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大人看顧小孩,要顧自己嗎?談親子需求之平衡





作者:陳姝蓉

進行親職諮詢時,經常聽到父母這樣說:「我已經好累了,為什麼孩子不能體諒我,乖一點呢?」「有的時候也想多陪陪孩子,但我忙完工作和家事,真的也沒時間,那該怎麼辦?」演講時也會有專業夥伴問我:「面對孩子和家長,如果照顧了孩子的需求,好像家長就得忍耐,感覺有些殘忍,要怎麼樣才能同時照顧到孩子和家長呢?」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兩難的狀況。

在此,我想舉一個例子,這個情境綜合我常見的案家,並非單一個案,主要是能有實際的脈絡,幫助我能實際討論自己思考親子之間的需求平衡的觀點。此外,家庭中,親子次系統通常也會受到夫妻次系統的影響,意思是,管教子女的行為,常常受到夫妻關係的影響,夫妻溝通的好與壞、或是夫妻能否合作--同一陣線,都會使得親職變成夫妻角力的戰場。但以下的例子,暫且把夫妻關係擱置,這樣比較能看到親子關係的樣貌(才不會太複雜啦~)。

淑美和小強這對母子


淑美(化名)是一個42歲的上班族母親,雖然工作穩定,但平時也都要5-6點以後才能下班。她有一個13歲、剛上國一的兒子小強,前來尋求諮詢主要是因為感覺兒子變得很難約束,意見非常多,每次叫兒子弄好自己的書包、餐袋等等就得三催四請,但孩子常說功課寫不完,希望媽媽幫忙。更不用說每天都很晚睡,導致上學老是遲到,為了叮嚀和催促而使親子之間頻頻起衝突。

詢問淑美為何不從更小的時候訓練小強?剛上國中確實需要適應課業便多變難,此時確實不是訓練的好時機,淑美則表示,過去因為太忙,每次叫小強做,他都說不會,要教他,又很花時間,乾脆自己快快做完比較好。但是又想到小強已經國中了,還不太會照顧自己,好像也會擔心,感覺不太合適,因此,淑美主動尋求諮商心理師協助,希望能知道怎麼幫小強培養好習慣。

常常親職諮詢的父母們,來談的時候,目標都是要改善小孩的問題,但我常常會鼓勵他們,先回頭看看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分別是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方法,做不到經常是因為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產生了衝突。

淑美的需求在於自己能被體諒、被照顧


以上述的例子,淑美提到小強如果能準備好自己的書包和餐袋,自己下班後就能有比較多休息的時間,感覺可以比較輕鬆。又比如:如果兒子上學遲到,那自己上班也會跟著遲到,可能影響同事或長官對自己的觀感,上班前的情緒也不會那麼緊張,好像一天的開始能比較按部就班。說是孩子要學會自我照顧,更多是源於淑美自己的需求,要求小強必須達到目標。

指出這一點時,淑美抱怨:「小強其實每天可以花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東西就好,但他總是東摸西摸,拖拖拉拉,甚至有時坐在書桌前發呆,功課也沒進度,為什麼所有事情都得要媽媽幫他做好,國一了不是得自己照顧自己嗎?」此時,淑美還會提到:「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已經都自己上學、自己去補習了,哪像他什麼事情都還要靠我照顧,真的很不獨立ㄟ。」

小強的需求在於渴望被關心、被照顧


詢問淑美,如果要求小強做這些事情,他會怎麼說呢?淑美轉述小強的說法:「他就說下課之後想休息一下啊,不想馬上寫功課,好像上了一天的課,腦子都快爆炸了。」而且,他會抱怨:「國小的時候都是媽媽幫忙弄餐袋,整理書包,為什麼現在就要自己弄?」認為媽媽每天都只會唸東唸西,根本都不關心自己。這些說法都讓淑美感覺委屈,這些提醒和叮嚀都是關心啊,為什麼孩子感覺不到?而且孩子不就是上學、寫功課就好嗎?真的這麼累?但自己也上了一天的班啊,怎麼不能為體諒媽媽一些呢?雖然這麼說,但淑美還是一邊唸、一邊又幫小強把所有東西準備好。

學齡期孩子的需求,是玩耍、被照顧,但同時也有一個需要建立自信、培養勤奮習慣的成長目標,因此,除了回應孩子主觀的需求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能為自己做事,從練習中建立信心,也是以孩子成長的需求作為親職的重點之一。

兩個小孩吵著誰比較累


常常聽到這樣的描述時,我都會問家長,你會不會覺得這很像兩個孩子在吵架?兩個人都需要被照顧,到底是誰要照顧誰?好像需要洗碗,就吵著說:(美)你比較閒你去洗!(強)你洗比較快又乾淨,你去洗!推來推去。也像是比較著誰比較累?(美)我工作好忙,想要休息輕鬆點,(強)我上學好累,也想休息不想動。

這樣的爭執,通常反映著淑美的內心好像有一個童年的小淑美,忿忿不平地和現在的小強計較著誰比較幸福、誰又比較辛苦?每當我感受到一個被愛的不夠的小淑美出現在會談室中,都會有種無奈和憐惜的心情,是啊,並不是毎個人的童年都曾被好好照顧過,但當了父母,好像就不得不要照顧孩子,那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親方的責任大一些


面對兩難的處境,我還是傾向親方的責任大一些。畢竟已經是成年人,應當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沒有被愛夠的成年人,內心的自己通常還是很任性的,這時候,期待淑美能學習覺察自己的需求、尋求合適的對象(如自己、伴侶、朋友、或是諮商師)來照顧自己,讓自己和孩子相處時,能更有意識的回到一個內心也是大人的淑美,才能有效做出親職的行為,而不是像個孩子一樣跟小強吵鬧爭執,孩子不適合當親方討愛的對象。

當淑美能有意識的回到親職的位置,才能真正負擔起養育的責任,此時,才能進一步練習涵容子女多一些,包括能接受孩子的情緒,或是回應孩子的期待。比如小強覺得放學很累,那麼淑美能否回應孩子:「啊,上了一整天的課都沒起來動一動,身體應該是很疲倦的。」或者,不是只有在規矩和事務性的事情上打轉,也能多好奇一點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狀態:「今天學校上什麼課,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通常如果孩子的回應都是:「還好、沒什麼」,可能是過去孩子想講的時候,父母顯得沒有興趣,使得現在已經不想講了。因此能持續保持對孩子的生活狀態「表達關注、想了解」的態度,是重要的。

再者,當小強尚未成年,在身、心、與人際社會性的發展上都還沒有成熟,此時「過度要求」超齡的負責任,比如:小強得幫淑美擔心她工作壓力太大而必須體諒淑美!會使小強為了照顧媽媽的需要,不敢講出自己的需求,因而覺得自己無法依賴媽媽,得要什麼事情都自己做。這種子女照顧親方的現象,稱為「子女的親職化」,也就是他們明明就還需要被照顧,卻得要顧及父母的情緒與感受,習慣壓抑不表達,久而久之反而會扭曲了自我的發展,成為過度照顧他人、或討好的特質、或是得透過爆發性的情緒來取得關注。

子女可以依其發展給予責任


通常講完上面那一段,很多父母會跟我抗議,好像孩子都不用負責任囉,意思是要放任小孩嗎?並不是這樣的。孩子需要「階段性地、依照自己的年齡發展給予負擔適當的責任」。

就拿背書包為例子,網路上不乏討論要不要幫小孩包書包這件事,經常是正反兩面意見都有。但我認為的「發展」,不是特定的年齡層要做特定的事情,而是依照小孩練習與熟悉的程度,逐步增加其負責任的範圍。因此,「從小開始」以及「重複的練習」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像是小強享受了六年的照顧,但突然到了國中要失去有媽媽整理餐袋、書包的福利,當然是很難適應。

許多父母開始要求小孩練習自我照顧與負責任時,經常會遇到孩子的抗拒,而後便放棄,就像淑美在下班之後,與其花時間唸小強,不如自己快快把所有事情做完,於是小強還是繼續依賴。我想,這確實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我只能說,享樂是人的本能,孩子天生就是來磨練父母的,所以在訓練過程中,若能透過和孩子的討論、協商、甚至帶有一點遊戲的意味,陪伴孩子一起完成這些事情,或許會顯得不那麼乏味甚至痛苦。

所以,淑美可以跟小強約定,第一個學期,可以母子倆人可以在吃飽飯的時候,一起清洗碗盤,此時讓小強負責清洗自己的餐盤,看起來很公平,也是養成習慣。之後逐漸推進為小強自己清洗,甚至負責全家的碗盤。當然,洗碗的工作,其實從國小開始就能訓練。如果不知道孩子的能力到哪裡,都可以先帶著孩子做做看,觀察他完成的能力,才逐步放手。訓練過程確實得要花時間,但我常想,是花三個月、甚至三年訓練孩子做好一件事,還是未來要花30年一直幫他做這件事呢?

讓孩子負責需循序漸進而非放手不管


但有一點必須提醒為人父母者,訓練孩子獨立,不是「放手不管」,而是站在旁邊關注著不出手。他/她需要的時候,回頭可以找到你,他/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得到鼓勵、或是一些支援,這是一種放飛獨立的過程,很需要的安全感。然而,我發現這一點,很多父母難以體會,若不是在旁關注時就忍不住出手,或者在他回頭時,斷然拒絕給予協助,甚至落井下石都有,比他人更早給自己的孩子挫敗,當孩子沮喪的退回自己的窩裡,又生氣地罵孩子不夠獨立?

回到淑美的例子,我會想多了解,小強的國小階段,是什麼原因讓她習慣把事情做好,除了很累、想快點休息,也可能是自己從小就習慣什麼事情都自己來,不知道要怎麼訓練孩子做,甚至想像小強應該要自動自發就會自己整理,但每次都很失望,於是開啟碎碎唸模式,卻又不見效,就這樣日復一日。此時,幫助淑美釐清自己「總是要自己來的習慣」從哪裡來,以及如果讓小強自己做,能不能「安心或信任孩子」?畢竟小孩就是小孩,不可能剛開始就做得好,每次看不慣就唸,小孩覺得挫敗自然會拒絕練習。但很多父母可能無法忍住不唸,會以直接離開現場,這又會導致小孩真的遇到困難時沒人可以問,也是另一種挫敗。

因此,父母的角色是「關注孩子,並且穩定存在」,陪孩子一起練習,並且持續給予鼓勵。

淑美和小強的需求滿足了嗎?


可能比較敏銳的讀者,開始困惑,感覺好像母子倆人都在練習負責任,這樣他們的需求滿足了嗎?

我認為,當淑美可以意識到自己內心的小淑美過去有些失落,並且能找到適當的對象、合適的方法來照顧自己時,比如能跟伴侶說說自己想要多休息一些,而伴侶也能分擔並參與親職,或是在工作允許時,給自己排假休息等等,需求已經得到部分滿足。如此,和孩子相處時,就不太需要一直回到小淑美的狀態和小強競爭,並且更有意識的扮演一個母親,此時,關注孩子的需求,比較不容易成為一種負擔,也就不會讓自己感覺累、好像擠壓了自己休息的時間。 當現實有限制而無法回應需求時,適度尋求諮商,也能修補過去沒有被照顧夠的失落感,透過被專注的聆聽和經驗的回顧,能有一種重新被看見、被愛的感覺。

在小強的需求層面,訓練他的過程中,不是直接斷開連結、強制執行規範,告訴他要吃飯就得自己洗碗,然後不理會後續的結果。而是透過陪伴、一起練習洗碗、討論責任範圍、以及該遵守的規則,這個過程,淑美對小強的關注,也會讓他感受到媽媽重視自己、在意自己。經由反覆的練習,孩子越能獨立的情況下,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能減少碎唸和叮嚀,而可有更多閑適的對話、純粹的關心和生活的交流。

能夠愛孩子以及被孩子所愛,彼此分享生活、也能得到彼此自在的關心,都是一種滿足感,自然也會減少情感上一直匱乏的感受。能夠相互連結、有對方在身邊時有種安全感,這是親子關係中很重要的基石。這個基礎可使親子能夠在時間資源不足,或是雙方都很疲累時,還有餘裕能互相商量、彼此體諒。

當小強提到學校有戶外教學,希望媽媽幫忙準備隔天的餐點,但是淑美晚上正要趕一份企劃書時,基於原有關係的安全感,小強可以提出要求,不需擔心會不會變成媽媽的負擔,而淑美也可以考量自己能否完成兩件事情,或許經由一起商量,決定分工合作,由小強準備材料,淑美可專心先把企劃完成,再幫小強料理餐點(當然也可以有其他作法),例如請小強體諒,這次真的無法準備,但如果有補償方案,千萬不能忘記,否則就會變成放羊的媽媽,失去孩子的信任了。

需求與滿足是一種相對的平衡


我認為所謂需求被照顧、被滿足,都是一種相對的狀況。並非做一件事情就不滿足,做10見事情就很滿足。 如同上述的例子,趕完企劃後又準備餐點的淑美,或許在體能上不見得比以前輕鬆,但在心情上可能感受到孩子也願意自己負責的喜悅,或是自己也能同時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會成為對淑美辛苦的回饋,成為回充能量的正循環 。畢竟,人是情感的動物啊,心甘情願,在過程中感覺值得,都是很抽象而不可測量的指標,只有當事人能衡量輕重的。

後記


在文章發佈之後,同樣是諮商師的學弟,回應了自己在工作上,也曾遇過覺得孩子不體諒就不理小孩的父母,因而覺得無奈,好像當父母沒有意識的時候,專業人員也很難介入。然而我覺得當學弟看到這位家長的需求是期待自己的辛苦能被理解和體諒,這就已開啟照顧家長的行動。若能更具體的回應給家長,這樣內在的需求如何影響自己面對孩子時,那麼就能提昇家長對自己的覺察。

另一位學妹則是在自己當媽媽之後,常會在對孩子失去耐性後懊惱,好像自己明明就是一個專業諮商師,但卻無法忍受孩子的吵鬧、難以在親子的需求中取得平衡,但很難得的是,學妹自己的自覺意識很高,會教孩子等待自己一下、或是給媽媽抱抱,讓自己恢復冷靜之後,又能好好的照顧小孩。

學妹的作法是試圖讓親子的需求都被照顧,已經是一種平衡。能夠這樣和孩子協商,很重要的前提還是親子之間有種「媽媽會一直存在」的安全感。的孩子若能知道母親離開後會回來,其實能先等待、滿足母親想要喘口氣的需求,才獲得母親的照顧,滿足自己的需求。


同場加映:寧願吃掉也不願分離的包子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