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如果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 作詞:小球(莊鵑瑛)
  • 作曲:小球(莊鵑瑛)、廖偉傑
  • 編曲:廖偉傑

就放棄吧
在黑暗裡鑿光
泥沼中的掙扎 讓人顯得更絕望
就放棄吧
人生沒有答案
有時極力反抗 不如將前方開展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就承認吧
每個人都一樣
在體制之下 隨波逐流 還顯得漂亮
就拿去吧
這社會的框架
有天就會知道 世界沒想像複雜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 未知的時光

誰都曾 在滿天星光 看見了希望
許下一個願望
我們都會沮喪 我們也會堅強
就讓我陪你走到遠方 看看

可答案沒能帶你到遠方
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怎麼捨得讓自己遍體鱗傷
別輕易投降
逃向恐懼和未知的時光

如果我能找到一片夜光
補足你所需要的安全感
生命不會因誰而停止旋轉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還記得嗎

當初的夢想
現在的你


----------------------------------------------------------------------------

作者:陳姝蓉

最近好友發出一個邀請,希望我在歲末年終的時候,練習做「內在的斷捨離」,思考如果有一個可以捨棄的「壞XX」,那會是什麼?

我在這裡不想寫「壞情緒」,因為我覺得情緒沒有好壞,但是有些信念或情感狀態可能對自己帶有一些毒性、傷害。比如說:我是很糟糕的人、我得要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等等。當一個人不自覺地使用這些毒性的信念對待自己的時候,經常會使內在能量(不論是時間、思緒、行動)都會為了消除這些毒性信念而消耗、空轉。

因為想回應好友的邀請,我開始思索,屬於我的「斷捨離」會是什麼呢?

在思考的同時,我聽到歌手小球,所唱的這首歌「答案」。我覺得好像懂了,我想斷捨離的,是某一種加諸在我身上的「標準答案」。


你/妳的理想人生,是標準答案嗎?



我是一個循規蹈矩長大的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沒有所謂的叛逆,就是讀書。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對於這樣的我,只有一個疑問:「妳不覺得這樣很無聊嗎?」而我,竟然也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我不覺得誒,因為大家都這樣」。

很多時候,個案來到治療室,會提到很多生活的困境,但是,當我反問他們,現在這個處境,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多半會說:「不是」。那繼續追問下去,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多半會沈默一段時間說:「不知道」。

是的,許多人的成長經驗,是按照S.O.P.進行著的。讀好書、考上好的學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找一個好的伴侶、生一兩個孩子、經營一個家庭....。但是,人不是機器,也不是生產線,因為感受、經驗的不同,開始對於同樣的情境(比如求學、比如婚姻、比如育兒)有著不同的反應,甚或遇到不同的困難。

但是當把這些標準答案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不一定能達到標準時,難免會有一種:「我好像沒有做好一個XX」的感覺。我不是個好孩子、好學生,我沒當個好太太、好先生,我無法成為一個好媽媽、好爸爸。用標準答案來看待自己的困境,很容易變成一種對自己的評價和批判。


把自我覺知的意識找回來



延續上一段所說的,青春期不曾叛逆的我,直到讀博士班的期間,才開始「覺醒」。原來,當初我認為理所當然,讓中學六年只有讀書這件事填滿我的生活,但其實,只是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其他的事。如果重來一次,我有選擇權時,我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行動呢?

說來弔詭,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認為,當年的我有,其實有選擇權的。但因為我想當個好孩子,所以我放棄了選擇權,因為這樣更能符合大人期望中「標準模樣」。我會因此受到肯定,而得到成就感,但這樣的成就感,很容易被動搖,因為要100%符合另一個人的期待,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令人難過的是,現在還有很多孩子,都還經驗著這樣的過程,不是嗎?而孩子放棄自己原有的模樣,符合父母期待的過程,自己並沒有意識。

這時候,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反駁我:「現在年輕人自我意識都很強啦,什麼沒有意識?!」但我真不這麼認為。現在年輕人只是更擅長用一種反對規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要,但不代表他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唯有開始思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才有機會開始探索與認識自我。感受到自己完成一個喜歡的作品時會雀躍,沒做好一個任務時會失望。跟朋友產生誤解時會痛苦,被人理解的時候感覺安慰。這些真實的、對自我的感受越清晰,越能帶領一個人,找到自己想去的方向。


如果人生只是一幅尚未完成的畫作



在歌詞中,我最有感的兩句是:「可答案沒能帶你去遠方,可夢想不再只是夢想」。我自己的解讀是:標準答案的人生,常常會被困在某個你找不出破綻的失誤當中。為了排除錯誤,許多人的人生常常在原地打轉,卻找不到原因。而夢想,如果停在夢想,那就只是幻影。夢想要能實踐,得先有行動、各種面向的嘗試,才有可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把兩句歌詞放在一起,就好像是提醒自己,與其為了展演一種完美而標準的戲碼,排除各種可能阻擋完美的可能性,卻還是到達不了完美。不如就在未知中去嘗試,行動、體會然後修正,或許夢想就在這過程中,逐漸成為某一種現實。

在每一次的行動中,都要問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自己為何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以中學生為例,讀書是自己想要嗎?或者只是因為爸媽說要考上好學校才有前途?還是自己在閱讀中也感覺有所學習、有滿足感?如果讀得不好,那就表示自己不符合標準嗎?自己是否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優點,是屬於自己獨有的?

作畫的過程,常常會有下錯筆、畫出來的樣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經驗吧。這時候很難使用「修正帶」這種東西把原有的圖形消除,只能從已經下筆的地方延伸,甚至就接受這種不一樣的結果。而且,有趣的是,作畫沒有真正停止的時刻,永遠都還可以加上一筆。這裡修改一下,那裡補充一下。如果人生像是作畫一樣,會不會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有更多可能性允許創造。


空白與未知才是常態



任何人面對空白、未知,經常感覺到的是焦慮,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因為未知、空白才是人生的常態。標準答案,或者社會框架,是為了幫助人有著一個可依循的方向,讓人不那麼焦慮。久而久之,習慣於遵循前人所留下來的標準答案而不知所以,卻又遇到瓶頸時,反而變成另一種束縛。

行文至此,你/妳腦海中是否浮現某一些,好像是標準答案的框架在自己身上呢?如果有,你最想「斷捨離」的是哪一個?


同場加映:全心投入感受喜悅的小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