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零用錢怎麼給?從需要與想要建立孩子的消費觀



Copyright: nikonville


作者:陳姝蓉


農曆春節結束,小孩繼續放寒假,拿著壓歲錢,父母該怎麼引導孩子們使用這些錢呢?你是否常為了孩子花錢的問題傷腦筋,要不就是花錢如流水、彷彿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或者是分不清楚輕重緩急,常把錢花在不那麼需要的事物上….

過往聽過許多父母,對於給予孩子金錢的擔憂,多半是怕小孩亂花錢,或者給太多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然而,不是交由孩子自己調節,而由父母直接滿足孩子對生活上購物的需求,則可能使孩子對於花費沒有感覺,形成未來成年後,仍然習慣當伸手族的後遺症。


零用錢怎麼給,與父母的教養觀息息相關



每對父母對於如何教養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信念,而教養中絕對會包含對金錢、物質等現實條件的價值觀。該如何使用錢、把錢花在何處、什麼東西值得買、什麼東西該不該買,這個價格對我們家來說負擔得起嗎?是否要花費....都會影響孩子後續使用金錢的態度。

如果把「消費觀」當作是教養的一環,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從小訓練起。其實從孩子可以用語言溝通開始,就能夠使用孩子可以懂的具體事物,說明何謂物品的價值,以及花費的多寡。例如小孩喜歡吃漢堡,也喜歡坐電動搖搖馬,若每次投10元,可以搭乘約1分鐘的小車車,很容易吸引小小孩的喜愛。但如果想吃一個80元的漢堡,或許就可以用孩子有經驗的搖搖馬來類比,像是:要吃一個漢堡,得要忍耐8次不坐搖搖馬,才能換得一顆漢堡。那麼孩子就比較能理解,漢堡的花費高於搖搖馬。

對於比較富裕的家庭而言,要不要花時間跟孩子討論物品的價格?還是直接滿足孩子,省時省事?或者,因為家庭收入較低,直接禁止孩子有任何花費,這都與教養態度相關。若覺得重要,才會想花時間投入,畢竟,孩子不會只聽一次就能理解,或許得要重複在不同情境中,與孩子對話、討論,消費觀才會逐漸在孩子心中成形。


給零用錢的準則,依照家庭消費與年齡調整



到底要給孩子多少零用錢?怎麼給?多久給一次?我覺得可以依照家庭狀況彈性調整。

很多年前,我忘記在哪個期刊上(無法給大家原文)看到一篇如何教孩子理財的文章,作者是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以一美元作為單位,依照孩子的年齡,三歲的話,就每週給予三美元,教孩子分成三個儲蓄桶,包含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同時依照年齡調節給予的金額,並且教導孩子如何分配與規劃這筆錢。

我修正過後,在家中孩子身上實驗性地施行,發現有些行得通、有些行不通。例如,我以50元硬幣作為一個單位,乘以年級數,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給予零用錢,也就是3*50=150元,每週發放一次。每年調整一次零用錢的金額,也就是隨著年級增長,每年增加1個50元硬幣。

這個金額,對小學生來說,若沒有任何花費,確實有點多,但若能適度教孩子如何規劃使用,則有可運用之空間。但隨著地區或家庭花費的差異,每個年級所給予的單位金額可以調整,但原則不變,可與孩子討論後訂下規則。

選擇國小開始,考慮到我想同時教孩子記帳,而小學階段已經教了加減法,他們可以自己簡易計算收支。每週發放,並請孩子領零用錢時,也同時記帳,就可以檢視孩子紀錄收支的方式是否正確,養成孩子記帳的習慣。


給予零用錢時,也要創造消費的機會



有些父母會告訴我,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花錢的機會,為何要給孩子零用錢呢?上述提到,我閱讀的理財文章,可教導孩子將零用錢分為使用、儲蓄和捐贈三部分。

但我發現,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捐贈,我的兩個孩子裡,有一個願意撥款做這件事,另一個則認為,這是自己的資產,為何要強迫他捐出去。我想,建立一個幫助他人的心意很好,但如果這件事情變成「規定」,而非自發,就失去了助人的意義,因此,我並沒有強迫孩子一定要捐款。

但使用與儲蓄的部分,則會與孩子討論該如何分配。至少將1/3的錢投入儲蓄,是一個好的習慣,把可使用的額度,用另一個皮包裝起來,避免不小心花過頭。就像大人把錢放在不同的帳戶,是一樣的道理。

我告訴孩子,生活中「需要」的支出,會由我支付,像是一天三餐、以及學費等,這是基於父母的養育之責,但是若只是「想要」,像是每天放學經過雞蛋糕的攤子,聞香就想買,或者一般的文具不可愛,非要卡通聯名的造型文具不可,那就得要自己用零用錢支付。

而非常規的消費,也可以由零用錢中支出,像是園遊會、戶外教學、畢業旅行都可以在外買些點心、紀念品,此時孩子可能會為了要出去玩,省吃儉用,以便外出時有足夠的消費力,也可避免與孩子討價還價,爭執著拿多少錢才夠用?

這樣的做法,我自己觀察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孩子會減少無止盡地要求購買零食或不實用的消耗品、奢侈品,因為這都屬於想要、但非需要的範疇。並非不能滿足「想要」,但是當零用錢有限額的時候,孩子得以從小地方練習取捨、做選擇。第二則是若孩子有真正想要的東西,則會練習延緩滿足,節制開銷以存錢取得想要的東西,得來不易,才會懂得珍惜。


孩子亂花錢怎麼辦,用光了也沒關係嗎?



消費也是一種行為,但比起刷牙洗臉、穿衣穿鞋,這個行為鮮少成為練習的標的。小學階段,孩子確實容易買一些看起來品質很差、又沒什麼用處的東西回家。我常會跟孩子討論:為什麼要買這樣東西?買東西時候的考量和需求是什麼?並且鼓勵孩子觀察自己買回家之後怎麼使用。

我想,很多爸媽習慣叨唸孩子買回來沒幾天就丟在一旁,也不用、也不玩,浪費。但因為花的是爸媽的錢,所以孩子其實不痛不癢,甚至覺得爸媽很煩,有時拿出來把玩一下,假裝使用,就應付過去了。此時,若是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錢支出,擠壓到其他想消費的行動時,他才會深有所感,金錢是一種資源,用在一處,就不夠用在另一處的真實感受。

因此,我反而很期待,孩子在國小、國中階段,有過買錯東西、用光錢的時刻,此時,就有機會與孩子討論,為何他會把零用錢花光,並且把記帳本拿出來檢視,錢的用途都花到哪兒去了。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生活上的需求,如果孩子放學就是會肚子餓,但可以接受爸媽準備的份量與種類、或許可以納入必要支出。但若孩子就是買一些糖果,無法果腹又不健康,則可與孩子討論如何購買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

此外,也可跟孩子聊聊,當把錢用光,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有些孩子會說,好像沒辦法買自己真正想買的東西,才發現之前的東西其實沒那麼想要、可買可不買。有些孩子可能一開始沒什麼感覺,但爸媽不要以為沒效果,持續到國、高中之後,孩子隨著花費增加,越有機會思考,當手上能運用的金錢有限時,該如何調度分配這件事。


父母維持一致的態度,有於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消費習慣



所有的約定,都可以設定執行期,例如兩週、一個月、或是一季。並且定期檢視與孩子的約定,執行之成果。檢視的目的,在於透過討論,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是否會訂定每次花費預算,或者經常衝動性購物?為何如此,讓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也藉此檢視一下花費的合理性。

而父母能否在這過程當中,維持一致的態度則是關鍵。一者是父親和母親,或者其他家中的長輩,能尊重這樣的教養方式,不會額外給予過多的金錢或提供物質需求,若有額外的禮物,可以跟家人商量如何給予--像是節慶、生日才給。另外則是前後一致的態度,而不是孩子一撒嬌、或一吵鬧,就放寬條件,今天給五百、明天給一千,孩子知道如何取得更多資源,而失去了給零用錢的意義。

當父母這一方的教養態度穩定且持續維持時,就容易觀察出孩子的消費習慣有沒有變化、或是支出突然增加之類的現象。但在此要提醒父母,所謂「討論」著重於瞭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行爲背後的動機,而非「教導」孩子接受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或行動。

消費作為一種行為的養成,與其他習慣相同,要找出適合孩子特質、配合孩子需求的,才比較容易養成,且成為孩子能使用的一種內在機制,即使有一些觀念要先提供孩子學習,也請記得先聽孩子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喔。



同場加映:人生好難,為什麼大人都不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