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在精神衛生法第三條中明確定義: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及其他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
但許多時候,人們因為不理解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生理機轉、以及症狀的變化,對此有許多誤解、甚至排拒的狀況。對此,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自1992年起,將每年的10月10日訂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也叫做世界心理衛生日。每年的世界心理衛生日都有不同的主題,用以推廣、倡議並宣導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精神衛生有更多理解。
在這個專題裡,將集結於世界心理衛生日所撰寫之專文、以及與疾病相關的資訊網頁,幫助大家能更認識「精神疾病」,減少排斥、創造更友善、支持的環境。
世界心理健康日專文
[家園。風 專欄] 世界心理健康日:接納脆弱、洗除汙名,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傷痛與挫折的社會
[家園。風 專欄] 世界心理健康日: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見工作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疾病歷程與生活適應
[家園。風 專欄] 當疾病走進一個家....從病患到照顧者,我們的關係如何被牽動?
衛教網站連結
有點怪也OK:此網站包含思覺失調症、雙極性情感疾患、焦慮症、憂鬱症等相關疾病。
小鬱亂入:此網站主要介紹憂鬱症相關症狀與治療,並有相關測驗可進行憂鬱自我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