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





作者:陳姝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這個題目,其實是我經常與父母工作時,會詢問的,也是相當感慨的主題。


許多父母來做親職諮詢時,常問:「我要怎麼讓孩子聽話?」「為什麼我講話,孩子都沒在聽?」此時,我就會提出標題的這個問句,而常常得到的是父母之間的面面相覷,或者感覺困惑,好像他們並沒有認真想過這件事?

之後他們可能會表示:「每天要上班,孩子也要補習,回到家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講話,不把握一下時間,問一下成績,等等他又說要去寫功課,準備洗澡睡覺了。」大家有聽出來嗎?當親子之間,就是常規的早安、晚安之餘,互動之間只剩下成績時,關係常常會變得很「乾」。

在成績上表現不需擔心的孩子,爸媽可能會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有可能孩子的情緒其實已落入憂鬱狀態,但在成績上表現不佳的孩子,爸媽可能又因為自身的焦慮,早晚都要緊盯進度,確認孩子的讀書狀態,又引發青春期孩子的反彈,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兩種狀況,前者讓人感覺日複一日,有些枯燥,後者又讓人情緒緊繃高張,都不舒服。


父母對課業的焦慮導致孩子越發功利導向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近日又爆發以巴衝突,正在想如何跟就讀高中的孩子談這個問題時,恰巧在親師會上有機會跟老師交流,問了問老師,學校是否會將時事納入教學。老師的回應,一方面讓我驚訝,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是有跡可循。

老師提到:「現在的孩子,很功利,他們不喜歡老師講課本外的事,表示這不會考為什麼要說,也會在老師開始談課外資訊時,開始做自己的事,如果考試進度沒有講完,也會抱怨是老師的責任。孩子並不在意時事,若要講以巴衝突,可能全班三十幾個人裡面,知道有這件事的大概不超過五人」。老師又接著分享:「加上108課綱的修正,很多基本知識,在國中並沒有教,要分享對以巴衝突的觀點,可能得從兩國的歷史淵源講起,根本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分享,這是老師的為難」。

聽老師這麼說,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過於貪心的家長,既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受到正規的教育,又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學到人文關懷、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想想,現在不是很多父母都抱怨,現下的年輕人,都只想自己的事情,不關心他人,但這會不會,就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這輩,一路以來都叫他們「專心讀書、別的不要管」所慢慢養成的呢?


父母想導正孩子的心意反而阻擋了溝通的管道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父母也開始想要嘗試,跟孩子聊課業以外的事。但是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多需要「糾正」的地方。像是孩子常常在分組報告裡,跟同學在群組裡面討論了數個小時,父母就覺得這樣做很沒效率,應該要教孩子一些方法。

我先說,這個立場是父母必然會出現的,確實孩子也需要引導與學習,但若一開始就這麼告訴孩子,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被責備」-好像我不應該討論這麼久,此外也可能會有「委屈感」-是同學們意見很多,也不是我一個人想要這樣啊,接著就可能會有「不被理解」的感受,覺得講也沒有用,爸媽好像就是用自己的意見直觀地評論我,還要溝通嗎?

久而久之,只要遇到類似的狀態,孩子在應對處事上,有些不那麼成熟的做法,父母看在眼裡想要教導,就會引發孩子的「憤怒」,覺得自己做什麼都錯,也可能感受到父母「不信任」自己,都不願意聽聽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難道這些意見就都這麼不可取嗎?

我必須說,青少年的不成熟,是發展的階段就如此有限所致,一定會有些地方是父母看不過去的,但青少年想要被肯定、被父母認為是好的,也是發展中的需求,因此,在教導、糾正之前,先緩下自己的急切,聽聽孩子怎麼說、怎麼想,是否也有其努力之處,先給予部分肯定,再提出補充的意見,或許比較不會讓這些「好意的建議」變成阻擋溝通的「巨石」。


父母有限的時間裡只想談需要的事


現代人都忙,這是共識。有限的時間要用在哪裡?公務、家務?許多時候親子之間只剩下「簽聯絡簿」這個連結。沒有聊天的習慣,等到父母覺得有重要的議題想跟孩子討論時,往往只落得白眼一對、冷冷拒絕的反應。但是要聊天又遇到上述想給建議也不被孩子採納的窘境,真的很難。

大家仔細想一下,從一開始孩子覺得沒有考的資訊不想聽,父母覺得沒效率的事情不要做,好像當時間管理成為主流,讓「親子關係」也得被如此量化。我並不是覺得時間管理不重要,而是想反映「陪伴與傾聽」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意義,要不要花時間做,在不同家庭真的有著極大的差異。

有些家長也覺得:「陪伴與傾聽很重要啊,但我想要有效率一點的談,每次問孩子最近好嗎?就得到"還好"二字,就只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啊」。我一方面能理解青少年的難搞讓父母們都很頭痛,但一方面也想對身為家長的你說,除非你很想「跟孩子親近點」、並且感受到花時間相處對於建立關係真的很重要,否則不論怎麼做,都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吧。

更何況,真的花時間相處時,要聊些什麼、怎麼聊,可又是另一門學問呢。有時彼此也不確定聊天過程能否輕鬆自在?孩子可能會時時擔心,若不經意講出什麼,可能又會被指導或糾正,父母也會不安說出什麼又換來孩子不耐煩的反應。原本想要親近,卻搞得氣氛僵持不下,更弄擰彼此的關係。若沒有足夠的信念,想要跟孩子建立不一樣的互動關係,這樣害怕越聊越糟的焦慮,是很難克服的。


試著把「無所事事」這件事納入行程


若能有共同的興趣,像是打球、運動、追劇、或是有個對話的管道,像是在「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當中,父女倆常在便當盒裡放小紙條等等方式,都是很好建立親子關係的媒介。

若沒有共同興趣,每週固定花半小時聽聽孩子最近的生活,而且是聽就好,不要急著評論、給意見,好奇一下孩子為何會有這些想法,想像孩子正在把自己內心小花園,打開一個入口,邀請你進去參觀,沒有人會喜歡客人來的時候,對自己的花園品頭論足。

等到養成聽孩子說話的習慣,才會有機會,更進一步交流,彼此對於生活的看法、文化的觀點、甚至於我文章一開始時談到,對政治、戰爭等人文的關懷。

大人與小孩之間,作為父母的這一方,如果能多一些邀請、釋出善意,在9~10歲以前的孩子,多半是樂於敞開心胸的,若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國小高年級以上的青春期,則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等待他們打開花園的門。然而,不論是怎樣的父母,對孩子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他人,父母也要相信自己對於孩子的重要性,給孩子一些專屬的時間,或許立即看不到成效(這件事真的很難功利看待),但假以時日,你能體會到親子間的親密與連結,那份幸福感或許難以言說,只能自己體會囉?


親子溝通不順暢?預約親子諮商由此去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孩子真的聽懂大人的話嗎?從皮亞傑與艾瑞克森發展理論理解孩子的能力

 



作者:陳姝蓉


他很聰明,都聽得懂....

我覺得他都知道大人在說什麼....

他不這麼做,是故意的,不是不知道怎麼辦....


許多為孩子行為煩惱的父母,常常跟我分享這些想法,一方面,我能理解父母怎麼講,孩子都無法依照自己的期待行動的挫敗感,但另一方面,也在心裡為這些做不出父母想要行為的孩子們抱屈。因為,很多時候,父母所看見孩子的「聽懂」、孩子的「知道」,是一種反射、或者對大人的模仿,而這些言語、行為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可能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孩子,所理解的內涵又有所不同。

因此,本篇文章想要先彙整兩個重要的兒童發展理論,並討論在父母教養的過程中,經常誤解孩子的現象。


兒童發展理論


1.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以孩子年齡階段為區分, 說明每個階段在認知與理解的層面上, 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現象或者需要學習的任務(以下引用影片幫助讀者理解其摘要內容)


2. 艾瑞克森心理發展理論:


與皮亞傑理論不同的是, 艾瑞克森理論著重於孩子在與人互動的經驗, 感受, 心理成熟度, 與社會性發展等各方面的議題, 同樣說明每個階段的發展任務, 學習重點, 若沒有發展成熟可能會遇到甚麼樣的困難等等, 幫助父母理解照顧孩子的重點




兒童發展理論的年齡階段



以下將兩個發展理論以年齡階段做為區隔, 整理每個年齡層的發展重點







如何運用兒童發展理論於教養中



怎麼使用這兩個發展理論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多數家長更在意的。除了先理解理論內容,也需要知道這些理論均由歸納而來,每個孩子可能都存在差異性。若孩子的反應異於理論所述,則需要多觀察,理解孩子為何會有不同的表現,是否僅是特質上的不同,或者環境刺激的差異,也可能是發展速度上的快慢。

理論的說明,主要能幫助父母在心中建立一個架構,了解孩子發展的速度和主要的內涵。比如說,跟兩歲的孩子說:「媽媽出去一下就會回來」,在孩子的認知發展還不具可逆性的時候,即使孩子點點頭,也不代表他真的理解媽媽等一下還會出現,因此在媽媽真的離開之後放聲大哭,也是很正常的反應,而不是聽懂了卻故意哭鬧。

很多時候,越聰明的孩子透過模仿,或觀察大人的反應,來決定自己應該要如何回應,而這樣的做法,常讓大人以為孩子聽懂,每次都會有適切的回答,但情緒反應卻不如大人所預期。像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穿衣服和走路的動作,看起來很不害羞,也很有自信,然而當要求孩子上台表演的時候,卻又扭扭捏捏,不肯答應?讓父母和老師以為孩子故意耍脾氣,但其實孩子本來就會害羞,只是在模仿的時候,因為有可參考的對象(像是媽媽)而使害羞的感覺減少所致。

觀察與等待,在孩子發展的階段特別重要,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其背後的意義。若與理論說明的展現不同,重要的也並非矯正,而是繼續好奇與理解這個不同的特質對孩子來說代表甚麼意義? 同時也可以參照孩子的氣質一併了解,找到適合孩子的發展步調,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適當的陪伴與滋養。

對於孩子而言,能允許他們依照自己的發展步調,而且能被父母理解,不會招致評論時,在無形中就能產生對自己狀態的信心,知道慢一點、或者不一樣,都是沒關係的,於是能慢慢在這個可以嘗試的空間中,內在心智可以長得更好、更強壯一些。


延伸閱讀: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學齡期兒童教養專題

 


Copyright: imtmphoto


學齡期兒童的教養,著重在對孩子發展的了解,以及對應於孩子當時的發展階段,所能給予適度的要求,因此,父母一方面需要知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能身體與心理能夠對外面世界的理解狀態,一方面則需時時修正與調節自己與孩子互動的步調,包括訓練生活自理、以及生活規範、情緒控制、行為約束等等。

以下集結部落格與專欄中,與學齡期兒童教養有關的文章,方便您瀏覽閱讀:


理解篇



孩子真的聽懂大人的話嗎? 從皮亞傑與艾瑞克森發展理論認識孩子的能力

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我的孩子「過動」了嗎?線上簡易篩檢自己來

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

[家園。風 專欄]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情緒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從小做起


手足篇


手足之爭,父母要不要調停?


常規篇


設限三步驟:接住孩子情緒並給予行為規範

[家園。風 專欄] 國際不打小孩日:真的好生氣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家園。風 專欄] 國際不打小孩日:講不聽的孩子不是故意惹大人生氣,而是...

零用錢怎麼給?從需要和想要建立孩子的消費觀


學習篇


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

幫助孩子長記性--善用聯絡簿的小撇步

[家園。風 專欄] 「我的孩子適應了嗎?」心理師:面對銜接焦慮,父母可以成為穩定後盾


父母自我照顧篇



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家園。風 專欄] 孩子為誰而學習?急著填滿作息表的父母,請停下來想想自己的需求?




親職講座、演講邀約 由此去



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設限三步驟:接住孩子情緒並且給予行為規範

 


Copyright: 3djuice




作者:陳姝蓉


「誒誒,這個髒髒,不要摸!」「唉唷,不是跟你說插頭有電很危險,怎麼還去玩?」

孩子長大與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彷彿有很多事情常常難以拿捏安全與危險的界線,恰當與不恰當的準則,以至於父母經常像是守門員一樣,為了擋住那越線的行為疲於奔命。

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技術中,有一個治療方法,很常被用於治療中孩子如果出現危及自己或是治療師人身安全的情境中,叫做設限三步驟。然而在與許多父母工作、以及我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設限三步驟不僅可以用於治療之中,在生活裡也是一個與孩子互動的參考準則。


設限三步驟的概念與執行原則



遊戲治療大師Landreth提出的設限三步驟,包含了

  1. A(Acknowledge ):指認,說出兒童內在的感受、盼望與想法
  2. C(Communication):溝通,表達必須要限制的行動、理由和原則
  3. T(Target):改善的目標,指出可用以替代的行為,或其他可行的途徑

關於指認情緒:


設限三步驟的執行原則,與孩子的發展有關。當孩子正處於情緒高張、想要做某些事情但卻不被允許時,直接告訴孩子「不可以」,是大人所慣用以認知溝通的方式。但孩子此刻可能停留在情緒經驗裡,無法思考。

面對衝突的情境時,情緒的傳導,比認知的理解,速度更快,也更直覺地反應。因此當大人想要孩子能冷靜下來想一想之前,得要先幫忙孩子調節,在慾望不被滿足的情況下,所反射出來的情緒,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接住孩子的情緒」。

舉例來說,孩子在公園裡,玩了一陣子之後,才發現有一項遊樂器材之前沒有玩過,正想過去的時候,媽媽告知要回家了。此時孩子想玩的渴望被制止,開始哭鬧表示不想回家。此時,媽媽可以如此說:「你真的很想玩那個器材齁,之前沒玩過,好想要試試看」。

一般父母不會這樣跟孩子對話,一方面是怕,講了會不會孩子更想去玩,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多此一舉,心裡就知道孩子想去玩,但就是不想允許孩子這麼做。

關於溝通說明:


然而,如果只停留在第一步驟,確實無法達到設限的目的,因此要接著告訴孩子,為什麼現在無法留下來體驗新器材,是因為得要回家吃晚餐了,現在若不回家準備,等到孩子餓了的時候,飯也不會馬上變出來放在餐桌上,可能也很難受。

通常父母執行設限時,也只會告訴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但很少給予解釋。然而,若想要孩子能心甘情願地受到限制,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此刻的情境,可以幫助孩子消化這個不能達到慾望(在這個例子裡是不能去玩器材)的挫折,並且知道父母給予限制時,不僅有專制地要求,同時也在思考孩子的經驗,這種被父母放在心上想的過程,對孩子而言也會感受到被拒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重視自己的經驗。

關於思考替代方案:


當孩子理解,什麼事情不能做,以及設限的理由之後,該怎麼辦,則是下一步需要說明的。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例如說:明天來玩的時候,從這個新器材開始,或者是,回家等吃飯的時間,可以選一項自己平時喜歡的事情來做。讓孩子失落的情緒得以用其他方式得到回應與安撫。

有些時候,替代方案也不全然需要由父母提供意見,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討論,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不能做這些事情時,還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有時孩子可能會說:不能玩器材,那我可以回家玩娃娃屋嗎?或許透過娃娃假扮去公園玩的戲碼,孩子的內心也可能用另一種方式滿足自己。當然,這是舉例,每個孩子有安撫自己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但當孩子想不出意見時,父母給予一些提示,也是另一種方式。


設限三步驟的應用



很多父母聽完設限三步驟的概念之後,感覺雀雀欲試,但最常發問的是:「我平常不是這樣說話的誒」,「沒有習慣去想孩子是什麼情緒」。

確實,一個陌生的概念進入腦海中時,往往會與慣性不相容,因此可以尋找自己習慣的用詞,來表達同樣的概念。像是,比較直接爽朗的父母,可以試著說:「不能玩真的煩死了(指認情緒),但是現在不回家就肚子餓了(說明溝通),不然等等回家路上講個笑話給你聽?(替代方案)」用一些比較口語的方式,來完成這三個步驟。

剛開始使用這個概念時,不一定要一次完成三步驟,平時可以多練習「指認情緒」這個步驟,有時候孩子可能哭鬧、煩躁,可以透過反映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此刻的狀態,慢慢成熟的孩子,有時不一定需要父母的設限,當情緒被理解和接住之後,可能也不一定堅持要當下去玩、或者買東西,才能被安撫。

有時候,堅持到底的行為,是為了讓父母理解自己一開始被限制時有多難受。因此透過大哭大鬧,要父母聽懂自己的心情,但父母經常看見的是哭鬧的行為,感覺被干擾,或者是孩子失控帶來的焦慮,而難以理解孩子最初其實是無法滿足原本想要而感覺挫敗


減少設限是執行設限的目標


在遊戲治療中,若非必要,不執行設限。而在生活常規裡,若父母要練習設限三步驟,或許無法做到完全不設限,但目標可以設定在,減少設限的頻率。

大家想想,作為父母的你,是否常常會說:「再不去寫功課,我就要沒收你的玩具了喔」,但實際上,真正去執行的次數有多少呢?幾乎趨近於零。更遑論以前的阿公阿嬤威脅法:「再不乖叫警察來把你抓走喔!」根本不可能這樣做。

孩子們很聰明,剛開始可能感覺恐懼,幾次之後知道設限的威脅從來不會發生,於是就產生了「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而且對孩子而言,這些設限可能都只是某種「令人煩躁、碎碎念的背景音」。這就是源自於父母太頻繁設限,卻又沒有執行導致的後果。

因此,若非必要不設限的概念,得要與設限了就須執行的行動,相輔相成才會有效。以前面的例子來說,若父母跟孩子說,玩三次器材後要回家,此時孩子發現了新器材,想去試試。父母通融,又多給了一次嘗試的機會,但同時給了設限的條件,只能一次,若拖延,回家就不能再去玩具,要直接去洗澡了。結果,孩子還是哭鬧不休,想要延遲的時候,以玩一次器材,交換返家玩玩具的項目,父母到家就要確實執行這項約定,讓孩子知道,當自己做了一個選擇,就會有另一個相對應的結果產生,而自己是需要承擔這個後果的。

因此,減少空有威脅但沒有執行的設限,在孩子的行為確實需要被規範時,才以設限的方式進行約定與協商,可以幫助孩子感覺到較多的自由,也可提升父母設限的可信度和約束力,讓親子之間都能在平時更輕鬆,但重要片刻也更有規律的情況下互動。



延伸閱讀: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零用錢怎麼給?從需要與想要建立孩子的消費觀



Copyright: nikonville


作者:陳姝蓉


農曆春節結束,小孩繼續放寒假,拿著壓歲錢,父母該怎麼引導孩子們使用這些錢呢?你是否常為了孩子花錢的問題傷腦筋,要不就是花錢如流水、彷彿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或者是分不清楚輕重緩急,常把錢花在不那麼需要的事物上….

過往聽過許多父母,對於給予孩子金錢的擔憂,多半是怕小孩亂花錢,或者給太多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然而,不是交由孩子自己調節,而由父母直接滿足孩子對生活上購物的需求,則可能使孩子對於花費沒有感覺,形成未來成年後,仍然習慣當伸手族的後遺症。


零用錢怎麼給,與父母的教養觀息息相關



每對父母對於如何教養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信念,而教養中絕對會包含對金錢、物質等現實條件的價值觀。該如何使用錢、把錢花在何處、什麼東西值得買、什麼東西該不該買,這個價格對我們家來說負擔得起嗎?是否要花費....都會影響孩子後續使用金錢的態度。

如果把「消費觀」當作是教養的一環,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從小訓練起。其實從孩子可以用語言溝通開始,就能夠使用孩子可以懂的具體事物,說明何謂物品的價值,以及花費的多寡。例如小孩喜歡吃漢堡,也喜歡坐電動搖搖馬,若每次投10元,可以搭乘約1分鐘的小車車,很容易吸引小小孩的喜愛。但如果想吃一個80元的漢堡,或許就可以用孩子有經驗的搖搖馬來類比,像是:要吃一個漢堡,得要忍耐8次不坐搖搖馬,才能換得一顆漢堡。那麼孩子就比較能理解,漢堡的花費高於搖搖馬。

對於比較富裕的家庭而言,要不要花時間跟孩子討論物品的價格?還是直接滿足孩子,省時省事?或者,因為家庭收入較低,直接禁止孩子有任何花費,這都與教養態度相關。若覺得重要,才會想花時間投入,畢竟,孩子不會只聽一次就能理解,或許得要重複在不同情境中,與孩子對話、討論,消費觀才會逐漸在孩子心中成形。


給零用錢的準則,依照家庭消費與年齡調整



到底要給孩子多少零用錢?怎麼給?多久給一次?我覺得可以依照家庭狀況彈性調整。

很多年前,我忘記在哪個期刊上(無法給大家原文)看到一篇如何教孩子理財的文章,作者是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以一美元作為單位,依照孩子的年齡,三歲的話,就每週給予三美元,教孩子分成三個儲蓄桶,包含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同時依照年齡調節給予的金額,並且教導孩子如何分配與規劃這筆錢。

我修正過後,在家中孩子身上實驗性地施行,發現有些行得通、有些行不通。例如,我以50元硬幣作為一個單位,乘以年級數,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給予零用錢,也就是3*50=150元,每週發放一次。每年調整一次零用錢的金額,也就是隨著年級增長,每年增加1個50元硬幣。

這個金額,對小學生來說,若沒有任何花費,確實有點多,但若能適度教孩子如何規劃使用,則有可運用之空間。但隨著地區或家庭花費的差異,每個年級所給予的單位金額可以調整,但原則不變,可與孩子討論後訂下規則。

選擇國小開始,考慮到我想同時教孩子記帳,而小學階段已經教了加減法,他們可以自己簡易計算收支。每週發放,並請孩子領零用錢時,也同時記帳,就可以檢視孩子紀錄收支的方式是否正確,養成孩子記帳的習慣。


給予零用錢時,也要創造消費的機會



有些父母會告訴我,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花錢的機會,為何要給孩子零用錢呢?上述提到,我閱讀的理財文章,可教導孩子將零用錢分為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

但我發現,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捐贈,我的兩個孩子裡,有一個願意撥款做這件事,另一個則認為,這是自己的資產,為何要強迫他捐出去。我想,建立一個幫助他人的心意很好,但如果這件事情變成「規定」,而非自發,就失去了助人的意義,因此,我並沒有強迫孩子一定要捐款。

但使用與儲蓄的部分,則會與孩子討論該如何分配。至少將1/3的錢投入儲蓄,是一個好的習慣,把可使用的額度,用另一個皮包裝起來,避免不小心花過頭。就像大人把錢放在不同的帳戶,是一樣的道理。

我告訴孩子,生活中「需要」的支出,會由我支付,像是一天三餐、以及學費等,這是基於父母的養育之責,但是若只是「想要」,像是每天放學經過雞蛋糕的攤子,聞香就想買,或者一般的文具不可愛,非要卡通聯名的造型文具不可,那就得要自己用零用錢支付。

而非常規的消費,也可以由零用錢中支出,像是園遊會、戶外教學、畢業旅行都可以在外買些點心、紀念品,此時孩子可能會為了要出去玩,省吃儉用,以便外出時有足夠的消費力,也可避免與孩子討價還價,爭執著拿多少錢才夠用?

這樣的做法,我自己觀察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孩子會減少無止盡地要求購買零食或不實用的消耗品、奢侈品,因為這都屬於想要、但非需要的範疇。並非不能滿足「想要」,但是當零用錢有限額的時候,孩子得以從小地方練習取捨、做選擇。第二則是若孩子有真正想要的東西,則會練習延緩滿足,節制開銷以存錢取得想要的東西,得來不易,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亂花錢怎麼辦,用光了也沒關係嗎?



消費也是一種行為,但比起刷牙洗臉、穿衣穿鞋,這個行為鮮少成為練習的標的。小學階段,孩子確實容易買一些看起來品質很差、又沒什麼用處的東西回家。我常會跟孩子討論:為什麼要買這樣東西?買東西時候的考量和需求是什麼?並且鼓勵孩子觀察自己買回家之後怎麼使用。

我想,很多爸媽習慣叨唸孩子買回來沒幾天就丟在一旁,也不用、也不玩,浪費。但因為花的是爸媽的錢,所以孩子其實不痛不癢,甚至覺得爸媽很煩,有時拿出來把玩一下,假裝使用,就應付過去了。此時,若是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錢支出,擠壓到其他想消費的行動時,他才會深有所感,金錢是一種資源,用在一處,就不夠用在另一處的真實感受。

因此,我反而很期待,孩子在國小、國中階段,有過買錯東西、用光錢的時刻,此時,就有機會與孩子討論,為何他會把零用錢花光,並且把記帳本拿出來檢視,錢的用途都花到哪兒去了。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生活上的需求,如果孩子放學就是會肚子餓,但可以接受爸媽準備的份量與種類、或許可以納入必要支出。但若孩子就是買一些糖果,無法果腹又不健康,則可與孩子討論如何購買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

此外,也可跟孩子聊聊,當把錢用光,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有些孩子會說,好像沒辦法買自己真正想買的東西,才發現之前的東西其實沒那麼想要、可買可不買。有些孩子可能一開始沒什麼感覺,但爸媽不要以為沒效果,持續到國、高中之後,孩子隨著花費增加,越有機會思考,當手上能運用的金錢有限時,該如何調度分配這件事。


父母維持一致的態度,有於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消費習慣



所有的約定,都可以設定執行期,例如兩週、一個月、或是一季。並且定期檢視與孩子的約定,執行之成果。檢視的目的,在於透過討論,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是否會訂定每次花費預算,或者經常衝動性購物?為何如此,讓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也藉此檢視一下花費的合理性。

而父母能否在這過程當中,維持一致的態度則是關鍵。一者是父親和母親,或者其他家中的長輩,能尊重這樣的教養方式,不會額外給予過多的金錢或提供物質需求,若有額外的禮物,可以跟家人商量如何給予--像是節慶、生日才給。另外則是前後一致的態度,而不是孩子一撒嬌、或一吵鬧,就放寬條件,今天給五百、明天給一千,孩子知道如何取得更多資源,而失去了給零用錢的意義。

當父母這一方的教養態度穩定且持續維持時,就容易觀察出孩子的消費習慣有沒有變化、或是支出突然增加之類的現象。但在此要提醒父母,所謂「討論」著重於瞭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行爲背後的動機,而非「教導」孩子接受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或行動。

消費作為一種行為的養成,與其他習慣相同,要找出適合孩子特質、配合孩子需求的,才比較容易養成,且成為孩子能使用的一種內在機制,即使有一些觀念要先提供孩子學習,也請記得先聽孩子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喔。



同場加映: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Copyright: littleprince


作者:陳姝蓉


我媽很愛生氣!她總是嘮嘮叨叨唸個不停....這是很多孩子常常描述媽媽的的話語。但,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心裡也明白,真的不是當媽媽的人愛生氣,有時候就是會氣急攻心,卻在生氣之後,又覺得懊惱,怎麼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因為生氣可能會破壞親子關係、也可能對孩子有些負面的影響,但不生氣,很多時候又覺得孩子好像聽不懂「人話」,難以遵從指令,真的很為難。

「媽媽對孩子生氣」這個情境,拆解來看,可以分為「孩子的言行」、「孩子言行本身或其後果不符合媽媽的期待」、「媽媽對孩子的期待落空時會產生情緒」、「媽媽的情緒會引發孩子後續的情緒和反應」。

平時這樣的情境,很容易被簡化為--孩子的行為是錯的、不好的,才會引發媽媽生氣。但沒有機會檢視,媽媽為何在這樣的處境中生氣,而生氣後孩子又如何歸因媽媽為何有情緒,又對情緒有什麼反應。長期下來,媽媽的情緒可能會使孩子覺得自己老是做錯、怎麼做都不夠好,或是讓媽媽不滿意,難以確認自己的想法、情緒、反應是可以表達,並且能被接受的,為了適應大人的情緒,可能會採取順從、退縮,或者更激烈的反抗,導致缺乏自信、主見,或者引發更強的親子衝突。

以下透過三本繪本,以及一本文字書,跟大家聊聊,怎麼跟孩子一起談談,媽媽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生氣、有情緒,而此時媽媽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空間?幫忙孩子理解媽媽的同時,也能認識自己面對媽媽的情緒,孩子自身的經驗和感受是什麼....


媽媽為什麼愛生氣 



這本書(點選標題可進入書籍連結)的主角佑佑,是個很有自己主見和創意的小孩。大概是幼稚園年齡的佑佑,天馬行空的想法,常常不按牌理出牌--雨天不穿雨衣、自己修改衣服、來不及上學就放假一天等等的想法,常常讓想要照顧佑佑、安排佑佑生活常規的媽媽,氣得頭頂冒煙。

這本書聚焦在「孩子的言行」以及「言行的後果」,如何使「媽媽的期待落空」,這三部分。

故事中的育兒場景,可能是很多養育學齡前期(0-6歲)的家長有的經驗,一方面小小孩正用自己的步調試著理解與探索這個世界,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可是很多時候難以配合大人的作息、或者幼兒園的團體生活。這本書裡,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天真的想法,閱讀時,可以幫助孩子感覺被理解,因為他們「真的」覺得事情就該如此!但同時,也能讓媽媽感覺被撫慰,因為不只自己一個人得要面對這些半獸人,常常出些鬼點子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透過故事場景推進,孩子跟媽媽都有一個機會,抽離現實,觀看親子間的互動在繪本裡上演,孩子或許還是覺得自己那些想法沒有錯,但可以從故事中逐漸學會,有些情境,如果繼續使用同樣的說法,媽媽就會生氣,而可以與孩子討論,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可以讓媽媽不生氣,自己也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媽媽也可以重新思考,要求這些常規時,有沒有哪些情境可以稍做調整,讓孩子有較多時間可以自己摸索、嘗試錯誤。因為小小孩而言,空白的時間相當重要,他能從重複操作與練習的過程,找到自己洗手、刷牙、穿衣鞋、準備上學的日常節奏,這些是未來能夠獨立的基礎。練習過程,可先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必要時給一個步驟的協助,而不是完全幫忙完成,也是一個可參考的方法。


媽媽生氣了



一開始主角小山,做了很多會讓媽媽生氣的事,但與前一本書的畫風不同,繪者用黑色的剪影,呈現媽媽生氣的樣貌,話語像是火苗一樣冒出來,而小山卻逐漸地躲到角落裡、緊張又害怕。

如果前一本書從具體事件的描述,幫助孩子理解媽媽生氣的脈絡、情境。那麼這本書則透過更多抽象的隱喻,進一步幫助孩子更加了解,當媽媽生氣時,她可能是什麼狀態、而自己的發抖、心跳加速、不敢呼吸等等身體反應,正在表達哪些的情緒經驗。透過故事的描述,指認出不同的情緒經驗,讓孩子將原本一團的混亂感受,得以被梳理

可見這本書的焦點不同,主要在「孩子言行的後果」如何引發「媽媽因期待落空而產生的情緒」,以及「媽媽的情緒如何引發孩子後續的情緒反應」這三部分。

當媽媽的憤怒像一團怒火把小山吞噬,媽媽不再是黑影,出現了哭泣、癱坐在地上的形體,是種剛回復理智、卻有點茫然的狀態,透過繪本讓孩子知道,即使是媽媽,生氣後也會感覺挫折、疲累。當小山的媽媽發洩過情緒後,開始有能力思考、能夠關注小山的狀態,才發現小山不見了。

這裡的不見,也是一種隱喻,像是孩子不敢說話、也無法表達,躲在某一個角落裡。很多時候斥責孩子好像瞬間見效,但通常就是制止孩子繼續表達或行動,以配合大人的要求。作者用幾種不同的形象,像是呼嚕呼嚕、啵啵啵、花花綠綠,代表小山不同的內在狀態,讀繪本的過程,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某些行為、或感受的意義,但同時也可以幫助媽媽理解,原來自己的制止,可能讓孩子感覺好悶、好無聊、要把自己的想法變小、或是停下自己的創作....

其實,讓孩子有這些感受,並非爸媽一開始管教的本意,也可能沒料想到憤怒的情緒可能以為爸媽不愛他、或自己不夠好。或許繪本最後,透過媽媽的道歉,也和小山和好,但現實生活中,若重複地在發怒、道歉、又發怒、又道歉這樣的循環中度過,可能會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心,因此,大人練習調節情緒,也是很重要的練習(請見最後一段的戒吼媽)。


別來煩我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老婆婆,也可以說是一個「照顧者」的化身,當老婆婆照顧一大群小孩時,很多時候被孩子們東講一句、西叫一聲,就打亂了工作的步調。我想這應該是很多爸媽也常經歷到的,在孩子醒著的時候,想抽身去做些家務都很容易被中斷。

這本書聚焦在「當媽媽對孩子的期待落空,如何自己處理情緒」,當不想把情緒外溢到孩子身上時,試圖緩解情緒可能也是許多媽媽曾經嘗試的方式。

老婆婆想要去一個沒有小孩干擾的地方,完成她準備過冬得織好的毛衣,卻發現還真難找到一個不被干擾的地方,經過無數個時空,來到一個無人的世界,並且織好30件毛衣之後,卻發現這些衣服不知道要給誰,只好再回到大家庭裡,開心地毛衣一件件地交給期待著的孩子們。

當父母心中想著的是要完成「事情」,不管是家務、或者工作,孩子們想要和大人「一起」工作,卻常變成是找碴、搗蛋,就會變成一種煩人的干擾。你有注意到嗎?大人與孩子關注的焦點不同,在繪本中,老婆婆選擇出走,去了森林、山上、月球、進入蟲洞。但發現不管是黑熊、山羊、外星人(這些隱喻小孩的角色)都仍然無法得到一個安靜的空間,直到抵達黑暗的空間。

黑暗或許是另一種安靜、沒有干擾的象徵,但也失去了許多孩子熱鬧嬉笑的繽紛。在現實中,遠離孩子確實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卻也隱含著當有了工作的成就,卻不知還能與誰分享的失落。或許工作最終的意義,是為了給家庭帶來更好的生活,而其核心可能是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此時,你有沒有覺得,孩子們其實很睿智,很知道把握住關鍵的「人」。

當大人無法排除孩子而獨自完成工作時,或許將孩子納入工作的一環,是一種選項。比如,打毛線的老婆婆,可以給大孩子一個線軸,請他帶著小小孩捲線。或者,打掃環境時,可以給孩子一條小抹布,請他幫忙擦擦桌子。一起工作,或許效率不那麼好,但卻比較能同時照顧到孩子和大人的需求喔。


戒吼媽-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



市面上有很多教養書,但針對「生氣的媽媽」,找到這本戒吼媽的教養提案,書中透過21個方案,談了與媽媽情緒有關的21個主題。並且使用評估量表、小撇步(Tips)、以及不同的案例,幫助讀者能理解具體的情境。

許多時候,孩子的言行之所以引發爸媽的情緒反應,其實是「期待失落」的狀態,可能勾動某些爸媽自身早年的經驗,因而產生自己在當下可能擔心、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反應,若爸媽沒有覺察時,很容易把這些情緒化為生氣,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造成自己感覺挫敗。而戒吼媽的21個主題,正是可作為搜尋自己「大吼」來源的指引,可看看哪個主題比較貼近自己的情境,再尋找同一個主題的其他書籍閱讀。

過去我自己讀教養書的經驗,很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得要加把勁,把書中教的都學會才行。但在此,我想提醒一下各位認真的爸媽們,閱讀時,將此書作為一個參考,而不是考核,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其他人的經驗,或許只是告訴你、我,有這樣的情境,可能會影響媽媽的情緒、或者可能有機會幫助媽媽調節情緒。

書中很強調媽媽要「照顧自己」,學習教養的方法,或許能幫助育兒路上有更多技巧、或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媽媽自己這個人,能否在放鬆的狀態下,與孩子相處、一起生活,享受育兒的日子?當媽媽越能放鬆,面對孩子的日常,有時反而能保有更多彈性、和可變動的空間喔。


生氣的情緒常會引發親子互動中的張力、甚至衝突,孩子成長的期間,固然要教會他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許多時候,爸媽仍然要承擔較多的責任,不論是調節自己的情緒,或是適當地以不傷害的方式表達負面的感受。但過去並沒有太多人教導爸媽怎麼認識情緒、感受情緒,因此,從繪本中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從圖像、色彩和故事情節中,認識「生氣」這件事,和生氣當朋友,或許也能好好的管理生氣唷。


同場加映: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