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陳姝蓉

許多父母常常會抱怨:「這個孩子一直都很乖啊,不知道為什麼國中以後,突然變了個樣?!」努力思索,在哪個環節出錯了,讓孩子變得如此叛逆不羈?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定義是12-18歲。但由於這一代孩子的早熟,且就學年齡延長,青少年期可能從10歲就已經悄悄到來,並且可能回延長到22-24歲,通常以進入社會作為一個切點,算是一個轉大人的過程。

但這個身體已經像是大人,腦袋卻還沒轉過去的階段,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如此的狂放而難以駕馭,好像一直要爆衝,卻又覺得自己有理?好像很有能力,但出了事情又總是回頭看著父母?到底是長大了,還是依舊是那個依賴的孩子?

有時,不只是父母不懂,連孩子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啊!

這篇文章將會從大人的視角來看青春期的變化,但若正在讀文的你是個青少年/青少女,那則可以把文中寫到「孩子」的部分換成「我」來理解自己成長過程可能產生的變化。


從大腦發展來看


青春期時,大腦開始快速發展,因而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此時因為神經突觸快速連結,啖戎時也修剪掉沒有用的神經元,在此變動中,大腦也呈現一種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一方面由於學習的需求,使得對任何事情都可能感覺好奇、想接觸。

但是當青春期的學習力處於顛峰時,其他能力,比如專注力、自制力、執行力和情緒控管能力等等卻有待加強。這是因為認知部位的大腦雖然在成長,但控管情緒、專注力和自制力的前額葉還未臻成熟,因此容易顯得衝動、專注力不佳、情緒起伏大。加上青春期荷爾蒙的影響,暴躁和易怒是比較容易出現的。

而青春期很重要的是睡眠時間的改變。開始出現晚睡晚起的傾向,比起睡到8點,提早半小時起床的孩子會明顯出現精神差、注意力不佳的現象,而影響學習。台灣部分學校,已開始調整到校時間,不再是以往的7:30,而是8:00,這樣的調整確實有利於青春期孩子的發展、作息與學習上的調配。


從心理社會發展來看


11-15歲的孩子,多半落在國小高年級~國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多處於尋求自我認同和歸屬感狀態,生活的焦點常常在於「我是誰?」、「我是不是被他人所喜歡且接受?」、「我屬於哪個人際團體?」常常出現好奇、多變、缺乏安全感、易怒、不穩定和衝動的行為與情緒現象。同步開始由依賴父母轉為以同儕為中心,並且對很多事情喜歡追根究底。

15-18歲的孩子,多半是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則開始發展獨立性和獨特性。想從父母身邊脫離以追尋更自由的自己,也開始區辨自己和別人(包括父母、同儕)的不同。此時會出現的行為可能包括了叛逆、冒險、勇於嘗試,常常標新立異、卻過於理想化而不切實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衝撞,慢慢有所學習之後,正向的發展期待能轉變為主動積極、關注未來,且因為開始產生現實感,而對未來有了恐懼的心態。


大人能否允許青春期孩子矛盾且衝撞


處於身心狀態快速變動的青春期孩子,其實內在是相當混亂的,想長大的內在動力一直跑在前面,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緒,也可能無暇停下來思考。但是當大人讀不懂的時候,常常會使他們在發展自己的路上,一直從家庭或學校中接收到被指責或不被認同的訊息。

比如說,有些青少年/女很愛耍酷,常常自吹自擂,有很多計劃想做,這是因為他們想要發展一個自己很好的形象,但很多大人就會潑上一桶冷水說:「有影謀?!你沒辦法啦,就只會膨風!」通常青少年會在口頭上反駁大人的否定:「我就很厲害啊」,但矛盾的是,卻在內心默默收下這個挫敗,對自己產生很多質疑,感覺自己真的不夠好。

當大人看不懂青少年/女想衝撞卻又不太有信心的矛盾時,落井下石或潑冷水,常常是怕孩子太過衝動而闖禍,而沒有留意到,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引導或討論。例如:「你想出國喔,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要去哪裡?去那裡想做些什麼?你現在有些什麼準備是可以出國的呢?」透過這樣的探問,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已經開始規劃,或只是一個想像,同時也能給孩子一個現實感,知道一個計畫開始之後,有許多現實層面需要考慮與準備。

青春期的矛盾是必然,衝撞不會少,但需要大人給予一個安全且有彈性的界線,保護著不至於跌到頭破血流。可是隨著孩子的能力提升,或許界線得要不斷地放大,比如上述,孩子若真的完成了你所詢問的準備,你願意讓他/她在國、高中時期自己出國嗎?許多時候也可能超過大人自己的忍受力,這時候就是一種考驗,有時大人的限制,源自於自己的害怕,而非孩子不能。


大人能否忍受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火力


青少年/女的暴怒情緒,經常是另一個大人難以忍受的現象。人有五種主要的情緒,而這些情緒都有各自的功能,目的是為了保護個體之安全。

  1. 快樂感:帶來正面能量,對青少年而言不可或缺。
  2. 憤怒感:當青少年暴怒,常常是讓自己感覺有能力可以反抗管束,為的發展獨立性、想追求自由的需求而產生。
  3. 厭惡感:青少年的白眼,想必是父母或師長相當熟悉的。通常出現在不喜歡大人所表達的觀點或評論時,因為這些說法可能帶有評價青少年的感受,而青少年想反抗的,其實是這種自己不夠好、不被認同的情緒。有時白眼翻多了,大人還聽不懂,就變成一股無名火。
  4. 害怕感:青少年並不都是膽大包天。相反的,很多時候青少年要冒險違規(違法)之前也常充滿恐懼,這種情緒可以幫助他們遠離危險,不做不恰當的事。但當青少年被看扁、或被挑釁的時候,為了不想讓同儕甚至父母覺得自己很孬,就會壓抑害怕感,做出越界的事,而隱藏害怕感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怒。因為生氣會帶來力量,讓青少年感覺不那麼害怕。所以很多時候大人以為他們是叛逆,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看起來不要太弱。
  5. 憂鬱感:當青少年出現難過、憂鬱情緒時,表示某些情境可能讓自己不舒服,需要找人協助,這能使青少年適度接受他人的關懷,以穩定負面情緒,避免自傷、自殺行為產生。但是當青少年認為大人不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可能還是以憤怒、厭煩的反應來表達。
讀到這裡,您有沒有發現,基本上,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兩種情緒,那就是快樂和憤怒。因此,暴躁、不耐煩的頻率越高,是否背後隱藏著厭惡、害怕和憂鬱,其實都值得父母細細觀察。而因著大腦發展所帶來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追求快樂情緒的心理動力,也可能使青少年在過於受挫的情況下,傾向以高強度的活動來讓自己感覺快樂與振奮,例如吸毒、飆車等等,或是追求親密關係(交男女朋友)以及性刺激讓自己感覺被愛且帶有正向能量。

而這些行為,在高壓的管束下,可能只會越演越烈,反而得要靠著理解,讓憤怒背後的情緒得以抒發,透過與家人的親密感而得到快樂的經驗,才有機會遠離危險。


面對青春期孩子,大人需要練習當容器


回到一開始的父母們的問題,孩子並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而是過去凡是管束、規定的管教方式,已經開始不適合青春期的孩子們了。在10歲以前,因為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很多時候對父母的依賴度高、需要具體的指導、以及他人的約束來維持孩子穩定的作息與學習。

但青春期開始(國小高年級左右),當孩子趨向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時,韁繩得要慢慢放,讓孩子為自己做選擇,但切記,自由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有負責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由。在管教的時刻,也務必傳達這一個觀點。因此當孩子做了選擇時,就必須承擔後果。比如孩子不想去上學,卻被記警告、或是被處罰,而回家抱怨老師很機車時,就要讓他知道,這是他的選擇,在學校的環境下,也就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但同時,也需要瞭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而非只一味要求他遵守規則。

然而,要如何能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這些生氣?大人要練習讓自己像個容器一樣,接受孩子有情緒,先別急著叫他不可以這樣或那樣,而是練習理解,這個生氣是哪裡來的?是否隱藏著害怕、厭惡或是挫敗憂鬱的感受?即使孩子因為負責任而需要受處罰,必定會不開心,作為父母的,也就是理解這樣的不開心,並且陪伴在旁。

青春期是個發展過程的困難階段,極度需要穩定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以及像容器一樣的大人,接納衝撞和負面情緒,同時提供養分、給予一些資源,引導孩子整理思緒,同時也接受孩子自己做選擇,練習負責任。從很小的事情開始,要不要買這件物品,或是要不要選這堂課,都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練習。

但願上述的分享,能讓正在經驗青春期孩子暴衝的大人們,能對孩子有多一些的理解,也對於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有多一些的頭緒和方向。


同場加映雖然迷路了但沒關係


參考書目:

李崢嶸、胡曉宇譯(2020)。解碼青春期:與青少年好好溝通、互相理解,讓彼此和諧共處。台北市:親子天下。Josh Shipp (2017). THE GROWN-UP'S GUIDE TO TEENAGE HUMAN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何佳芬譯(2018)。青春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叫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台北市:高寶國際出版。F. E. Jensen & A. E. Nutt., (2015). The Teenag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淺談家族治療


圖片出處:123RF

作者:陳姝蓉

常常與個案談到,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治療時,會收到這類的詢問:「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有什麼不同?」或是「是他/她--指某位家庭成員,生病了,為何全家都要來?」到底,一家人來到一個有治療師/諮商師在的地方,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又能一起做些什麼?對大眾而言是非常陌生的。

人際困擾經常由家庭而起


家,是一個人最初接觸的最小的團體,許多情緒困擾,都來自於人際相處的困境,尤其是家人之間,是最親密但也最容易產生衝突。在實務工作現場,常常會發現,來就醫的成人或小孩,常常是代替家庭呈現出互動的問題,稱之為Identified Patient(被辨識出來的病人,簡稱IP)。

意思是,這個看起來是問題核心的人,可能只是呈現出整個家庭長年下來相處的結果,所導致的某一類互動習慣,而過去情境中可以運作的家庭互動模式,可能在情境改變下--例如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家庭中有人意外過世等等,而無法因應新的情境,導致家庭互動出現困難。

此時如果只是處理IP的問題,可能短期間可以看到改善,例如青少年的憂鬱,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而緩解,但若其壓力源是從家庭而來,那麼回到家庭中進入關係互動的情境,仍會持續產生壓力,那麼藥物能幫助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因此,能藉此機會檢視家庭關係,才有機會減少青少年所知覺得壓力感受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解套。

家族治療怎麼做呢?--家族治療的形式


家族治療有許多學派,但不論任何學派,當家庭成員一起進入治療的時候,稱之為家族治療。哪些成員可能被納入家族治療中?讀者可參照文章前面的圖(註1),看到家族治療中還包含伴侶、親子、家庭(多於3人)等不同組合。依照當時家庭的需求以及討論之議題,並與來求助之成員共同討論,邀請相關者進入治療。

進行的方式多以談話為主,但若家庭成員中有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也會佐以玩具或媒材(如圖畫)幫助孩子表達。華無氏家族治療中,也經常運用家庭雕塑,邀請家庭成員以距離或身體姿態來呈現彼此的關係或互動樣貌。家族治療師--薩提爾對於多大年紀的孩子可以邀請進入治療中並沒有定論,但強調家庭能在一起討論關於彼此的事,都是相當重要的場景,希望相關的人都能參與,即使孩子無法清楚說明想法,但仍能透過聲音、肢體和感受參與其中。

什麼人需要做家族治療?--家族治療的議題


一般來說,通常是家庭中因為發生某些變化,常常在於需要學校、醫療、甚至法院介入的時刻,才會由相關專業人員轉介家族治療。學校轉介而來常見的議題可能是孩子中輟、拒學、情緒或行為問題。在醫療系統中,通常則與家庭中某位成員的疾病的調適相關。例如慢性疾病的返家適應及照顧、末期病人的家庭對談、重大疾病診斷當下的家庭討論等等。而法院轉介的個案,則可能包括離婚訴訟前的評估、伴侶諮商、親子互動關係評估、監護權裁定等等。

但越來越多案例,乃是家人間想要促進彼此關係的連結,或是更了解彼此的需求而來,此時可針對關係中在意的事件,經常引發衝突,或難以溝通的部分進行討論。華無氏家族治療之創建者吳就君老師曾說:「如何看家庭動力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是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成長。」因此,能幫助成員有所成長的議題,都是家庭中可以選擇關注或更深入探討的。

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有效?--家族治療的目標


實務現場常常會遇到,家庭成員急著解決問題,甚至要澄清IP的問題不是因為自己而造成的,這樣的期待,比較難在家族治療的過程中被回應。甚至可能會讓IP感覺到問題好像都是自己的責任,必須由自己去處理,而難以借助家庭的支持力量。

以成長模式來看家族治療的目標時,或許不一定能立即解決問題,但可以透過歷程,促進家庭成員之間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建立比較彈性的溝通模式、本來僵化的互動行為可以被鬆動而產生新的應對,而原本疏離的關係,可以重新連結。

想像一下本來一塊放在盆子裡的黏土,原本有些乾掉、定型,經過治療師加入一些水並且重新捏塑,雖然土還是原來的土,但卻能呈現與原來不同的樣貌,且更具有可塑性。家族治療的目標,便是要透過介入的歷程,活化原本已經僵化的家庭動力,讓家庭成員能夠找到自由互動、自在存在家庭中的方式。

生病那個人自己來不行嗎?--家族治療的意義


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雖然很可能同樣談的都是和家人相處的困擾。但從結構上,就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自己一個人接受個別治療,甚至要瞞著家人進行,好像生病是一件不好的事,而且只能自己獨立面對。而家族治療的進行,必須先邀請家庭成員,而且大家也願意、並安排一個特定時間,來到治療室。對於IP而言,被看重的程度自然有不同的感受。而家庭在意彼此的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會邀請家庭成員對彼此表達內在的經驗和感受,甚至練習溝通的話術,雖然常有成員表示不習慣、在家裡不會這樣說,但不同於個別治療的契機就在於此。家人能在治療現場重新疏通溝通的管道,讓說的人能清楚表達,聽的人也能充分理解。

透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治療與討論,常會使已經很久不在一起對談的家人,重新相處、好好地面對面看著彼此,這樣的專注在家庭成員身上的經驗,可能是現代3C家庭越來越陌生的情境了,也因此而格外珍貴、有意義。

華無氏家族治療的訓練


華無氏家族治療,由台灣的家族治療之母:吳就君老師所創建。吳老師早年追隨薩提爾學習,但在教學帶領的過程中,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而與學生一同腦力激盪,逐漸發展出更適合華人文化的華無氏家族治療。這個治療模式,並不限定使用特定的治療技術,主要強調能與人接觸,以全相觀點看待家庭。不只是關注家庭中的問題,更要發掘家庭中本來就有的能量與資源,陪伴家庭找到自己的優勢,一起面對議題。

我認為用這樣的方式,與前來的家庭一起工作,比較有機會一起看到生命中的亮點,而不是一起掉進問題的黑洞中,感覺難以爬出困境。每當能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對彼此多一些理解、甚至因為重新連結、感受到彼此心情時,而流下感動或抱歉的淚水,我身處其中,常常也隨之觸動。

註1:躺椅的部分通常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個別治療模式,不包含在家族治療的範疇中。

前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