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兒童以上、成人未滿的青春期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陳姝蓉

許多父母常常會抱怨:「這個孩子一直都很乖啊,不知道為什麼國中以後,突然變了個樣?!」努力思索,在哪個環節出錯了,讓孩子變得如此叛逆不羈?

一般來說,青春期的定義是12-18歲。但由於這一代孩子的早熟,且就學年齡延長,青少年期可能從10歲就已經悄悄到來,並且可能回延長到22-24歲,通常以進入社會作為一個切點,算是一個轉大人的過程。

但這個身體已經像是大人,腦袋卻還沒轉過去的階段,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如此的狂放而難以駕馭,好像一直要爆衝,卻又覺得自己有理?好像很有能力,但出了事情又總是回頭看著父母?到底是長大了,還是依舊是那個依賴的孩子?

有時,不只是父母不懂,連孩子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啊!

這篇文章將會從大人的視角來看青春期的變化,但若正在讀文的你是個青少年/青少女,那則可以把文中寫到「孩子」的部分換成「我」來理解自己成長過程可能產生的變化。


從大腦發展來看


青春期時,大腦開始快速發展,因而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此時因為神經突觸快速連結,啖戎時也修剪掉沒有用的神經元,在此變動中,大腦也呈現一種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一方面由於學習的需求,使得對任何事情都可能感覺好奇、想接觸。

但是當青春期的學習力處於顛峰時,其他能力,比如專注力、自制力、執行力和情緒控管能力等等卻有待加強。這是因為認知部位的大腦雖然在成長,但控管情緒、專注力和自制力的前額葉還未臻成熟,因此容易顯得衝動、專注力不佳、情緒起伏大。加上青春期荷爾蒙的影響,暴躁和易怒是比較容易出現的。

而青春期很重要的是睡眠時間的改變。開始出現晚睡晚起的傾向,比起睡到8點,提早半小時起床的孩子會明顯出現精神差、注意力不佳的現象,而影響學習。台灣部分學校,已開始調整到校時間,不再是以往的7:30,而是8:00,這樣的調整確實有利於青春期孩子的發展、作息與學習上的調配。


從心理社會發展來看


11-15歲的孩子,多半落在國小高年級~國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多處於尋求自我認同和歸屬感狀態,生活的焦點常常在於「我是誰?」、「我是不是被他人所喜歡且接受?」、「我屬於哪個人際團體?」常常出現好奇、多變、缺乏安全感、易怒、不穩定和衝動的行為與情緒現象。同步開始由依賴父母轉為以同儕為中心,並且對很多事情喜歡追根究底。

15-18歲的孩子,多半是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則開始發展獨立性和獨特性。想從父母身邊脫離以追尋更自由的自己,也開始區辨自己和別人(包括父母、同儕)的不同。此時會出現的行為可能包括了叛逆、冒險、勇於嘗試,常常標新立異、卻過於理想化而不切實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衝撞,慢慢有所學習之後,正向的發展期待能轉變為主動積極、關注未來,且因為開始產生現實感,而對未來有了恐懼的心態。


大人能否允許青春期孩子矛盾且衝撞


處於身心狀態快速變動的青春期孩子,其實內在是相當混亂的,想長大的內在動力一直跑在前面,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緒,也可能無暇停下來思考。但是當大人讀不懂的時候,常常會使他們在發展自己的路上,一直從家庭或學校中接收到被指責或不被認同的訊息。

比如說,有些青少年/女很愛耍酷,常常自吹自擂,有很多計劃想做,這是因為他們想要發展一個自己很好的形象,但很多大人就會潑上一桶冷水說:「有影謀?!你沒辦法啦,就只會膨風!」通常青少年會在口頭上反駁大人的否定:「我就很厲害啊」,但矛盾的是,卻在內心默默收下這個挫敗,對自己產生很多質疑,感覺自己真的不夠好。

當大人看不懂青少年/女想衝撞卻又不太有信心的矛盾時,落井下石或潑冷水,常常是怕孩子太過衝動而闖禍,而沒有留意到,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引導或討論。例如:「你想出國喔,你打算什麼時候去,要去哪裡?去那裡想做些什麼?你現在有些什麼準備是可以出國的呢?」透過這樣的探問,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已經開始規劃,或只是一個想像,同時也能給孩子一個現實感,知道一個計畫開始之後,有許多現實層面需要考慮與準備。

青春期的矛盾是必然,衝撞不會少,但需要大人給予一個安全且有彈性的界線,保護著不至於跌到頭破血流。可是隨著孩子的能力提升,或許界線得要不斷地放大,比如上述,孩子若真的完成了你所詢問的準備,你願意讓他/她在國、高中時期自己出國嗎?許多時候也可能超過大人自己的忍受力,這時候就是一種考驗,有時大人的限制,源自於自己的害怕,而非孩子不能。


大人能否忍受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火力


青少年/女的暴怒情緒,經常是另一個大人難以忍受的現象。人有五種主要的情緒,而這些情緒都有各自的功能,目的是為了保護個體之安全。

  1. 快樂感:帶來正面能量,對青少年而言不可或缺。
  2. 憤怒感:當青少年暴怒,常常是讓自己感覺有能力可以反抗管束,為的發展獨立性、想追求自由的需求而產生。
  3. 厭惡感:青少年的白眼,想必是父母或師長相當熟悉的。通常出現在不喜歡大人所表達的觀點或評論時,因為這些說法可能帶有評價青少年的感受,而青少年想反抗的,其實是這種自己不夠好、不被認同的情緒。有時白眼翻多了,大人還聽不懂,就變成一股無名火。
  4. 害怕感:青少年並不都是膽大包天。相反的,很多時候青少年要冒險違規(違法)之前也常充滿恐懼,這種情緒可以幫助他們遠離危險,不做不恰當的事。但當青少年被看扁、或被挑釁的時候,為了不想讓同儕甚至父母覺得自己很孬,就會壓抑害怕感,做出越界的事,而隱藏害怕感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怒。因為生氣會帶來力量,讓青少年感覺不那麼害怕。所以很多時候大人以為他們是叛逆,但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看起來不要太弱。
  5. 憂鬱感:當青少年出現難過、憂鬱情緒時,表示某些情境可能讓自己不舒服,需要找人協助,這能使青少年適度接受他人的關懷,以穩定負面情緒,避免自傷、自殺行為產生。但是當青少年認為大人不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時,可能還是以憤怒、厭煩的反應來表達。
讀到這裡,您有沒有發現,基本上,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兩種情緒,那就是快樂和憤怒。因此,暴躁、不耐煩的頻率越高,是否背後隱藏著厭惡、害怕和憂鬱,其實都值得父母細細觀察。而因著大腦發展所帶來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追求快樂情緒的心理動力,也可能使青少年在過於受挫的情況下,傾向以高強度的活動來讓自己感覺快樂與振奮,例如吸毒、飆車等等,或是追求親密關係(交男女朋友)以及性刺激讓自己感覺被愛且帶有正向能量。

而這些行為,在高壓的管束下,可能只會越演越烈,反而得要靠著理解,讓憤怒背後的情緒得以抒發,透過與家人的親密感而得到快樂的經驗,才有機會遠離危險。


面對青春期孩子,大人需要練習當容器


回到一開始的父母們的問題,孩子並不是突然就變成這樣,而是過去凡是管束、規定的管教方式,已經開始不適合青春期的孩子們了。在10歲以前,因為身心發展的不成熟,很多時候對父母的依賴度高、需要具體的指導、以及他人的約束來維持孩子穩定的作息與學習。

但青春期開始(國小高年級左右),當孩子趨向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時,韁繩得要慢慢放,讓孩子為自己做選擇,但切記,自由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有負責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自由。在管教的時刻,也務必傳達這一個觀點。因此當孩子做了選擇時,就必須承擔後果。比如孩子不想去上學,卻被記警告、或是被處罰,而回家抱怨老師很機車時,就要讓他知道,這是他的選擇,在學校的環境下,也就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但同時,也需要瞭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而非只一味要求他遵守規則。

然而,要如何能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這些生氣?大人要練習讓自己像個容器一樣,接受孩子有情緒,先別急著叫他不可以這樣或那樣,而是練習理解,這個生氣是哪裡來的?是否隱藏著害怕、厭惡或是挫敗憂鬱的感受?即使孩子因為負責任而需要受處罰,必定會不開心,作為父母的,也就是理解這樣的不開心,並且陪伴在旁。

青春期是個發展過程的困難階段,極度需要穩定的家庭和學校環境以及像容器一樣的大人,接納衝撞和負面情緒,同時提供養分、給予一些資源,引導孩子整理思緒,同時也接受孩子自己做選擇,練習負責任。從很小的事情開始,要不要買這件物品,或是要不要選這堂課,都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練習。

但願上述的分享,能讓正在經驗青春期孩子暴衝的大人們,能對孩子有多一些的理解,也對於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有多一些的頭緒和方向。


同場加映雖然迷路了但沒關係


參考書目:

李崢嶸、胡曉宇譯(2020)。解碼青春期:與青少年好好溝通、互相理解,讓彼此和諧共處。台北市:親子天下。Josh Shipp (2017). THE GROWN-UP'S GUIDE TO TEENAGE HUMAN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何佳芬譯(2018)。青春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叫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台北市:高寶國際出版。F. E. Jensen & A. E. Nutt., (2015). The Teenag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USA: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