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陪孩子經歷那青澀的第一次--「被擦掉的初戀」


圖片擷取自網站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Em60Z1 


作者:陳姝蓉


被擦掉的初戀」這部日劇是去年底上映首播的,目前在netflix上也可收看。寒假期間與孩子一起追了這部純純的BL劇(Boy's Love),劇中有幾個主角的大哉問,我覺得很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來想想,初戀的經驗,對青少年來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你/妳沒有看過這部日劇,也沒關係喔,請參考下方的人物關係圖,簡單了解彼此的互動狀態,試著想像這幾個高中生的互動樣態~


什麼是喜歡?



如果你已經是家長,想必你也走過那年少輕狂的時日,具體到底有沒有浪漫或純純愛意姑且不論,但是那種情竇初開,想要尋找一個喜歡的人,而到底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喜歡,對方這樣的表現是不是喜歡我?常常是青少年們花了大把的青春,困頓思考的人生議題。

每個人都有想要擁有一段戀情的想望,但怎麼樣算是一對戀人呢?從戲劇裡來看,青木因為一連串的誤會,讓井田以為自己是青木愛戀的對象,但因為井田不曾有過喜歡的心情,多次問青木說:「怎麼樣叫做喜歡呢?」原本青木自己為喜歡的是隔壁座位的溫婉女孩-橋下,但被井田這麼一問,也不禁認真地思考了起來「喜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青少年的喜歡,有一部分可能是荷爾蒙的作祟,性的成熟、人際的需求,都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感覺對特定對象有種曖昧、愛戀的情愫。現今許多人都提醒,談戀愛、建立一段關係,是需要學習的。然而青少年很難聽得進去爸媽的大道裡。常常感覺「對方好像不錯」,就認定是喜歡。

喜歡,常常是一種內在經驗的渴求,甚至是自己幻想的投射。每個人對於喜歡的內涵都不盡相同,但有些人喜歡體貼、會照顧人的對象;有些則喜歡對方強大、堅毅、有可依靠的形象。在劇中,青木雖然從誤會開啟和井田的互動,但從井田每次都「很認真」地思考該如何回應自己、以及在自己感覺挫折時,總是會「溫柔地守候一旁」為自己加油打氣,而漸漸地感覺被吸引。這其實也反映了青木常常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存在感、也不覺得自己對他人來說很重要。因此井田的行動,某個程度滿足了青木感覺自己被看見、而且被重視的需求。

而井田即使答應了要和青木交往,卻一直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青木,直到第六集時,有另一個女同學回饋了對井田的觀察:「你跟我講話時心不在焉,總會不自覺地看著對方、想著對方在做什麼....這樣的反應,就是喜歡啊!」這才使井田意識到,原來,自己早已把青木的存在,放在心中的重要位置上。

當然,互動逐漸增加,兩人開始看到對方比較脆弱、或不為人知的一面時,比如青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井田常會聽他傾訴、出手幫忙,而井田有些害羞的片刻,青木也能包容之。這些互動的累積,會逐步使得彼此的信任感加深,進而更能依賴對方,而培養出只屬於兩人之間的默契,或許在別人眼中,這就是一種感情越來越好的展現。


我喜歡的是男孩,可以嗎?



第三集的開始,青木曾和橋下分享,自己逐漸意識到喜歡井田的心情。但青木對這段感情的描述是:「我也是最近才感覺到的....我也不太確定....果然很奇怪,對吧!?我跟他在一起,不太妙吧~」但橋本卻很直白的回應:「一點都不奇怪喔....喜歡一個人沒有什麼不好,要好好珍惜你的感情」橋本給青木的回應,強調了不論是喜歡同性或者異性,那種「喜歡」的感覺,並不因性取向而有所差別,而這樣的肯定青木的感受,大大地表達了對青木這份愛戀感的接納。

探索自己的性取向,除了體會自己真實的感受,往往也會受到異性戀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不太能確認自己是否只是一時「沒想清楚」?或是誤解了對喜歡的感受。但確認了自己的感受之後,對方是否也和自己一樣,能接受同性之愛,則是第二道挑戰。因此,當有女生跟井田告白時,青木心裡擔心著,或許井田喜歡的是女生?那也就難以接受自己是個男生的愛。

我想,不管是同性或者異性,對方是否要接受自己的告白,回應自己喜歡的心意,本就是一件令人忐忑不安的事,更何況性取向難以改變。而在青少年的階段,不管是對喜歡的感受相當模糊,有時候對自己的性取向為何,也不那麼有意識,這經常會使青少年面對自己產生的情愫,陷入一種迷惘而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麼的困惑中。

此外,其他人能否接納同性間的愛戀?也會是確認自己性取向、甚至開始交往之後的擔憂。因此當井田據實告知球隊的夥伴,自己的男朋友是青木的時候,他立刻前去否認了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因而排斥井田、別讓井田因此失去在球隊的位置,害怕同儕之間的歧視或排擠,也經常使青少年的同性之愛,更加隱晦而不想被他人所知。


成為情侶後該如何交往?



回到情侶交往本身,當青木和井田確認彼此的好感之後,同意開始交往,開始煩惱著,交往之後該做些什麼呢?許多時候,青少年進入交往狀態,可能也是似懂非懂地模仿他人的行為。不論是吃飯、逛街,或者,要不要有進一步的身體接觸?可能都充滿著賀爾蒙催生的幻想。

這部劇中,比較強調的是兩人相處的狀態,一開始的時候相當逗趣,透過與其他同學的對照,看得出青木和井田的生澀,不論是要約一起吃飯,或者考慮要不要牽手,都有一番內心掙扎的小劇場。對方是不是喜歡?對方跟自己在一起是否開心,能否享受在一起個時光,但卻因為太過刻意,反而兩個人都不自在。

在第七集的中段,當青木終於能和井田一起吃午餐,卻因為擔心著橋下,卻不敢告訴井田,怕他吃醋,覺得自己心裡想著別人,卻讓相處的時間變得很難把心思放在對方身上。直到井田指出這一點,表示自己能理解青木的心意,也想支持青木幫助其他人。並且告訴青木,自己所認為的交往,是「能夠分享很多事,互相幫助」想在對方有困難時,幫他解圍的心情。

是的,這段期間的交往,通常較少利益或者現實的考量,所謂純純的愛,就是想要和對方在一起,互相陪伴支持的心情多一些。而初戀可能是青少年第一次與家人以外的他者,建立比較親近的關係。戀愛狀態常常會反映著青少年內在對親密感與安全感的需求,不穩定特質的青少年,也常在透過戀愛關係來尋找自我。有時看來很狂暴或不經思索地投入一段戀情,或許也反映著青少年當下自我的混亂,更需要父母不被其外在的脫序行為嚇到,而能穩定的陪伴,試著了解孩子怎麼了。



父母該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戀情與交往?



我長大的那個年代,父母常常說的是:「上大學以後(甚至有些會要求大學畢業)才能交男、女朋友!」然而等到畢業之後,就常以找結婚對象的想法,物色終身伴侶。如果就婚姻的經濟效益來看,這樣確實是省時省力,目標清楚。只是,情感經常不是一種能以線性思考來規劃與計算的事。沒有太多的情感交往經驗,對關係經常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像。

我記得很年輕的時候曾有一個朋友這麼說過:「我的每一任,都得要感謝我的上一任,把我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當時聽來,只是很羨慕對方怎麼有「那麼多任」可以討論!但現在仔細想想,我好像能理解,一個人的成熟,有時會在兩個人的磨合中產生。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尊重對方的想望,磋商彼此的平衡。透過相處中的衝突、討論,漸漸更清楚,什麼樣的關係才是自己渴望且願意努力投入的。

沒有這樣的歷程,而直接進入婚姻時,付出的代價常常是一輩子的事。因此,我反倒覺得父母可以抱持著比較開放的態度,看待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的愛戀關係。畢竟,與其強行禁止,讓孩子為了對抗而堅持投入一段不恰當的情感,不如多和孩子談談交友狀態,以了解孩子怎麼想喜歡和交往的事。

許多父母只要聽到孩子有喜歡的對象,很快的會連結到「影響功課」、以及「弄大了肚子」。但實際上,戀愛關係並不一定會如此神速地發展。有時候,青少年情侶之間的互相陪伴、在準備考試的苦悶日子裡互相鼓勵,也可能是一種助力。好好了解孩子為何在這個階段,想要找到男/女朋友?除了前面所提到荷爾蒙的催化之外,有時是否也反映了孩子內在的空虛、孤單或需要陪伴的渴望。

而發生性行為這件事情,與其防堵,不如好好教導孩子在交往過程中,如何看待身體的界線。不只是女孩需要,男孩也需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尊重對方的意願,青少年若因為好奇而嘗試了性行為,導致無預期的懷孕,對雙方而言都將是很大的衝擊。

初戀不一定會發展成最後終身的伴侶,但初戀為何最美?乃是因為那段情感與回憶,包裹著無法再回頭的、屬於自己的青春歲月。你我也都曾年輕過,當我們陪伴孩子的路上,何不妨用「再青春一次」的心情,看待這又酸又甜的青澀初戀。



延伸閱讀: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