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Copyright: littleprince


作者:陳姝蓉


我媽很愛生氣!她總是嘮嘮叨叨唸個不停....這是很多孩子常常描述媽媽的的話語。但,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心裡也明白,真的不是當媽媽的人愛生氣,有時候就是會氣急攻心,卻在生氣之後,又覺得懊惱,怎麼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因為生氣可能會破壞親子關係、也可能對孩子有些負面的影響,但不生氣,很多時候又覺得孩子好像聽不懂「人話」,難以遵從指令,真的很為難。

「媽媽對孩子生氣」這個情境,拆解來看,可以分為「孩子的言行」、「孩子言行本身或其後果不符合媽媽的期待」、「媽媽對孩子的期待落空時會產生情緒」、「媽媽的情緒會引發孩子後續的情緒和反應」。

平時這樣的情境,很容易被簡化為--孩子的行為是錯的、不好的,才會引發媽媽生氣。但沒有機會檢視,媽媽為何在這樣的處境中生氣,而生氣後孩子又如何歸因媽媽為何有情緒,又對情緒有什麼反應。長期下來,媽媽的情緒可能會使孩子覺得自己老是做錯、怎麼做都不夠好,或是讓媽媽不滿意,難以確認自己的想法、情緒、反應是可以表達,並且能被接受的,為了適應大人的情緒,可能會採取順從、退縮,或者更激烈的反抗,導致缺乏自信、主見,或者引發更強的親子衝突。

以下透過三本繪本,以及一本文字書,跟大家聊聊,怎麼跟孩子一起談談,媽媽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會生氣、有情緒,而此時媽媽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空間?幫忙孩子理解媽媽的同時,也能認識自己面對媽媽的情緒,孩子自身的經驗和感受是什麼....


媽媽為什麼愛生氣 



這本書(點選標題可進入書籍連結)的主角佑佑,是個很有自己主見和創意的小孩。大概是幼稚園年齡的佑佑,天馬行空的想法,常常不按牌理出牌--雨天不穿雨衣、自己修改衣服、來不及上學就放假一天等等的想法,常常讓想要照顧佑佑、安排佑佑生活常規的媽媽,氣得頭頂冒煙。

這本書聚焦在「孩子的言行」以及「言行的後果」,如何使「媽媽的期待落空」,這三部分。

故事中的育兒場景,可能是很多養育學齡前期(0-6歲)的家長有的經驗,一方面小小孩正用自己的步調試著理解與探索這個世界,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可是很多時候難以配合大人的作息、或者幼兒園的團體生活。這本書裡,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天真的想法,閱讀時,可以幫助孩子感覺被理解,因為他們「真的」覺得事情就該如此!但同時,也能讓媽媽感覺被撫慰,因為不只自己一個人得要面對這些半獸人,常常出些鬼點子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透過故事場景推進,孩子跟媽媽都有一個機會,抽離現實,觀看親子間的互動在繪本裡上演,孩子或許還是覺得自己那些想法沒有錯,但可以從故事中逐漸學會,有些情境,如果繼續使用同樣的說法,媽媽就會生氣,而可以與孩子討論,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可以讓媽媽不生氣,自己也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而媽媽也可以重新思考,要求這些常規時,有沒有哪些情境可以稍做調整,讓孩子有較多時間可以自己摸索、嘗試錯誤。因為小小孩而言,空白的時間相當重要,他能從重複操作與練習的過程,找到自己洗手、刷牙、穿衣鞋、準備上學的日常節奏,這些是未來能夠獨立的基礎。練習過程,可先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必要時給一個步驟的協助,而不是完全幫忙完成,也是一個可參考的方法。


媽媽生氣了



一開始主角小山,做了很多會讓媽媽生氣的事,但與前一本書的畫風不同,繪者用黑色的剪影,呈現媽媽生氣的樣貌,話語像是火苗一樣冒出來,而小山卻逐漸地躲到角落裡、緊張又害怕。

如果前一本書從具體事件的描述,幫助孩子理解媽媽生氣的脈絡、情境。那麼這本書則透過更多抽象的隱喻,進一步幫助孩子更加了解,當媽媽生氣時,她可能是什麼狀態、而自己的發抖、心跳加速、不敢呼吸等等身體反應,正在表達哪些的情緒經驗。透過故事的描述,指認出不同的情緒經驗,讓孩子將原本一團的混亂感受,得以被梳理

可見這本書的焦點不同,主要在「孩子言行的後果」如何引發「媽媽因期待落空而產生的情緒」,以及「媽媽的情緒如何引發孩子後續的情緒反應」這三部分。

當媽媽的憤怒像一團怒火把小山吞噬,媽媽不再是黑影,出現了哭泣、癱坐在地上的形體,是種剛回復理智、卻有點茫然的狀態,透過繪本讓孩子知道,即使是媽媽,生氣後也會感覺挫折、疲累。當小山的媽媽發洩過情緒後,開始有能力思考、能夠關注小山的狀態,才發現小山不見了。

這裡的不見,也是一種隱喻,像是孩子不敢說話、也無法表達,躲在某一個角落裡。很多時候斥責孩子好像瞬間見效,但通常就是制止孩子繼續表達或行動,以配合大人的要求。作者用幾種不同的形象,像是呼嚕呼嚕、啵啵啵、花花綠綠,代表小山不同的內在狀態,讀繪本的過程,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某些行為、或感受的意義,但同時也可以幫助媽媽理解,原來自己的制止,可能讓孩子感覺好悶、好無聊、要把自己的想法變小、或是停下自己的創作....

其實,讓孩子有這些感受,並非爸媽一開始管教的本意,也可能沒料想到憤怒的情緒可能以為爸媽不愛他、或自己不夠好。或許繪本最後,透過媽媽的道歉,也和小山和好,但現實生活中,若重複地在發怒、道歉、又發怒、又道歉這樣的循環中度過,可能會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心,因此,大人練習調節情緒,也是很重要的練習(請見最後一段的戒吼媽)。


別來煩我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老婆婆,也可以說是一個「照顧者」的化身,當老婆婆照顧一大群小孩時,很多時候被孩子們東講一句、西叫一聲,就打亂了工作的步調。我想這應該是很多爸媽也常經歷到的,在孩子醒著的時候,想抽身去做些家務都很容易被中斷。

這本書聚焦在「當媽媽對孩子的期待落空,如何自己處理情緒」,當不想把情緒外溢到孩子身上時,試圖緩解情緒可能也是許多媽媽曾經嘗試的方式。

老婆婆想要去一個沒有小孩干擾的地方,完成她準備過冬得織好的毛衣,卻發現還真難找到一個不被干擾的地方,經過無數個時空,來到一個無人的世界,並且織好30件毛衣之後,卻發現這些衣服不知道要給誰,只好再回到大家庭裡,開心地毛衣一件件地交給期待著的孩子們。

當父母心中想著的是要完成「事情」,不管是家務、或者工作,孩子們想要和大人「一起」工作,卻常變成是找碴、搗蛋,就會變成一種煩人的干擾。你有注意到嗎?大人與孩子關注的焦點不同,在繪本中,老婆婆選擇出走,去了森林、山上、月球、進入蟲洞。但發現不管是黑熊、山羊、外星人(這些隱喻小孩的角色)都仍然無法得到一個安靜的空間,直到抵達黑暗的空間。

黑暗或許是另一種安靜、沒有干擾的象徵,但也失去了許多孩子熱鬧嬉笑的繽紛。在現實中,遠離孩子確實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卻也隱含著當有了工作的成就,卻不知還能與誰分享的失落。或許工作最終的意義,是為了給家庭帶來更好的生活,而其核心可能是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此時,你有沒有覺得,孩子們其實很睿智,很知道把握住關鍵的「人」。

當大人無法排除孩子而獨自完成工作時,或許將孩子納入工作的一環,是一種選項。比如,打毛線的老婆婆,可以給大孩子一個線軸,請他帶著小小孩捲線。或者,打掃環境時,可以給孩子一條小抹布,請他幫忙擦擦桌子。一起工作,或許效率不那麼好,但卻比較能同時照顧到孩子和大人的需求喔。


戒吼媽-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



市面上有很多教養書,但針對「生氣的媽媽」,找到這本戒吼媽的教養提案,書中透過21個方案,談了與媽媽情緒有關的21個主題。並且使用評估量表、小撇步(Tips)、以及不同的案例,幫助讀者能理解具體的情境。

許多時候,孩子的言行之所以引發爸媽的情緒反應,其實是「期待失落」的狀態,可能勾動某些爸媽自身早年的經驗,因而產生自己在當下可能擔心、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反應,若爸媽沒有覺察時,很容易把這些情緒化為生氣,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造成自己感覺挫敗。而戒吼媽的21個主題,正是可作為搜尋自己「大吼」來源的指引,可看看哪個主題比較貼近自己的情境,再尋找同一個主題的其他書籍閱讀。

過去我自己讀教養書的經驗,很容易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得要加把勁,把書中教的都學會才行。但在此,我想提醒一下各位認真的爸媽們,閱讀時,將此書作為一個參考,而不是考核,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其他人的經驗,或許只是告訴你、我,有這樣的情境,可能會影響媽媽的情緒、或者可能有機會幫助媽媽調節情緒。

書中很強調媽媽要「照顧自己」,學習教養的方法,或許能幫助育兒路上有更多技巧、或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媽媽自己這個人,能否在放鬆的狀態下,與孩子相處、一起生活,享受育兒的日子?當媽媽越能放鬆,面對孩子的日常,有時反而能保有更多彈性、和可變動的空間喔。


生氣的情緒常會引發親子互動中的張力、甚至衝突,孩子成長的期間,固然要教會他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許多時候,爸媽仍然要承擔較多的責任,不論是調節自己的情緒,或是適當地以不傷害的方式表達負面的感受。但過去並沒有太多人教導爸媽怎麼認識情緒、感受情緒,因此,從繪本中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從圖像、色彩和故事情節中,認識「生氣」這件事,和生氣當朋友,或許也能好好的管理生氣唷。


同場加映: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