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世界心理健康日~認識精神疾病與個人、工作、家庭及社會的關係

 




精神疾病,在精神衛生法第三條中明確定義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及其他精神狀態表現異常,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

但許多時候,人們因為不理解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生理機轉、以及症狀的變化,對此有許多誤解、甚至排拒的狀況。對此,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自1992年起,將每年的10月10日訂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也叫做世界心理衛生日。每年的世界心理衛生日都有不同的主題,用以推廣、倡議並宣導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精神衛生有更多理解。

在這個專題裡,將集結於世界心理衛生日所撰寫之專文、以及與疾病相關的資訊網頁,幫助大家能更認識「精神疾病」,減少排斥、創造更友善、支持的環境。



世界心理健康日專文



[家園。風 專欄] 世界心理健康日:接納脆弱、洗除汙名,打造一個可以承接傷痛與挫折的社會

[家園。風 專欄] 世界心理健康日:從「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看見工作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疾病歷程與生活適應



[家園。風 專欄] 當疾病走進一個家....從病患到照顧者,我們的關係如何被牽動?

憂鬱與我:從圖文書認識罹患憂鬱症的經驗並學習與之共處

如果憂鬱了,就好好接受治療吧



衛教網站連結



有點怪也OK:此網站包含思覺失調症、雙極性情感疾患、焦慮症、憂鬱症等相關疾病。

小鬱亂入:此網站主要介紹憂鬱症相關症狀與治療,並有相關測驗可進行憂鬱自我篩檢。



演講邀約請點擊此連結

預約諮商由此去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從繪本看世界~繪本專題




 作者:陳姝蓉



教養相關主題繪本



與孩子談離婚的繪本故事

好好上學去--用繪本故事陪伴孩子適應上學生活

到底該不該玩手機?--用繪本與孩子談談手機的用與不用?



情緒相關主題繪本



媽媽總是愛生氣嗎?--從繪本中談媽媽管教時為何有情緒....

憂鬱與我--從圖文書認識罹患憂鬱症的經驗並學習與之共處



親職講座、演講邀約 由此去



關於「當媽媽」這件事~女性角色與母職專題

 



作者:陳姝蓉



身為女性,同時也是母親的我,書寫中對於母職、和女性的角色,常常揉合了我自己的經驗、我對女性角色的摸索、以及學習當媽媽過程中的茫然、困惑與自我懷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理解女性不等同於母親,但女性的角色經常與母職劃上等號,因為女性或者母親的角色,背後充滿著文化、社會價值與性別角色的建構,需要重複地對話、挑戰、為女性找到新的平衡與定位。

不論是書寫,或者是直接提供女性諮商、親職諮詢、或家族治療的過程,我也看見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自身擁有的力量。書寫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抱怨、舒壓,也希望能提供一些看見、理解,不論是對自己的處境有所覺察,也希望能對女性或是母職角色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



關於母職



[家園。風 專欄]「失速母親」:母職生涯,一定只能忙與茫?

[家園。風 專欄] 母親節的感觸:母職與生涯能否不再只是單向的犧牲與失去?

[家園。風 專欄] 寫在母親節之後:媽媽,你值得好好做自己!

[家園。風 專欄] 我不知道這樣做,會成為一個「壞媽媽」

[人本教育期刊 諮商師看電影 專欄] 「媽媽加我等於十」:母職是一種選擇,而母愛需要學習

[人本教育期刊 諮商師看電影 專欄] 「媽的多重宇宙」:當內在的分裂得以整合,關係中的矛盾便得以化解

全職媽媽也能成為「自己的志願」嗎?



關於女性


[家園。風 專欄] 與其當個被束縛的女神,我更想成為一個自由的女人

[家園。風 專欄] 一個女人的「孤味」:那些孤單的片刻,讓林秀英陪你一起承受

[家園。風 專欄] 從「茶金」看見女人揮灑出的一片天

[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 「她看起來很幸福」?我們對女性人生的想像,依然充滿侷限

從「找回自己」開始

愛自己的功課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到底該不該玩手機?--用繪本與孩子談談手機的用與不用

 



作者:陳姝蓉


手機成癮已是目前家長們教養上的難題,管束孩子不使用手機,常常會引發親子衝突,不管束孩子又擔心長期使用手機帶來的各種副作用。但要和孩子談手機,經常也會迎來孩子愛理不理,有聽沒有到的反應,也可能讓家長既不知道要不要談,真的坐下來面對面,又不知道該怎麼討論。

本文中整理了五本與手機議題相關的繪本,適合用於學齡前(幼稚園階段)、以及學齡期(國小階段)的孩子,可透過一起閱讀繪本、討論繪本中的情境,了解孩子們對於使用手機的想像、認知、以及生活中可如何約定、安排。




如果你給老鼠玩手機-到底該不該玩手機?



(若您想借閱或購買該書,點擊子標題的書名,可連結到書籍介紹網頁喔!)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男孩和一隻老鼠。故事一開始,老鼠很想跟男孩玩,要求男孩準備用品,讓老鼠可以做一些小活動,但男孩手上忙著自己的事,只想要打發老鼠,讓他安靜別吵。於是,約定了給老鼠一支手機,使用十分鐘....於是這是失控的開始。

老鼠確實不再吵鬧,但其他的訊息也接收不到....甚至經歷了一些開心、驚險、誇張、恐怖的情節,都完全不自覺,因為他已經完全沈浸在手機的世界裡。最終,男孩和老鼠漂流到一個荒島,老鼠的視線還是沒有從手機中離開,直到....手機沒電了!!

無法使用手機的老鼠像是遭遇大絕境一般地尖叫....直到他終於聽見男孩對他說:荒島上沒有插座,但有「我」陪著你。兩人重拾一起聊天、相互陪伴的樂趣,直到彼此望著星空,準備休息。

我讀這本繪本時,強烈的感覺,男孩的角色像是爸媽,而老鼠則是你、我的孩子。常常父母們因為想要完成手邊的事情,而輕易地用手機打發小孩,卻不知自己開啟了一道冒險旅程之門,你不知道這一給,孩子會在哪邊就與你的連結脫鉤,聽不見你的話語、無法跟你在同一個時空裡,即使你忙完、也回神,告訴他,你有空了,但此時孩子已在太空中漫步....就像那隻與外界隔絕的老鼠,即使人在,但心神也飄走了。

這是一本相當有既視感的故事,閱讀時若父母也能坦誠自己用手機打發孩子的行動,有點便宜行事,也有機會能聊聊,如果不用手機打發孩子,怎麼樣的安排,能使父母完成自己的工作,孩子也能得到適度的陪伴,讓親子之間,不用經歷長途冒險,才能並肩而坐。


山吸童




這本書相當有趣,整個書殼就是一支手機的圖案,隨著故事的進展,右上角的電力還會慢慢減弱,在山吸(3C)童沈浸在手機遊戲時,所有的畫面都被侷限在手機的框框裡,隱喻著孩子的世界,就是在這個小方格中,無法跨越。

和「如果你給老鼠玩手機」很像的地方是,山吸童也經歷了一段完全錯過有趣、好玩、外界變化的時期,直到火山爆炸,斷訊。

斷訊、沒電,都是用一種很直接的方式中斷孩子使用手機的行動,或許許多父母會期待,也能生活在一個沒有訊號、沒有電的環境裡,這樣孩子想繼續使用也沒辦法。然而,無奈的是,若是如此,父母自身也得要接受沒有手機可用的現實。

斷訊之後,黑色的框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開闊的大自然。這是一種「若你能將眼光從手機上移開,就有機會看到更廣闊世界」的感受。只是,現實的世界中,孩子能否被這「外面的世界」所吸引,抑或是外面的世界,既不美麗,也不令人感覺愉快時,孩子很可能會重複地回到那黑色的小框框中,而難以自制。


誰是真正的朋友?我有500個網友!




這本書的主角:書呆子小鳥和禿鷹,原本是現實生活中的好友,但因為小鳥喜歡打電動,也在網路上發現了「推特」這個社群媒體,於是開始玩起「交朋友」的遊戲。但禿鷹不愛,覺得線上交友很無聊,但書呆子小鳥卻瘋狂地迷上這個遊戲,並且開始追求新的朋友數....50...100...500...

當書呆子小鳥越玩越熱衷時,並沒有注意到禿鷹早已在一旁等得很不耐煩,甚至假裝要把小鳥一口吃掉,都無法引起小鳥的注意力。於是受夠了一旁等待,看著小鳥玩推特的過程,決定離開。只不過,禿鷹或許很在意小鳥,隔天,他選擇加入推特,和小鳥一起玩,但這並沒有改善他們的互動,反而使他們的友誼陷入危機....

某天,原本只屬於他們倆之間的玩笑話,小鳥卻拍照傳上社群媒體,取笑了禿鷹。使得原本好玩的事,突然讓禿鷹覺得很難堪!!為了取悅遠方線上的朋友,小鳥並沒有好好保護身邊的禿鷹,這使得禿鷹真的離開了小鳥....

當然,故事的最後,經過一番轉折,禿鷹和小鳥還是重修舊好。但是,閱讀的時候,我想,網路真的有一種吸引力,讓人以為虛擬的世界裡是如此的真實,甚至於忽略了就在你身邊,每天跟你相處的好友、家人。

而經常我們為了展示自己的生活,不自覺地犧牲了隱私、貢獻了生活的空間,甚至允許他人對自己的生活、朋友與家人品頭論足,這或許都是網路便利之餘所帶來的副作用。若能透過繪本,提醒孩子在網路交友之餘,還有一些更重要的自我保護、關係的維持,是需要更審慎看待的。


手機的規矩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是要談如何使用手機,既可享受到手機的便利,也不至於讓手機傷害自己。

包括對孩子自己的生活、健康的影響:像是使用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能一直宅在家裡不出門-這樣可能缺少活動量以及運動的機會,也不能一邊走路一邊玩手機,當然不能忘記該做的家事-像是餵貓(哈哈),當然也要留意眼睛的疲勞程度,避免過度用眼。

此外,也提到一些手機對於人際的影響:像是聚餐的時候都沒人講話,和爸媽在一起的時候卻不理人。只不過,這邊的插圖卻穿插了爸媽也在看手機的情節(嘿嘿,可能不少爸媽也是如此囉)。

當然,過度使用手機,絕對會影響學習和作業的完成度,甚至影響睡眠、無法規律作息、好好品味生活。透過一連串混亂的過程,書中的主角,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遵守與爸媽使用手機的約定,安排手機以外的生活,認識真實的世界。

我覺得最吸引我的是,雖然書裡所說,像是一番道理,但插圖本身則以很多小情節,讓人會心一笑,體會到不當的使用手機真的會帶來一些啼笑皆非的場景,很容易讓孩子在輕鬆的情況下,接受這些觀點,想想自己的狀態,是不是也像是書中的小女孩一樣喔。


熊媽媽愛上了手機




最後一本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小孩迷上了手機,而是「媽媽」愛上了手機。

整本書裡,熊媽媽都不管小孩,即使小孩又吵又鬧,都喚不回熊媽媽。和前面的小老鼠、以及山吸童一樣,都得要在一連串的驚險畫面之後,熊媽媽才意識到自己和孩子都處在危險的情境裡。

我想,手機使用常常在無形當中,但生活裡,跌入山谷、翻車、落水這類的意外,則能讓人感受到,若讓手機過度介入生活,就像這些讓人不得不停下來的事件一樣,可能會使你的生活大幅轉變。

而這本書讓我想到的另一件事則是,當大人一直希望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頻率時,卻經常忘記自己也曾因為手機,而忽略了孩子、沒有辦法和孩子在同一時空中互動,這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手機」為和如此吸引大人?他也對手機產生好奇,大人的行為,反而是將孩子推向手機的另一個隱形力量。

手機對於當代而言,是一個相當方便的工具,但是否要讓手機成為主宰我們生活的物品,或許得要好好思考,重新做出對父母和孩子生活最適切的選擇。



親職講座、演講邀約 由此去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滑雪體驗中的心理治療隨想 之二--關於調節

 




作者:陳姝蓉


第一天結束時,我終於沒有跌倒地滑過一條完整的雪道,教練似乎覺得我進步了。於是第二天暖身之後,教練帶我去一條坡度更陡一點的雪道(當然還是簡易程度的綠線),並且教導我,除了用大A的煞車方法之外,還可以運用轉彎的方式來降低往下滑行的速度,調節前進的速度,使自己控制在穩定的滑行而不至於一直往下衝、不斷加速。

此時,需要練習的是原本內八動作的腳,得要調整成平行的方向,以便在轉彎時兩隻雪板不會打架,絆倒自己。並且要記得前一天所說的,站在斜坡上時,重心壓在下坡腳,以維持不會後傾跌倒的平衡狀態。

而我在練習過程,出現了第二次的卡關。每次轉彎,雙腳平行,身體與斜坡呈垂直的方向時,就會忘記要移動重心到下坡那一側的腳。亦或是每次面對著斜坡往下,用原本的大A姿勢煞車時,就無法轉彎側身,也無法使雙腳平行。

有時在平緩的坡一直煞車,結果到後來缺乏動力,停在平坦的雪地上,得要用手持的雪杖幫助自己移動,有時候又在陡坡上一直直線下滑,無法轉彎,也煞不住車,最終變成高速翻車,回到第一天摔倒大集。

當時我腦海裡冒出來的兩個字是:調節。天啊,我真不知道要怎麼調節自己的身體和這片雪地的配合度,身體反射性地到處暴衝,像是雪地裡可怕的移動炸彈,深怕自己撞上其他也正在練習的雪友們....

這讓我想到,心理治療裡,當要冒險去做一個不熟悉的行動時,一開始似乎很容易像這樣暴衝。

像是不習慣表達需求的人,一開始跟身邊的人說「我要」的時候,有時可能會因為講得不清楚而被拒絕,或者表達的方式太強硬又讓他人錯愕。無法拿捏行動的強度、表達的時機、用字遣詞跟內在想法的貼近程度,都會使得初始的嘗試變得不那麼順暢。


拆解練習作為調節的第一步



一路跟在後面的教練,當然看出了我的窘態,上前喊停,調整了給我的指令。他說:「你先練習轉彎,調整重心,此時不一定要做到雙腳平行,只要雪板不打架、不跌倒就好。」

只要想一件事情時,比同時做兩件事情容易一些,當難度降低,成功的次數就變多,於是滑行的狀態,又逐漸回穩到前一天不跌倒地前進,加上轉彎這個動作,而能透過轉彎,讓自己的速度調節在快慢之間。

因為不熟悉,一次要思考多種變化,造成思緒的混亂、身體無法連結,好像也是可理解的。只是當心裡著急、覺得時間有限、想要趕緊學會時,反而不自覺地將練習的歷程壓縮,好想要一次練習好多變化時,反而無法轉換。

這就像是有些在心理治療裡對自己的覺察提升時,好像就很渴望立刻去行動的來談者,或者學會了新技能就想要立刻能在面對個案時派上用場的新手治療師,都可能會因為渴望自己的進步,而忽略了調節的準度得要先從基本動作開始逐步練習。

讓身體先熟悉,每次轉彎的時候都把重心移到下坡腳,讓自己可以順暢的轉彎之後,使這個動作逐漸變成自發性地,才將難度加上,進一步練習將雪板調整成平行,提升滑行的流暢度。

教練及時發現我無法應付複雜的指令,將動作拆解,使得困難度降低,某個程度也像是溫尼考特所說的:「剛剛好的挫折」讓我既可以挑戰,又不至於因為無法轉換而放棄練習。這是我另一個很感謝他的地方。若沒有這樣的提醒和修正,可能今年的我,又會再度在過於著急又持續失敗的情況下,放棄了這個季度的滑雪練習。


觀察環境作為調節的指引



至於我經常不管在陡坡或平地都用一樣的方式前行,也被教練提點:「你要先看著前面的路況,來決定現在要用什麼方式前進!」當動作比較熟練時,就可以不用一直看著腳下,可以抬起頭來看看前面,就能夠預先做準備。

是的,不能用同一種方式走完全程,而是得要應對當下的情境(地形)決定行動的方式

確實,當很緊繃、害怕跌倒時,眼光無法看遠,總是看著自己的腳,以及前面的那一小片地,深怕沒注意到起伏又跌了個跤,但這樣也就失去了觀察地形、評估路況的機會。

可能不只是滑雪,或許初學開車、或者初到一個陌生場所時,因為害怕自己出錯、表現不當,只能關注在自己的行動上時,是無法分心瀏覽周遭景色、或者是旁人的互動現象,以至於回過神來,可能已經錯過了重要的路口、或者關鍵的機會。

教練給了我另一個提醒,覺得滿受用的:「當你看到前面有斜坡時,就可以事先移動重心到下坡腳,這樣你的身體就能跟上你的思緒,也比較能繼續保持平衡。」

意思是:透過觀察環境,先行準備,啟動調節的行動,就更有機會順利轉換到下一個狀態

當然,啟動的時間也需要練習,太早移動重心,會跌倒,太早轉彎,會卡住,大概是轉彎前幾秒先移動重心,就比較不會失速下滑,也就能順利降速、前行、繼續下一個彎道。


從他人調節逐步轉換到自我調節



隨著時間的推進,到第二天下午,確實移動順暢多了,開始可以練習到不同的雪道嘗試不一樣的路徑。但每次到了陡坡、或者變化比較大的路線時,難免有些得意忘形,然後再次失速摔倒。幾次之後,每次要進入地形變化時,就會聽到教練在後面喊著:「記得轉換重心、記得減速....」遙遠的聲線,傳到我的腦海裡,好像也確實啟動了思考,有意識地把早些時候的練習,確實的執行。

我覺得這好像是媽媽跟著小孩外出探險,然後小孩東跑西闖的,媽媽雖然沒有阻止,但可能會在後面喊著:「跑慢一點」。這是透過他人的提醒,幫助探索中的孩子調節速度的方法。而孩子可能會學習到,每次進到一個顛頗的路面時,媽媽就會提醒「跑慢一點」,乃至於幾次之後,看到顛頗的路面,孩子也會想到要「跑慢一點」。

這或許就是從媽媽幫忙觀察環境,給予指令幫忙調節,轉換到孩子逐漸有能力評估危險性,並且做出自我提醒與自我調節的反應。此時即使媽媽不再提醒,孩子也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學習、謹慎的反應而不至於受傷。

我感受到教練跟在我的身後,好像就正在做這件事--像是一個媽媽跟著孩子去探險,從一開始每次都會提醒、觀察我能否自己執行、而後逐漸退場,僅做一個跟隨者

年近半百的我,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是他人的照顧者、指導者。卻在短短滑雪的練習過程,重新體驗到像是成長歷程中、被跟隨、被關注,從他人為我調節的提醒,到後來信任我可以做到自我調節,單純的跟隨,其實感覺滿有趣的。

我認為這也相當契合於心理治療的過程。許多個案一開始想預約諮商、接受治療,都是在一個暴衝、混亂的狀態,需要大量他人的陪伴、引導,逐漸將複雜的經驗拆解,並且在一小段一小段的討論裡,提升自我對於特定經驗的耐受性,感受到情緒透過調節而回穩。而後能將這樣的練習複雜化,應對到生活的情境中,甚至於可以在離開治療室時,用心理師陪伴時的思考方式,練習自己思考,這或許就是心理師可以逐步退場的時刻了。

再往外延伸一些,父母常常需要練習,並且協助孩子完成的,也是這樣的調節,在家庭中,父母就像是治療師的角色,得要依照孩子的能力,決定介入程度的多寡,但這個選擇,也就是調節的程度,往往就是最難拿捏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在親職諮詢裡的工作,也就是陪伴父母看見、理解自己與孩子的狀態以及練習調節的行動。




滑雪體驗中的心理治療隨想 之一--關於恐懼





作者:陳姝蓉


今年寒假,安排了三天的滑雪行程,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的滑雪體驗,但之前數次從來沒有成功過。意思是,每次滑雪都摔得亂七八糟的我,在我上次滑雪過了五年之後,卻莫名其妙地給自己再次安排了這令人有點恐懼、又好像有點挑戰的旅程。

「穿好雪板的那一刻起,就是失控的開始」教練看我一穿好雪板就左搖右晃地,笑著這麼說。

或許在台灣的朋友們,並非每個人都有過滑雪的經驗,在讀這個系列的文章時,或許大家可以把滑雪的某些經驗,用直排輪、或冰刀等運動來加以聯想,或許更容易理解一些。滑雪與直排輪最大的差異,就是前者使用的是兩隻帶有刀邊的雪板,作為前進的工具,而後者是輪子。

在雪地上的雪板,其靈活滑動的程度,就像是在光滑的地板上溜直排輪一樣,一衝就出去了。對於還不會滑雪的朋友們,將自己的活動性交付給那兩隻不受控制的雪板時,基本上是很令人恐懼的。尤其當站立的位置還帶點斜坡的時候,一站起來就好像要往山下衝,更是讓人寧可摔倒也不要前進。

失控為何讓人恐懼?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自己會被帶去哪裡?未知、無法預測、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都是恐懼背後經常有的想法,致使人總想著要控制,避免失控的情況發生,好像就能比較安心。於是,學習滑雪、溜直排輪等新的運動,好像就是在挑戰失控的耐受力。


看見恐懼



從初學者雪道開始練習站立、前進、轉彎和煞車。其中,煞車是很重要的練習,唯有能夠停下,才能安心地出發。滑雪的煞車,和直排輪有點類似,將腳內八地做一個大A字型,讓雪板的外側卡住雪堆,增加摩擦力,降低滑動的速度,就會停下來。但一開始這個動作因為很費力,所以很難做得確實,因而開始能夠前進時,我每次都是隨著下坡的時間越長,速度就越快,終於因為速度快到自己太過於害怕,而選擇自摔。

於是,每到坡度較大的地方,我因為害怕自己摔下去,會不自主地將身體往後倒,想要把自己拉住,反而更快失去平衡,於是,教練開口了。

「重心要往下坡腳移動,越是感覺要摔下去,越要往下壓,才不會摔倒!」

天啊,這句話好像在跟我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又或者有種得要將自己置之於死地而後生的狀態!此時開始咒罵自己為何給自己安排這種自虐的行程?明知道斜坡看起來好陡,好可怕,而且一直往下就一定會摔,還要把身體往下坡傾斜......

但過了一陣子之後,我腦海中浮現另一個念頭:哇,這跟心理治療好像!!


迎向恐懼



在心理治療中,很多人可能都曾有個經驗是,越害怕碰觸的情緒,越容易在那個議題裡觸礁。怎麼說呢,以脆弱的感受來說,很多人都不喜歡談脆弱,或是擔心講出自己有多脆弱、對某些情境多害怕,這樣是不是很不好?或者會不會被嘲笑、甚至被人知道可以欺負自己的弱點。

然而,為了保護自己這種脆弱的感覺不被發現,不得不發展出很多,看起來有用的方法,把自己包裹起來,讓自己感覺比較安全、或者是為自己努力,但實際上卻沒有笑、或者產生反效果。這就像是當我看到越陡的坡,覺得越危險的時候,就會不自主地將身體往後,是為了想把自己拉住,卻終究因為力學原理不對,而得摔個大跟斗。

迴避令人恐懼的事,這是一種反射、也是自我保護的機制
迎向恐懼得要有意識地、反直覺地練習。

然而,在心理治療裡面,常會鼓勵來談者能多說說那個想要包裹起來的脆弱,為的是能更清楚看見脆弱的狀態、害怕的感受、找到自處與平衡的方法,意思也就是「迎向....這個令自己害怕、恐懼的...情緒」,當談得越多,對自己經驗有充分的理解時,就有機會從中找到平衡的方法。

想到這裡,我不禁失笑,自己的職業病真的很重。明明人在白茫茫的雪地裡,但腦子裡想的卻是治療室裡的事。但如果我經常鼓勵個案迎向他心裡的恐懼,或許我也該試試迎向我眼前的恐懼。


想著恐懼



第一天快要結束時,我開始練習著,看見下坡時,心裡雖然恐懼,但腦子裡冒出一個念頭:想著要迎向恐懼。

於是,每次來到大斜坡時,感受著心裡的吶喊:天啊,好陡、坡好長....一邊練習有意識地跟自己說:重心往下坡腳移動,越害怕要越倒向下坡,就不會跌倒。就這樣,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在害怕的時候,將教練提點的做法,應用在我的動作上。跌倒的次數慢慢地減少,而在斜坡上能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拉長。

想著恐懼,是練習在感受情緒時,讓大腦還保持著思考

是的,恐懼還是在啊,坡度就是那麼陡,看著就恐怖。但如果沒有辦法思考,就像是教練的指令一直無法被我接收,並且轉換滑雪的姿勢、角度和行動時,我就會持續停留在沒有辦法前進的狀態。我突然領悟了為何多年前的幾次滑雪經驗,總是沒有成功,原來就是自己一直在緊張、恐懼,而卻沒辦法思考的狀況下,身體就無法搭配著反應。

當時有個雪友也跟我一樣,每次無法煞車時就大聲尖叫,結果換來教練一句:「只是尖叫是停不下來的!」一句輕鬆帶過的玩笑話,或許教練想要提醒的是,除了害怕,若不思考,是無法運用前面練習的轉彎和煞車,幫助自己把速度慢下來。

而我覺得在感受情緒時同時思考,是可以練習的。

這種經驗,可能接受諮商比較久的個案,或者工作比較久的心理師,可能都會感覺,比較容易在情緒激動時,突然冒出一些念頭,而可以讓自己不會在行動上暴衝,而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是因為在諮商過程、或被督導的過程裡,常常會有另一個人拉住自己、提醒自己,而慢慢地,自己也能發展出在情緒中思考的能力。


預約諮商由此去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





作者:陳姝蓉


「除了課業,你還和孩子聊些什麼呢?」這個題目,其實是我經常與父母工作時,會詢問的,也是相當感慨的主題。


許多父母來做親職諮詢時,常問:「我要怎麼讓孩子聽話?」「為什麼我講話,孩子都沒在聽?」此時,我就會提出標題的這個問句,而常常得到的是父母之間的面面相覷,或者感覺困惑,好像他們並沒有認真想過這件事?

之後他們可能會表示:「每天要上班,孩子也要補習,回到家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講話,不把握一下時間,問一下成績,等等他又說要去寫功課,準備洗澡睡覺了。」大家有聽出來嗎?當親子之間,就是常規的早安、晚安之餘,互動之間只剩下成績時,關係常常會變得很「乾」。

在成績上表現不需擔心的孩子,爸媽可能會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有可能孩子的情緒其實已落入憂鬱狀態,但在成績上表現不佳的孩子,爸媽可能又因為自身的焦慮,早晚都要緊盯進度,確認孩子的讀書狀態,又引發青春期孩子的反彈,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兩種狀況,前者讓人感覺日複一日,有些枯燥,後者又讓人情緒緊繃高張,都不舒服。


父母對課業的焦慮導致孩子越發功利導向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近日又爆發以巴衝突,正在想如何跟就讀高中的孩子談這個問題時,恰巧在親師會上有機會跟老師交流,問了問老師,學校是否會將時事納入教學。老師的回應,一方面讓我驚訝,但仔細想想好像也是有跡可循。

老師提到:「現在的孩子,很功利,他們不喜歡老師講課本外的事,表示這不會考為什麼要說,也會在老師開始談課外資訊時,開始做自己的事,如果考試進度沒有講完,也會抱怨是老師的責任。孩子並不在意時事,若要講以巴衝突,可能全班三十幾個人裡面,知道有這件事的大概不超過五人」。老師又接著分享:「加上108課綱的修正,很多基本知識,在國中並沒有教,要分享對以巴衝突的觀點,可能得從兩國的歷史淵源講起,根本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分享,這是老師的為難」。

聽老師這麼說,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過於貪心的家長,既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受到正規的教育,又希望孩子能在學校學到人文關懷、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想想,現在不是很多父母都抱怨,現下的年輕人,都只想自己的事情,不關心他人,但這會不會,就是我們作為家長的這輩,一路以來都叫他們「專心讀書、別的不要管」所慢慢養成的呢?


父母想導正孩子的心意反而阻擋了溝通的管道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父母也開始想要嘗試,跟孩子聊課業以外的事。但是聽著聽著,就覺得好多需要「糾正」的地方。像是孩子常常在分組報告裡,跟同學在群組裡面討論了數個小時,父母就覺得這樣做很沒效率,應該要教孩子一些方法。

我先說,這個立場是父母必然會出現的,確實孩子也需要引導與學習,但若一開始就這麼告訴孩子,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孩子可能會感受到「被責備」-好像我不應該討論這麼久,此外也可能會有「委屈感」-是同學們意見很多,也不是我一個人想要這樣啊,接著就可能會有「不被理解」的感受,覺得講也沒有用,爸媽好像就是用自己的意見直觀地評論我,還要溝通嗎?

久而久之,只要遇到類似的狀態,孩子在應對處事上,有些不那麼成熟的做法,父母看在眼裡想要教導,就會引發孩子的「憤怒」,覺得自己做什麼都錯,也可能感受到父母「不信任」自己,都不願意聽聽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難道這些意見就都這麼不可取嗎?

我必須說,青少年的不成熟,是發展的階段就如此有限所致,一定會有些地方是父母看不過去的,但青少年想要被肯定、被父母認為是好的,也是發展中的需求,因此,在教導、糾正之前,先緩下自己的急切,聽聽孩子怎麼說、怎麼想,是否也有其努力之處,先給予部分肯定,再提出補充的意見,或許比較不會讓這些「好意的建議」變成阻擋溝通的「巨石」。


父母有限的時間裡只想談需要的事


現代人都忙,這是共識。有限的時間要用在哪裡?公務、家務?許多時候親子之間只剩下「簽聯絡簿」這個連結。沒有聊天的習慣,等到父母覺得有重要的議題想跟孩子討論時,往往只落得白眼一對、冷冷拒絕的反應。但是要聊天又遇到上述想給建議也不被孩子採納的窘境,真的很難。

大家仔細想一下,從一開始孩子覺得沒有考的資訊不想聽,父母覺得沒效率的事情不要做,好像當時間管理成為主流,讓「親子關係」也得被如此量化。我並不是覺得時間管理不重要,而是想反映「陪伴與傾聽」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意義,要不要花時間做,在不同家庭真的有著極大的差異。

有些家長也覺得:「陪伴與傾聽很重要啊,但我想要有效率一點的談,每次問孩子最近好嗎?就得到"還好"二字,就只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啊」。我一方面能理解青少年的難搞讓父母們都很頭痛,但一方面也想對身為家長的你說,除非你很想「跟孩子親近點」、並且感受到花時間相處對於建立關係真的很重要,否則不論怎麼做,都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吧。

更何況,真的花時間相處時,要聊些什麼、怎麼聊,可又是另一門學問呢。有時彼此也不確定聊天過程能否輕鬆自在?孩子可能會時時擔心,若不經意講出什麼,可能又會被指導或糾正,父母也會不安說出什麼又換來孩子不耐煩的反應。原本想要親近,卻搞得氣氛僵持不下,更弄擰彼此的關係。若沒有足夠的信念,想要跟孩子建立不一樣的互動關係,這樣害怕越聊越糟的焦慮,是很難克服的。


試著把「無所事事」這件事納入行程


若能有共同的興趣,像是打球、運動、追劇、或是有個對話的管道,像是在「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當中,父女倆常在便當盒裡放小紙條等等方式,都是很好建立親子關係的媒介。

若沒有共同興趣,每週固定花半小時聽聽孩子最近的生活,而且是聽就好,不要急著評論、給意見,好奇一下孩子為何會有這些想法,想像孩子正在把自己內心小花園,打開一個入口,邀請你進去參觀,沒有人會喜歡客人來的時候,對自己的花園品頭論足。

等到養成聽孩子說話的習慣,才會有機會,更進一步交流,彼此對於生活的看法、文化的觀點、甚至於我文章一開始時談到,對政治、戰爭等人文的關懷。

大人與小孩之間,作為父母的這一方,如果能多一些邀請、釋出善意,在9~10歲以前的孩子,多半是樂於敞開心胸的,若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國小高年級以上的青春期,則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等待他們打開花園的門。然而,不論是怎樣的父母,對孩子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他人,父母也要相信自己對於孩子的重要性,給孩子一些專屬的時間,或許立即看不到成效(這件事真的很難功利看待),但假以時日,你能體會到親子間的親密與連結,那份幸福感或許難以言說,只能自己體會囉?


親子溝通不順暢?預約親子諮商由此去