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是叛逆?還是憂鬱?!

 




作者:陳姝蓉


當青春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時,父母或師長經常會問:「這到底是叛逆,個性如此?還是真的生病了?」因為生病的孩子經常出現一些類似叛逆的行徑。例如在情緒上容易暴衝、憤怒,但有時又出現情緒低落、缺乏活力。在生活方面則經常「講不聽、叫不動」。而在就學方面,則會出現經常遲到、缺課、甚至中輟的現象。

面對孩子的這些現象,多數父母或師長都會認為孩子沒有把本分的事情做好,一部分父母在意的是就學狀況和成績,一部分的父母也同時在意生活常規和家務處理。部分父母雖然會思考疾病對孩子的影響為何?是否要多給孩子一點包容的空間?但往往在頻繁的親子衝突之下,雖然有心想理解孩子,但仍感覺挫敗與疲憊。

要回答是叛逆,還是憂鬱之前,我們得要先了解,罹患憂鬱症時,可能出現哪些症狀表現。


憂鬱症診斷標準(取自DSM-5)


*至少包含以下症狀之一:憂鬱情緒、失去興趣或愉悅感(主要症狀表現)

*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在兩週內出現,並造成先前功能損失

。整天憂鬱、感覺悲傷、空虛和無望、觀察到哭泣(青少年可能是易怒)

。整天顯著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食慾改變)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幾乎每天精神活動激動或遲緩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幾乎每天感覺無價值感,或是不恰當的罪惡感

。每天思考能力或專注力下降,做事猶豫不決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產生自殺意念甚至有具體自殺行動

*鬱期發作時,症狀造成顯著苦惱,或對社交、職業或其他功能明顯減損。

*該發作無法歸因於某一物質或其他身體病況的生理反應。 

 


對照青春期發展特徵與憂鬱症狀



「請與同期青少年比較,孩子的行為是否還在發展的常模中」,是我經常與父母與師長分享的觀察要點,以稍微區別就診中的青春期孩子,其行為表現是病?還是青春期的叛逆。雖然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以下就常見的發展特徵與憂鬱症狀做簡單的對照,讀文的您也可隨著文字想像一下,青少年可能如何表現這樣的情緒和行為。


 


 

 憂鬱症是個生理疾病



談到這邊,通常多數父母雖不願意,但開始試著接納自己的孩子可能罹患憂鬱症了。於是會繼續詢問:「這一定要吃藥嗎?」「會不會是他/她自己鑽牛角尖?老師你幫我開導他/她一下就好了!」。面對這些詢問,我都會再次強調:「憂鬱症是個生理疾病」,因為有很複雜的生理機轉,導致腦部的血清素不足,因此服藥可以有效地改善憂鬱症狀。

那麼此刻進行心理治療是否有效呢?我會這麼說:「心理治療必然有其支持性療效,但無法取代藥物治療。」而且,依照藥物治療的進程,憂鬱症狀減緩,原本因為症狀而情緒低落、無法思考的孩子,逐漸能在心理治療的談話中,有比較深入的討論而不至於情緒崩潰,也比較能思考自己內在的經驗,此時心理治療才更能發揮效果,幫助孩子探討造成自己壓力大、情緒困擾的因素。

因此,在心理治療之前,若沒有藥物處置改善憂鬱情緒,在會談過程中,大腦無法運作思考,心理治療的成效無法發揮,而使得孩子與父母都更挫敗,反而可能加劇憂鬱症狀。



切勿忽略青春期的發展需求


 

過猶不及,經常是父母常常覺得難以拿捏的分寸。意思是,文章一開始,父母可能覺得孩子是叛逆,個性乖劣而不受教。但當父母知道憂鬱症狀可能使孩子的能力受限時,則又可能基於擔憂,產生過度保護或限制的行為。

青春期重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透過發展自己的想法(包括想做的事、想發展的興趣等等),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產生一種自己能獨立於父母之外的價值感。這本來就是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

當這個衝撞探索的過程中,遇上了憂鬱症,可能會提升孩子自我懷疑、自我貶抑的程度,除了生理上大腦的憂鬱狀態(血清素不足),還可能因為內在發展的焦慮產生心理的憂鬱。此時除了規律服藥之外,父母或師長適當的輔助孩子,能朝向自我認同與獨立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舉例來說:一個正在憂鬱中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想要在報告中選取一個困難的主題,父母或老師可能會建議他,簡單完成格式即可,不要徒增自己的壓力。這可能使青少年覺得自己只能聽從師長的意見,而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雖然從疾病照護的角度來看,減少生活壓力確實可以避免憂鬱症狀加重,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可能因而缺乏嘗試與探索的機會。

此時,我認為充分與青少年討論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對話,使青少年瞭解選取困難的主題,準備期間的壓力,可能為自己帶來疾病加重或復發的風險,但若不這樣做,則可能會失去探索的機會。當青少年在討論過程中,不論選擇執行或者放棄,都比只是遵從醫囑或是父母的要求,更有自主性和掌控感 。

若青少年選擇投入困難的主題,那麼在準備過程中,以其他的輔助方式,減少壓力反應,或許是父母、師長們可以協助的。例如:提供主題的相關資源、準備營養品、與情緒支持系統等等,下一段將更具體談到如何預防疾病復發。

 

預防復發的要訣



青少年的憂鬱症,與成年人的憂鬱症,除了在症狀表現上,容易與青春期的發展混淆,但在治療與預防復發上,則大同小異。因此,預防復發的最重要關鍵便是規律服藥。

「保養頭腦」則是另一個重要關鍵。何謂保養頭腦呢?就是幫助大腦處於穩定、不受到過度刺激、壓力和耗損的情況下,可以持續發展以及運作。一般而言,作息不穩定、熬夜不睡、經常暴露於混亂的生活情境、或是非常高壓緊張的環境中,都可能使大腦過度使用及耗損,而更容易使憂鬱症復發。

因此,老生常談的保健方式,便是規律作息、安排適度的學習負擔、壓力較大時需要適度休息、規律的運動可幫助調節腦部的內分泌及穩定情緒。許多時候我相信父母與孩子都聽過這些做法,但憂鬱發作過程,孩子可能本身缺乏動力,而青春期又討厭被父母勉強,此時鼓勵孩子選擇自己覺得相對可行的做法,由父母陪同一起執行(例如固定就寢時間,一起去運動等等),或許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又能適度調節情緒、穩定症狀。


學校的角色與功能


若讀文的你是學校的師長,想知道如何陪伴憂鬱症的學生,那麼可依照孩子就醫與否,作為協助與陪伴的參考方向:

1. 鼓勵孩子就醫:面對罹患憂鬱症的青春期學生,很重要的是確認孩子是否就診。如果孩子尚未就診,而孩子本身也不願就診,那麼與孩子討論憂鬱症狀的影響為何,幫助孩子意識到疾病所帶來的改變,須優先處理。除了協助其面對與適應憂鬱症狀,並持續鼓勵其就醫和服藥。

2. 鼓勵父母帶孩子就醫:如果孩子想要就診,但父母對心理疾病抱持著不了解與標籤化的反應時,邀請父母來校,協助孩子與父母溝通,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症狀以及困擾,站在幫助孩子能更好的發展與學習層面(是的,通常憂鬱嚴重的時候,學習成效往往會受影響),鼓勵父母帶孩子前往就醫。

3. 維持涵容的校園環境:若父母與孩子都已接受醫療服務,孩子也開始規律服藥,那麼學校端主要角色在於與父母和醫療端共同提供一個涵容的環境。其執行面可能包含下列幾項:

(1). 建立信任關係:依照孩子的需求與資源多寡,決定是否啟動學校諮商系統,以提供穩定的情緒支持與關注。即使未啟動諮商機制,主要接觸的老師能與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連結,給予適度的關注,也可減少孩子在學校時所產生的孤獨感。

(2). 建立穩定結構:不論是諮商或是學校規範(出席率、作業繳交、考試完成等等),仍然要維持穩定的要求與界線,當孩子無法完成或是違反結構規定時,可與其討論需要何種協助,但仍須溫和而堅定地協助其承擔自己違反規定的責任。

(3). 建立友善環境:這部分主要在於去標籤化,對孩子的協助不是為了解決麻煩、問題或處理疾病,而是為了幫助孩子在青春期的學習階段能發展得更好,更能適應學校生活。即使有一些症狀,比如容易煩躁、暴怒,常有人際衝突等等,避免以疾病的因素加以指責,而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困難或需求,協助其面對自己的處境。



風暴中的風暴需眾人之力加以穩定

 


如果說青春期是一場風暴,那麼罹患憂鬱症的青春期孩子,就是正在經歷風暴中的大風暴!!此時僅靠著父母的力量要維持孩子仍能在發展的軌跡上,逐步成熟,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若能規律服藥,與醫療端保持合作。並且由學校端建立學習的規範,幫助孩子在憂鬱症到來的過程中,不至於失序脫軌,中斷學習,結構上就能做好第一步的穩定。

治療和學習穩定進行的同時,允許孩子持續發展自主性與獨立性,是促使孩子能成熟發展的任務, 因此保持親子、師生之間開放的討論,非常重要。若能了解孩子自身如何看待疾病的影響,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應對之,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憂鬱,或許就只是一個訪客,或一個特質,青春期風暴中的一道閃電,而不是另一個暴風中心。

 

 

延伸閱讀:如何接住憂鬱墜落的星星?從情緒調節談自殺防治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測表


參考書目:

丁凡譯(2010)。是躁鬱,不是叛逆 [青少年躁鬱症 | 完全手冊]。台北市:心靈工坊。Miklowitz, D.J. & George, E.L. (2008). The Bipolar Teen: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r Family. USA : Guilford Publishers.

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6)。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市:合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 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DSM-5. USA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壓力自我檢測工具: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圖檔來源:123RF

作者:陳姝蓉



生活事件的改變,往往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常見的「生活事件壓力量表」,可做為一般大眾自我壓力檢測的工具。


量表編撰之概念


一個人的生活,能處於一種身體和心理都平衡的狀態,稱之為適應。但是當生活事件產生變動,使個人的生活失去平衡,而需要「再適應」。此時所需要耗費的精神和體力,超過個人所能負荷的程度時,便產生壓力。因此,此量表使用生活事件所帶來的壓力分數,即是反映了該事件適應時所需耗費的心力越多且越困難適應,例如配偶死亡、離婚等等,就有相當高的壓力分數。


量表使用之時機


沒有特定使用的時間點,當個人覺得最近比較容易疲累、煩躁或是感覺忙不過來時,就可使用。回顧的時間點,通常以一年為原則,但若要了解更近期的壓力狀態,可選取近半年的生活事件為計算之依據。個人或機構也可將其當作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工具,使用定期檢測,使用該量表檢視一下個人每隔一段時間的壓力狀態。


計算發生頻率之意義


該量表的另一個重點是「發生次數」,意即同一件事情即使壓力分數不高,但在短時間內發生多次(例如轉學、搬家等等),也可能因次數的加成,造成極高的壓力。想像一個孩子為了配合父母的工作,導致在一年內可能搬家與轉學兩次,同時需要適應住宅環境的變動及學校環境、人際關係的適應,因而產生較強的壓力感受。


需考量個別差異


該量表的指標,乃是透過大量數據所得到的平均分數,亦即多數人在特定事件中可能產生的壓力感受性可能落在高、中、低不同的分數區塊,但每個人對壓力的覺知或壓力的忍受度不一而足。有些人可能特別難以忍受分離,而有些人則特別難以忍受作息的變動,於是在特定的生活事件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分數可能高於量表中的常模。


檢測目的在於提高對壓力感的覺察


一般來說,做完檢測之後,可能許多人會有一種,喔~事情比較多本來就會有壓力啊。但我認為分數的計算,可以幫助個人「更有意識」地覺察自己處於多高風險的壓力狀態。

必須留意的是,許多人都以為負向生活事件才會帶來壓力感,然而,即使是正向生活事件也可能讓人面臨極大的壓力。例如很多人都認為結婚、或家中有新生兒這件事情,是非常喜悅的,而忽略了重新適應家庭生活與新手父母手忙腳亂的情境,也可能同時帶來壓力。過節或家人團聚等令人開心的活動,也可能因為打亂了平時的生活作息,而產生壓力感。

尤其對於家有幼兒或老人的家庭來說,穩定的生活步調,非常重要。高度變動的生活型態,例如經常出差,需要極高的彈性和應變力才能負荷,同時也可能因為變動帶來體力上的負荷,此時身心都會感受到壓力。


適當取捨及提早準備以提高適應力




我將量表中的生活事件簡單分類之後發現,壓力感受排行前10名的生活事件,多與伴侶關係、職涯變動和健康狀態有關。在伴侶關係的部分:配偶死亡、離婚和分居就包辦了生活壓力事件的前3名,而結婚和破鏡重圓則分別位居第7和第9名。

其次是個人的職涯變動,例如第4名的入獄、第8名的被解僱和第10名的退休,都與個人生涯發展的失落和挫敗有關。

而健康和死亡的議題,當然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配偶、近親和家庭成員死亡,以及個人的疾病和受傷等。都是想當然爾造成生活壓力之事件。

雖說這些對大眾而言可能像是常識一樣,但仔細想想,是否在很努力於職涯的時候,會忽略了伴侶可能離異、或自己可能生病?或是以為退休很開心,卻沒有好好規劃與安排,想像著要享受不用做事的日子,卻在退休後閑得發慌?

因此,壓力量表的檢測,除了可促進對生活事件壓力感的覺察,亦可作為生活的提醒,無法避免生老病死和職場的變動,但能透過適當的取捨(例如家庭與工作的時間分配)或是事前的準備(例如家人生病、退休規劃、結婚等等)幫助自己能在壓力情境下增加適應力。


分數解釋



分數落點見量表下方的表格說明。當分數落在中等風險時,建議可先透過非藥物的處置,例如找朋友討論、各類支持團體(例如媽媽群組、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或是經由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協助,對自己所感覺有壓力的生活事件進行討論,以降低在該情境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強度。

但分數落於較高風險區塊時,則可能已經出現身心症狀,常見的是失眠、或是睡眠品質不佳、精神不濟。也可能透過頭痛、胃痛、食慾不振等生理反應來表現。若同時出現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發怒、與他人有口角等等,則強烈建議至身心科就診,由專業醫師評估,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則可改善因為壓力所引起的身心症狀。


以下則是「生活事件壓力量表」,邀請您立刻檢視一下自己這半年~一年的壓力狀態唷!


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請仔細想想,以下舉例的生活事件,在「過去一年」內是否曾經發生,請在「發生」欄位填寫次數並乘以該項之分數,並將全部分數相加後即為總分。





延伸閱讀:認識「壓力」--你知道壓力經常無聲無息地就找上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