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如何接住憂鬱墜落的星星?--從情緒調節談自殺防治


 


作者:陳姝蓉



近日青少年自殺議題的沸騰,引起各方關注。主要是因為青春期是憂鬱症的好發時期,但青春期的憂鬱症狀又常常與青少年的叛逆難以區別,而容易被父母或師長忽略,以為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轉,卻錯過了即時陪伴與協助的機會。因此,適當的理解青少年憂鬱的現象,將有助於預防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持續攀升。


青少年自殺行為之人口學現象


從內政部2019年的統計,15歲-24歲的青少年中,共有257人自殺身亡,佔每十萬人口的9.1,其中男女比例為11.4:6.6,男性約為女性的1.7倍。但在通報自殺高風險的自殺人次中,男女比例則是17.0:25.7,女性為約為男性的1.5倍。

這樣的性別差異,與成人有類似的趨勢。可能的意義是,女性雖然有憂鬱情緒或自殺意念,但可能因為對人際需求較高,也較多與他人的連結,因此被發現和通報的比例偏高,而實際上自殺身亡的比例則相對較低。但男性對於自己的壓力狀態,較少覺察或被他人發現,因此可能通報比例偏低,而且死亡率較高。

此外,青少年自殺的通報比(指通報人次為自殺身亡的比率)為22.6,高於全國人口的自殺通報比:8.6。意即,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帶有求救的意味,希望能被發現、也渴望能被協助。在生命走到盡頭之前,若能被看見、被關注,似乎就得到一線曙光。也可能是青少年多仍在就學期間,若因憂鬱、有自殺意念而無法持續學業,校方和家長也都會留意。

在自殺原因的區別上,不論男女都以情感/人際關係,和精神健康/物質濫用等兩個因素為主要引發憂鬱和自殺行為的原因。顯示在校園中,與同儕的關係以及自身的情緒狀態,是青少年自殺現象或憂鬱症狀中,非常需要被關注的部分。


切勿輕忽自殺者的內心狀態


一般人對自殺者的想像可能是:表面上看起來無精打采、面容愁苦,嘴巴上一直說想死的人不會真的去死,或者是如果不去跟對方談自殺的議題可能他就不會去做,也可能會指責自殺者非常懦弱、自私,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實際上自殺者或有自殺意念的人,外表經常看來是積極振作、笑臉迎人,內在則可能是憂鬱沮喪、自我否定。行動前常會釋出求救訊號,希望被他人所關注,此時若有機會與其討論,則可能適時緩解其內在的無望感和無價值感。只不過重複自殺者,經常有時候會弄假成真,使得旁人以為他/她只是說說,卻真的自殺身亡。

自殺行動,在許多憂鬱症患者而言,經常是無力解決其他生活困境時,脫離痛苦的唯一手段。但憂鬱症發作的時候,腦部的功能下降,許多理性思考和判斷力無法運作,使其更缺乏運用自己能力找到生活困境的出口,因而更需要他人的協助,一起面對憂鬱和難題。

因此,自殺行為可視為一連串無望感的累積,而自殺者想解脫的是痛苦的處境,而非生命本身。在「史耐門自殺三維模式」中,與自殺行動相關的三個面向包括:壓迫感(壓力)、煩亂程度(情緒激躁與否)、以及痛苦感(心理痛楚)。這三個面向其實也就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外在生活情境、生理的腦部運作與情緒調節功能、以其內在所感受到的情緒負荷和痛苦經驗,是否都還在個體能承受的狀態。當三方面都爆炸、卻又找不到合適的應對方式,想當然爾對個體而言是非常困難的處境。


情緒調節的機制


從上述的三個面向思考自殺行動的預防措施,或許簡言之就是避免此三個面向都到達頂點。

  1. 從生活面來看,穩定作息、在預期會有較高生活壓力事件發生時,減少其他活動之安排,以避免壓迫感上升。
  2. 從生理層面來看,當經常出現憂鬱情緒、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與判斷力下降的時候,表示腦部運作功能下降,此時適度輔以藥物,可降低情緒煩亂的程度。
  3. 從內在痛苦的感受力來看,在相對健康的情況下,調節信念和強健心理體質是需要逐步練習的。也就是能練習從較多元的角度來理解事件,避免固著於單一想法,可以透過聽他人的經驗分享,或是理解互動對方的感受與想法。另一部分則是可練習感受與表達負面情緒,使得當經驗更強烈的負面情緒時,不至於太過陌生或害怕,即使不舒服但卻不至於崩潰。
有時候經常表現堅強或正面樂觀的人,常常把脆弱的一面收藏起來,是因為如果要面對自己可能「做不到」、「不夠完美」,其實是感覺不舒服的。但因為經常迴避自己的脆弱,就很像是不曾拉筋的人,突然激烈運動之後,可能導致肌肉受傷、一拉就斷,比喻在情緒層面,可能就是一種崩潰的狀態。但若是能在生活經驗不那麼困頓的時候,常常練習感受和表達,或許就能保持彈性,也比較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整體而言,情緒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青少年們能覺察自己的壓力程度、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且練習心理痛苦的承受力,是除了緊急地建構夠完善的自殺防治網以外,另一個可以推廣的觀點。並且能從日常生活做起,練習找到對每個人而言都比較健康且平衡的生活方式。


同場加映:是叛逆?還是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