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從「1/2魔法」動畫中感受陪伴的意義



圖片來源:catchplay播放平台截圖


作者:陳姝蓉

無法遇見父親的失落


1/2魔法這部動畫,從故事大綱來看(以下有雷!!!建議先看過影片),談的是兩個失去父親的兒子,對於想見到父親的渴望與追尋。以伊恩來說,父親因病早逝,從沒有見過父親的他,似乎一直很羨慕哥哥巴利還曾經與父親短暫相處過,這是最初的失落。因此,當伊恩16歲生日時,意外得到父親留下來的魔杖以及魔咒,知道父親可以返回人間ㄧ天,卻因為施咒過程出了意外,而使父親只出現下半身,使伊恩再次經驗失落,而這次卻是自己的錯失,那當中的挫敗、懊惱、自責,不言而喻。

看電影時,我曾想過,為何是只出現下半身?而我自己的聯想是,雙腿代表著行動,有時候「陪伴」的行動比語言更加有力量。像是影片最後,伊恩在一連串冒險之後,發現竟然又回到原點,自覺一定無法在日落前見到父親,因而沮喪地坐在湖邊,此時只有下半身的父親,也安靜地坐在一旁。看著不完整的父親,想著渴望與父親共渡的時光,好像又是再一次期待後的失落,但也在這安靜地陪伴下,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都不是一個人。

陪伴是堆疊情感、培養默契


陪伴,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又有點抽象的概念。兩個人坐在一起看電視,這樣算是陪伴嗎?看著伊恩想和父親一起完成的清單,再平凡不過了。玩接球、一起散步、談心事、一起大笑、駕訓課程、與他分享人生!這都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日常的生活。

想要有人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散步,「一起」做某些事情,這當中有互動與情感的交流,有時候,一個人很好,兩個人會更有趣,剛開始只是因為父職角色、是父子關係,但經由每天每天的累積,從互動中了解彼此的習慣、常常在漏接球時會罵的髒話,完成挑戰時興奮的歡呼、以及每一個閃過的眼神與表情,層層堆疊的情感,是在陪伴之後,所共有的默契。

在影片最後,原本不那麼認同哥哥喜愛古早魔法的伊恩,經過一起冒險的歷程,有了新的默契,說著:「簡單快速的路不一定是對的」,一方面肯定哥哥在冒險中的帶領,一方面也反映著兩人有了共同的經驗,使得短短一句話,彼此能相識而笑,知道對方沒說出口的意思,是一種相處中的理解和自在啊。

陪伴是穩定存在的安全堡壘


而當孩子在成長時有了困惑,學習過程遇到困難,想有個人能商量、可以談心事,像是伊恩不敢跳下水的遲疑、一直跨不過車道的害怕,乃至於最後的空中之橋,有時並不是沒能力、做不到,而是需要有人給予鼓勵、從後面推一把。而巴利一直在伊恩身邊做這件事,就像最後的那條繩子,即使掉了,巴利內心相信伊恩的能力,卻也知道伊恩需要一種「確保」,因此告訴他,繩子一直都在,只要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巴利代替父親,成為伊恩的安全堡壘。因此當伊恩想要劃掉「駕訓課程」這一項的時候,想到巴利說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只有決定好了沒」,他用言語反映了伊恩的猶豫,也告訴伊恩,只要你決定了,你就能做到。而有哥哥的這句話,伊恩毅然決然的加速切入車道。這是另一種陪伴,當知道這個人在身邊時,會由然產生一種安全感,反而更能冒險。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外面的世界可能像是叢林,充滿未知的驚恐。如果沒有最原始的安全堡壘,知道自己有困惑時可以詢問、害怕時可以躲著、挫折時可以哭泣。但可惜的是,我看見很多父母,因為難以接受自己的脆弱,也不允許孩子表達出脆弱的一面,拒絕接受孩子的哭泣、挫折,使得原本可能是安全的避風港,卻成為最初受傷的地方,勉強撐出來的堅強,反而會成為一種假象,面對未知,會遲疑而不敢冒險了。

陪伴是傾聽、關注、讓孩子知道他很重要


劇中也有一幕伊恩拉著巴利講個不停的畫面,分享自己發生的事情。有時陪伴不需要特別的行動,而是專注的傾聽即可。就像伊恩說的時候,希望巴利能聽,而巴利也表現出專注、對伊恩正在講的事情感興趣,這會使得伊恩知道自己對巴利來說是重要的、有價值的。

反之,巴利一直很喜歡古老的魔法,甚至花了許多時間,研究魔法世界的桌遊與魔咒,而這股熱忱,常被他人潑冷水。巴利希望有人聽自己說、理解並相信魔法依然存在。幸好,在探險的過程中,為了克服重重難關,原本一直訴說的伊恩,變成傾聽者,表現出專注、感興趣,並且與巴利一起討論各種魔咒。

當「孩子敘說,父母傾聽」時,除了能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被接納、被關注,這反映著,孩子不需要做什麼,也能被父母所看重,存在本身即是價值。這對孩子的自我接納與肯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父親缺席時的補位


當伊恩沮喪地將想和父親一起完成的事情,一條一條刪除時,他腦海中浮現的,卻是每一個渴望與父親一起完成的項目中,都有著哥哥巴利的身影。哥哥陪伴自己玩接球、陪自己散步、跳舞大笑,在自己害怕、有點膽怯的時候,給自己鼓勵、打氣、增加信心。雖然不曾見過父親,但哥哥好像補上父親的位置,成為陪伴自己的那個人。

我個人一直不太喜歡「長兄如父、長姊如母」這句話,因為總覺得兄、姊的負擔未免也太沈重,年紀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為何必須成為弟妹的父、或母?在影片中,我覺得巴利的陪伴,比較像是自己在陪伴弟弟的過程中,也得到滿足、感受到「被陪伴」,是一種互相在意、關注彼此存在的過程,並非為了替代父親而作。並且能真實表達,自己想念父親的渴望,不需要特別為了弟弟而故做堅強,這樣的補位,讓我感覺非常溫馨而美好。

現在的家庭中,即使父親沒有過世,也可能因為父母離異、父親忙於工作、或是父親本身有身心疾病而無力關注到孩子的需求,使得父親可能缺席(當然,母親也可能缺席),此時,誰才能成為這個補位,讓孩子不致於因為沒有「父親」這個人的存在而失去成長所需要的陪伴呢?

我想,性別本身當然有其重要性,男性的角色模範-家族中的爺爺、外公、叔伯或舅舅,學校的男老師,或是在社區中的男性成人,都可能提供陪伴,而成為父親的補位。然而,當家庭系統中無法有這些成人陪伴孩子時,女性的補位,母兼父職也可以是一種選項。當孩子身邊有一位成人所能提供上述「有品質的陪伴」,並且能真心關注孩子、願意傾聽、並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協助或引導,那麼他/她就是一個合適的補位人選。

陪伴的意義與價值


曾經有父母提到,我覺得孩子不想要我陪。真的嗎?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都會這樣反問。因為從嗷嗷待哺的小嬰孩到會跑會跳的幼兒,想要父母陪自己玩,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需求,這是為了和這個人(父親、母親)建立情感依附的連結。因此,如果孩子說:「我不想要你陪」,通常是在過去被陪伴的經驗,有不好的感受,或是看見父母因為自身的情緒、處境困難,而無法好好陪伴自己,因此拒絕了父母。更多時候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不想被陪伴?只是無意識地壓抑了想被陪伴的需求。

也有父母抱怨,現代養小孩也未免太麻煩。小時候沒有人陪自己也照樣長大,已經提供物質無虞的生活照顧,為何還需要花時間陪小孩?乍聽這樣的話與好像也有道理?但靜心來想,我似乎也看到正在說話的這個人,內在有著一個好渴望被陪伴但卻總是失落的經驗,因此告訴自己說,一個人活著就好,切斷期望被陪伴的渴望與需求,避免總是失望的痛苦。

當孩子成長過程,能被充分地、有品質的陪伴,會發展出較好的安全感,並且比較有能力與人發展連結、建立關係,比較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重要的,因此在關係中遇到衝突(就像巴利和伊恩意見不同時),會傾向和對方溝通,而不是直接放棄,也就是比較願意面對困難、忍受挫敗。

或許讀到這兒,大家會問:「所以陪伴是萬靈丹嗎?好像有了陪伴,孩子就會變得很好、很正向?」但我必須說,不是這樣的。陪伴的價值,比較像是幫孩子打了一個穩固的心靈地基,即使處境如刮風下雨,雖然也會感覺難過、害怕或慌張,但有早年父母給與穩固的安全感和情感的連結,可以幫助孩子安在當下,較快調節負面的情緒和想法,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進而發揮既有的潛能走過困境。

如此,你願意像巴利陪伴伊恩一樣,陪伴著自己的孩子,幫他牽一條確保的線,但同時相信他有能力,成為支持他、鼓舞他的力量嗎?

同場加映:想到要陪小孩就頭痛?給家長的「陪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