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雖然迷路了但沒關係

圖片出處:123RF圖庫

作者:陳姝蓉

沒有框架的體驗就是冒險


剛結束與孩子的亂亂走旅行,從一開始發想這次出遊的計畫,就想要讓孩子體驗一下沒有規劃的旅行。因此,從找住宿、找景點、找路線等等,都交給孩子來處理。孩子找的景點,其實不外乎吃喝玩樂,基本上沒有什麼知識性和文化性?(就大人的眼光來看是這樣)。但我告訴自己,既然要讓他們規劃,就暫時拋開這些設定,看看孩子們創造出什麼樣的旅行!

可能很多大人會說,這是要鍛鍊爸媽的耐受力吧!哈哈,是,也不是。是,因為大人有自己想像中「好」的旅行,但是否大人感受的好,也會讓孩子感覺開心呢?而孩子自己規劃的行程,難道就沒有冒險和嘗試的成份嗎?所以我想不只大人被鍛鍊,孩子也正在感受,規劃去一個不曾走過的地方,會不會符合自己的期待,還是踩到地雷,這種探索,也是一種對未知的耐受力鍛鍊吧。

唯一事先訂好的是晚上的住宿,以及出發和回家的車票,中途的移動,都隨著行程的變動而決定下一站要去哪裡。看過有些背包客是連住宿都不訂的,對於初試啼聲小孩來說,這樣好像太刺激了點,至少知道晚上去哪兒睡覺,好像在變動中有點安心感,是沒有框架中所提供的一小點地標。

慣性的帶領與依賴


第一天先抵達台北,這是一個我工作、讀書,住了五年的城市,自然熟悉。反觀孩子到了陌生的地點,習慣性地轉頭問我:「往哪邊走?」而我也習慣性的就引導他們上車、到站點。完全忘記此行是要由孩子來帶領的。直到我把國父紀念館看成中正紀念堂,並且忽略了之前在地圖上看到的目的地--松山文創,其實離101大樓很近。於是得重新搭車,一來一回多走了一個小時的路。

為此,孩子生氣地說:你怎麼不先把路線看好呢?

無獨有偶,在台北延遲了行程,所以到台中已晚,而且下著雨,我先打電話問了下榻的旅舍,該搭什麼車過去,旅舍服務人員說:33號或160號公車。下車的時間,app顯示160號已經離站,但走到候車區,正好看到33號準備發車,帶著孩子跳上車,喘了一口氣,想說運氣真好。但坐下一陣子後,上前去跟司機確認一下目的地大約多久會到~結果司機大哥的回答,令人傻眼:「ㄟ,你怎麼會搭這班,你要搭160號啊,我這班要開2小時才會到喔~」。原來兩班車路線不同,我們跳上的,是市區繞行的班次。於是在很緊急的狀況下,決定在下一站下車,改搭計程車進入市區。

小孩再度不悅地說:你怎麼沒有先問清楚班次的差別!

說實在的,當下確實感覺到挫敗沮喪,甚至有點委屈。明明是要讓孩子練習帶領,但我卻屢次出手。然而,台中並不是我熟悉的地方,話說台北我熟也是搞錯@@。但孩子的反應讓我訝異,他們覺得走錯路、搭錯車,好像都是我的責任,而跟隨著的他們對於我的錯誤,感覺不滿。這和我的想像不一樣,我以為大家一起行動,責任是互相分擔的?!而且我自以為我跟孩子說過了,他們應該有共識?!

做與說的不一致


經過一夜休息,親子之間雖然沒有說破,但是講到今天誰帶路的時候,雙方都有點緊張。準備往下個地點移動時,原本預計搭的公車,已經過站了,彼此繼續按捺著氣氛,移動往公車站等待下一班車,不料,下起大雨,彷彿是要打破這個僵局似的,為了不要讓行李也都淋濕,臨時決定改搭計程車,卻和小孩在車上起了爭執。

母:如果剛剛先看了公車時間,是不是就可以動作快一點,或許就能趕上前一班公車。
孩:你自己說可以輕鬆一點、隨性啊(大聲、語調上揚)。
母:我是說如果,想到不同的思維,會有不同的結果(就不用搭計程車、多花錢之類的)。
孩:你自己說要給我規劃的。
母:所以你覺得我在指責你?
孩:不然咧?你那語氣就是說我想得不夠多。
母:我沒有那個意思,但或許你如果有這種感覺,你就會體會到我昨天的心情。
孩:所以你是故意這樣講,要讓我體會你的心情?
母:(開始覺得無言),並沒有,只是在想旅行中不同的可能性,跟你分享。
孩:我聽起來就是在指責!!!!而且,昨天是你帶路,本來你就要把路程看好。
母:我以為我們大家要共同承擔這個責任?
孩:你沒有講,我不知道。
母:我以為我說了~
孩:沒有感受到你有這個意思.....

吵了一陣,安靜下來,我自己也反省著,或許我確實有種沒有說出口的期待,希望孩子能主動分擔帶路的責任,也能夠在帶路時,足夠積極和負責任。但我用一種很隨性的方式來包裝,好像我可以接受任何狀態的他,但其實並沒有。

孩子感受到我的「說」與「做」之間出現「不一致性」。這或許是很多父母也經常會出現且不自覺的現象。

所以當我主動帶路時,他感受到我並沒有要放手的意思,所以也就慣性的跟隨。但因為自己的疲累,卻又沒有直接表達,反而用指責的語氣抱怨我讓他們走了遠路。反過來,當他帶路的時候,我也並不放心,自己也要查詢一下,好像得隨時提醒和更正他的決定,告訴他可能這樣這樣或那樣那樣會更好,他感受到了我的不信任,因而覺得生氣。

再者,我對孩子的期望-共同分擔旅行中的責任-這件事,我也確實沒有具體告訴他,應該要做到哪些事情,或是如何做,但卻有我自己的想像,認為要做到找路、指引、迷路的時候要默默接受之類的,才算是分擔。當然,我更期望孩子能成熟一點,直接表達疲累的狀態,我們可以選擇休息,可是這也是孩子正在學習的課題。而孩子也會期待我能繼續照顧他們,甚至接受他們所有的情緒,即使我也很疲累的狀況。家人在一起的旅行,好像有好多沒有言說的期待與想像在互動當中流動,而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對彼此的失望、憤怒,衝擊旅途中的心情。

允許旅途中的迷路


當我意識到上述的狀態時,我重新跟孩子說了一次,昨天自己的挫敗,和緊張(怕放手給孩子會真的迷路),但今天或許可以重新試試看,我練習收起為人母的期待,也放下可能會犯錯的不安,讓自己像是游泳時放鬆躺下漂浮在水上的那種感覺,隨著孩子的帶領,跟著他們去發現新的景點。其實,帶路的老大本來就是個方向感不好的小孩,即使手上拿著地圖,也常常搞不清楚方位,於是老二也加入幫忙,一起練習看地圖,討論該往哪裡去。

我告訴自己:沒關係的,迷路也很好,或許會有意外的發現。所以途中走錯了路、得折返、繞圈、或是走進去看來裊無人煙的地方,我就是靜靜地跟著。我感受到孩子的緊張,像是昨天的我一樣,而我選擇等待、跟隨。當我們有點波折,抵達晚餐的餐廳時,孩子開心地跳了起來,說自己成功了,找到了。我覺得滿足,是啊~這才是我想要的。

或許,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沒有人能確保自己永遠在對的路徑上。越害怕迷路,或許就越無法出發。也難以自己承擔起責任,做出選擇。孩子選科系、選工作、甚至選伴侶都是如此。親子之間常常有很多沒有言說的想像和期待在流動,當孩子持續感覺到父母的言外之意,自然會揣測自己當下該如何回應。相信我,他們總是會回應那沒有說出口的心意,因為他們會覺得沒說出口的才是真的。

迷路了就重新定位


最後一天的行程,我因為身體不適,和孩子討論後,決定讓他們自己依照原訂計畫去探險。出發沒多久,收到小孩傳來的訊息,說他們搭錯公車的方向,但後來立刻下車,重新搭上對向的公車,也順利抵達目的地。回家後,孩子得意地告訴我,下次他們可以自己出門去旅行了。我笑著,一次的經驗就讓他們信心大增,以為可以遠走高飛了啊。但同時也欣慰著他們學到了經驗,知道若是犯錯那就修正,迷路了就重新定位,雖然慢了一些,但終究能抵達。

我與親子一起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父母憂心的說:「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苦過來的,現在不想讓他們走冤枉路,照著我的安排不是就能少吃一點苦嗎?」或是「我知道這條路(例如勞力工作)不好走,要他好好讀書,做輕鬆一點的工作,為什麼就是不聽?」現在想來,或許這也像是我在旅途中,雖然一直想放手,但卻時時拿出地圖檢核孩子到底有沒有走錯,不相信孩子能真的獨當一面。

每當鼓勵父母放手時,常常會得到的回應是:「那他做錯了決定怎麼辦呢?」或許,沒有人能給予100%不會錯的保證,只能在錯誤中嘗試並且累積經驗。常常詢問父母當年是怎麼學會這些生存技能的,得到的答案是:「多做幾次就知道哪裡要注意了啊!」是啊,就是這樣,只是當自己成為父母的時候,那想保護孩子的心、以及心疼孩子受挫的情緒,往往會阻擋了孩子透過經驗中學習成長的機會。

成為孩子的燈塔而非纜繩


父母要做的是,每次當孩子要做決定時,給予一些指引,不同的選擇,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盡量從小的時候讓孩子練習做決定,小則像是一餐飯、一件玩具,大則像是參加學校的社團或營隊,若父母依照孩子的特質,或是過去的經驗,知道可能會有些擔心之處,也可以詢問孩子預計怎麼克服自己的弱點,或是為自己做一些準備,除了可以讓孩子知道冒險之前也需要有所規劃,但實況不如規劃時,則能練習安在,並且修正規劃。

或許擔心孩子在冒險過程中受挫,是每一個父母的心情,但是若因而成為一條纜繩,綁住孩子的船不讓他出港,那麼這艘船充其量只能在港灣內漂浮。但若父母能成為一座燈塔,在孩子需要重新定位時,可回頭與父母商量討論,重新定位自己所思所想,透過父母的回饋,像是一道光,給孩子引導,照出他的盲點,或許能摸索出一個新的方位,重新出發前行。

同場加映
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