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於症狀和診斷不了解的情況下,是否確診以及是否就醫,則逐漸變成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拉鋸戰。比較常見的是,孩子在家中,由於只有1~2個手足,加上父母的管教比較彈性的情況下,對於孩子能給予較多時間等待、或重複提醒之。
但在學校中,當孩子必須練習群體生活、遵守規範時,學習在遊戲時必須等候或是輪流、上課期間必須舉手取得同意後才能發言等等規則。但孩子剛開始可能感覺不習慣、或是忘記還有其他人的存在,此時就容易被老師認為是難以適應規則、比較調皮或是過動?
這麼說並不是指責老師的要求不妥當,許多國小老師也開始意識到「過動」的症狀群和「孩子不適應校園生活」的表現,可能有些重疊的行為表徵。但由於也缺乏醫療上的資訊,加上班級管理的需要,當老師需要花大量時間照顧特定學童時,可能無法兼顧其他學生,則會傾向與家長討論,如何合作來協助這個孩子,就醫常常是可能的建議選項。
當家長收到老師的訊息,常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焦慮:慘了,孩子不能適應,那我該怎麼辦,趕緊帶去找醫生?或是開始急迫的詢問身邊的資源,想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另一種則是抗拒:怎麼可能?在家都好好的,去到學校就不適應,是不是老師沒耐心、不願意多照顧我家小孩?抗拒就醫和服藥,也常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升起防備心,導致難以建立親師合作關係。
然而,不管是老師或家長,這些焦慮反應和攻防戰,都還只是停留在大人世界的交鋒,但孩子到底怎麼了,需要大人什麼樣的協助,其實還是不被瞭解和看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群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基本上是兩個主要症狀群所組成。而在本文所要介紹的SNAP量表中文版中,則包含了「注意力不足」、「過動」、「對立反抗」等三個族群進行評估。
注意力不足的表現,可能包括了:粗心-無法專注細節、很難「持續」專注、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就分心、常常忘東忘西或是弄丟東西、對於需要完成的事情較難進行規劃。父母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像是:寫功課寫到一半就開始玩桌上的文具、算數學的時候突然翻起故事書。
過動/衝動的表現,可能包括了:必須坐著的時候會任意離開座位、會亂跑或爬高爬低、很難安靜參與活動、在團體中很難排隊或等待、很愛講話或是插嘴。這部分在低年級時,就比較難區別孩子是不懂得校園規則,或是過動?但在中高年級以上,則常被認為是孩子對立反抗的表現,例如好爭辯、喜歡唱反調等等。
對立反抗的表現,可能包括了:好辯、易怒、或被他人激怒、故意干擾他人、習慣將自己的錯怪罪別人、主動反抗或拒絕大人的規範等等。
不同情境中對照之必要性
通常填寫SNAP量表時,會建議父母和老師都要填寫,以區別孩子的症狀在家中和學校裡是否有一致性。通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並不會有情境上太大的差別,意思是即使在家中可能管束的不那麼嚴格,但孩子在寫作業或完成任務時可能會出現的分心或衝動反應,並不會消失。
若量表篩檢得出的結果可能有情境上的差異,比如說,在家裡特別容易吵鬧,或在學校特別難配合規範等等,則須考慮是否孩子在轉換情境時,可能因為特定因素(比如與特定對象的互動、或是難以理解指令等等)導致難以專注、衝動反應或是對立反抗的行為。
若是前者,通常建議由兒童心智科專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適度的藥物處置,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情況。若是情境所導致的分心或過動,則需透過調整與孩子互動、溝通的方式,再觀察症狀是否因而改善。
症狀群與常模的判別
由於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對立反抗三個症狀群,還是有其表現上、與對生活影響上的差異,因此線上量表結果的呈現,會以三個分量表所得的結果,與常模比較之後,所呈現的得分。主要可以幫助父母、老師及醫師判斷孩子主要的症狀表現傾向。
而所謂與「常模」比較,意思是對照同一個年齡的孩子,孩子這樣的表現是否在正常發展的範圍,或是已經偏離多數同齡孩子的行為,到達可能是過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診斷標準。
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要他坐在群體裡聽老師說話20分鐘,可能非常困難,但是一個三年級(8-9歲)的孩子,通常可以做到。但如果三年級的孩子經常在課堂中坐不住、常常無故離開座位,其頻率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高出許多,這就叫做偏離常模,有過動的表現。
SNAP量表所建立的常模,是以台灣區6-13歲學童的症狀表現為準,因此超過這個年齡範圍者,若仍要使用線上篩檢,則需考量不同年齡發展的差異,可能無法給予較為準確的常模比對。
就醫和服藥是唯一選項嗎?
過往面對個案父母或是身邊親友的詢問,我個人是傾向就醫進行評估,但SNAP量表的篩檢,可提供父母或老師更了解孩子主要需要協助的面向,是一個方便且具有信效度的輔助工具。
當量表篩檢的評分超過常模時,進一步經由醫師評估,並且進行相關測驗,作為是否用藥的參考。服藥對於生理上(指大腦功能)確實無法專注或是容易過動的孩子來說,可以有效減少症狀對生活和學習的干擾。
曾經有一個在團體中非常干擾、常常打斷活動的中年級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在你這邊上課已經很忍耐不要走來走去和一直說話了。」其他同學聽他這麼說都大笑,不認為他正在控制自己,他又補上一句:「如果我沒有忍耐,在其他地方可能更嚴重」。
是的,我同意他的分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大腦發育還沒有成熟的表現,如果要孩子以「自制力」來控制這些症狀,可能每天所有的能量都用在管控自己的衝動和叫自己要專心,而無法再有餘裕去學習知識或是注意與他人互動的適切度。
有些父母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或是影響食慾,我覺得這都可與醫師有充分討論之後,持續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或是服用的時間,以配合孩子的需求。有些父母則擔心,這會不會需要吃一輩子?我必須說,如果孩子的症狀持續存在,為了要破解這種不吃一輩子藥的意念,讓孩子受苦於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干擾,是父母想要的嗎?
認識症狀、運動加分
當然服藥不是唯一選擇,通常轉介到諮商師這邊來的,是為了協助孩子可以「適應症狀」。是的,諮商師無法治癒或消除症狀。但能與父母和孩子一起討論,過動是什麼?怎麼影響了孩子的生活,而面對孩子這些影響,父母可以如何調整教養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需求。
不論服藥與否,孩子都必須找到與症狀共處的方式。比如孩子透過自我觀察(或是父母告知),知道自己每次寫作業,大概持續不到5分鐘,就會分心。此時可以在寫作業之前,先清空桌面,減少干擾物,並且設定計時器,可以從10-15分鐘開始,每次計時器響起,孩子就可以起來活動5分鐘,滿足自己想動或必須分心的需求。有時給予一些小零嘴、點心作為獎勵也是不錯的方式。
而父母在教養上,則必須了解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特質,避免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寫完全部功課才能離座,或是寫作業中不能吃東西等等。由孩子的回饋和症狀改善的程度,逐步調整學習和生活的規範,才能找到與症狀適應的平衡點,必要時也可尋求親職諮詢,學習適當的親職技巧。
至於運動,通常是我會強力建議的活動。任何運動都好,以方便、容易執行,可以持續進行的為主。例如住家附近有公園,可以每天放學後先去騎腳踏車15-20分鐘,或是孩子喜歡打球、溜直排輪、游泳等。運動過程需要平衡、專注、並且可以消耗體力,有助於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
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越來越普遍常見的情況,SNAP注意力量表可以免費線上篩檢使用,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源。但也期望父母或老師使用的同時,不要過度焦慮於孩子的症狀表現,而是透過量表填選的過程,以及常模比對的回饋,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提供適當的協助,才是父母與老師可以使力的地方。
想更了解如何和孩子互動嗎?
看看親子遊戲治療怎麼做!
參考文獻:
劉昱志、劉士愷、商志雍、林健禾、杜長齡、高淑芬(2006)。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中文版-Swanson, Nolan, and Pelham, Version IV (SNAP-IV)量表之常模及信效度,台灣精神醫學,20(4): 2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