我也都曾年輕過,當我們陪伴孩子的路上,何不妨用「再青春一次」的心情,看待這又酸又甜的青澀初戀。



延伸閱讀: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




2022年1月16日 星期日

《新聞記者》--看見人性的險惡與信任




作者:陳姝蓉


這部Netflix的《新聞記者》,是2022/01/13才剛上架的日本影集,影射日本政壇的政治醜聞。(以下有雷,慎入)其中有三條故事線,其一是女主角松田杏奈與其兄長松田康平的經歷,劇中康平因為揭發了服務公司的內幕,而遭到威脅,在工作途中因心臟病發而成為植物人。而杏奈為了想幫哥哥平反,一直以記者的身份追蹤當時公司的負責人-豐田。

其二是鈴木和也擔任財務局職員,因為參與竄改文件卻飽受罪惡感的折磨、過程中幾次抗議,卻仍在信任主管的情況下,勉為其難地執行了犯法的行為。然而,他在過程中留下所有相關資料與證據,卻為了忠誠度,選擇自殺而沒有舉發。

其三是村上真一所擔任的總理夫人秘書,一直善盡職責地協助夫人處理身邊事務,雖然一開始也曾是充滿理想抱負、想要為人民服務的公職人員,但習慣服從指令的態度,使其對主事者不當的行為,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即使不合理也強加執行,直到一切事蹟面臨崩解,而自身安全可能遭受威脅,才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走偏了。

這部影集讓我很震撼,一方面是因為與日本的真實社會處境相當貼近,反諷意味濃厚。另一方面是,影集切入的視角,不再是過往日劇中,總有個救世主或英雄,能以一己之力,翻轉整個現況,而從人性的脆弱、掙扎、猶豫與自私著手,讓人看了也感同身受其為難與不得已。

以下是我的觀後評論。


是強出頭還是奮力一搏



米倉涼子所飾演的松田杏奈,一開始讓我以為,是過往救世主的形象。如果大家曾看過她過去知名的影集Doctor X,就知道那個大門未知子幾乎就是沒有難得倒她的手術,無往不利的形象,真的像是神一般的存在。

但杏奈在劇中,不管是採訪、報導、或是想要幫哥哥爭取公道,都一一受到挫折。強勢的採訪作風被抨擊,好不容易拿到手的資料但上級害怕被盯上而不敢刊登,至於哥哥長期臥床,更是杏奈無法改變也做不了什麼事的無能為力。

但片中,就是想要把「真實」傳遞給民眾的精神,其實是杏奈所努力的目標。秉持著媒體的責任是讓民眾理解事件的真相,不是某一個人/某個立場所扭曲過後的描述,而是事情如何發生,就如何報導的如實陳述。

在報導需看風向,就像是個人講話得要看場合、看氣氛一樣,杏奈想做的,或許是用大家能理解的方式,把真實的多樣性,透過文字報導傳遞給更多的人知道。在人際關係中,或許大家就會覺得這樣做好像不懂得看臉色,但在新聞媒體的專業中,或許這是一種必要的堅持。

只不過,有些時候,專業的堅持,確實會使個人的處境產生危險、甚至受到傷害。這還是一種信念與選擇,如果堅信自己正在做對的事,那麼即使可能面對危險,也會努力承擔、尋找保護自己的方式,而不僅只是天真的想要賭一把而已。


是懦弱還是始終如一



對於鈴木和也這個角色,我在看劇的時候,一直思考,為什麼他不選擇自己舉發呢?所有的證據都在自己手中了。卻在把證據交給自己信任的長官之後,選擇自殺。許多人認為或許是畏罪、也或許是懦弱,不敢面對現實,才這麼做。

如果劇中些微的線索來看,鈴木雖然有條不紊地留下所有篡改的原始資料和過程,但一方面想要盡忠職守、完成上級所指派的任務,一方面這些行為又與自己內在的信念有著背道而馳的衝突,害怕自己犯錯被發現,若要舉發則好像背叛了組織,怎麼做不對。有一幕是鈴木試著想要聯絡杏奈,卻感覺到四周可能大家都在監視著自己,這可能是鈴木在很短時間內承受很大壓力之後,過度焦慮所產生的幻覺。

自殺可能是在一段期間的焦慮和內在極度衝突的憂鬱之下,所做的行為。但我覺得決定自殺之前,他把證據交給當初下指令的長官,或許還是一種信任、甚至是一直以來對人的溫柔。相信當初自己所景仰的前輩,會知道怎麼做才能無愧於心,也選擇讓前輩自己去面對錯誤,而非由自己強制舉發,像是用生命喚醒良知一般地走向死亡。

不過,像是武士一般的死諫,或許是日本文化中一種忠誠、光榮的表現,至少保住了名聲。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我更期待鈴木能在太太一次又一次的關懷與探問時,也能信任太太會包容自己所犯的錯誤,而能依賴太太,讓太太幫忙自己,一起商量討論這個處境該怎麼辦。

至少,從鈴木死後,其妻在失去摯愛的痛楚中,仍能堅強地面對媒體、司法繁複的過程,我認為鈴木小看了自己妻子所能承擔的負荷,而過度大男人的以為自殺是自己承擔一切的選擇,忽略了家人存在的意義,不僅是單向給予對方照顧,當自己脆弱時,也能接受對方所給予的支持和鼓舞,走過低谷。


迷失之後的重新醒悟



我覺得村上真一的角色,很典型是少年得志之後,忘記自己的初心,卻在一步步走進官僚體系之後,驚覺自己已經走偏的例子。他在調查中意外得知,自己當年所崇拜的前輩-松田康平,竟然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而被誣陷、甚至臥病在床。因而重新省思,自己這些年來,是否還謹守最初對前輩的承諾:「即使升官也勿忘初衷」。

我覺得他是戲裡讓我覺得前後態度變化最大的一個角色。從一開始面不改色地要求事務官配合總理官邸的期待,賤價出售土地,當時的村上,應該是不可一世,想也沒想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吧。到後來發現自己可能成為整個事件中,被咎責的角色,感受到自己快要被丟棄的不安與焦慮。或許心裡想的只有自保,怎麼配合,才能讓上級繼續保護自己的安全。

每次他揣揣不安時,鏡頭總會拉到俯瞰東京夜景的高樓豪宅,寬敞的住家,溫柔的妻子、和兩個活潑好動的小孩,等待著自己回家。這些已經擁有的物質享受、身份地位,要放棄嗎?於是想要反抗的情緒,似乎又被自己不想失去的慾望給安撫下來。

我想,喚醒他的,是與康平相處的點滴,讓他想起年輕時自己也曾有過真摯的理想。也從康平的遭遇裡知道,自己終究會被組織所犧牲,那麼,如果人只能往前走,那要繼續終日惶惶地幫組織做些為一己之利所做的監控、非法調查,還是拿出自己手上握有的資料,協助其他想要知道真相的人,把事情講清楚呢?

我想,很多男性可能也都會覺得,給妻子一個富裕舒適的環境,是自己的責任,但是當村上誠實地告訴妻子,自己可能要放棄這一切的生活,妻子反而鬆了一口氣,畢竟,與其有錢,卻看著自己的丈夫魂不守舍、漸行漸遠,寧可生活得儉樸一些,但至少兩個人仍然在一起,面對著生活。

而且,我認為以妻兒的需求為藉口,某程度也是沒有真實面對自己內在對於權力與金錢的慾望,以為自己這樣追求,只是為了家庭,但其實若自身不渴望這些,又怎麼會覺得妻兒需要呢?

與鈴木和也很相似之處,是將照顧妻子和孩子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而忽略了家庭是兩人所共有,不需要僅由男性來決定這個家庭該過什麼樣的日子。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設定已經逐漸模糊,充分地開放討論,兩個人共同思考、建構的家庭,力量絕對大過一個人埋頭苦惱吧。


傳承給年輕一輩的,是失落還是希望



聽說是電影版中沒有的角色--木下亮(因為我沒看過電影版),是一個對政治漠不關心,即使每天送報也不讀報紙。或許習慣了沒有大人說真話,政治就是一場騙局,覺得自己身為一個小卒,也改變不了任何事情的無望感。

直到自己敬愛的姨丈,在政治的因素下,即使自殺,但也被寫成是做錯事、做壞事的人,與自己一直以來所感受到的經驗並不符合。如果想要為自己所愛的人努力,說清楚事情真相,那自己如此渺小,又能做得到嗎?

鼓起勇氣與想採訪的松田杏奈接觸,因而知道杏奈每次暴衝的背後,都有著心酸的期待,只是想要真實能被理解,而激發了木下也覺得自己或許可以盡一份力量的意念,從自己做起。寫出屬於自己這一代經驗的報導,從自己最熟悉也親近的朋友開始採訪,作為傳遞真相的媒介。

我覺得他從杏奈身上看見的,是原來自己還能做一點什麼的勇氣與希望。而這不是嘴巴上說說,你要有勇氣就能做到的。也是杏奈自己以身作則,盡一己之力,運用自己的專業,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沒有鈴木太太願意挺身而出,沒有村上願意重新省思自己的選擇,這一切也不可能促成。

大人要如何帶給孩子們希望呢?或許是讓他們看見,大人也會犯錯,而大人也在努力修正,練習做一個更好的大人。練習在創傷後,重新相信人。練習在失敗後,不被淹沒在挫折裡的勇氣。練習在不友善的環境下,還能堅持自己信念的毅力。


我喜歡這部戲裡,真實的呈現每個角色內心的情感轉折,沒有對錯,就是一種狀態。也不喧嘩,不是一種濫情的抗爭或呼喊,而是在每個當下,盡力而為的努力。



同場加映:那顆你一直不想去切的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