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讓孩子更能做自己--我看「狼的孩子雨和雪」





作者:陳姝蓉


著名動畫導演 細田守 所製作的動畫,狼的孩子雨和雪。是我很多年前看過的動畫,當然故事的溫柔美好,和畫風的清新,都很吸引人,但對於丈夫過世後的花,一個人養育兩個狼孩子的過程,以及母親如何面對孩子想成為狼或是人的抉擇,內心的猶豫、困惑、不捨、抗拒等等複雜的心情,卻是當自己孩子也日漸成長後,慢慢更能體會。看完影片後,我對於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探索自己的特質,適應並選擇自己的路,有更多的思考。


孩子的特質你接受嗎?



動畫中,身為姊姊的雪,活潑外向而且好動。小時候經常比弟弟更長奔跑在山林裡。展現各種狼孩的特質,不害怕、喜歡冒險。但是弟弟-雨,則非常膽小、容易害怕,碰到水、在泥土裡滾,都顯得退縮。

曾聽過一些父母,評論自己的孩子:「女孩子沒樣子,到處跑沒規矩」,或是「男孩子怎麼那麼膽小,碰個水有什麼好怕的」。這樣的說法,不只帶有性別刻板印象,更否定了孩子所展現出來的特質,好像女孩子就應該要規規矩矩地坐好,不能活潑好動,而男孩子就要勇敢剛強,不能表現出害怕和退縮。如果不符合這樣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不對的女孩、或男孩的樣貌。

當「特質」被「對與錯」所評價的時候,孩子很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那是因為,特質是一個人所展現在外的氣質、個性和行為,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特質被否定時,經常也會連結到內在的自我價值感上,產生--「我」是不好的、不對的這樣的自我評價。

而父母做出這樣的評論時,也對孩子傳遞了以下的訊息:「我希望你能長成我想像中的樣子」,而孩子也會感受到,如果我和父母所期待的不一樣,他們願意接受我嗎?同時,這些評論也投射了父母自身的焦慮,因為「刻板印象」通常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認為男孩、女孩該怎麼樣才是「好的」,許多父母會說:「我要求他/她,是怕去了學校、進了社會,這樣的狀態不被其他人所接受」。

我常常問父母:「那你/妳自己接受孩子有這些特質嗎?」面對的經常是沈默,或是更多的解釋。我能理解父母無法接受的焦慮,怕孩子與他人不同可能會被排擠,但我同時也想鼓勵父母面對自己的焦慮,如果孩子與眾不同,對自己代表什麼意思?我生出奇怪的小孩?我沒有「矯正」孩子使他們適應社會?是否反映了父母自己也可能不夠好的自我評價?


氣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



我習慣請父母填寫孩子的氣質量表,並且以「氣質」來為父母說明孩子獨特性和行為表現。目前氣質量表主要使用的場所還是醫院(評估用)或是幼兒園較為常見。用來幫助臨床工作者、教師或是家長理解孩子的氣質表現。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氣質,就像身上的DNA一樣,不會有誰一模一樣的。氣質有可能會遺傳,但也可能和父母有差異。了解氣質,並不是要怪罪誰給了孩子壞基因?而是要了解孩子發展的基礎點在哪裡。

氣質是與生俱來,因此教養多半是幫助孩子「適應」自己的氣質,找到自己基於這樣的氣質可以應對生活情境改變的方法,也就是與氣質共處的概念。面對不同氣質的孩子,給予適當的對應教養方式,以配合孩子的氣質,引導發展,是我每次與父母討論孩子氣質的時候,想傳達的重點。

以影片中的雪,小時候因為經常太過開心,奔跑著的時候,就會不自覺變成狼,這是她展露自己能量的方式。母親一方面和孩子約定,在人群面前不要露出狼的樣子,但卻搬到鄉下,讓孩子也能有充分做自己的空間。在求學階段,雪因為變成狼的時候誤傷了同學,自己感受到狼的攻擊性,而開始更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要變成狼。

當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認識自己的特質、體驗這個特質給自己所帶來的影響,像是花(雨和雪的母親)就曾帶孩子們去認識狼,幫助孩子慢慢理解自己,透過自己經驗和意願,選擇面對特質的方式,這其實就是一種幫助孩子適應特質的歷程。


孩子的成長適應是動態的變化



氣質具有穩定存在孩子身上的特性,但適應的歷程卻是動態的。如同雨的改變,一開始他並不喜歡狼的行動,捕捉獵物、生食等等,都讓他感覺驚恐。但隨著年紀的增長,雨的退縮和內向,讓他越來越難適應人群,反而在山林裡,找到自由的空間,轉而慢慢接納自己身上的狼性。

面對這樣的轉變,花剛開始也很難調適自己,尤其身為人類的花,不曾理解狼的成長歷程,面對孩子抉擇時,她看著雪努力學習人群社會的文化,這是花所熟悉的,比較不覺得擔憂。但是當雨一天到晚往山裡跑,每次回來身上都帶著傷時,花的不理解,會產生更強烈的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該放手,也不知道雨去了山裡,是否還會回來。

孩子本身的抉擇,經常都在父母的經驗之外。父母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去認識那個未知的情境,以及透過討論,確認孩子理解自己所抉擇的情境。就像花接受了雨的帶領,進到山裡,見了狐狸老師,知道那個看似危險的山林,若能有個熟知大自然的先驅帶領著孩子,雨自然能找到在山裡生存的法則。

而確認了情境,也要了解孩子的意願。如果學校和山林,都有雨可以學習的事物,但是比起人群,雨更喜歡獨處,這是一連串體驗之後,雨所做出的抉擇。花(父母)面對這個變化,也必須隨之調整自己,面對身為母親的挑戰。得要相信,雨能在山裡活得好,也要相信,母子的愛,不會因為分離而消逝。面對一個成為狼的兒子,若無法放下自己的擔憂和捨不得,雨,或許也無法安心離去,即使成為一匹孤獨的狼,是雨的嚮往。


父母的接納有助於孩子適應自己的特質



回到一開始所說的,孩子的特質,你接受嗎?通常,比較願意接納孩子與眾不同的父母,孩子適應自己特質的情況會相對良好。如同上文所說,父母不以評論或否定的方式面對孩子的特質,就比較能以「反映」的態度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氣質。並且允許孩子,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特質,可能是堅持、也可能是容易分心,像是小時候的雨和雪,能在家裡展現出狼--破壞或攻擊的一面。

當父母比較能接納孩子時,除了反映,像是:「哇,你今天又很急躁的忘記帶東西了齁」或是「你真的很想堅持你的作法呢」,還能提供開放討論的氣氛,並且了解一下這些特質帶給孩子的經驗和感受,例如:「忘了帶東西影響了你什麼呢?」「為什麼會這麼堅持啊,你想些什麼呢?」這些討論,不只能幫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

有的時候,孩子不太知道氣質可能對自己造成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比如堅持雖可能更有毅力面對挑戰,但有時則可能造成人際衝突,或是花更長時間完成一件事情,此時孩子也可自己創造出一些解方,在年紀小的時候,氣質所影響的範圍,都是比較能承受的事件,比如:堅持要去超商?或是堅持玩玩具不去洗澡等等,此時正是幫助孩子探索特質的好時機。避免到了青春期,孩子不明所以地堅持,可能是想要休學或加入幫派等影響生涯的議題,孩子探索所需付出的代價會更高。

最後,我想說,看完狼的孩子雨和雪,我真實能感受到花對孩子的祝福,是承擔起自己的擔憂和捨不得,不為孩子做抉擇,因為在成長的十幾年中,她已經陪伴孩子充分的探索、體會,看著孩子的轉變,花自己也有驚訝、也有不安,也帶著欣賞、甚至佩服,這樣的放手,或許也帶著些許苦澀,但同時也充滿著愛的。


延伸閱讀:認識每個孩子獨有的「氣質」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如果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 作詞:小球(莊鵑瑛)
  • 作曲:小球(莊鵑瑛)、廖偉傑
  • 編曲:廖偉傑

就放棄吧
在黑暗裡鑿光
泥沼中的掙扎 讓人顯得更絕望
就放棄吧
人生沒有答案
有時極力反抗 不如將前方開展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就承認吧
每個人都一樣
在體制之下 隨波逐流 還顯得漂亮
就拿去吧
這社會的框架
有天就會知道 世界沒想像複雜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 未知的時光

誰都曾 在滿天星光 看見了希望
許下一個願望
我們都會沮喪 我們也會堅強
就讓我陪你走到遠方 看看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和未知的時光

如果我能找到一片夜光
補足你所需要的安全感
生命不會因誰而停止旋轉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

作者:陳姝蓉

最近好友發出一個邀請,希望我在歲末年終的時候,練習做「內在的斷捨離」,思考如果有一個可以捨棄的「壞XX」,那會是什麼?

我在這裡不想寫「壞情緒」,因為我覺得情緒沒有好壞,但是有些信念或情感狀態可能對自己帶有一些毒性、傷害。比如說:我是很糟糕的人、我得要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等等。當一個人不自覺地使用這些毒性的信念對待自己的時候,經常會使內在能量(不論是時間、思緒、行動)都會為了消除這些毒性信念而消耗、空轉。

因為想回應好友的邀請,我開始思索,屬於我的「斷捨離」會是什麼呢?

在思考的同時,我聽到歌手小球,所唱的這首歌「答案」。我覺得好像懂了,我想斷捨離的,是某一種加諸在我身上的「標準答案」。


你/妳的理想人生,是標準答案嗎?



我是一個循規蹈矩長大的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沒有所謂的叛逆,就是讀書。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對於這樣的我,只有一個疑問:「妳不覺得這樣很無聊嗎?」而我,竟然也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我不覺得誒,因為大家都這樣」。

很多時候,個案來到治療室,會提到很多生活的困境,但是,當我反問他們,現在這個處境,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多半會說:「不是」。那繼續追問下去,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多半會沈默一段時間說:「不知道」。

是的,許多人的成長經驗,是按照S.O.P.進行著的。讀好書、考上好的學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找一個好的伴侶、生一兩個孩子、經營一個家庭....。但是,人不是機器,也不是生產線,因為感受、經驗的不同,開始對於同樣的情境(比如求學、比如婚姻、比如育兒)有著不同的反應,甚或遇到不同的困難。

但是當把這些標準答案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不一定能達到標準時,難免會有一種:「我好像沒有做好一個XX」的感覺。我不是個好孩子、好學生,我沒當個好太太、好先生,我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好爸爸。用標準答案來看待自己的困境,很容易變成一種對自己的評價和批判。


把自我覺知的意識找回來



延續上一段所說的,青春期不曾叛逆的我,直到讀博士班的期間,才開始「覺醒」。原來,當初我認為理所當然,讓中學六年只有讀書這件事填滿我的生活,但其實,只是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其他的事。如果重來一次,我有選擇權時,我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行動呢?

說來弔詭,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認為,當年的我有,其實有選擇權的。但因為我想當個好孩子,所以我放棄了選擇權,因為這樣更能符合大人期望中「標準模樣」。我會因此受到肯定,而得到成就感,但這樣的成就感,很容易被動搖,因為要100%符合另一個人的期待,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令人難過的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都還經驗著這樣的過程,不是嗎?而孩子放棄自己原有的模樣,符合父母期待的過程,自己並沒有意識。

這時候,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反駁我:「現在年輕人自我意識都很強啦,什麼沒有意識?!」但我真不這麼認為。現在年輕人只是更擅長用一種反對規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要,但不代表他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唯有開始思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才有機會開始探索與認識自我。感受到自己完成一個喜歡的作品時會雀躍,沒做好一個任務時會失望。跟朋友產生誤解時會痛苦,被人理解的時候感覺安慰。這些真實的、對自我的感受越清晰,越能帶領一個人,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


如果人生只是一幅尚未完成的畫作



在歌詞中,我最有感的兩句是:「可答案沒能帶你去遠方,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我自己的解讀是:標準答案的人生,常常會被困在某個你找不出破綻的失誤當中。為了排除錯誤,許多人的人生常常在原地打轉,卻找不到原因。而夢想,如果停在夢想,那就只是幻影。夢想要能實踐,得先有行動、各種面向的嘗試,才有可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把兩句歌詞放在一起,就好像是提醒自己,與其為了展演一種完美而標準的戲碼,排除各種可能阻擋完美的可能性,卻還是到達不了完美。不如就在未知中去嘗試,行動、體會然後修正,或許夢想就在這過程中,逐漸成為某一種現實。

在每一次的行動中,都要問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自己為何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以中學生為例,讀書是自己想要嗎?或者只是因為爸媽說要考上好學校才有前途?還是自己在閱讀中也感覺有所學習、有滿足感?如果讀得不好,那就表示自己不符合標準嗎?自己是否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優點,是屬於自己獨有的?

作畫的過程,常常會有下錯筆、畫出來的樣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經驗吧。這時候很難使用「修正帶」這種東西把原有的圖形消除,只能從已經下筆的地方延伸,甚至就接受這種不一樣的結果。而且,有趣的是,作畫沒有真正停止的時刻,永遠都還可以加上一筆。這裡修改一下,那裡補充一下。如果人生像是作畫一樣,會不會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有更多可能性允許創造。


空白與未知才是常態



任何人面對空白、未知,經常感覺到的是焦慮,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因為未知、空白才是人生的常態。標準答案,或者社會框架,是為了幫助人有著一個可依循的方向,讓人不那麼焦慮。久而久之,習慣於遵循前人所留下來的標準答案而不知所以,卻又遇到瓶頸時,反而變成另一種束縛。

行文至此,你/妳腦海中是否浮現某一些,好像是標準答案的框架在自己身上呢?如果有,你最想「斷捨離」的是哪一個?


同場加映: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憂鬱自我檢測工具:憂鬱量表





整理編寫:陳姝蓉


2020年憂鬱症盛行率,女性為3.2%,男性為1.9%,而憂鬱正逐漸慢性病化,在憂鬱狀態的人口增加,在15-44歲這個區間,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負擔成本,已經高居所有疾病的第二名[1]。但是因為藥物治療確實可有效改善憂鬱情緒,調節腦部內分泌,以維持憂鬱症個案的生活功能,因此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則可減少因為罹患憂鬱所帶來的影響。


你知道憂鬱長什麼樣子嗎?



很多個案常常說:「之前不知道我這樣叫做憂鬱」,對憂鬱症狀的不熟悉、以及對自覺情緒狀態的敏感度較低,都會使民眾常常已經在憂鬱狀態而不自知。常常得透過他人的提醒、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與專業人員接觸時才被發現,但常常已經受到憂鬱症所苦了。

憂鬱症狀發生時,個人常常會感覺到精神倦怠、沒有活力、常常覺得心情不好。在工作或學習上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較難維持效率。在人際上則可能容易感覺煩躁、不喜歡與人接觸、有的時候則容易起衝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時並沒有明確這些症狀出現,但可能經常感覺肩頸緊繃、不容易入睡、或是常常睡眠中斷,也可能是情緒開始轉變的徵兆。

由於上述症狀,可能會導致個人在工作或學習上,績效表現不佳、學習成果低落,在人際上則可能會導致人際疏離、比較難以維持良好互動。在他人眼中,常會被認為是懶散、不夠積極、或是脾氣不好、容易挑惕他人等等問題,然而卻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大腦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憂鬱表現。


透過篩檢以評估憂鬱



由於一般民眾並不熟悉憂鬱症的相關診斷,即使如上文所整理,幾個憂鬱症會出現的影響面向,可能還是有疑問:「那我這樣算是憂鬱了嗎?」「有些人原本個性就比較懶散不積極啊,這樣是憂鬱嗎?」此時,若能適度地使用經過專業人員編寫的篩檢量表,透過症狀的自我觀察與填寫,經由電腦計分,可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以提升對自己是否達到憂鬱程度的覺察度。

本文想要推薦董氏基金會所推出的「憂鬱檢測APP」,在現在人手一機的生活中,使用APP進行自己的情緒檢測和自我觀察、紀錄,都是很方便的媒介。在文章開始的影片中,已經概要地介紹如何使用這個APP,但我特別想多談一談「憂鬱情緒檢視」和「求助資源」這兩個部分。



憂鬱情緒檢視



主要提供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憂鬱篩檢量表,其中包括:12-18歲的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18-24歲的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以及18歲以上的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之所以需要分齡檢測,一方面在青少年和大專生,受到發展階段的影響,必須把本身因為賀爾蒙改變造成的情緒變化、及在學情境差異等因素加入評估,在統計資料中,比對的常模也會因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





檢測時可依照指示語,回想近兩週/或是當週,自己的情緒狀態,發生頻率加以填寫。有些人會問:「我每一段時間的情緒都不太一樣,這樣檢測準確嗎?」是的,人的情緒經常會依照情境而有所變動,因此檢測的時間區段,通常反映短期的情緒狀態。因此,使用情緒檢測,可以透過每隔一段時間的重複篩檢,以了解自己的情緒是否產生變化。

這樣的檢測有助於個人把一種模糊的、心情不太好的感覺,轉換成具體的自我觀察。觀察項目可包括ABCD:A-affect(情感狀態)、 B-behavir(行為)、C-cognitive(認知)、D-drive(驅動力)。
  • A:情感狀態:我很難過、感覺痛苦、討厭自己、不快樂等等。
  • B:行為:原本有興趣的事情不想做了、做事比較緩慢、常常哭泣、不想與人互動。
  • C:認知:常常覺得自己很糟、覺得自己沒有未來、感覺是別人的負擔。
  • D:驅動力:睡得差、食慾不好、不想動

透過簡易的檢測與計分,會得到一個統計分數以及對心理照顧的建議,例如下圖左:分數較低,則會得到肯定和鼓勵的話語。下圖右:得分較高,反映憂鬱程度較高,會依照得分差異,給予適度舒壓調節或是就醫的建議。




求助資源搜尋與選擇



求助資源頁面中,包含了醫療院所、心理支持和心理諮商。不同的機構所提供不同的資源,機構中的專業人員訓練狀態和專長也各不相同,建議能依照當下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機構,才能得到合乎需求的資源與協助。

(1)心理支持:

包含較多心理健康促進(如:精神健康基金會、呂旭立文教基金會),或是提供陪伴、支持的資源(如:康復之友協會),這些民間機構,多半由部分專業人士輔以志工所組成。平時可能提供相關的心理健康課程、講座、或是支持團體等等,可作為平常舒壓、頭腦保健、維持心理健康時所尋求的資源。

(2)心理諮商:

各區的心理衛生中心、家庭教育中心、張老師、心理諮商所等機構,配置有受訓完成並領有執照的諮商心理師,可進行個別、伴侶、親子或家庭諮商,透過與心理師的討論,理解自己憂鬱情緒(A)、行為的原因(B)或是某些認知想法(C)的由來。當一個人表達、整理和理解自己狀態的過程,情緒可以被消化,降低憂鬱強度。

(3)醫療院所:

羅列各地設立精神科之醫院、或是身心科診所,主要由醫師診治,評估憂鬱狀態、以及依照憂鬱程度給予適度的藥物處置。有時即使還沒達到憂鬱症的診斷,在短期、急性的憂鬱階段,少量用藥仍可以有效改善憂鬱情緒。

一般建議在沒有憂鬱症狀,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時,可尋求第一類的心理支持機構。但若已經出現身體症狀、或情緒改變的情況,則建議可尋求第三類的醫療院所進行治療。比較常見在資源選擇上的問題,如:「我不想吃藥,我就是進行心理治療,這樣可以改善憂鬱嗎?」

通常在憂鬱的急性發作期,僅靠心理治療很難立刻改善個案的情緒狀態,而且因為太過憂鬱,思考和行動緩慢的情況下,也很難進行心理治療中的對話和互動。因此建議仍以醫療處置優先,當憂鬱部分改善,思考力提升,也比較能專注討論時,進行心理治療,提升對自身情緒的理解與覺察,此時心理治療所能協助個人的部分會更多。

憂鬱症可以被治療,穩定服藥輔以心理治療,有機會改善憂鬱症狀,維持原本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並且可預防憂鬱症復發。憂鬱症狀重複發作、或是發病太久但一直缺乏治療,可能會導致腦部受到不可逆的傷害,而無法回復原本的認知和情緒調節功能,重挫個案的生活狀態,是比較不樂觀的狀況。

如果您也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希望憂鬱不要找上門,那多觀察、多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態,透過定期篩檢,就像身體檢查那樣,常常關注自己。壓力大時,使用APP中的舒壓DIY,給自己生活留一點空白、休息與放鬆,都是很有幫助的。


壓力自我檢測工具:生活事件壓力量表



參考資料:
[1] 董氏基金會(2020)。數字會說話,取自 https://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peak04.asp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踏穩腳下的每一步、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 我撰寫博士論文的心路歷程





作者:陳姝蓉


這篇文章是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電子報的邀稿,刊登於2020.DEC 第十期 的年會特刊(P.41-43)上。邀稿的主題,是希望我能撰寫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的心得、分享撰寫論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學會口頭發表的經驗與感想。而書寫的內容,著重在我撰寫論文的歷程回顧,希望分享給正在和論文搏鬥的你/妳,以及想踏入研究所的夥伴們,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也是能一步一腳印地走下終點。


以下是刊登的全文:


投稿(甄選優秀博士論文獎),是希望給自己學術生涯的這個階段留下一個註腳,期待透過甄選和得到報告的機會,使我有興趣的主題被看見,並且可以交流。所以對於甄選,雖有期待,但更像一種額外的獎勵,因博士班學習的累積,在完成論文的那一刻,就已塵埃落定了。 


產出論文這條路 


從提研究計畫到完成論文,大概歷經兩年的時間。而整個過程,讓我覺得最難熬的,應該算是「不知能否看到盡頭的未知焦慮感」吧!這情緒在兩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一是定題目,再來是收案過程,開始分析,一切千頭萬緒時,最容易產生這種茫然感。

題目的發想,從無到有,我覺得是很有趣的過程。天馬行空的想像,如何能落地實踐,卻是一步很大的跨越。起初想談父母的被教養經驗,又想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如何結合兩者,在方法學上怎麼克服? 這一點,很感謝指導教授帶著我討論,沒有放棄難以執行的項目,而是思考:什麼樣的方法可行,並且能最接近我想看的現象,雖然如此,在提計畫前的不斷修正,確實也讓我經歷一段非常焦慮不安過程。 

另一個未知茫然的階段,是大量資料湧入的時刻。看著每一份逐字稿上百個譯碼(coding) 攤在眼前,到底哪些可用、又代表著什麼意義,透過這些資料我能告訴讀者什麼、以及研究想傳遞的價值在哪裡?種種大哉問,常會擊垮一個對於期待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此時,「研究方法的操作與練習」,是我緩解焦慮的好工具。重新回過頭,看研究方法教我怎麼做,我就依樣畫葫蘆,先做再說。等分析到了中後期,慢慢有一些重複議題浮現,從資料裡長出的概念,會逐漸清晰。

「耐得住性子、進行重複且枯燥的操作」是這個階段很重要的練習,沈浸在資料裡 並開啟自己的感官,對現象進入更多體會與思考。畢竟在還沒找到主題或故事脈絡時,這些茫茫然的資料,常會使人想要逃離。

「暫時離開分析的主軸」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轉換思緒的方式,有幾次自己思緒卡住時,停下分析,重新閱讀文獻,甚至看個影片,能使有點疲乏的大腦 重新啟動。而這些切換,只是為了能再回到資料上,紮紮實實地整理過一次。撰寫過程中,看著眼前的資料,能否如實傳遞受訪者的訊息及提出能給讀者思考的觀點,是我努力的方向。


善用資源以激發創意 


分析和撰寫過程中,經常很需要一個「啊哈!」的片刻。與教授討論及同儕間的腦力激盪,正是產生這個片刻的重要時機。我的個性比較傾向什麼事情都自己想好,才向老師報告, 但常在卡住的地方停留太久。

於是和老師開會時,常常會得到一句:「都想過了還卡關的時候, 就是要來討論了…」,於是我鼓勵自己,建構論文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需要修正、改進之處,適度運用和老師約討論的機制,幫助自己疏通思考上的卡關,可大幅提升進度和效率! 

和同儕的討論則是令我珍惜的經驗,因為採用共識質性分析,共識會議就是一種同儕交流過程,每次兩位協同分析者對我想法的提問與挑戰,總會讓我停下來,重新檢視,進而看見更深的意涵與面向。能時常和正在撰寫論文的夥伴討論,可使創意源源不絕地產出。 


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寫完論文後,回頭過來看,做研究並沒有什麼捷徑。有些孤單、有些疲累,就讓自己休息一下、喘口氣,然後繼續往前走。許多談如何做研究的書,都會提到研究生會不自覺發展出第二專長,這部分我也有些經驗。

我的第二專長是家政婦,每當腦袋空白、情緒低落時, 就開始整理桌面、環境,在整理物件的時候,也在清理出腦袋或心理的空間,消化煩躁。 所謂的耐力賽,便是研究生能否理解並接納自己學習研究的路上,會這樣來來回回,如果能夠在每一次的混亂之後,又前進一些,那麼終究會往論文完成的目標邁進。

另一個耐力,指的是體力。開始寫論文之後的咖啡成癮加劇,不到夜裡寫不出東西來的慣性,讓我體力逐漸變差,幸好之前就開始培養運動習慣,讓自己在這種大腦高速運轉的時刻,能透過運動幫自己調節緊繃感。很多時候我覺得,睡覺和運動都很重要。因為真正需要用在書寫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更需要的是放空、讓思緒活絡、才能夠整理想法並條理分明地書寫下來。


口頭報告是學習與經驗交流的好機會 


獲選優秀論文獎以後,希望在學術研討會上不僅是分享自己的論文內容給聽者了解,更希望在研究方法上也可以有一些討論。因此在報告時把研究背景和方法都做了說明,以至於後面的結果與討論的時間就被壓縮。

面對聽眾可能對我的研究主題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一方面有些困惑不知道該講多深,另一方面則希望大家都能跟著我講解的脈絡進入這個研究的分 享,常會停留確認大家的反應,反而難以呈現自己報告的完整性。 

從同場另一位報告者不同方式中,我學習到能簡要地說出自己想分享的重點,著重在研究結果和後續的發想,之後再由大家來提問,或許較有機會在有限時間內,呈現出研究特色,引發大家的興趣及討論。因此我認為報告的過程,不只是一種知識性的交流,也是一種「知識傳遞」的體驗歷程,學習表達、並接收他人的回饋與訊息,以促使想法,這才是討論有趣之處。 

整體而言,能在完成論文後,得到學會評審肯定,除了開心之外,也覺得有另一個責任 是把我在意的研究議題—「被教養經驗詮釋對親職現象之影響」,繼續推廣,分享給更多正在與家庭工作的諮商心理師及心理衛生工作者。



前往瀏覽我的專業著作列表



滋心地圖--網頁導覽





在這個部落格裡,您可以分別瀏覽心理健康、心理治療、家庭議題、親子關係與女性自覺等多方面的生活小品與專業文章:

若您是民眾,可以瀏覽以下幾個分頁:

其分類包括:中小學教育、親子關係、心理健康、性別


「親子放映室」--從影視作品談家庭各種現象

其分類包括:親子關係的樣貌、疾病與家庭、多元的家庭議題、青少年自我探索、女性自覺與伴侶關係、人間條件系列

「家庭關係」--談家庭中各種角色、關係與互動的樣貌

其分類包括:防疫專區、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伴侶關係、孩子的心聲、手足關係、親職思考、親師合作、會考專題、畢業季

「談"心"事」--介紹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以及心理衛生議題

其分類包括:民眾自我評估、專業評估、自我認識與自我覺察、心理治療模式有哪些、青少年發展與疾病、憂鬱與自殺相關議題

「防疫心理衛生」--因應Covid-19的防疫、隔離對生活與心理健康影響的相關議題

其分類包括:電台訪談、自我照顧與心理健康、通訊心理諮商、學校的關懷策略



若您是專業人士,可增加閱讀下列兩個分頁的文章:

「專業著作」我所參與撰寫的書籍、期刊和論文

其分類包括:華無式家族治療著作、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期刊發表

「演講記錄」分享演講主題,提供想邀約活動之機構、專業人員作參考。

其分類包括:親子關係與親職議題、青少年發展與心理狀態、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心理衛生與健康促進、自殺防治等


新文章陸續發表刊登中,您可以登錄email追蹤,或是加入官方帳號(文末掃 QR code即可),會不定期推播新文章的相關訊息喔~:)

最後,希望您會喜歡這些文字,並享受閱讀的過程。


認識我-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

認識我--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

 



我曾有10年以上的精神科護理工作經驗,
熟悉身心症狀、診斷、服藥與照護相關專業,
因為抱持著對人的好奇心,
想多瞭解「人」的內在經驗,情感與關係是怎麼一回事
因而進入博士班就讀,轉向學習諮商與心理治療。

在博士班期間,
我主要的學習重點是家族治療與親子關係,
在自己省思自身的經驗、接觸案家的感受、以及閱聽的彙整
開始寫下自己對於女性自身、家庭與親子現象的文章,
希望能推廣更多人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在家庭中處境的認識和覺察。

我認為,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對現況有所意識之後,才會開始思考,這是自己想要的嗎?
以此作為自我介紹的結束。
也意味著我與大家一起探索,自己、以及自己想去的方向。


延伸閱讀:關於滋心空間



關於我

 



在這個頁籤裡,為您介紹--關於「滋心空間」這個部落格的創建與發想

同時也為您介紹我自己--陳姝蓉 諮商博士/諮商心理師的學經歷


分享我撰寫博士論文的心路歷程--踏穩腳下的每一步、研究是一場耐力賽


分享書寫過程的自我整理--關於書寫

快速了解這個網站能為您提供哪些資訊--網站導覽



滋心空間IG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