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如果憂鬱了,就好好地接受治療吧

 



作者:陳姝蓉


在壓力因應的系列文章中,從壓力如何產生、談到如何自我覺察、以及透過運動、情緒與認知調節,紓解壓力感受。然而這些討論,有時候會讓人感覺,把面對壓力或因應壓力的這件事,放在個人的經驗中探討。好像一個人只要夠努力、願意覺察和面對自己、也願意運動、或者改變認知、信念就能調節情緒、因應壓力。

然而,有時候大腦的變化,不是只靠個人自己的努力就不會生病的。


談大腦的脆弱性



大腦能否承受壓力,通常取決於大腦的脆弱性與壓力的強度。當比較脆弱的大腦遇上比較強的壓力時,大腦就可能會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負荷,而產生相對的精神疾病,例如思覺失調症、焦慮、憂鬱等等。

怎麼樣知道大腦是否脆弱呢?通常遺傳可能是一個相關因素,家人中若有相關情緒或精神疾病診斷者,其大腦較為脆弱的機率會比較高。此外,發展階段也可能是另一個因素,同樣的創傷事件(例如車禍意外),對於兒童期、青少年期的孩子或是成人來說,可能發展中的孩子或青少年其腦部是較為脆弱的,因此他們能承受的創傷現實比成人來得小。

但成人的大腦雖然發育比較成熟,但因其生命階段,包括就業、成家、育兒等等生活情境的複雜性、需承擔較多的壓力事件這個層面來看,仍然可能使壓力指數增加,而使大腦承受超過負荷的壓力。

一般而言當個人感受到壓力沈重時,會先出現短期的情緒低落、提不起勁、感覺疲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像是焦慮或憂鬱的反應。但如果這樣的反應,持續一段時間都無法透過前面文章所提及的運動、情緒或認知的調節加以改善、或提振精神時,才會考慮是否已經到達憂鬱診斷的標準。


憂鬱症診斷標準(取自DSM-5)[1]



*至少包含一項「主要症狀表現」:憂鬱情緒、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其餘至少出現五項(或更多)症狀,持續兩週以上,並造成先前功能損失

。整天憂鬱、感覺悲傷、空虛和無望、觀察到哭泣(青少年可能是易怒)
。整天顯著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食慾改變)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幾乎每天精神活動激動或遲緩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幾乎每天感覺無價值感,或是不恰當的罪惡感
。每天思考能力或專注力下降,做事猶豫不決
。反覆想到死亡,反覆產生自殺意念甚至有具體自殺行動
*鬱期發作時,症狀造成顯著苦惱,或對社交、職業或其他功能明顯減損。
*該發作無法歸因於某一物質或其他身體病況的生理反應。 


當個人自覺已出現上述症狀中的任五項,並且持續兩週以上,就建議可前往身心科就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用藥。若是不確定是否符合診斷,可以使用另一個輔助的篩檢工具評估自己的憂鬱程度為何。這是董氏基金會所發展的憂鬱情緒自我篩檢量表,此量表有三個常模,包含18歲以下的青少年、18以上的大專生、以及一般成年人三個不同的量表,透過簡單的填答,可得知自己目前的情緒、想法和行為反應,是否可能達到需要就診的階段,填答後可參照量表所給予的回饋,前往就診或者使用相關的資源。


就醫的抉擇與是否服藥的矛盾情緒



有些憂鬱症個案,可能經歷上述所說的低落情緒、倦怠、無價值感、反覆想死的念頭已經數個月或數年之久,甚至影響求學、工作的表現,但卻遲遲沒有就醫。這常是受限於對憂鬱症的污名化(stigma),認為如果被診斷為憂鬱、或是服用身心科的藥物,可能會被認為是瘋子、或神經病。也因此很多人即使受憂鬱所苦,卻不肯就醫、也無法規律服藥,導致憂鬱症狀持續干擾生活,混亂失序、痛苦不堪。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情緒或精神疾病的診斷,其實都是大腦的脆弱性,在壓力負荷過重時,產生了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失調,並導致情緒產生變化。以憂鬱症為例,通常是腦中的血清素濃度下降,因而產生憂鬱感受。

當血清素濃度持續不足,憂鬱症狀就會持續存在,因此治療憂鬱的藥物,就是透過調節大腦中的血清素濃度,幫助改善憂鬱情緒與症狀。前面所提到運動之所以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壓力,也是因為運動所產生的腦內啡可以幫助調節血清素的濃度。

當憂鬱是大腦的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那麼憂鬱症也就可以視為是一種生理疾病,如同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一樣,是一種身體失調的表現。而抗憂鬱劑,也就可以視作是降血壓藥、降血糖藥以及血管擴張劑一般,就是作為生理調節的輔助藥物,幫助人體可以更穩定的運作與生活。因此規律服藥對於憂鬱症個案來說,就如同其他疾病的治療一樣,是相當重要的。


憂鬱症的慢性化趨勢



許多個案在確診開始服藥之初,經常詢問的另一個問題是:那這個藥要一直這樣吃下去嗎?可以停藥嗎?

若已確診為憂鬱症,通常需要服藥3-6個月以上,後續再經由觀察憂鬱症狀是否改善,決定是否調降藥物劑量或者可以停藥,這過程都需要由個案與醫師一起討論後再決定。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很多時候壓力情境會持續產生,不管是工作上不斷有新的任務需要面對、也可能在育兒、照顧家人的部分出現困難,此時壓力情境無法被移除的情況下,大腦又因為已經生病而有其脆弱性,不規則的服藥或自行停藥,都可能使憂鬱症狀復發,對大腦產生另一次的傷害。

因此為了保護頭腦、減少壓力負荷,在罹病之後,必須思考如何重新安排生活的優先順序,盡可能地將生活處境調節在可控制的壓力下。而另一個保護頭腦的方式,就是透過藥物持續調節並穩定腦中的血清素濃度,幫助個人可以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來面對生活與工作。

因此,憂鬱症走向慢性化疾病的趨勢也就是個人可以在穩定服藥的情況下,減少憂鬱症狀的干擾,而使個人能保持生活與工作的常態,與憂鬱症共存。



註:本文是我為「風濕疾病自我管理教育平台」所撰寫,提供作為研究使用,經研究主持人同意,重新編輯後於滋心空間部落格上張貼分享。



[1] 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6)。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新北市:合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 Des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DSM-5. USA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