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運用錄影觀察法於親子關係評估





作者:陳姝蓉


週二受邀到嘉南療養院分享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成果,其中夥伴們對於互動錄影觀察的流程相當感興趣,因此會後,我將當時使用的媒材和進行過程稍微整理在網頁上跟大家分享。

錄影觀察法使用的對象


互動錄影通常用在家庭或是對偶的訪談,意思是訪談情境中不只一個人,而研究者(或是臨床工作者)需要同時觀察兩人(或者更多人)的反應,透過錄影可使互動過程能重新觀看,或進行討論。當然,在錄影之前一定要取得參與者的書面同意書,以尊重參與者的權利。

我的研究對象是親子,為了想了解親子互動的真實樣貌,因此使用錄影觀察法,進行30分鐘的結構式活動,並且在錄影後將影片回放與受訪的親方共同觀看,親方於觀看時可看到平時沒有意識到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樣貌,而增加對自己親職現象的覺察。

結構式指引


由於錄影的時間較長,因此準備了三個結構式活動作為親子互動的素材。最初設計活動時,只有兩個目標,其一是為了讓研究流程能夠標準化(也就是所有的親子都做一樣的活動),其二則是讓親子能夠互相分享對彼此的觀點,有所交流。因此,若不是在研究情境下,只要能讓親子共同討論或進行的媒材,我認為都可以考慮作為錄影的結構活動。

一如下圖所示,我將活動指引做成活動包,先向親子說明錄影流程,並告知會在隔壁的單面鏡後觀看(若沒有單面鏡的空間,可留在錄影空間中,但不參與活動)。親子開始錄影之後,可依照題號進行,每一個活動包中裝有:活動指引與牌卡。並告知親子,30分鐘後活動會結束。除此之外,每一題要如何進行,或是進行多久,都由親子兩人討論後決定即可。以下選取兩個活動作為範例。



情緒對對碰


照片中所呈現的是使用「百變情緒卡」,邀請親子雙方都能選取三張對方最常出現的情緒,與對方分享自己為何選取這幾個情緒。在活動過程中,有些親子會驚訝於原來對方是這樣看自己的啊,有些則會表示自己可能有預想,但不管如何,互動與交流都可以開展親子之間的對話,也能擴充對彼此的認識。



談談我的家


邀請孩子針對一起來的親方(可能是爸爸/或是媽媽),回答題目袋中的問題。這一組卡片是從「探索心遊戲盤」中的「生活型態卡」,選取與父母有關的題目,包含描述自己和父母的關係。透過孩子的回答,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感受與看法,也可對孩子的答案有所回應。



錄影後的討論


與父母討論之前,我會先選取幾個主要的片段,作為討論的焦點。例如:互動行為中的發動者、回應者,反應的方式,或是情緒的狀態,以及互動過程中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則,像是孩子要先照顧父母的需求。有明顯引起親子情緒反應的片段,也可以加以了解當時錄影時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或是有哪些片段當下覺得很難回應,但後續有衍生的想法,都能更了解親子互動行為背後是否有一些更深層對於父母角色或是親子關係的想像或既定的信念影響著這樣的互動。

錄影後安排會談,能提供較為完整而豐富的資訊,也能對親/子都能有更深入的理解。然而在現實的實務工作中,有時較難如此安排。因此目前自己在工作中,進行親子評估時,修正之前的作法,以便於可對前來的親子都能有一些現場的觀察機會。




簡化的版本如上,會先向邀請親子雙方共同遊戲,時間為10分鐘,並說明治療師(就是我)會在旁邊觀看他們的互動狀況,觀察過程不會參與遊戲或討論。地點可在遊戲室中進行,或是在評估的會談室中提供積木、扮演的玩偶、或是小士兵、餐具碗盤組等等各類玩具一組,由親子自己討論該如何進行。遊戲過後,可針對父母在活動中的反應,多一些好奇與詢問,了解她們與孩子遊戲過程中的想法或觀點,作為後續進行親子遊戲治療或是親職諮詢之參考。

在親子互動中,父母多半位於主導的位置,孩子的反抗與衝突,常常是為了取得主控權而生,雖然許多父母知道孩子的意圖,但卻常困在不想給予孩子空間、或是對於讓孩子自主有很多擔憂。因此進行親職諮詢時,我傾向先了解父母照顧和互動上的困難,而非立刻提供親職技巧。因為在教養上有困難的父母,或許早已透過坊間探討親子關係的書籍讀過相當多「如何做」的方法,但經常聽到的困難卻是,「我知道,但做不到」,這往往卡在執行過程中父母會湧出許多負面情緒,使其無法恰如其分的回應孩子,而作出書上所教導的「好的教養方式」。因此,了解父母為何做不到,或許才是有效協助的第一步。


想了解更多關於親子互動的觀點嗎?

活動邀約請由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