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大人看顧小孩,要顧自己嗎?談親子需求之平衡





作者:陳姝蓉

進行親職諮詢時,經常聽到父母這樣說:「我已經好累了,為什麼孩子不能體諒我,乖一點呢?」「有的時候也想多陪陪孩子,但我忙完工作和家事,真的也沒時間,那該怎麼辦?」演講時也會有專業夥伴問我:「面對孩子和家長,如果照顧了孩子的需求,好像家長就得忍耐,感覺有些殘忍,要怎麼樣才能同時照顧到孩子和家長呢?」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兩難的狀況。

在此,我想舉一個例子,這個情境綜合我常見的案家,並非單一個案,主要是能有實際的脈絡,幫助我能實際討論自己思考親子之間的需求平衡的觀點。此外,家庭中,親子次系統通常也會受到夫妻次系統的影響,意思是,管教子女的行為,常常受到夫妻關係的影響,夫妻溝通的好與壞、或是夫妻能否合作--同一陣線,都會使得親職變成夫妻角力的戰場。但以下的例子,暫且把夫妻關係擱置,這樣比較能看到親子關係的樣貌(才不會太複雜啦~)。

淑美和小強這對母子


淑美(化名)是一個42歲的上班族母親,雖然工作穩定,但平時也都要5-6點以後才能下班。她有一個13歲、剛上國一的兒子小強,前來尋求諮詢主要是因為感覺兒子變得很難約束,意見非常多,每次叫兒子弄好自己的書包、餐袋等等就得三催四請,但孩子常說功課寫不完,希望媽媽幫忙。更不用說每天都很晚睡,導致上學老是遲到,為了叮嚀和催促而使親子之間頻頻起衝突。

詢問淑美為何不從更小的時候訓練小強?剛上國中確實需要適應課業便多變難,此時確實不是訓練的好時機,淑美則表示,過去因為太忙,每次叫小強做,他都說不會,要教他,又很花時間,乾脆自己快快做完比較好。但是又想到小強已經國中了,還不太會照顧自己,好像也會擔心,感覺不太合適,因此,淑美主動尋求諮商心理師協助,希望能知道怎麼幫小強培養好習慣。

常常親職諮詢的父母們,來談的時候,目標都是要改善小孩的問題,但我常常會鼓勵他們,先回頭看看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分別是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方法,做不到經常是因為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產生了衝突。

淑美的需求在於自己能被體諒、被照顧


以上述的例子,淑美提到小強如果能準備好自己的書包和餐袋,自己下班後就能有比較多休息的時間,感覺可以比較輕鬆。又比如:如果兒子上學遲到,那自己上班也會跟著遲到,可能影響同事或長官對自己的觀感,上班前的情緒也不會那麼緊張,好像一天的開始能比較按部就班。說是孩子要學會自我照顧,更多是源於淑美自己的需求,要求小強必須達到目標。

指出這一點時,淑美抱怨:「小強其實每天可以花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東西就好,但他總是東摸西摸,拖拖拉拉,甚至有時坐在書桌前發呆,功課也沒進度,為什麼所有事情都得要媽媽幫他做好,國一了不是得自己照顧自己嗎?」此時,淑美還會提到:「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已經都自己上學、自己去補習了,哪像他什麼事情都還要靠我照顧,真的很不獨立ㄟ。」

小強的需求在於渴望被關心、被照顧


詢問淑美,如果要求小強做這些事情,他會怎麼說呢?淑美轉述小強的說法:「他就說下課之後想休息一下啊,不想馬上寫功課,好像上了一天的課,腦子都快爆炸了。」而且,他會抱怨:「國小的時候都是媽媽幫忙弄餐袋,整理書包,為什麼現在就要自己弄?」認為媽媽每天都只會唸東唸西,根本都不關心自己。這些說法都讓淑美感覺委屈,這些提醒和叮嚀都是關心啊,為什麼孩子感覺不到?而且孩子不就是上學、寫功課就好嗎?真的這麼累?但自己也上了一天的班啊,怎麼不能為體諒媽媽一些呢?雖然這麼說,但淑美還是一邊唸、一邊又幫小強把所有東西準備好。

學齡期孩子的需求,是玩耍、被照顧,但同時也有一個需要建立自信、培養勤奮習慣的成長目標,因此,除了回應孩子主觀的需求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為自己做事,從練習中建立信心,也是以孩子成長的需求作為親職的重點之一。

兩個小孩吵著誰比較累


常常聽到這樣的描述時,我都會問家長,你會不會覺得這很像兩個孩子在吵架?兩個人都需要被照顧,到底是誰要照顧誰?好像需要洗碗,就吵著說:(美)你比較閒你去洗!(強)你洗比較快又乾淨,你去洗!推來推去。也像是比較著誰比較累?(美)我工作好忙,想要休息輕鬆點,(強)我上學好累,也想休息不想動。

這樣的爭執,通常反映著淑美的內心好像有一個童年的小淑美,忿忿不平地和現在的小強計較著誰比較幸福、誰又比較辛苦?每當我感受到一個被愛的不夠的小淑美出現在會談室中,都會有種無奈和憐惜的心情,是啊,並不是毎個人的童年都曾被好好照顧過,但當了父母,好像就不得不要照顧孩子,那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親方的責任大一些


面對兩難的處境,我還是傾向親方的責任大一些。畢竟已經是成年人,應當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沒有被愛夠的成年人,內心的自己通常還是很任性的,這時候,期待淑美能學習覺察自己的需求、尋求合適的對象(如自己、伴侶、朋友、或是諮商師)來照顧自己,讓自己和孩子相處時,能更有意識的回到一個內心也是大人的淑美,才能有效做出親職的行為,而不是像個孩子一樣跟小強吵鬧爭執,孩子不適合當親方討愛的對象。

當淑美能有意識的回到親職的位置,才能真正負擔起養育的責任,此時,才能進一步練習涵容子女多一些,包括能接受孩子的情緒,或是回應孩子的期待。比如小強覺得放學很累,那麼淑美能否回應孩子:「啊,上了一整天的課都沒起來動一動,身體應該是很疲倦的。」或者,不是只有在規矩和事務性的事情上打轉,也能多好奇一點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狀態:「今天學校上什麼課,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通常如果孩子的回應都是:「還好、沒什麼」,可能是過去孩子想講的時候,父母顯得沒有興趣,使得現在已經不想講了。因此能持續保持對孩子的生活狀態「表達關注、想了解」的態度,是重要的。

再者,當小強尚未成年,在身、心、與人際社會性的發展上都還沒有成熟,此時「過度要求」超齡的負責任,比如:小強得幫淑美擔心她工作壓力太大而必須體諒淑美!會使小強為了照顧媽媽的需要,不敢講出自己的需求,因而覺得自己無法依賴媽媽,得要什麼事情都自己做。這種子女照顧親方的現象,稱為「子女的親職化」,也就是他們明明就還需要被照顧,卻得要顧及父母的情緒與感受,習慣壓抑不表達,久而久之反而會扭曲了自我的發展,成為過度照顧他人、或討好的特質、或是得透過爆發性的情緒來取得關注。

子女可以依其發展給予責任


通常講完上面那一段,很多父母會跟我抗議,好像孩子都不用負責任囉,意思是要放任小孩嗎?並不是這樣的。孩子需要「階段性地、依照自己的年齡發展給予負擔適當的責任」。

就拿背書包為例子,網路上不乏討論要不要幫小孩包書包這件事,經常是正反兩面意見都有。但我認為的「發展」,不是特定的年齡層要做特定的事情,而是依照小孩練習與熟悉的程度,逐步增加其負責任的範圍。因此,「從小開始」以及「重複的練習」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像是小強享受了六年的照顧,但突然到了國中要失去有媽媽整理餐袋、書包的福利,當然是很難適應。

許多父母開始要求小孩練習自我照顧與負責任時,經常會遇到孩子的抗拒,而後便放棄,就像淑美在下班之後,與其花時間唸小強,不如自己快快把所有事情做完,於是小強還是繼續依賴。我想,這確實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我只能說,享樂是人的本能,孩子天生就是來磨練父母的,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若能透過和孩子的討論、協商、甚至帶有一點遊戲的意味,陪伴孩子一起完成這些事情,或許會顯得不那麼乏味甚至痛苦。

所以,淑美可以跟小強約定,第一個學期,可以母子倆人可以在吃飽飯的時候,一起清洗碗盤,此時讓小強負責清洗自己的餐盤,看起來很公平,也是養成習慣。之後逐漸推進為小強自己清洗,甚至負責全家的碗盤。當然,洗碗的工作,其實從國小開始就能訓練。如果不知道孩子的能力到哪裡,都可以先帶著孩子做做看,觀察他完成的能力,才逐步放手。訓練過程確實得要花時間,但我常想,是花三個月、甚至三年訓練孩子做好一件事,還是未來要花30年一直幫他做這件事呢?

讓孩子負責需循序漸進而非放手不管


但有一點必須提醒為人父母者,訓練孩子獨立,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站在旁邊關注著不出手。他/她需要的時候,回頭可以找到你,他/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得到鼓勵、或是一些支援,這是一種放飛獨立的過程,很需要的安全感。然而,我發現這一點,很多父母難以體會,若不是在旁關注時就忍不住出手,或者在他回頭時,斷然拒絕給予協助,甚至落井下石都有,比他人更早給自己的孩子挫敗,當孩子沮喪的退回自己的窩裡,又生氣地罵孩子不夠獨立?

回到淑美的例子,我會想多了解,小強的國小階段,是什麼原因讓她習慣把事情做好,除了很累、想快點休息,也可能是自己從小就習慣什麼事情都自己來,不知道要怎麼訓練孩子做,甚至想像小強應該要自動自發就會自己整理,但每次都很失望,於是開啟碎碎唸模式,卻又不見效,就這樣日復一日。此時,幫助淑美釐清自己「總是要自己來的習慣」從哪裡來,以及如果讓小強自己做,能不能「安心或信任孩子」?畢竟小孩就是小孩,不可能剛開始就做得好,每次看不慣就唸,小孩覺得挫敗自然會拒絕練習。但很多父母可能無法忍住不唸,會以直接離開現場,這又會導致小孩真的遇到困難時沒人可以問,也是另一種挫敗。

因此,父母的角色是「關注孩子,並且穩定存在」,陪孩子一起練習,並且持續給予鼓勵。

淑美和小強的需求滿足了嗎?


可能比較敏銳的讀者,開始困惑,感覺好像母子倆人都在練習負責任,這樣他們的需求滿足了嗎?

我認為,當淑美可以意識到自己內心的小淑美過去有些失落,並且能找到適當的對象、合適的方法來照顧自己時,比如能跟伴侶說說自己想要多休息一些,而伴侶也能分擔並參與親職,或是在工作允許時,給自己排假休息等等,需求已經得到部分滿足。如此,和孩子相處時,就不太需要一直回到小淑美的狀態和小強競爭,並且更有意識的扮演一個母親,此時,關注孩子的需求,比較不容易成為一種負擔,也就不會讓自己感覺累、好像擠壓了自己休息的時間。 當現實有限制而無法回應需求時,適度尋求諮商,也能修補過去沒有被照顧夠的失落感,透過被專注的聆聽和經驗的回顧,能有一種重新被看見、被愛的感覺。

在小強的需求層面,訓練他的過程中,不是直接斷開連結、強制執行規範,告訴他要吃飯就得自己洗碗,然後不理會後續的結果。而是透過陪伴、一起練習洗碗、討論責任範圍、以及該遵守的規則,這個過程,淑美對小強的關注,也會讓他感受到媽媽重視自己、在意自己。經由反覆的練習,孩子越能獨立的情況下,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能減少碎唸和叮嚀,而可有更多閑適的對話、純粹的關心和生活的交流。

能夠愛孩子以及被孩子所愛,彼此分享生活、也能得到彼此自在的關心,都是一種滿足感,自然也會減少情感上一直匱乏的感受。能夠相互連結、有對方在身邊時有種安全感,這是親子關係中很重要的基石。這個基礎可使親子能夠在時間資源不足,或是雙方都很疲累時,還有餘裕能互相商量、彼此體諒。

當小強提到學校有戶外教學,希望媽媽幫忙準備隔天的餐點,但是淑美晚上正要趕一份企劃書時,基於原有關係的安全感,小強可以提出要求,不需擔心會不會變成媽媽的負擔,而淑美也可以考量自己能否完成兩件事情,或許經由一起商量,決定分工合作,由小強準備材料,淑美可專心先把企劃完成,再幫小強料理餐點(當然也可以有其他作法),例如請小強體諒,這次真的無法準備,但如果有補償方案,千萬不能忘記,否則就會變成放羊的媽媽,失去孩子的信任了。

需求與滿足是一種相對的平衡


我認為所謂需求被照顧、被滿足,都是一種相對的狀況。並非做一件事情就不滿足,做10見事情就很滿足。 如同上述的例子,趕完企劃後又準備餐點的淑美,或許在體能上不見得比以前輕鬆,但在心情上可能感受到孩子也願意自己負責的喜悅,或是自己也能同時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會成為對淑美辛苦的回饋,成為回充能量的正循環 。畢竟,人是情感的動物啊,心甘情願,在過程中感覺值得,都是很抽象而不可測量的指標,只有當事人能衡量輕重的。

後記


在文章發佈之後,同樣是諮商師的學弟,回應了自己在工作上,也曾遇過覺得孩子不體諒就不理小孩的父母,因而覺得無奈,好像當父母沒有意識的時候,專業人員也很難介入。然而我覺得當學弟看到這位家長的需求是期待自己的辛苦能被理解和體諒,這就已開啟照顧家長的行動。若能更具體的回應給家長,這樣內在的需求如何影響自己面對孩子時,那麼就能提昇家長對自己的覺察。

另一位學妹則是在自己當媽媽之後,常會在對孩子失去耐性後懊惱,好像自己明明就是一個專業諮商師,但卻無法忍受孩子的吵鬧、難以在親子的需求中取得平衡,但很難得的是,學妹自己的自覺意識很高,會教孩子等待自己一下、或是給媽媽抱抱,讓自己恢復冷靜之後,又能好好的照顧小孩。

學妹的作法是試圖讓親子的需求都被照顧,已經是一種平衡。能夠這樣和孩子協商,很重要的前提還是親子之間有種「媽媽會一直存在」的安全感。的孩子若能知道母親離開後會回來,其實能先等待、滿足母親想要喘口氣的需求,才獲得母親的照顧,滿足自己的需求。


同場加映:寧願吃掉也不願分離的包子媽媽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運用錄影觀察法於親子關係評估





作者:陳姝蓉


週二受邀到嘉南療養院分享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其中夥伴們對於互動錄影觀察的流程相當感興趣,因此會後,我將當時使用的媒材和進行過程稍微整理在網頁上跟大家分享。

錄影觀察法使用的對象


互動錄影通常用在家庭或是對偶的訪談,意思是訪談情境中不只一個人,而研究者(或是臨床工作者)需要同時觀察兩人(或者更多人)的反應,透過錄影可使互動過程能重新觀看,或進行討論。當然,在錄影之前一定要取得參與者的書面同意書,以尊重參與者的權利。

我的研究對象是親子,為了想了解親子互動的真實樣貌,因此使用錄影觀察法,進行30分鐘的結構式活動,並且在錄影後將影片回放與受訪的親方共同觀看,親方於觀看時可看到平時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樣貌,而增加對自己親職現象的覺察。

結構式指引


由於錄影的時間較長,因此準備了三個結構式活動作為親子互動的素材。最初設計活動時,只有兩個目標,其一是為了讓研究流程能夠標準化(也就是所有的親子都做一樣的活動),其二則是讓親子能夠互相分享對彼此的觀點,有所交流。因此,若不是在研究情境下,只要能讓親子共同討論或進行的媒材,我認為都可以考慮作為錄影的結構活動。

一如下圖所示,我將活動指引做成活動包,先向親子說明錄影流程,並告知會在隔壁的單面鏡後觀看(若沒有單面鏡的空間,可留在錄影空間中,但不參與活動)。親子開始錄影之後,可依照題號進行,每一個活動包中裝有:活動指引與牌卡。並告知親子,30分鐘後活動會結束。除此之外,每一題要如何進行,或是進行多久,都由親子兩人討論後決定即可。以下選取兩個活動作為範例。



情緒對對碰


照片中所呈現的是使用「百變情緒卡」,邀請親子雙方都能選取三張對方最常出現的情緒,與對方分享自己為何選取這幾個情緒。在活動過程中,有些親子會驚訝於原來對方是這樣看自己的啊,有些則會表示自己可能有預想,但不管如何,互動與交流都可以開展親子之間的對話,也能擴充對彼此的認識。



談談我的家


邀請孩子針對一起來的親方(可能是爸爸/或是媽媽),回答題目袋中的問題。這一組卡片是從「探索心遊戲盤」中的「生活型態卡」,選取與父母有關的題目,包含描述自己和父母的關係。透過孩子的回答,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感受與看法,也可對孩子的答案有所回應。



錄影後的討論


與父母討論之前,我會先選取幾個主要的片段,作為討論的焦點。例如:互動行為中的發動者、回應者,反應的方式,或是情緒的狀態,以及互動過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則,像是孩子要先照顧父母的需求。有明顯引起親子情緒反應的片段,也可以加以了解當時錄影時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或是有哪些片段當下覺得很難回應,但後續有衍生的想法,都能更了解親子互動行為背後是否有一些更深層對於父母角色或是親子關係的想像或既定的信念影響著這樣的互動。

錄影後安排會談,能提供較為完整而豐富的資訊,也能對親/子都能有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現實的實務工作中,有時較難如此安排。因此目前自己在工作中,進行親子評估時,修正之前的作法,以便於可對前來的親子都能有一些現場的觀察機會。




簡化的版本如上,會先向邀請親子雙方共同遊戲,時間為10分鐘,並說明治療師(就是我)會在旁邊觀看他們的互動狀況,觀察過程不會參與遊戲或討論。地點可在遊戲室中進行,或是在評估的會談室中提供積木、扮演的玩偶、或是小士兵、餐具碗盤組等等各類玩具一組,由親子自己討論該如何進行。遊戲過後,可針對父母在活動中的反應,多一些好奇與詢問,了解她們與孩子遊戲過程中的想法或觀點,作為後續進行親子遊戲治療或是親職諮詢之參考。

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多半位於主導的位置,孩子的反抗與衝突,常常是為了取得主控權而生,雖然許多父母知道孩子的意圖,但卻常困在不想給予孩子空間、或是對於讓孩子自主有很多擔憂。因此進行親職諮詢時,我傾向先了解父母照顧和互動上的困難,而非立刻提供親職技巧。因為在教養上有困難的父母,或許早已透過坊間探討親子關係的書籍讀過相當多「如何做」的方法,但經常聽到的困難卻是,「我知道,但做不到」,這往往卡在執行過程中父母會湧出許多負面情緒,使其無法恰如其分的回應孩子,而作出書上所教導的「好的教養方式」。因此,了解父母為何做不到,或許才是有效協助的第一步。


想了解更多關於親子互動的觀點嗎?

活動邀約請由此去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讓關係中受的傷,滋養自己變得更好



(圖片出處:翻拍自填寫問卷後兌換的精美明信片)

關於「我的大老婆」這齣戲


以下有雷,建議先看完戲再閱讀

昨晚進劇場,看了果陀在疫情之後的首演:我的大老婆!這是一齣情境喜劇,使用幽默詼諧的表達方式,反映兩性在親密關係中的多種面貌。劇情非常簡單(但內涵可以很複雜):三個19年沒有見面的大學同學,在死黨(一開始就無法出現第四人)的葬禮上重逢,因為死黨一直受困於老公的拈花惹草而最終以自殺結束了生命,三人對此有所感觸,因而逐步透露出自己的婚姻也出了狀況。

就在三人都覺得受挫的時刻,開始對各自的老公、有所反擊,不想停留在悲情自傷的狀態,因而組成的大老婆俱樂部。然而,反擊並無法弭平自己內心的失落與傷痛,而有了一段非常精采,像是對老公的質問,更像是和自己內在的對話,給自己一個決定。最後並非三人都選擇離開婚姻,而是依著各自的渴望,決定是否繼續留在婚姻關係中,而不論選擇為何,好友們仍能給予彼此祝福 ,重點並非仇視婚姻,而更是回到自己,成為一個心思上獨立自主的女性。

舞台場景一如人生


就看戲本身,我覺得多變的舞台設計真的很強,同樣的佈景,在不同的排列組合下,就有著很不同的氣氛和場景,或許,也反映著,人生的元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只是脈絡的不同、出場順序的不同,而會出現不同的樣貌。

而舞台上的床戲,真的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摩鐵的霓虹燈背景,搭佩亮紫色的床單,曖昧與激情的氣氛不言而喻,偷情的老公與小三,彼此挑逗的言詞和無法順利交媾的反差也好像凸顯著外遇本身在關係上與情感上的矛盾,好像是有關係,卻又不能有關係,好像是一種愛,卻又沒有真正的愛上。

究竟是一人還是三角


看曾國城一人分飾三角,用一頂帽子、一把扇子,搭配上語氣、表情和動作的差異,精準的呈現三種性格迥異的男人,非常過癮。但是否,外遇的男性們,都有著一種共同的空虛需要填補,或在婚姻中體會著很相似的孤獨、挫敗、不被滿足而無法自處?這樣的共通性,也好像是同一個人的體會。

小三也是由范乙霏一個人扮演,不論是沒沒無聞的服裝助理、賣藥的業務小姐、或是清純的未成年女學生,不論是想要被關注、想要有業績、想要在成年之前有一些親密關係的體驗,像是想為青春留下一份註腳,也彷彿都有一份內在的渴求使其願意投入外遇關係中,透過關係,滿足自己的需求。


(圖片出處:翻拍自節目單)

外遇是關係互動的結果而非問題


延伸看戲後的感想,三個男人被大老婆質問時所回答的外遇原因,雖然令人翻白眼,但好像也在闡述著,他(自己)內心一直以來無法言說的困境,只能以外遇作為出口。葛教授的陽痿--是個男人,卻沒有男人的功能,也像他雖然是個教授,卻無法有著教授的產能,寫出自己的作品,只能借用、抄襲他人的文章(就好像得靠威而剛壯陽一樣),這樣的自己,羞於啟齒告訴自己的老婆,只好用外遇作為逃避的方式。

小偉在明星大老婆的光環旁,自認為只是個幫老婆打雜的垃圾,即使大老婆願意認同小偉的才華,甚至幫他說好話,但當他自己充滿負面評價時,也很難覺知自身在老婆心中的重要性,因此沒沒無聞的服裝助理,似乎才能對照自己有能力可以照顧對方,自己可以成為對方的宇宙中心,滿足內心的需求,成為一個有權力、被仰慕的男人。

曾經天不怕地不怕的羅K,意識到自己逐漸老去,卻又害怕老去,無法自處的他,迷戀上青春的未成年少女,彷彿對方的愛意,能讓自己重新感受到年輕活力。卻又在聽見自己女兒也愛上中年男性時覺得是報應,有種罪惡感,但最終,他能在老婆的接納和包容之下,逐漸接受自己正在老去,而老婆也願意陪伴自己一起變老的狀況下,回到婚姻關係中。

婚姻中的兩人就像是彼此的鏡子,常常會映照出關係中,自身的匱乏和需求,在自己不自覺的時候,常會用外遇來掩蓋住鏡子中的真實,而被外遇的大老婆,經常也會接受這種掩蓋,以為只要繼續留在關係中,對方終有回頭的一天。這常常是因為「害怕」。怕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關係,是不如自己想像的美好,有其殘破、不完美、脆弱、失敗的一面。

以玫瑰為劍,開出更美麗的自己


大老婆俱樂部宣示的時候,三人一同高舉玫瑰,就像三劍客一樣。但玫瑰終究不如劍,雖然用刺不斷的逼問外遇的老公,但聽著那些荒謬的辯駁,好像「一切都不是故意的」,這些回應的刺也同時傷了拿著玫瑰的自己。報復與攻擊的爽感,雖然能稍微掩飾被外遇所傷的痛楚,卻無法撫慰婚姻中伴侶關係早已變調的失落。

三個大老婆輪流逼問著穿著囚犯服的老公時,帶著憤怒卻淚流滿面的告白,讓我非常感動。書賢(VS葛教授)回顧著自己過往對老公的崇拜,努力進修以提升自己為的只是想跟上葛教授的步伐,並且在關係中試著委屈、討好,渴望葛教授回到這個家。眼光一直放在葛教授身上的書賢,並沒有發現自己的這些努力,早已讓自己變成一個更有想法、更有能力的總編輯,當她能把能量轉回自己身上時,努力的書寫,讓她在不久之後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為了讓小偉能重新回到大螢幕導演椅的Linda,訴說著自己願意委屈接下一個變性人的角色,只是為了給老公一個機會,但這個不顧一切的投入,卻成為她給自己的機會。重新面對真實的她,看見了男人的挫敗、女人的依賴、男人渴望的驕傲、女人渴望的關照,這些理解幫她更能詮釋一個有男性也有女性靈魂的變性人,因而拿到一座獎。

總是以為老公羅K是頂天立地的美玲?(有點忘記名字),在老公的哭訴中,看見強壯男人的心中有個脆弱的小孩,過往總是被照顧的她,也願意進入另一個角色,變成照顧老公的老婆,接納一個同時堅強卻又脆弱的老公,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真實而且溫暖。

真實比完美更好


「真實比完美更好」,是心理劇老師Dorothy當年所分享的,一直放在我心中的一句話。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能體會其中的道理。人有很多面向,就像是分飾三角的曾國城,那三個角色,或許也可以詮釋為一個人的三個面向。而這些不同的角色,不會總是完美與堅強,或許有些缺點、有時脆弱,有時不知所措的哭泣,卻不抹煞已經存留在自身的能力,或是曾經有過的美好。就像是黑夜與白天,常常必須加在一起,才是一整天,而一個人、一段關係,也總是有些好的、有些不好的加總,才能完整一個人、或是一段關係。

當生活中有比較多的真實,而不是充滿著角色、掩蓋、以達到完美的模樣時,好的與不好的都能被看見,也才能被接納,真正的自己能夠呈現在自己面前,也呈現在關係中,才有機會被接觸,和彼此連結,這是一種有哭也有笑,有美好也有苦楚的活著,不完美、但很真實。

我很喜歡最後的結局,三個人都進入另一種新的狀態,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心情、新的感情與關係,老公外遇的這件事,似乎給了大老婆們一個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調整自己的步伐與生活重心,走向另一種更成熟、更豐富、更貼近自己的「好」。

同場加映:愛自己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