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淺談家族治療


圖片出處:123RF

作者:陳姝蓉

常常與個案談到,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治療時,會收到這類的詢問:「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有什麼不同?」或是「是他/她--指某位家庭成員,生病了,為何全家都要來?」到底,一家人來到一個有治療師/諮商師在的地方,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又能一起做些什麼?對大眾而言是非常陌生的。

人際困擾經常由家庭而起


家,是一個人最初接觸的最小的團體,許多情緒困擾,都來自於人際相處的困境,尤其是家人之間,是最親密但也最容易產生衝突。在實務工作現場,常常會發現,來就醫的成人或小孩,常常是代替家庭呈現出互動的問題,稱之為Identified Patient(被辨識出來的病人,簡稱IP)。

意思是,這個看起來是問題核心的人,可能只是呈現出整個家庭長年下來相處的結果,所導致的某一類互動習慣,而過去情境中可以運作的家庭互動模式,可能在情境改變下--例如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家庭中有人意外過世等等,而無法因應新的情境,導致家庭互動出現困難。

此時如果只是處理IP的問題,可能短期間可以看到改善,例如青少年的憂鬱,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而緩解,但若其壓力源是從家庭而來,那麼回到家庭中進入關係互動的情境,仍會持續產生壓力,那麼藥物能幫助的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因此,能藉此機會檢視家庭關係,才有機會減少青少年所知覺得壓力感受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解套。

家族治療怎麼做呢?--家族治療的形式


家族治療有許多學派,但不論任何學派,當家庭成員一起進入治療的時候,稱之為家族治療。哪些成員可能被納入家族治療中?讀者可參照文章前面的圖(註1),看到家族治療中還包含伴侶、親子、家庭(多於3人)等不同組合。依照當時家庭的需求以及討論之議題,並與來求助之成員共同討論,邀請相關者進入治療。

進行的方式多以談話為主,但若家庭成員中有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也會佐以玩具或媒材(如圖畫)幫助孩子表達。華無氏家族治療中,也經常運用家庭雕塑,邀請家庭成員以距離或身體姿態來呈現彼此的關係或互動樣貌。家族治療師--薩提爾對於多大年紀的孩子可以邀請進入治療中並沒有定論,但強調家庭能在一起討論關於彼此的事,都是相當重要的場景,希望相關的人都能參與,即使孩子無法清楚說明想法,但仍能透過聲音、肢體和感受參與其中。

什麼人需要做家族治療?--家族治療的議題


一般來說,通常是家庭中因為發生某些變化,常常在於需要學校、醫療、甚至法院介入的時刻,才會由相關專業人員轉介家族治療。學校轉介而來常見的議題可能是孩子中輟、拒學、情緒或行為問題。在醫療系統中,通常則與家庭中某位成員的疾病的調適相關。例如慢性疾病的返家適應及照顧、末期病人的家庭對談、重大疾病診斷當下的家庭討論等等。而法院轉介的個案,則可能包括離婚訴訟前的評估、伴侶諮商、親子互動關係評估、監護權裁定等等。

但越來越多案例,乃是家人間想要促進彼此關係的連結,或是更了解彼此的需求而來,此時可針對關係中在意的事件,經常引發衝突,或難以溝通的部分進行討論。華無氏家族治療之創建者吳就君老師曾說:「如何看家庭動力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是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成長。」因此,能幫助成員有所成長的議題,都是家庭中可以選擇關注或更深入探討的。

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有效?--家族治療的目標


實務現場常常會遇到,家庭成員急著解決問題,甚至要澄清IP的問題不是因為自己而造成的,這樣的期待,比較難在家族治療的過程中被回應。甚至可能會讓IP感覺到問題好像都是自己的責任,必須由自己去處理,而難以借助家庭的支持力量。

以成長模式來看家族治療的目標時,或許不一定能立即解決問題,但可以透過歷程,促進家庭成員之間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建立比較彈性的溝通模式、本來僵化的互動行為可以被鬆動而產生新的應對,而原本疏離的關係,可以重新連結。

想像一下本來一塊放在盆子裡的黏土,原本有些乾掉、定型,經過治療師加入一些水並且重新捏塑,雖然土還是原來的土,但卻能呈現與原來不同的樣貌,且更具有可塑性。家族治療的目標,便是要透過介入的歷程,活化原本已經僵化的家庭動力,讓家庭成員能夠找到自由互動、自在存在家庭中的方式。

生病那個人自己來不行嗎?--家族治療的意義


家族治療和個別治療,雖然很可能同樣談的都是和家人相處的困擾。但從結構上,就具有不同的意義。比如:自己一個人接受個別治療,甚至要瞞著家人進行,好像生病是一件不好的事,而且只能自己獨立面對。而家族治療的進行,必須先邀請家庭成員,而且大家也願意、並安排一個特定時間,來到治療室。對於IP而言,被看重的程度自然有不同的感受。而家庭在意彼此的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會邀請家庭成員對彼此表達內在的經驗和感受,甚至練習溝通的話術,雖然常有成員表示不習慣、在家裡不會這樣說,但不同於個別治療的契機就在於此。家人能在治療現場重新疏通溝通的管道,讓說的人能清楚表達,聽的人也能充分理解。

透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治療與討論,常會使已經很久不在一起對談的家人,重新相處、好好地面對面看著彼此,這樣的專注在家庭成員身上的經驗,可能是現代3C家庭越來越陌生的情境了,也因此而格外珍貴、有意義。

華無氏家族治療的訓練


華無氏家族治療,由台灣的家族治療之母:吳就君老師所創建。吳老師早年追隨薩提爾學習,但在教學帶領的過程中,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而與學生一同腦力激盪,逐漸發展出更適合華人文化的華無氏家族治療。這個治療模式,並不限定使用特定的治療技術,主要強調能與人接觸,以全相觀點看待家庭。不只是關注家庭中的問題,更要發掘家庭中本來就有的能量與資源,陪伴家庭找到自己的優勢,一起面對議題。

我認為用這樣的方式,與前來的家庭一起工作,比較有機會一起看到生命中的亮點,而不是一起掉進問題的黑洞中,感覺難以爬出困境。每當能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對彼此多一些理解、甚至因為重新連結、感受到彼此心情時,而流下感動或抱歉的淚水,我身處其中,常常也隨之觸動。

註1:躺椅的部分通常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個別治療模式,不包含在家族治療的範疇中。

前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